第195章 蘇-27的完全體

字數:6098   加入書籤

A+A-


    211廠,駐廠試飛中隊辦公室。
    李幹和賀明飛回到這裏,物是人非,感慨良多。
    賀明飛沉聲說,“用積重難返來總結211廠的毛病,我看是再合適不過。”
    “1978年,03號殲8空中雙發停車,武達民把你推出去當替罪羊,到現在1983年,五年時間過去了,賀景文為了評選院士,竟然違法技術規則,草菅人命。”
    他長歎一口氣,道,“賀景文以前不是這樣的,自從調到了211廠工作,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阿幹,問題的根源在211廠的這種畸形的學術氛圍。”
    李幹沉默不語。
    如果可以,他希望把211廠拆分掉,組建新的211廠,可惜,這件事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幾個機械工業部已經完成了整合,五個機械工業部合並為一個部門,即工業信息化部。
    也就是說,有大量的人員需要提起退休、分流。
    作為航空工業中的扛把子,211廠的地位不可替代,盡管985廠整體實力已經完全超越了211廠。
    說得更直白一些,在許多人眼裏,211廠是一個象征,它不能倒。
    全國所有的飛機製造廠,都是從211廠身上汲取養分發展起來的,985廠建廠初期,人員和設備全部來自211廠。
    在很長時間裏,211廠把985廠視為自己的分廠,這是完全有根據的。
    現如今,985廠和幾十家上下遊企業、研究機構組成了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是東大最大的航空工業公司,也是全亞洲最大的航空工業公司。
    反觀211廠,以前什麽樣,現在還是什麽樣。
    李幹沉聲說,“隊長,東大有一個航空工業集團就夠了,我準備正式向上麵提出,將211廠等幾十家還沒有囊括進來的企業,進行整合後,全部納入航空工業集團裏,從國家層麵進行統一的管理。”
    “航空工業領域,你們賀家的勢力最大,需要你們表態全力支持。”
    賀明飛毫不猶豫地說,“阿幹,你放心,我拚了命也會說服家裏全力支持你整合全國航空工業企業。”
    李幹說,“法國達索公司的新式戰機陣風已經首飛了,這款戰機是瞄準了全麵超越我們的殲10ce開發的。”
    “我不擔心陣風,他們賣的是單品,我們賣的是體係,完全是兩個維度的事情。”
    頓了頓,李幹說,“陣風推出市場後,幻影101novel.com00就會降為中低端產品,法國人一定會用幻影101novel.com00去爭取廣大的中低端市場的。”
    “我們不但要保住在戰鬥機出口這塊的優勢,還要持續擴大。目前我們的市場份額僅次於美蘇,爭取早日超越他們,意義重大。”
    賀明飛問,“前兩年你搞的第三代世界輕型戰鬥機計劃,進展不順利?”
    李幹說,“加入該計劃的大多是第三世界國家,想要打入西方市場,光靠戰機本身是不行的。”
    “需要在各個領域下工夫,最關鍵的是,不是誰想買,我們就會賣,得綜合考量兩國之間的關係。”
    軍貿的背景一定是政治,沒有這個基礎,一切無從談起。
    李幹說,“985廠搞四代機已經搞了四年了,但是我們不能隻有一款四代機。整合了211廠之後,我打算把另一款四代機的開發給他們。”
    聞言,賀明飛不住點頭。
    顯然,李幹個人和211廠是沒有恩怨的,企業本身無罪,有罪的是管理、操持企業的人。
    “阿幹,我就一句話,你想我怎樣支持,我就怎樣支持。”賀明飛說。
    有了他的表態,許多事情做起來就很容易了。
    有人就問了,李幹這麽牛逼了,還需要賀家幫忙?
    開國大家族的能量不是常人能夠想象的。
    李幹再厲害,他沒有底蘊,他的家庭是東大這個國家裏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他是靠自己的能力拚搏出現在這一番成績的。
    反觀賀明飛,說句不好聽的,即便沒有李幹,他也能夠穩步晉升,到退休時至少是個將軍,哪怕他的能力平庸。
    其中的差別,清清楚楚。
    李幹向宮老辦公室正式提交了整合211廠係工廠,納入航空工業集團管理的報告。
    同時,賀家明確表態支持此舉。
    有這些強有力的支持,這件事情很快就通過了會議決定,高票通過。
    不久之後,東、蘇兩國關於遠東地區領土的談判暫告一段落。
    阿穆爾河東岸地區歸還東大。
    至於阿穆爾河西岸和阿穆爾州,雙方還沒有談妥,顯然,這會是非常艱難、長期的談判。
    阿穆爾河不在阿穆爾州,而是在哈巴羅夫州,該河的東大境內叫黑江,在哈巴羅夫州裏,該河流是往東北方向流的,在廟街那裏匯入韃靼海峽。
    這條河正好從西南向東北,把哈巴羅夫州一分為二。
    條約裏規定,歸還給東大的領土裏,包括了阿穆爾河西岸向西100公裏範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哈巴羅夫州的精華就在阿穆爾河流域,尤其是西岸這邊。
    遠東第一大城市在哈巴羅夫,大名鼎鼎的伯力,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其中還有一個地方非常的有名——共青城。
    這裏有個飛機製造廠,是遠東地區最好的飛機製造廠。
    蘇27投產之後,共青城飛機製造廠是遠東地區唯一能夠生產該型機的飛機廠。
    也就是說,東大得到了共青城飛機製造廠。
    老毛子沒有把這個飛機製造廠拆解拉回歐洲,他們得到的是,東大每年向他們進口1000萬噸石油這樣的對等待遇。
    這是固定的進口份額,隨行就市,老毛子可以通過此舉獲得每年大約101novel.com億美元的外匯。
    這對財政越來越緊張的莫斯科來說,是極為難得的。
    共青城飛機製造廠本來就在戰爭中受到破壞,老毛子是經過評估的,認為拆解了拉回去成本太高,不劃算。
    而且,他們心知肚明,遠東地區的哈巴羅夫、阿穆爾這兩個地方,在東大的實際控製當中。
    當前還有十幾萬東大軍隊在裏麵呢。
    莫斯科一些有識之士心裏很清楚,完全失去遠東地區隻是時間問題,現在的談判,是在拖時間罷了。
    接收了共青城飛機製造廠之後,李幹乘坐武裝汽艇,沿著阿穆爾河往下遊去。
    他沿途視察,走走停停,三百公裏的路程,花了七天的時間。
    朱老委托他考察阿穆爾河流域,提出一些開發阿穆爾河流域的意見。這條經濟帶搞好了,會是全國經濟發展的一大助力。
    到了共青城,戰火的痕跡依稀可見。
    尤其是飛機製造廠,廠大門已經被炸塌了,工人們索性把門給拆了,就留出個大口子在那裏,有全副武裝的武警在站崗。
    李幹看了生產車間,給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就是另一個211廠。
    建築風格、生產布局、設備機械、生產流程,等等,都高度相似。
    有一架已經完成了80建造進度的蘇27停在總裝車間裏,李幹看了之後,感慨地說,“老毛子的東西,真的是不拘小節啊,你們看著工藝,一言難盡。”
    奉行力大磚飛理論的老毛子,他們才不會去打磨細節。
    他們的al31航空發動機是不錯的,但是,和歐美國家同類產品相比,其壽命隻有人家的一半。
    問題就出在工藝。
    老毛子的理論也簡單得很,武器裝備是消耗品,一場戰爭下來不知道要補充多少批,要那麽長的壽命幹什麽?
    這種理念從二戰時期的t34開始,並且在t34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德國的虎式坦克麵前,t34的裝甲和它的細炮管一樣可笑——不堪一擊。
    問題是,t34簡單啊,一天生產幾十輛,比他媽的生產拖拉機還快,質量不行數量來湊,就這麽簡單粗暴。
    虎式坦克精細得很,半天搞不出一台來,麵對蝗蟲一般的t34,虎式太厲害,也不可能在屁股那裏裝上幾十公分厚的裝甲。
    其實,蘇27的研發思路也是如此。
    簡單易造,皮實耐操。
    然而,當這款飛機搞出來之後,老毛子發現事與願違,這飛機太難伺候了,和此前設想的南轅北轍。
    極少人知道,老毛子搞蘇27的過程,就是不斷妥協的過程,技術達不到,就打補丁,空重超了,就打孔減重。
    是不是很眼熟,211廠搞殲8的時候就是這麽做的。
    蘇27在試飛中發生過兩次嚴重事故。
    一次是在進行大過載試飛的時候,機身結構崩潰,飛機空中解體,原因就在於對機身結構進行了打孔進行減重,結果導致結構強度不夠。
    另一次則是飛控係統的問題,飛機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機頭瘋狂上仰突破了飛行包線,飛行員的任何操縱都失效,飛機失速墜毀。
    老毛子的工程師解決縱軸操縱問題的辦法很簡單,加裝了一個專門控製縱軸上仰下俯的裝置,重兩百多斤。
    這樣一來,飛機的空重就更不能達標了。
    解決辦法也很簡單——換更大推力的發動機……
    實際上,蘇27的量產型和此前設計要求的型號,有相當大的差距,是不斷妥協出來的產物。
    後來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遺產,花了十幾年二十年的時間,才把蘇27的完全體搞出來。
    蘇35。
    實際上,蘇35才完全達到了當年的總師西蒙諾夫提出的技術指標,蘇35才是真正的側衛。
    看著眼前這架蘇27,李幹琢磨著,是否應該把該機的完全體搞出來,東大空軍還需要另一款重型戰鬥機嗎?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