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充滿暴力美學的早期預警雷達

字數:5561   加入書籤

A+A-


    東大的國防裝備體係裏,還缺少什麽?
    這個問題,李幹心中早有答案,尤其是在關島那裏轉了一圈後,獲得這種裝備的欲望就越發的強烈了。
    美軍在關島上部署了一座早期預警雷達,探測距離達到了3000公裏。
    也就是說,東大的飛機在東南沿海起飛後不久,就會被關島上的早期預警雷達發現。
    東大沒有這種超遠探測距離的早期預警雷達。
    蘇聯有,而且更加厲害、更加瘋狂。
    他們建了兩部這種雷達,叫杜伽,一部在莫斯科附近,針對歐洲方向,另一部就在哈巴羅夫州,針對美國方向。
    東大收回哈巴羅夫州後,立即接管了杜伽雷達基地。
    李幹率隊來到這個叫做科姆索的小鎮,杜伽雷達基地距離小鎮有十幾公裏,位置很偏僻。
    此前,李幹看過杜伽雷達的圖紙。
    不過,當他站在杜伽雷達麵前的時候,還是被這龐然大物給震驚到了。
    這種雷達的天線陣列長460米!
    整個高度是140米!
    光是雷達的占地麵積就高達100畝!
    整個雷達基地占地600多畝!
    李幹昂著脖子看著這部充滿了蘇聯暴力美學的巨型雷達,不得不為蘇聯工程師的能力感到欽佩。
    戴著厚厚眼鏡片的年永達是軍用雷達專家,他還有一個身份,他是陸軍參謀長年萬樹的親弟弟。
    哥倆兩個路子,一個當兵後幹起了打仗這個活,另一個提幹後,轉入學習雷達技術。
    這麽介紹年永達也許許多人不認識,但是如果提到殲10c、殲10d上麵用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那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吳強是負責技術整合的,雷達的關鍵技術是年永達克服的。
    這時,年永達介紹道,“李局長,老毛子搞的這個雷達,一味追求探測距離,啟動後,功率峰值高達10兆瓦,也就是相當於一萬度電。”
    “這個雷達開啟後,會對無線電環境造成極大幹擾。根據我們查閱的資料,之前每一次開啟,整個大半個北半球的無線電都會受到影響,我國北部地區同樣不能幸免。”
    “在工作時,雷達的正麵不能有任何活物,否則會被活生生烤熟。”
    “不過,這個雷達的探測距離非常遠,根據留下來的資料顯示,老毛子曾經探測到了美軍在阿拉斯加海灣的潛射導彈試射,距離達到了5500公裏。”
    年永達扶了扶眼鏡,說,“我們要啟用這部雷達的話,代價很大,這需要你來決定。”
    李幹微微點了點頭,對隨行人員說,“早期預警雷達在國防體係裏屬於支柱性裝備,是戰略性的,所以也稱為戰略預警雷達。”
    “這種雷達不但有非常重要的軍事意義,在民用領域也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根據我們的國防政策,我們需要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建設四部早期預警雷達。”
    “我的設想是,在唐古拉山上部署一台,探測距離能夠覆蓋到歐洲中部地區。”
    李幹問年永達,“年總,我們的相控陣雷達技術世界領先,吸收了老毛子的早期預警雷達技術後,能否搞出大型相控陣雷達?”
    年永達說,“技術理論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先搞雙麵或者三麵相控陣,技術難度要低一些。”
    李幹拍板道,“那就先搞雙麵的,從2000公裏開始,逐步遞進。老毛子對我們放開了重工業領域的合作,抓住這個機會,結合艦載雷達來搞。”
    頓了頓,李幹說,“還有機動式預警雷達。機動式洲際導彈項目已經立項,我們不得不考慮一點,如果固定式雷達都被打掉了,我們靠什麽來引導洲際導彈?”
    “作為最後手段,搞機動式預警雷達非常有必要。”
    年永達笑道,“李局長,你這是一口氣給我們分了三個項目。我表個態,隻要你大力支持,我保證完成任務。”
    李幹說,“我肯定大力支持,我會給你們編製單獨的預算,不用怕花錢,能搞多快就搞多快。”
    有了他的表態,雷達團隊士氣高昂,大家非常振奮。
    什麽叫做國之重器,早期預警雷達就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
    如果說洲際導彈國家的長矛,那麽早期預警雷達就是國家的眼睛。
    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防空半徑是500公裏。
    這個數字是怎麽得出來的?
    最關鍵的限製是,艦載預警機的最大探測距離是500公裏,超出這個距離,什麽都看不到,也就談不上防空了。
    <3逆火戰略轟炸機,采取可變後掠翼設計,最大突防速度高達2300公裏。
    猛地堆砌超音速飛機技術,老毛子瘋了嗎,並不是,而是他們沒有別的辦法。
    就是要快,越快越好,速度越快,敵人的反應時間就越短,攻擊成功率就越高。
    看兩家的導彈技術路線就能看出區別來,蘇聯追求高速、重型,美國追求隱蔽、精確。
    兩種技術路線,兩種作戰思想。
    比如美國搞的捕鯨叉反艦導彈,戰鬥部不過200多公斤,而且是亞音速的,美國就搞了這麽一款反艦導彈。
    因為他們的主要反艦手段是艦載戰鬥機,對反艦導彈的需求非常的不強烈。
    蘇聯的航母在美國航母戰鬥群麵前那就是渣渣,在“打擊美國航母戰鬥群”這個總牽引下,老毛子的想法簡單直接——快、重、多!
    他們的艦艇,動不動就搭載二三十枚重型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甚至為了打擊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專門搞出一款專門發射巡航式反艦導彈的核潛艇。
    東大受蘇聯影響,此前秉承的也是超音速、重型的路線,因此有了yj83,有了yj12,這些都是彌補航母不足的措施。
    當然,東大已經調整了路線,東西結合,取長補短,建立適合自己的軍用技術發展路線。
    李幹把整個基地都轉了一遍後,下令做一次開啟測試,把探測目標對準了阿拉斯加地區。
    美軍在阿拉斯加部署了很多地下發射井,早期預警雷達對導彈的探測是非常關鍵的。
    越早發現導彈軌跡,就越多反應時間,不管是反導還是疏散,都越從容。
    從這一點來看,早期預警雷達是貨真價實的國之重器、國防基石。
    年永達團隊親自操作,在蘇聯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開啟了杜伽雷達,進行了一次全功率探測。
    於是,整個遠東地區的人們發現,所有的無線電設備都受到了嚴重的幹擾。
    整值全國午間新聞廣播,許多人發現信號很差,出現了非常強烈的幹擾聲。
    開機一個小時,半個地球的無線電都被幹擾了……
    沒有發現什麽有價值的信號,李幹下令關閉了雷達。
    年永達遞給了李幹一份報表。
    李幹一看,驚訝道,“這玩意兒運行一個小時需要用掉一萬多塊錢?”
    年永達點頭,“這隻是雷達的運行成本,還沒有包含後勤維護等,這座雷達實際上就是一座吞金獸。維護成本太高了,這也是我認為不值得啟用的原因。”
    李幹微微點頭。
    這玩意兒要是開一天,幾十萬就沒了,太他媽費錢了。
    一個航空旅飛行訓練一天,也就是幾十萬,那可是五六十架飛機的訓練成本啊!
    李幹說,“正常維護吧,需要開啟的時候,總部會下令,你們搞研究的時候,如果需要開機,提前打申請。”
    “成本是一回事,主要是對正常的無線信號幹擾太厲害了,嚴重影響了老百姓的正常生產生活。”
    年永達說,“明白,我們盡量減少雷達開啟的時間。”
    結束了對杜伽雷達的視察之後,李幹乘坐運10專機直飛伏爾加河畔的喀山。
    圖波列夫工廠就在這裏,又稱喀山飛機製造廠。
    <3逆火戰略轟炸機就是由該廠生產。
    巴裏亞放開了對東大的軍售限製,隻要東大願意買,他們連圖160海盜旗戰略轟炸機都賣。
    巴裏亞政府是打定了主意,一門心思搞經濟,先把錢袋子給搞紮實了,然後再去考慮全球爭霸的事情。
    顯然,巴裏亞已經把全球爭霸這件事情放在了第二位,而在東歐地區集結幾十萬大軍,壓得北約大氣不敢喘,可以說是一種策略。
    為發展經濟爭取時間,為擴大對外貿易贏得對話機會。
    <3這一類戰略轟炸機嗎?
    毫無疑問的是,作為大國,東大必須要有戰略轟炸機。
    轟6再怎麽改,也改不成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
    現在的問題是,直接上馬搞隱身戰略轟炸機,還是先搞出類似圖160、圖223這一類的常規戰略轟炸機。
    殲20已經小批量生產服役了,隱身技術已經解決,具備了上馬搞隱身戰略轟炸機的技術實力。
    而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兩種方案之間的平衡點。
    李幹不能拿著老百姓的血汗錢亂幾把搞,因此,他必須要實地考察一下圖160、圖223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