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年

字數:6522   加入書籤

A+A-


    12月份,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出爐,李庚連任。
    這意味著美國的對外政策將會延續,這個結果讓蘇聯大失所望,因為李庚對蘇是絕對的強硬派。
    美國國會通過了1985年軍費預算,總額達2126億美元,漲幅高達11.2,占gdp比重為4.9!
    這是有史以來最高的軍費預算。
    根據李庚政府的說法,增加的軍費預算是用於應對歐洲緊張的局勢,在那裏,蘇聯幾十萬大軍陳兵邊境。
    美國海軍提出規劃,要打造13支核動力航母戰鬥群,要具備在全球任何地方,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
    顯然,李庚政府把東大給算進去了。
    美軍雄心勃勃的大發展計劃開始了。
    李庚政府的戰略是先歐後亞,他把重心放在了歐洲,如此一來,東大仍然得到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蘇聯在練內功,美國在大搞軍備發展,世界擁有了短暫的安寧。
    許多人感覺到,這個安寧到了某個臨界點後,將會有一個大的爆發。
    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東大最缺的就是時間。
    南港航空工業基地正式建成後,一個全新的飛機製造廠落戶在了這裏。
    這個飛機製造廠隸屬航空工業集團,主要生產外貿型殲10ce、jf17e這兩種戰鬥機以及運10客機,自用版本的殲10d和殲20,仍然由985廠老廠負責生產。
    李幹也正式從985廠搬到了南港飛機製造廠,算是回到家鄉定居了。
    在這個時候選擇回到南港定居,有工作的原因,也有生活的原因。
    他的兒子出生了。
    軍人同樣需要生活,工作與生活兩項兼顧考慮之下,南港是最優選擇。
    李幹住的是將軍樓,一棟獨門獨戶的三層半複合式建築,另有兩座兩層的麵積小許多的副樓,莊園式,有前後院,後院幹脆是一個花園。
    整個院子占地麵積70多畝。
    這座住宅的位置就在南港招待所與南港造船廠之間,交通方便,鬧中取靜,最關鍵是很隱蔽。
    當地人也少有知道這個地方。
    因為這裏屬於軍事禁區,部隊內部都有許多人不知道其所在。
    顯然,組織安排這個地方給李幹居住,是出於對他安全的考慮,更是對他的功績的一種獎賞。
    大孫幾個月了,李幹的父母帶著幾個還在上學的弟弟妹妹都搬到了這處大宅裏居住。
    家庭瑣事倒是不需要李幹和林小茹操心。
    他們倆在一個單位上班,坐了車十幾分鍾就能到南港造船廠的幹辦那裏。
    老幹辦還在985廠,李幹在南港造船廠設了個新幹辦,把工作重心從天空轉向了海洋。
    海軍的建設將會是未來五年裏工作的重心。
    這天,李幹在辦公室裏審閱航母的舾裝進度報告,林小茹拿了一大份文件過來。
    她神情古怪地說,“局長,你看看這個。”
    工作時稱職務,夫妻倆這一點分得很清楚。
    李幹放下筆,翻開文件看了起來。
    他隻看了第一頁,就眼神古怪地抬頭看了林小茹一眼,說,“有這麽多嗎?”
    林小茹點著頭說,“我查了以前的記錄,的確是這麽多。”
    李幹倒抽了一口涼氣,砸吧起嘴巴來。
    這是一份最高統帥部發出的關於確認李幹個人財產的文件,非常齊全,蓋的是最高統帥部的章。
    裏麵確認了李幹的個人財產,主要創匯獎勵。
    從1985年1月1日開始,國家取消了關於個人、企業的創匯獎勵製度。
    企業方麵,采取出口退稅等措施來進行扶持,而個人方麵,則沒有了國家獎勵。
    李幹的獎勵太巨大了,關於這筆錢是否如實發放到李幹個人賬戶裏,上麵分歧很大。
    最後是宮老拍板說,言出必行,否則國家公信力何在。
    於是,最高統帥部針對李幹的個人財產出台文件,確認了他的個人財產數額。
    李幹除了工資福利,就隻有創匯獎勵這個收入了。
    問題是,李幹的創匯獎勵數額太他媽高了!
    從1978年底到1984年底,六年時間裏,李幹的全部創匯獎勵是驚人的12億東大幣!
    也就是說,李幹談下來的外匯訂單,規模差不多是2500億美元,平均每年創匯600億美元。
    這太恐怖了。
    當然,這些錢不是在六年之內全部到位的,大部分交付時間長達十年。
    即便如此,平均下來的數額也是相當恐怖的。
    李幹跑業務賣出去的不隻是軍品,還有許多民用產品,積少成多,已然是一個恐怖的規模。
    別的不說,單單是12億現金的個人資產,就已經讓李幹成為亞洲排名前十的富豪了。
    李幹看完文件後,拿起筆,問,“現在的銀行存款利率是多少?”
    林小茹說,“活期5.6,五年定期6.7。”
    李幹哢哢算了起來。
    “我算過了,五年定期的話,總利息是4個億,平均每個月大概是660萬。”林小茹說。
    李幹停下筆,抬頭呆呆地看著林小茹。
    現在的存款利率高他是知道的,前兩年更高,都飆到10以上了。
    “一個月660萬,每天就是22萬的利息。”李幹反複倒抽涼氣。
    他兩輩子加起來都沒見過這麽多錢。
    一天事1440分鍾,也就是說,他什麽都不用幹,就躺著賺利息,一分鍾就152塊錢的收入……
    李幹頓時感到了頭疼。
    林小茹說,“教育基金會的賬戶裏還有兩億多,使用的速度趕不上利息,咋辦?上交給國家?還是交特殊黨費?”
    聞言,李幹說,“都不妥當。”
    “這不是小錢,是一大筆錢,上麵肯定是經過反複討論後,才決定發給我的。”
    “如果我不拿著,其他人就不好拿著了。別忘了,獲得個人創匯獎勵的不止我一個人,還有很多個人、企業,等等。”
    林小茹於是明白了,她想了想,說,“可是這個錢得處理啊,總不能放在銀行裏吃利息吧,這麽大一筆利息,也不是我們吃得完的。”
    當前的物價水平很低,經濟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社會平均工資上漲的幅度很大。
    以南港為例,在農村,一家五口人一個月的夥食費有個150塊左右就能吃得很好,在城市,也不會超過300塊。
    李幹拿的是副師級工資,他的兼任職務非常多,有各種補貼津貼,月入破二千了。
    林小茹少一些,隨著部隊工資頻頻上漲,她拿正團級工資,也有五六百塊。
    兩口子加起來一個月收入2500塊左右,一年下來就是3萬元錢。
    三個萬元戶。
    可以這麽說,就當前的物價水平而言,李幹一個人就能把兩個大家庭給養活。
    他們兩口子都是現役軍人,平時壓根沒有花錢的地方。
    所以,他們對錢的概念來源於各種項目的經費預算,各種外貿訂單的談判,在日常生活這塊,都是新兵蛋子。
    不會花錢啊!
    李幹想了想,說,“增加教育基金會的投入,把全國貧困地區都覆蓋掉,我估計這筆錢也用不了多久。”
    “自己留點,都是我們努力工作換來的,拿著踏實。”
    林小茹也是這麽想的,道,“我讚成,那我現在就去辦。教育基金會的投入,我的意見是用利息投入,這筆錢還是要想辦法投資出去,用錢賺錢才行。”
    李幹豎起大拇指,表揚道,“媳婦,還得是你,坐吃山空顯然不行,再說了,貨幣貶值、通貨膨脹這麽一搞,以後的錢不見得和現在這麽值錢。”
    林小茹說,“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教育是長期的事業,12億很多,可是放在一百年的時間裏,是絕對不夠的。”
    “近五年,國家在教育上的投入連續大幅度增長,gdp占比為2.49,去年達到了2100億。”
    “按照發達國家的做法,財政性教育投入占gdp比例應該在4以上,才能把我們的完整教育體係建立起來,才能基本做到十二年免費教育。”
    她管著教育基金會,對這些數據以及國家在教育方麵的投入非常了解。
    東大實行的是防禦性國防政策,軍費預算占gdp比例原則上不超過1.5。
    教育領域的投入不同,東大人口基數龐大,要實現全民覆蓋十二年免費教育,最理想的情況是,教育投入占gdp比例應當在5這個幅度。
    林小茹說,“如果需要社會慈善性助學,才能實現十二年免費教育全覆蓋,說明國家的投入還不夠大。”
    她看得非常清楚。
    社會慈善性助學絕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手段。
    哪怕李幹的教育基金會出資建設一千所學校,也無法從根上解決問題,因為教育是百年之計,是需要持續不斷穩定投入的。
    要是把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等因素考慮進去,搞不好每年新增加的預算會讓這些因素給吃掉。
    今年的國防軍費預算通過了,為1275億元,占gdp比例為1.5,這是因為去年的gdp是8.5萬億。
    同期美國的軍費占比為4.9。
    去年美國的gdp是4.34萬億美元。
    自1981年起,東大幣和美元之間的匯率大幅下降,極大地促進了出口。
    到了1984年的年底,東大幣兌美元比例,在4.7兌1這個幅度浮動。
    也就是說,東大去年的gdp大約為1.8萬億美元,是美國的53。
    也就是在這一年,東大一口氣躍升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蘇聯的統計方式不被認可,普遍認為他們整個聯盟在1984年的gdp為1萬億美元左右,而小小的小日本,則是1.43萬億美元。
    從經濟數據能夠看出在過去五年時間裏,東大經濟的騰飛是多麽的驚人。
    也能看出蘇聯的外強中幹。
    1985年是新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開端年,在今年,將會有大量的重要項目、重大發展出結果。
    經濟能否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國防建設能否按照既定的計劃完成重要節點。
    1985年是關鍵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