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艇的集體一等功

字數:5974   加入書籤

A+A-


    零時零點,第三艦隊艦司大會議室。
    連隊一日生活製度裏明確規定,21時30分準時熄燈就寢,部隊夜訓可延緩至22時30分。
    當兵的身體素質好不僅僅是因為鍛煉啊,生活作息規律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部隊極少會在就寢時間後舉行活動,可以說十年八年都碰不上一次。
    潛艇部隊從來都是神神秘秘的,如果你身邊有個當潛艇兵的親朋好友,你大概會發現,即便他回家探親,也很少會呼朋喚友。
    對你來說,你的人生當中,基本上可以說,這個人已經不存在了。你對他近況的了解,大多是來源於他父母傳出來的隻言片語。
    但即便他父母,也隻知道他在某某地服役,是在潛艇裏服役,更多的信息是直到他退役許多年,他都是守口如瓶的。
    常有人戲言,退役兵裏,最高調的是武警,最愛交朋友的是武警,通常會發現,退伍之後,武警出身的戰友之間大多經常聯係,時常溝通有無,尤其是武警內衛。
    這大概和部隊的性質有關。
    武警和地方打交道多,對迎來送往人情世故較其他軍種更為深刻。
    唯獨是潛艇部隊,這些人即便是退伍了,也會三緘其口,從不對服役經曆多言,即便喝了2斤。
    我們常常看到的是讓我們看到的東西,看不到的,可能終其一生也無法窺其一斑。
    就好比正在舉行的這一場專門為203艇官兵舉行的表彰大會。
    參加表彰大會的領導級別高得驚人。
    李遠海司令員為首的,整個海軍領導班子,除了總值班的那位副司令員之外,其餘的全部參加。
    表彰大會規模很小,能容納百餘人的會議室裏,除了203艇的45名官兵之外,就全都是領導了。
    李遠海司令員親自頒獎,挨個和203艇的官兵交談。
    這樣的規格,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哪怕是反擊戰之後,沒有過這樣的規格。
    當兵四年,許多人恐怕連自己的師長,都隻有那麽幾次遠遠目睹真容的機會。
    要見到大區級別的領導,隻能是從新聞上。
    李幹是特殊人才,他的晉升之路充滿了傳奇,他打交道的大多是高級別領導,以至於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對高級別領導已然是司空見慣了,時間一長,就會形成“理所當然”的下意識。
    而基層的官兵們則不然,尤其是長時間在海中漂泊的潛艇官兵,他們一年當中見得最多的是中校——他們艇長。
    這還是因為203艇屬於大型潛艇,編製為正營級,不然官兵們天天麵對的就是一毛三或者兩毛一。
    趙海龍歲數大,服役年限跑在前麵,所以掛中校軍銜後,他的級別還在正營這裏停留。
    他當了20年兵了。
    軍校3年、中尉、上尉、少校各4年,今年是中校的最後1年,剛好20年。
    按照潛艇部隊的規定,作戰部隊營級幹部最高年輕不得超過40周歲。
    趙海龍今年滿40周歲。
    他的副艇長28歲,大連潛艇學院出來的,是他的接班人。
    支隊長告訴他,老趙,把人帶出來再轉業。
    於是,趙海龍超期服役了幾個月。
    海軍進入了下餃子時期,大量艦艇下水服役,結果就是人手嚴重不足,海軍太缺人了。
    海軍是技術軍種,人員的培養周期比老陸要長得多,老陸步兵搞三個月訓練後,基本能拉上戰場,潛艇兵的話,沒兩年時間培養不出來。
    像趙海龍這種超期服役的軍官士官,在近兩年來,是越來越多了。
    十幾位將軍,光是上將就有四位,海軍司令、海軍政委、戰區司令、戰區政委。
    李遠海親自給趙海龍頒發了個人一等功,隨即宣布,203艇部隊榮立集體一等功。
    集體一等功,這是非常非常高的殊榮,通常由最高統帥部頒發,可見其含金量之高。
    所謂203艇部隊集體一等功,是該艇所有官兵都有一個“集體一等功”的獎章和證書。
    可見獲得這個功勳的難度之大!
    空軍部隊裏戰力最強悍、貢獻最大的部隊是第2航空教導旅,該部先後參加了7次現代局部戰爭,他們也隻立了3個集體一等功而已。
    由此就知道203艇這個集體一等功的含金量了。
    表彰大會進行了90分鍾,在最後,203艇全艇官兵把獎章和證書放到一邊,然後拿起筆在一份保密協議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這個功勞的保密期是5年起步,5年後,由最高統帥部視情況決定是否公開,在此之前,203艇所有人都要對此守口如瓶,獎章和證書甚至都不能拿回家。
    至於因為什麽而立功,表彰大會隻字未提,隻有這樣一句話——為表彰203艇部隊官兵在航母遠海訓練任務中的突出貢獻。
    領導們走了之後,李幹走過來對趙海龍說,“趙艇長,讓值班員把部隊帶回去,咱倆談一談。”
    趙海龍立即把值班員叫過來安排下去。
    會議室剩下李幹和趙海龍,古道風站在那邊恪守其職。
    李幹說,“你超期服役了五個月,對以後有什麽想法?”
    此時李幹的身份就是總部的高級參謀了,代表總部與趙海龍談話。
    趙海龍說,“把部隊帶出來,安心轉業。”
    李幹笑道,“今年有6條新潛艇服役,其中3條是完成改裝的核潛艇,海司打算讓你擔任其中一條的艇長。”
    趙海龍猛地一愣,下意識地說,“李參,我級別不夠啊。”
    李幹笑道,“現在夠了。”
    他把晉升命令拿出來放在趙海龍麵前,“總部首長委托我跟你談一談,核潛艇有輻射……”
    “李參,我堅決服從組織分配!”趙海龍果斷地說道。
    李幹知道是這個結果,能留下來繼續服役,幾乎沒人願意轉業,不是因為核潛艇官兵福利好,而是心中的報國之誌。
    核潛艇艇長要求是正團級,副團都不行,因此,上校正團是基本配置。
    要是看到某位軍官掛著上校軍銜且是潛艇部隊的指揮員,不用問,肯定是核潛艇艇長或者政委。
    核潛艇部隊的待遇是全軍最高的。
    水麵艦艇部隊出遠海訓練執勤是有補貼的,也就是說,艦艇出海,進入了距離陸地一定的距離屬於遠海,那麽艦艇上的官兵們會按照不同的標準給予補貼。
    士官是0.5元每小時,軍官是0.7元每小時,軍政主官是1元每小時。
    距離陸地的距離,當前通常是默認1000海裏。
    對大頭兵們來說,每天12塊的補貼,一個月就是360塊了,比他們的工資都多。
    同樣大頭兵,如果在核潛艇裏服役,那麽這個360塊就要乘以3,每月1080塊的航補,而且這個錢經常有。
    因為核潛艇幾乎不會在近海裏轉,一出去就是遠海遠洋,一出去就是兩三個月甚至半年。
    趙海龍了解核潛艇部隊,他軍校同學有好幾個在核潛艇上,晉升都比他快。
    現在,他從中校正營破格晉升為上校正團,一口氣趕上了他的同期。
    趙海龍的能力是超強的。
    使用魚雷攻擊水麵目標,這是任何一條潛艇的艇長都具備的本事,可是,使用魚雷連續兩次擊中兩個水麵目標的彈藥庫,這就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了。
    如果隻爆了一個目標的彈藥架,還能用運氣來解釋,但是連續爆兩個目標的彈藥架,那就與運氣無關了,那是實力!
    這時,李幹問道,“趙艇長,203艇的工作還需要多久?”
    趙海龍說,“按照計劃,還要進行一次遠海訓練,部隊很努力,進步很快。”
    李幹微微點頭,“總部打算讓你指揮一條阿爾法級,你有什麽想法沒有?”
    “3500噸的核潛艇?”趙海龍呆住了。
    203艇的水下排水量就有4000噸了,比阿爾法級還要重1000噸,別人晉升都是指揮更大的艦艇,他倒好,往回走了。
    趙海龍以為自己有機會指揮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的,那是萬噸級別的大潛艇。
    李幹笑道,“阿爾法級太小,不適合我們的實際情況,不過,這級潛艇的研究價值非常高,上麵的智能操作係統很適合培養人員。”
    “你要幹的活,就是教導隊幹的活。”
    如此一說,趙海龍明白了,心情一下子好了起來。
    這是作戰培養,和貓在訓練基地當教員是不一樣的。
    對他來說,隻要能出海,開什麽潛艇都行,哪怕讓他回去指揮老舊的033型,他都是心甘情願的。
    對於直接仿製阿庫拉級,還是基於阿爾法級來放大建造萬噸級別的攻擊核潛艇,在海軍內部是有爭議的。
    支持仿製阿庫拉級的人認為,這麽做成本最低,而且難度最低,況且阿庫拉級有豐富的使用經驗擺在那裏,學習起來更加容易。
    而支持基於阿爾法級放大來建造的人認為,就技術水平而言,阿爾法級代表了更加前沿的科技,吃透這級艇的技術後,直接搞自己的萬噸攻擊核潛艇,更加符合未來需求。
    爭執不下的情況下,海軍首長拍板決定兩條腿走路,先小不快跑,哪條路線更適合海軍的情況,就采用哪條路線。
    阿爾法級上麵的黑科技非常多,李幹對此是非常支持的,無非就是多投入點錢。
    問題來了,海軍就是拿錢砸出來的。
    十年陸軍百年海軍,海軍的時間不但周期長,單位時間的投入更是巨大,是所有軍兵種裏最大的。
    趙海龍突然低聲問,“李參,那兩條出血級……”
    李幹笑道,“七千多米的海溝,再過二十年也撈不起來,放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