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莫斯科的初秋

字數:6200   加入書籤

A+A-


    鼎新試驗基地,李幹辦公室。
    李幹拿著一張衛星拍攝的照片凝眉看著,陸近山和餘則成坐在那裏,神色凝重。
    好一陣子,李幹放下照片,肯定地說,“這是航母的船體,排水量8萬噸以上。”
    陸近山沉聲說,“日本啟動航母建造計劃這個消息確鑿了,我們的情報員可以證實,同樣的船體出現在了三菱重工的長崎造船廠、吳海軍工廠、日立造船廠、住友重型鋼鐵四大造船廠的船塢裏。”
    李幹砸吧著嘴巴說,“同時開建五艘小鷹級航母,小日本這是豁出去了。”
    陸近山驚訝道,“阿幹,你能看出來是什麽船型?”
    “嗯。”李幹點頭,指著照片說,“雖然還沒有飛行甲板,但是這個船體可以肯定是小鷹級的。美國人這是發瘋了。”
    毫無疑問,沒有美國人的允許,日本是不敢開建航母的,沒有美國人輸送技術,日本也沒有能力同時開建五艘航母。
    東大經過這幾年的艱苦突破,才堪堪完成了001型航母的所有工作,最多也隻能同時開建四艘。
    這也說明了一點,日本世界第二工業強國的頭銜不是虛的。
    李幹沉聲說,“1968年,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二大工業強國,他們的造船業產能,在70年代末就出現過剩的情況。”
    “廣場協議之後,日本經濟下滑,船舶訂單向我國以及韓國轉移。”
    “日本是靠外貿立國的,廣場協議後,日元升值,日本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下滑,如此一來,導致更多的領域出現產能過剩。”
    他話鋒一轉,道,“日本政府大肆擴充軍備,其工業產能過剩的情況將會迅速得到改變。”
    陸近山聽明白了,說,“你是說,日本的經濟會迅速恢複?”
    李幹肯定地點頭,“沒錯。用軍備拉動工業發展,他們可以迅速走出當前的經濟泥潭。”
    餘則成道,“這麽做的代價會是非常慘重的,治標不治本。要維持經濟向上,或者保持不下滑,日本就必須持續用軍備發展來進行輸血。他們一旦這麽做,就得一條道走到黑。”
    老餘同誌對經濟的理解非常透徹。
    說白了,日元升值後,日本外貿遭受重大打擊,失去了很多市場,日本政府選擇擴大國內市場來彌補。
    攏共就這麽點地方,攏共就這麽點人,顯而易見,國內的需求是根本彌補不了國際市場上的損失的。
    日本的選擇是打開自己的軍備市場,這是一個潘多拉魔盒。
    其實小日本沒有第二個選擇。
    除了造船業,小日本的電子工業非常強大,把美國公司打得找不著北,這一點是必須要承認的。
    但是,所謂的工匠精神完全是扯幾把蛋,資本主義國家沒有精神,隻有利益。
    李幹笑道,“小日本的動作比我們預想的要大很多,這是好事。老陸,老餘,我們應該去一趟莫斯科了。”
    二人不約而同地笑著點頭。
    盛唐計劃的其中一個關鍵部分是蘇聯。
    世界上的事情繞不過蘇聯,哪怕這個聯盟國家失去了遠東地區,哪怕這個聯盟國家內部已經有裂縫。
    蘇聯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紅色帝國。
    9月份的莫斯科是一年之中氣溫變化最大的月份。
    氣溫會在這個月裏,從月初的十幾二十度下降到月底的兩三度,但天氣大多是晴朗的,對於習慣了嚴寒的莫斯科人,是較為舒服的天氣。
    李幹、陸近山、餘則成、賀明飛四人率幾位隨從參謀,以軍事交流團的身份來到了莫斯科,住在大使館裏。
    莫斯科的大使館區裏,東大大使館的規模是最大的,庭院式的館區,仿若在國內。
    賀明飛代表外交部。
    東大國防部和其他國家不太一樣,其不是軍事指揮機構,而是主要對外的軍事單位,可以理解為軍隊係統的外交部門。
    也正是因為這種性質,賀明飛從國防部轉到了外交部工作,主要負責軍事交流這一塊。
    抵達莫斯科的第二天,巴裏亞的特別代表索布恰克教授就來到了大使館。
    李幹看見跟在索布恰克身側的年輕人,不由愣了愣神。
    這個年輕人叫羅維奇。
    如果按照預另一時空的軌跡發展,此人會在葉利欽之後執掌俄帝國,開啟其長達二十多年的執政生涯,生生把腐朽的俄帝國從懸崖邊上拽回來。
    此人現在的身份應該是克格勃特工,但是他卻出現在索布恰克身邊,說明他已經進入總統辦公室工作了。
    另一個信息則是旁人不知的——羅維奇是索布恰克的得意門生。
    正是因為索布恰克的引薦,羅維奇才有機會從克格勃跳出來從政。
    李幹和索布恰克算是老相識、老對手了。
    此前蘇軍入侵阿富汗,到後來遠東平叛,繼而發展成遠東戰爭,關於歸還遠東地區的蘇方談判代表都是索布恰克。
    這位從大學教授轉為總統智囊的學者,是莫斯科為數不多的務實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巴裏亞上台後,立即任命索布恰克為顧問,對其非常倚重。
    會見是秘密的,雙方出席人員不多。
    陸近山首先向索布恰克通報了最近日本的軍備發展情況,當然,克格勃肯定早就搜集到相關信息了。
    蘇聯在日本的情報搜集能力非常強大,而且李幹知道,此時此刻,克格勃至少在日本內閣安插了一名秘密情報員。
    曾經有一個說法,日本首相還沒有看到的情報,會首先出現在蘇聯總統的辦公桌上。
    克格勃的無孔不入一直是西方情報部門最為忌憚的。
    索布恰克說,“相關情報我們也掌握了,日本內閣秘密實施了軍備擴充計劃,在三年內,建成一支百萬大軍。”
    他笑道,“我國在遠東地區已經沒有利益。”
    言外之意,日本擴充軍備關我屁事。
    陸近山笑了笑,不再往下說了。
    李幹的手指輕輕敲了敲桌子,目光掃過羅維奇那幹瘦的臉龐,淡淡地說道,“東西德合並的呼聲高漲,已經形成了趨勢,上個月,東德情報部鎮壓了統一國家陣線的活動。”
    “羅維奇同誌當時還在東德工作吧?”
    聞言,羅維奇臉色大變。
    索布恰克的心髒更是猛地一震。
    東德情報部鎮壓統一國家陣線的行動是秘密的,鐵牆之內,就連中情局對此也一無所知。
    李幹是怎樣知道的?
    東德有東大情報局的人!
    甚至,李幹還知道羅維奇當時在東德工作!
    短短幾句話,索布恰克明白了李幹的意思——我們的情報搜集能力不會比克格勃弱。
    李幹繼續說,“日本是二戰戰敗國,按照當初的協議,日本不能發展軍事力量,隻能保留必要的警察武裝。”
    “日本違反協議,重新發展軍事力量,同時開建四艘航母,你們應該知道,他們開建的航母技術來自小鷹級。”
    “如果坐視不管,以日本強大的工業能力和美國的大力支持,隻需要五年的時間,東亞地區會出現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尤其是海上軍事力量。”
    李幹掃視著索布恰克和羅維奇,語氣淡淡地說道,“美國會將亞太地區的力量轉移到歐洲,這是必然的。”
    這一句話直接戳破了索布恰克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日本的軍事力量上來之後,分擔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壓力,美國會有更多的資源集中到歐洲地區。
    美國在歐洲地區最大的敵人是誰,擺在明麵上的答案。
    如此一來,蘇聯在歐洲這邊的壓力會劇增。
    東西德合並已成趨勢,一旦這件事情發生,很可能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蘇聯的分崩離析也就不遠了。
    索布恰克明白這個道理,巴裏亞明白這個道理,否則也不會有這次會談。
    在對付美國這一塊,即便蘇聯人對東大怨恨再深,也很清楚一點,兩國這一塊的利益是共同的。
    索布恰克不藏著掖著了,開門見山地說,“李先生,你們想怎樣做?”
    李幹也很直接,他道,“我希望你們能在歐洲方麵繼續施加壓力,停止對阿富汗光榮軍的援助,轉而支持抵抗軍。”
    索布恰克沉默了下來。
    這兩個要求不算高,實際上就是順手的事。
    即便李幹不提這兩個要求,蘇聯也會這麽做。
    李幹又敲了敲桌子,道,“索布恰克同誌,我所說的施加壓力不是增加軍事部署那麽簡單,是要全方位的施壓。如果你們不能把美國扯進歐洲前線,我們的合作是沒有意義的。”
    索布恰克突然問道,“東大會對日開戰,對嗎?”
    他原以為李幹等人會很意外,誰知,李幹等人的臉色沒有絲毫變化。
    李幹直白地說,“東大一定會實現民族的偉大複興,而最關鍵的一個部門是洗刷日本軍國主義給我們帶來的恥辱,將他們曾經給予我們的傷害,原原本本地還回去。”
    “東大和日本之間,必有一戰。”
    索布恰克緊追著問,“什麽時候?”
    李幹卻沒有順著往下說了,而是麵帶微笑地看著索布恰克。
    索布恰克也不尷尬,說道,“我們可以支持你們的立場,作為對等回報,也希望你們支持我們的立場……”
    會談持續了兩個多小時,主要是李幹在談,話題很跳躍。
    陸近山、賀明飛二人聽了個半懂。
    等索布恰克走了之後,二人發現李幹的神色很凝重。
    賀明飛低聲問,“阿幹,老毛子雲裏霧裏說了一堆,他們想要什麽?”
    李幹吐出兩個字,“歐洲。”
    眾人吸……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