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用火力彌補兵力不足
字數:5905 加入書籤
前前後後一個月的時間,秦火率領的秘密偵察隊先後進行了57次穿刺式偵察,幾乎每天都飛了兩次,把蘇聯空軍搞得疲憊不堪。
秦火帶起了材料來到伯力空軍訓練基地向李幹匯報。
“我們進行了57次偵察飛行,出動飛機673架次,其中,無人機450架次,有人飛機223架次。”
“損失方麵,損失了13架無人機和3架殲8fr,跳傘的飛行員都通過情報局的交通線救了回來。”
李幹很滿意,如此高強度的偵察行動沒有人員傷亡,簡直是奇跡。
損失一些飛機算得了什麽,區區十幾架飛機,東大全國飛機製造廠一天的產能就能輕鬆覆蓋。
李幹看完材料,眉頭緊鎖。
“西伯利亞地區居然有317個導彈基地,老毛子果真是瘋了。”
秦火接過話,說道,“317個導彈基地的位置坐標全部落實了,彈道導彈數量接近1000枚。”
這絕對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數量。
這些導彈基地都是具備再裝填能力的,換言之,如果一次齊射發射出去1000枚導彈,要不了一天時間,他們就能完成第二次裝填。
打不打核大戰不是李幹他們軍人能決定的,但是,做好打核大戰準備是他們的使命。
秦火說,“此外,我們在偵察中發現,貝加爾湖北部地區出現了近衛第7步兵集團軍、近衛第13步兵集團軍以及近衛第1獨立坦克師的番號。”
“都是蘇聯陸軍的精銳部隊,尤其是近衛第1獨立坦克師,我們拍攝到的照片確認了,是蘇聯最新式的t80主戰坦克。”
“該師是大編製師,保守估計,裝備的t80主戰坦克數量足有300輛。”
李幹微微點頭,“按照情報性質,分門別類通報給各部隊,尤其是導彈基地的情報,二炮部隊要對這些目標進行預置發射參數。”
秦火說,“明白,請首長放心。”
李幹說,“我打算把蔥嶺基地改成專司偵察和巡邏的空軍基地,陸軍邊防部隊調防他處。我打算讓你擔任基地的參謀長,現在征詢一下你的意見,老秦,談一談你的看法。”
秦火一愣,當即道,“首長,我服從命令。”
他怎麽都沒有想到,臨到服役年限了,還能擔任一個實際職務,這讓他看到了扛上將星的機會。
李幹提醒道,“聰嶺基地是個正團級單位,基地參謀長是副團級職務,你是大校正師級幹部,讓你擔任這個職務,是高職低配,你得考慮清楚了。”
這意味著,即便有機會往上走,秦火也得幹完一個任期,最少都要三年。
秦火壓根不考慮以後的影響,如果不是李幹的重用,他就是在無人機飛行操作員這個崗位上幹到服役年限的最後一年。
他道,“首長,再有三年我就到齡了,能為部隊多做一些事,我十分願意,其他的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
李幹緩緩點頭,“好。聰嶺基地參謀長主管空中偵察,你專心把這塊工作做好,以後的事情以後說。”
“我明白,請首長放心。”秦火起身立正道。
他若能體現出更大的價值來,李幹是會推薦他擔任副軍級職務的,那樣的話,秦火就能在部隊裏繼續幹起碼五年的時間。
要是發展得好,成為副戰區級幹部也說不定。
聰嶺基地的地理位置很好,是戰略偵察、戰術偵察、空中巡邏的重要支點。
當前,這個基地裏駐紮著空軍航空兵部隊,以無人機部隊為主,還駐紮著陸軍的邊防部隊。
李幹要把陸軍邊防部隊調出去,把聰嶺基地改為完全由空軍使用的基地,加強這個基地的力量。
聰嶺基地的位置也很特殊,基本沒有往周邊擴建的可能了,所以才要把陸軍邊防部隊調出去,把地方騰出來。
此外,李幹增派了一支地勤保障分隊到聰嶺基地,增派了相關的地麵勤務保障設備,使得這個基地具備了保障空軍現役大部分飛機作戰的能力。
如此一來,一旦開戰,聰嶺基地就能迅速轉換為空軍的攻擊出發基地——從這裏起飛的戰機能夠輕而易舉地把作戰半徑延伸到勒拿河西岸縱深1000公裏的範圍內。
此前,東大不是沒有考慮過在勒拿河東岸部署更多的部隊,奈何這裏幾乎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所有的建築材料全部要靠長途運輸運過來,修建難度極大。
國家每年投入到遠東地區的建設資金高達3000億,即便如此,依然是杯水車薪。
遠東地區太大了。
東大軍隊當時的考慮是,這些無人地帶用作緩衝空間,如果爆發戰事,用這些沒有人煙的地方來作為部隊反應的緩衝。
這麽做是明智的。
不過,當前的情況有了新的變化。
在可能麵臨東西兩個方向夾擊的情況下,把前線往東西兩側頂是必然的。
因此,加強勒拿河東岸的戰備建設、部隊部署就是必然的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高統帥部召集了一次會議,遠東戰區的主要領導幹部參加。
會議結束後,李幹和趙大剛立即返回伯力,討論落實會議要求、貫徹會議精神。
趙大剛指著鋪開的勒拿河東西兩岸態勢圖,道,“當前,蘇軍在勒拿河西岸中南部,即貝加爾湖北部地區,集結了三個近衛步兵集團軍、一個近衛坦克集團軍和一個獨立坦克師,兵力十五萬,坦克裝甲車近一千輛。”
“我們在勒拿河東岸隻有邊防部隊,總兵力加起來不足兩個師,現在需要考慮一下,調哪些部隊充實到一線。”
李幹凝著眉頭看著態勢圖,沉思著。
東大在勒拿河東岸的軍事部署就隻有少量陸軍邊防部隊,而且,邊防巡邏的主力是無人機,地麵部隊隻對重點地區進行巡邏。
如果要針鋒相對地部署地麵部隊,起碼要調集兩個集團軍的陸軍部隊。
東大陸軍的集團軍編製人員都在5萬人以上,比蘇軍的常規集團軍是要大一些的,但是比美軍動輒10萬人以上的集團軍是要小一倍以上。
把兩個集團軍放在需要依靠空運維持補給的地方駐防,是否有必要?
李幹急劇思考著。
良久,李幹說,“要達到目的,起碼要動用兩個集團軍十萬人,這些部隊的後勤補給基本上要依靠空運來維持。”
“這麽做,等於是將我們的後勤補給線往西的無人地帶延伸了好幾百公裏。”
“我的意見是,少量加強邊防部隊的力量,用技術優勢彌補兵力不足,同時,加快修建後方到勒拿河東岸的後勤補給線,先把後勤補給完善了,再考慮是否要在勒拿河東岸部署重兵。”
趙大剛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戰爭打的是後勤,後勤跟不上那個,前線部隊再能打,也會因為缺衣少彈失去作戰能力。
二戰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抗美援朝。
誌願軍的後勤補給隻能維持前線部隊一周使用,超過這個時間,前線部隊就不得不停下來。
若是當時誌願軍的後勤補給能跟上,早就把聯合國軍給趕下日本海了。
這一點都也不誇張。
後來,美軍根據我誌願軍的後勤補給缺點,使用了粘性戰術,給我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這個教訓,東大軍人深深刻在了骨子裏。
抗美援朝之後,東大軍隊往死裏發展後勤補給、往死裏發展伴隨火力,就是因為在朝鮮半島上麵吃了大虧。
趙大剛想畢,緩緩點了點頭,說,“如此,就要加強空中力量的部署了,是不是搞幾個陸航基地,部署一些強6攻擊機?一旦老毛子打過來,有攻擊機部隊的支援,一線的邊防部隊能撐更久。”
李幹說,“是的,要加強空中力量的部署。不但要部署強6,還要部署大量的遠火部隊。用火力彌補邊防一線兵員不足的問題。遠火部隊可以部署在遠離勒拿河300公裏的地方,有空軍掩護,生存力很強。”
“好,那就按照咱們確定的思路做方案。”趙大剛果斷道。
李幹擺擺手說,“別急。”
趙大剛看向李幹。
李幹沉聲說,“遠火部隊全都是軍屬火力,就這樣調動的話,會影響到所在集團軍的戰鬥力。”
他斟酌著說,“我有個想法。”
趙大剛知道李幹又有新點子了,連忙豎起了耳朵。
李幹說,“54軍的炮兵旅是戰區部隊裏水平最高的炮兵部隊,老趙,是否可以將該炮兵旅拆分掉,以其為基礎組建五個炮兵旅,其一仍然留在54軍編製內,另外四個炮兵旅拿出來,組成一個臨時的炮兵縱隊,把這個炮兵縱隊部署在勒拿河東岸一線後方300公裏處。”
“如此一來,既不會影響到集團軍的作戰能力,也填補了勒拿河一線防禦兵力的不足。”
趙大剛一喜,“增加四個炮兵旅的編製,當然是好事!”
他是戰區陸軍司令,當然希望麾下兵強馬壯。
遠火旅可不簡單,裝備的都是300毫米口徑以上的多管火箭炮,最大口徑是達到了驚人的640毫米!
一輛發射車隻能搭載3枚!
最大射程達到了驚人的600公裏!
那他媽的都算是戰術導彈的範疇的。
而且,這種超遠程大口徑火箭炮通常使用的是子母彈頭、鑽地彈頭、製導彈頭,專門用來打擊敵縱深高價值目標的。
而裝備數量最多的300毫米口徑12管火箭炮,是洗地的主力。
總而言之,組建一個遠火旅花費不菲,養一個遠火旅要很多錢。
這玩意兒的開銷不比陸航旅少多少。
李幹既然敢開這個口,他就有把握說服上麵批準這4個炮兵旅的編製下來。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