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這是一場不該發生的戰爭

字數:5793   加入書籤

A+A-


    東大軍隊的總體戰術開始調整。
    此前,第71合成旅是尖刀,是尖刀最鋒利的部分,其他部隊以及戰術,都是為了配合該部進行快速突擊切割作戰。
    而現在的情況是,第200傘兵團的重要性凸顯了出來,一個團調動了蘇軍大部分的部隊。
    因此,必須要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從以第71合成旅為重點,調整為以第200傘兵團為重點。
    最強有力、最快速的支援是空軍航空兵。
    12架在空中戰鬥值班的殲11b第一時間趕赴米寧格勒地區,距離500多公裏,他們隻用了二十多分鍾便抵達了作戰區域。
    他們一下子就發現了堂而皇之在公路上快速行軍的坦克縱隊!
    就是那個接到不顧一切馳援米寧格勒城的坦克師。
    亮著大燈毫無顧忌在道路上馳騁狂奔,仿佛在說——來打我啊!
    這12架戰機的編隊指揮員非常聰明,他發現這支坦克縱隊正在朝米寧格勒城狂奔,且距離隻有二十多公裏,當機立斷,取消原來的近距離支援第200傘兵團的計劃,轉而攻擊這支坦克縱隊。
    對第200傘兵團威脅最大的是坦克,其他裝甲車扛不住第200傘兵團的火力。
    這支蘇軍坦克師坦克縱隊的結局是災難性的。
    12架殲11b一次俯衝攻擊,便擊毀了十幾輛坦克。
    在轉向的時候,殲11b編隊指揮員驚訝地發現,在該坦克縱隊的後方,竟然還有看不到盡頭的車隊!
    長蛇一般沿著道路向南延伸。
    他當機立斷,立即率隊繼續攻擊!
    這一番攻擊,把空地導彈打光了,航空火箭彈也打光了,最後,他們竟然用航炮去打。
    麵對30毫米航炮炮彈的攻頂,那些t64、t72坦克根本沒有抵擋之力。
    這12架殲11b直到把最後一發航炮炮彈打光,才掉頭返航。
    此時,後續機群已經到位,開始對米寧格勒城裏的目標實施打擊,強有力地支援第200傘兵團的攻擊。
    又十幾分鍾後,更多的戰機抵達米寧格勒地區上空,對那些瘋狂向該城增援的蘇軍部隊進行狂轟濫炸!
    蘇軍從新西伯利亞方向起飛大量戰機前往支持地麵部隊作戰,沒有製空權的情況下,那些增援部隊去一支殘一支,沒有第二種可能。
    開戰以來第二次空戰開始了。
    結果沒有任何懸念。
    麵對占據絕對優勢的東大空軍,蘇聯空軍的掙紮是徒勞的,隻是徒添戰損罷了。
    製空權依然牢牢掌握在東大空軍手裏,此時,東大空軍已經將製空權的範圍,從勒拿河西岸1000公裏縱深擴大到了1500公裏縱深。
    十幾架運油10加油機在勒拿河中遊上空遊弋,隨時為油料不足的戰機補充油料,而那些已經耗盡了彈藥的戰機,就必須返回基地,或者補充了一定油料後返回基地。
    李幹請求最高統帥部從其他戰區調集了三個航空兵旅的部隊過來,加強遠東戰區的空中力量。
    戰區空軍航空兵部隊出動的頻率太高了,即便人頂得住,戰機也頂不住,戰機頂得住,人也頂不住,必須要從兄弟戰區抽調部隊過來支援。
    隨著三個航空兵旅的陸續到位,戰區空中力量的規模增加到了600多架。
    就這幾百架飛機,壓著擁有七八千架戰機的蘇聯空軍打得抬不起頭來。
    其實,東大空軍航空兵部隊用於支援地麵作戰的架次遠比爭奪製空權的多,實在是因為東大空軍的遠程空空作戰能力太厲害了。
    蘇聯戰機往往遇到的是雷達看得到目標卻打不到,武器能打得到雷達卻鎖定不了的尷尬情況。
    蘇聯空軍飛行員有好幾次衝到了近距格鬥距離,用航炮去打東大空軍的戰機,問題在於,東大空軍飛行員不是吃素的,而是經曆了多場空戰、訓練標準更高的王牌部隊。
    而且戰機的性能上,東大空軍也占據了優勢。
    即便是有幾次僥幸衝到近距格鬥距離,也很難得到戰果。
    開戰到現在,東大空軍僅僅被擊落了2架殲11b,殲10d無一戰損。
    這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戰損比,而且還在持續擴大。
    這一次空戰,蘇聯空軍出動了兩百多架戰機,這是戰場空間的最大容量了,超過這個數量,指揮員要考慮的就不是殲敵,而是如何保障自己的戰機不會發生空中碰撞。
    這是蘇聯空軍在本次戰爭中的絕唱。
    霹靂係列空空導彈,從殲10d、殲11b戰機的掛架上脫離,發動機啟動,推動導彈前行,尾焰在黑夜中拉出一道光的尾巴,不計其數的尾焰,宛若流星雨一般,鋪天蓋地地朝著蘇聯空軍的機群籠罩過去。
    蘇聯空軍的戰機沒有招架之力。
    在雷達告警聲的蜂鳴聲中,蘇聯戰機瘋狂規避機動,有好幾架在規避機動中發生碰撞墜毀。
    他們的a50在十幾架護航戰機的掩護下,拚了命地往前衝,試圖將東大的戰機納入他們的探測範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一波p17超遠程空空導彈的出現,擊碎了他們最後一絲希望。
    三架a50遭到了十二枚p17的獵殺,悉數被擊毀。
    蘇聯軍隊在戰區中部署的四架a50預警機隻剩下了一架,基本失去了空中預警指揮能力。
    蘇軍開始考慮升級戰爭問題。
    是否動用彈道導彈,是否動用轟炸機。
    迄今為止,雙方參戰兵器限於戰術裝備,包括轟炸機在內的戰略性兵器,誰都沒有動用。
    蘇軍要考慮的是,如果升級戰爭,東大方麵勢必會跟進,而且,東大方麵的戰略武器並不比蘇聯的少。<3、轟6d三型戰略轟炸機,早已經做好了準備,其中一大半集中在了北部地區。
    老毛子對此是心知肚明的——東大空軍對莫斯科遠程打擊的能力。
    巴裏亞政府騎虎難下。
    莫斯科時間淩晨4時45分,索布恰克和羅維奇腳步匆匆地走進了巴裏亞的辦公室。
    巴裏亞起身,拿起剛剛收到的前線戰報遞給索布恰克,說,“我們損失了80的主力戰機,東大軍隊正在猛烈攻擊米寧格勒城,我們的增援部隊全部遭到了東大空軍火力的阻擋。”
    索布恰克看完戰報,心情沉重。
    丟了米寧格勒,就等於丟了整個勒拿河突出部地區,基本等於輸掉這場戰爭。
    巴裏亞說,“我考慮升級戰爭,和東大打全麵戰爭。”
    索布恰克果斷搖頭說,“總統,我們會輸得更慘。”
    “沒有別的選擇了。”巴裏亞說。
    索布恰克看向羅維奇。
    羅維奇心領神會,道,“總統,我們需要時間,現在是時候要求日本履行協議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國內糧食危機越來越嚴重,這個問題要優先解決。”巴裏亞沉聲說。
    索布恰克說,“談判,用談判來爭取時間,前線形成停戰對峙態勢,對國內保持著高壓,矛盾依然能夠轉移到戰爭上。同時要求日本履行協議,從另一個方向給東大施加壓力,牽製他們的軍事力量。”
    “美國人絕對不會坐視東大崛起的,我請求秘密前往華盛頓,和他們談一談。”
    巴裏亞沉思了起來。
    對是否把美國拉下水,他是心存顧慮的。
    相對於東大,巴裏亞更為忌憚美國。
    西伯利亞太遠,真正的威脅是歐洲大陸。
    勒拿河中遊打成這個樣子,蘇聯部署在歐洲部分的軍隊基本沒有怎麽動,始終保持著對歐洲的強勢壓力狀態。
    良久,巴裏亞緩緩說,“我們出現了重大的戰略誤判,應該有一個補救措施。”
    索布恰克忽然有不好的預感。
    他非常了解巴裏亞,這位把蘇聯從內困中拽出來的總統,在民間收獲了很多的威望,頭腦清晰,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果斷解決遠東叛軍問題後,用遠東地區換來了寶貴的五年的發展時間。
    這裏麵的關鍵角色是東大——與東大之間的頻繁經濟貿易交往是蘇聯經濟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但是,索布恰克同樣非常清楚,巴裏亞與此前幾位領導人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對西伯利亞以及遠東地區沒有太大的歸屬感。
    巴裏亞有一個非常激進的觀點。
    他認為,俄國靠近北極的廣大區域沒有戰略意義,對當前的蘇聯來說,龐大臃腫的官僚體係是阻礙經濟發展的最大問題。
    要從頭到尾厘清體係,就應當集中資源放在歐洲部分,暫時性的退卻是必要的。
    正是這種理念指導下,在巴裏亞上台後,俄國把遠東地區歸還給了東大。
    他們同樣也使用了“歸還”這個詞,以讓民眾接受。
    實際上,這一代蘇聯人對曆史是很了解的,他們對於把遠東地區還給東大並不覺得是屈辱,那本身就是搶奪過來的土地。
    更多的人對遠在萬裏之外的遠東是不關心的,他們隻關心自己是否能填飽肚子。
    而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地區,在尋常蘇聯人眼裏,那是流放之地,是原始世界。
    果不其然,巴裏亞說,“我們和東大之間沒有曆史恩怨,這是一場不該發生的戰爭。”
    索布恰克和羅維奇的心頓時沉了下來……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