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要打就按一勞永逸的標準來打
字數:6043 加入書籤
“1950年10月19日,那天下午,天灰蒙蒙的,我們50軍入朝,漢江南岸阻擊戰後,回國整補。”
“到了1951年7月,我們50軍二次入朝,一直到戰爭結束。”
老爺子輕歎一聲,“打了整整三年,許多戰友留在了那裏,我撿了一條命回來。”
李幹忍不住說,“阿爺,你怎麽從來沒有說過這些事?”
全家隻知道老爺子是從抗日戰爭打到半島戰爭的老兵,其他的一概不知。
老爺子從來不說,大家也從來不敢問。
一問就會遭瞪眼。
李幹的父親李宗孝年輕的時候想去當兵,老爺子愣是不同意,讓人非常費解。
現在大家才明白,老爺子就這麽一個兒子,他為國家付出的夠多了,要過自己的日子了。
老爺子微微搖了搖頭說,“有什麽好說的,那麽多人留在了異國他鄉,能活著回來我知足了。”
頓了頓,他說,“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有條件創造更大的勝利。”
“當年最大的遺憾是後勤跟不上,沒有把聯合國軍趕下海,沒有製空權,部隊的傷亡很大。”
老爺子看著李幹,非常嚴肅地說,“要徹底解決半島問題,一定要進行登陸作戰!”
他起身回到屋裏,不多時拿出了一張泛著黃色的手繪地圖,在茶幾上展開。
李幹一看,人都呆了。
極其專業的手繪作戰地圖,地形地貌畫得非常清晰,等高線、製高點、參照物……
李幹驚訝道,“阿爺,這是你畫的?”
老爺子說,“第五次戰役的時候,我在曾軍長手下當參謀了,這是基本功。”
他的手指點在了釜山那裏,說,“當時我們的總體計劃是打到釜山,把美軍徹底趕下海,戰役計劃已經做出來了。”
老爺子隨後回憶著把當時的戰役計劃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盡管已經相隔了三十多年,談起當時的事情老爺子仍然曆曆在目。
三十多年前的戰役計劃,在李幹看來並未過時。
在當時的武器裝備條件下,所做出來的戰役計劃都是極為考慮了實際情況的。
可以這麽說,基於這份戰役計劃,結合當前部隊的情況,是完全能夠拿出一份既有現實依據和經驗,又有新時代作戰特點的戰役計劃。
實際上,李幹能在聯合參謀部的機密檔案室裏找到這份戰役計劃。
不過,老爺子竟然是參與製定者,由他來進行詳細的講解無疑是最妥當的。
爺孫來聊了整整一個上午。
他們一致認為,如果要入朝參戰,最好的辦法是一鼓作氣,采取海陸兩路並進的方式,一路沿著上一次的路線往南打,一路直奔釜山進行登陸,爾後登陸部隊轉向北,與南下部隊對敵軍形成兩路夾擊。
如此一來,能夠實現一戰定乾坤。
而實施這項戰役計劃的前提是,東大軍隊要取得戰場製空權、製海權。
麵對美軍,這並非易事。
況且,駐日美軍近在咫尺。
地理位置上東大方麵是不占優勢的,即便是從海參崴起飛戰機,作戰距離也比美軍遠太多。
實際上,對現在戰機來說,200公裏作戰距離和500公裏作戰距離沒有太大區別。
對擁有動輒射程200公裏之外空空導彈的東大空軍來說,是能夠用導彈的性能彌補作戰距離過遠這個問題的。
不過,前提是作戰範圍局限於半島範圍,否則討論這些戰術問題意義不大。
因為如果雙方沒有保持默契把戰火限製在半島範圍內,那麽東大軍隊肯定會對美國在東亞地區的所有軍事基地進行打擊。
那是不死不休的大戰了,誰都不願意那麽做。
因此,李幹分析,美國佬即便參戰,也會對作戰範圍做出限製。
但是這玩意兒要看態勢發展。
晚上吃飯的時候,老爺子說,“要打,這一次就打個徹徹底底,一次性把問題解決掉。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美國佬在南韓、小日本那邊搞了那麽多軍事基地,以前主要對付老毛子,現在可就是針對我們的了。”
李幹凝重點頭,“阿爺,我明白。”
在許多人的印象裏,老一輩人是和藹客氣的,做事是溫和的,其實這是極大的誤解。
武德最充沛的就是老爺子這一代人。
他們靠著簡陋的武器裝備生生打出了一個新世界,打出一個強大的國際地位,是最善於用拳頭說話的一代人。
生於六七十年代的人,在年過五十歲後,通常會有這樣一種困惑——為什麽國家越來越有錢了,在國際上的地位卻是在走下坡路?
這個問題很難有一個客觀的答案。
而李幹作為有更深了解的人,能夠在其中匯聚了幾代人幾十年思想的浪潮中,找到最適合當前東大走的路線。
錢也要,地位也要,站著也能把錢賺了。
過去十年裏,國內並非沒有反對的聲音,這一部分人大多是高知分子,他們認為李幹這些青壯派窮兵黷武,帶著國家往戰爭狂人的方向發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最大的理論依據就是東大的經濟實力遠遠比不上美蘇,應當集中一切力量發展經濟。
這種觀點在高知分子群體中是大有市場的。
在李幹他們看來,這種觀點是鴕鳥觀點。
因為美蘇不會坐視你東大發展壯大!
和平的發展環境不是談出來的,也不是妥協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即便是上一個時空世界,如果沒有反擊戰,東大會有後麵長達三十年的相對穩定的戰略機遇期嗎?
李幹這一派人的觀點是在對外使用武力和內部經濟發展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巧妙利用複雜的國際關係,錨定“國家利益第一位”這一目標,縱橫捭闔。
從反擊戰開始,包括反擊戰,之後的每一場戰爭,都是他國強加給東大的,東大從來沒有主動挑起過任何一場戰爭。
錨定這一點,正義在我方。
就好比這一次北韓策劃著要發動統一半島的戰爭,東大出兵的前提是美國出兵。
如果美國不幹涉,東大是絕不會動一兵一卒。
矛盾就在於,如果美國不出兵,南韓軍隊會被北韓軍隊趕下日本海喂魚,百分百的,沒有任何懸念!
就算南韓軍隊全美式化,就算他們的武器裝備比北韓軍隊先進一代,也改變不了這個結局。
況且,當前南北韓軍隊的裝備差距並不是太大,北韓一直有蘇聯援助,甚至在七十年代,因為有蘇聯援助,北韓的gdp高於南韓!
這你敢想!
蘇聯大幅減少對北韓的援助還沒兩年,北韓的經濟實力還是很強悍的,甚至十年前,北韓的人均gdp比東大的高多了。
李幹在老家待了兩年,從老爺子這裏,他了解到了當年參加了半島戰爭的老戰士的想法。
這越發堅定了他“一攬子解決半島問題”的決心。
距離1990年就剩下幾個月的時間了,這個時空的世界軌跡已經被改變。
按照現在的情況,巴裏亞政府已經把蘇聯的內部問題處理得七七八八了,可以肯定的是,蘇聯不會在曆史時間段裏解體。
當前的情況,就連李幹這個有超前意識的人都很難預測蘇聯的未來了。
按照巴裏亞的做法,如果他堅持下來,蘇聯是很有希望練好內功夯實基礎,繼續和美國爭霸全球的。
這對東大來說是好事。
東大沒有爭霸全球的野心,有蘇聯頂在前麵吸引美國佬的火力,何樂而不為。
但是,當前的蘇聯並非沒有迅速解體的可能。
有得有失,巴裏亞放棄了遠東地區,在九日戰爭中又沒了一大塊領土,國內反對派不是吃幹飯的,要是把他趕下台了,蘇聯人民的未來就又渺茫了。
何去何從,會變成什麽樣,誰都不知道。
李幹必須要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
南港造船廠正在快馬加鞭建造002型航母的首艦,目前已經完成了艦體的建造。
002型航母是真正的超級航母,核動力,標準排水量9.3萬噸,最大排水量11.3萬噸。
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母。
這型航母是基於001型設計的,不是簡單的放大,內部構造和布局,都有領先一個時代的水準。
載機數量97架,有4部蒸汽彈射器,有3部飛機升降機,有最大探測距離達500公裏的相控陣雷達。
光是一個載機數量就遠超了美國海軍裏任何一艘航母。
李幹是飛行員,他是海軍航空兵部隊艦載機部隊的創始人,他是東大海軍第一位在航母上起降的飛行員。
沒有誰比他更清楚航母戰鬥力的來源。
航母的戰鬥力來源於艦載機。
第一是看載機數量,當然是裝得越多戰鬥力越強,第二是持續出動頻率。
企業號也能塞進去90架飛機,問題是,裝70架飛機和裝90架飛機,企業號的飛機出動頻率沒有變化。
說白了,單位時間裏,不管是裝70架還是90架,企業號能派出的飛機數量是一樣的。
這就要看持續出動頻率了。
這與彈射器有很大關係。
趁著在南港工作這段時間,李幹對002型首艘航母的建造情況進行了詳盡的考察。
他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放在彈射器上。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