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鐵原山洞的秘密接頭

字數:5788   加入書籤

A+A-


    為了提升海軍殲35的產能,985廠不得不減少了殲20的產量,等於是把一些產能從殲20那邊挪了過來。
    即便如此,也無法一下子把產能提升到90架。
    第四代隱身戰鬥機和第三代戰鬥機有很大的不同,其製造工藝不是一回事。
    殲10d的產能提升可以采取1+1=2的方式,即擴建生產線便可以提升產能。
    可是殲20、殲35這兩種飛機,產能受限的不僅僅是生產線,從根本上來說是一些特殊配件以及機床的限製。
    其中就有好幾種精度極高的配件,需要人工進行製造,而用這個能力的工人,整個985廠隻有兩個人!
    李幹不得不考慮在211廠開辟第二條殲35的生產線。
    不管如何對211廠過去很長時間以來表現的不滿,但是有一點是要承認的。
    作為第一老廠,211廠技術工人實力這一塊,直到現在都是985廠趕不上的。
    李幹一錘定音,命令985廠將殲35的所有技術向211廠轉移一份,命令211廠抽調一批精幹人員進入985廠的殲35生產線進行學習。
    他給出的時間表示,一年之後,211廠生產出來的殲35要通過空軍、海軍的驗收。
    也是在這個時候,李幹做出了劃分計劃。
    一年後,985廠主要生產殲31,211廠主要生產殲35。
    同一種中型隱身戰鬥機,空軍版本被正式命名為殲31,海軍版本則沿用殲35這一編號。
    在一係列調整之後,未來一年內,985廠能生產出50架左右殲35,加上海航現有的30多架,基本能夠滿足3艘航母的載機數量要求。
    但是有一點,艦載機不一定要部署在航母上,同樣可以當做岸基飛機來使用。
    法國戴高樂艦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正常使用,法國海軍那些陣風就是被當做陸基戰鬥機來使用。
    陸基戰鬥機無法上艦,但是艦載戰鬥機是可以當陸基戰鬥機使用的,是一個向下兼容的關係。
    東大海軍航空兵如果在海參崴地區部署殲35,其作戰半徑能夠覆蓋整個半島以及日本的絕大部分地區!
    實際上,對東大軍隊來說,守住了海岸線以外1000公裏內的空域,主動權基本就掌握在手裏了。
    李幹飛到海參崴海軍造船廠視察了那邊的001型航母5號艦的建造製度後,便返回了京城,再一次召集高級參謀人員開第二次作戰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李幹讓人把當年的作戰指揮檔案拿出來!
    李幹說,“接下來,我們的重點工作是基於部隊當前的作戰能力、作戰形式,來對上一次半島戰爭的所有作戰方案和指揮進行深入的研究。”
    “尤其是當年沒有條件付諸實施的作戰方案。”
    “同誌們,老一輩的戰爭智慧、作戰指揮藝術不是我們能比擬的。隻有落後的武器裝備,沒有落後的作戰戰術。我給你們兩個星期的時間完成這些研究工作,兩個星期後,我要看到第二套作戰方案的草稿。”
    頓了頓,李幹說,“我知道你們很多人是高等軍事院校出身的高才生,能在聯合參謀部站穩腳跟,說明是有兩把刷子的。”
    他笑了笑,道,“到底是個什麽水平,看實際表現,把實實在在的東西拿出來。”
    “我從各大戰區抽調了一批人過來跟你們一塊做這項工作,包括遠東戰區聯合指揮部的精幹參謀。”
    聽了這句話,總部的高參們頓感壓力巨大。
    毫無疑問的是,當前遠東戰區裏集中了軍中最優秀的作戰參謀、作戰指揮人員,九日戰爭這樣的戰爭奇跡擺在麵前,硝煙味都還沒有散盡。
    作為總部的參謀,要是讓底下戰區的參謀給比下去,那可太丟臉了。
    李幹部署完任務便離開了聯合參謀部。
    他現在的身份複雜,要把握大方向,要關注所有的備戰工作,要和各國特別代表進行會談談判,不可能一直盯在聯合參謀部這裏。
    再者,這些具體的事務已經不需要他親力親為了。
    李幹在國內忙著做備戰工作,重點關注部隊冬季作戰的後勤保障。
    而此時此刻在寒冷的南韓鐵原郡,金中照正踩著沒過腳踝的積雪,在樹林中艱難地穿行。
    在三十多年前,這裏發生了一場聞名世界的戰鬥——鐵原阻擊戰。
    那場持續了14天的戰鬥,是迫使聯合國軍轉入戰略防禦的關鍵。
    當年,東大軍隊擔負鐵原阻擊任務的隻有兩萬多人,兩百多門火炮,而聯合國軍裏,光是美軍就有近五萬人,火炮一千三百多門,並且有強大空軍的支援。
    打了整整14天,美軍始終無法鑿穿東大軍隊的防線,為當時東大軍隊主力整編補給贏得了時間。
    這個時候,聯合國軍已經沒有機會實現他們的戰役意圖了。
    鐵原地區挨著三八線,位於南北韓局勢分界線南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上一次半島戰爭前,這裏屬於北韓管轄,戰後由南韓實際控製。
    當時的北韓代表不願意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是有原因的。
    金中照在預定時間之前抵達了山洞處,與他的表兄金大成順利接頭。
    金中照從衣服內袋取出一個防水袋,裏麵裝著證件之類的東西,還有一些美元現鈔。
    他道,“我這邊都安排好了,拿到東西後,你立即帶嫂子和孩子按照指定的路線南撤,我會在接應點等你們。”
    金大成麵無表情,打開防水袋拿出證件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重新裝起來,放到了軍用挎包裏。
    “你確認聯係好了?”金大成問。
    金中照說,“隻要你能拿到那份情報,此前所有的承諾,都會在你們抵達漢城後第一時間落實。”
    金大成微微點頭,“你抓緊撤吧,我清理收尾。”
    “表兄,保重。”金中照叮囑道。
    二人分手。
    金中照沿著來時的路返回,他離去不久,金大成清理掉山洞裏的痕跡,挎上自動步槍離開。
    南北韓之間的諜戰交鋒越發的激烈,這是開戰的典型征兆。
    金中照的母親和金大成的母親是親姐妹關係,兩姐妹在當年那場戰爭中失散,金中照的妹妹被裹挾到了漢城,在那裏落地生根。
    金中照大學畢業後加入了南韓情報室成為了情報人員,而金大成則成為了北韓軍隊中的一名基層軍官。
    他們重新聯係上是一個月前,金大中流露出了想要難逃的意向,這對金中照來說是一個意外之喜。
    經過一個月前後三次的秘密見麵談話,金中照代表南韓情報室開出了優渥的條件,而金大中則提供北韓軍隊在停火線北側的部隊調動情況以及他所在的步兵師的動向。
    這些情報對於急於搞清楚北韓軍隊會在什麽時候動手的南韓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情報。
    南韓情報室開出的條件是,金大中可以選擇在軍政企任何一家單位工作,待遇參照少將級軍官,分配一棟獨棟別墅,一次性給予50萬美元!
    在1989年的南北韓裏,50萬美元都絕對是一筆巨款!
    北韓軍隊的內部管理工作非常嚴謹,保密工作更是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厲害的。
    北韓軍隊總部已經製定了作戰計劃,並且已經開始進行部隊調動。
    問題在於,金大中這種營連級幹部能夠接觸到的信息是有限的,不過,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豹,金大中在師部當過參謀,他自由一套自己的分析辦法。
    實際上,他最擔心的是南逃路線是否安全。
    他反複分析過,最多有3個小時,3個小時後部隊肯定發現異常。
    按照和金中照一起製定的南逃路線,一切順利的話,隻需要2個小時,他就能抵達接應點。
    僅有1個小時的冗餘,讓金大成始終覺得不夠。
    他自己就是停火線一側的北韓軍隊一員,太清楚部隊的反應速度了。
    隻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段時間的一些活動,他感覺到已經引起了內部保衛部門的注意,必須要走了。
    當天晚上是金大成值班。
    他和往常一樣值完晚班,在淩晨3點出頭的時候進行了交接,和往常一樣返回營區裏的家屬房處。
    3點30分左右,他讓妻子抱著孩子坐到了嘎斯吉普車上,剛上小學的孩子喂了安眠藥,一動不動,呼吸均勻。
    金大成向妻子點了點頭,妻子深呼吸幾下,醞釀情緒。
    金大成啟動車子火速開向營區大門,在到門崗那裏的時候,腦袋深處車窗大喊,“我兒子昏迷不醒要送後方醫院!快開門!”
    門崗的戰士一看,是副營長,再往後座一看,副營長老婆抱著孩子神情焦急萬分,身上穿的還是厚厚的睡衣,孩子一動不動。
    值班的門崗班長連忙打開門,金大成一腳油門到底,嘎斯吉普車就瘋狂地紮進了濃濃的夜色中,沿著公路一路往北開。
    兩個轉彎後,金大中一個急轉轉入了另一條路——往停火線方向的戰備公路,夏季泥濘不堪,冬季積雪。
    要不是熟悉地形地貌,甚至都不知道底下是一條路。
    金大中利用巡邏的機會,走了好幾次這條路線,再熟悉不過。
    他選擇的地方是一個前沿防禦陣地的東側,其中有50米的開闊地,這裏是最危險的地方。
    能安全衝過50米開闊地,對麵就是南韓軍隊的陣地,也就是約定的接應點!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