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太子要來烏勒了

字數:4817   加入書籤

A+A-


    鳳儀宮。
    桓閱之從烏勒傳回的奏疏已經被謄抄一遍,送到皇後手中。
    皇後越看越是怒火中燒,她將桌上的茶器一掃而落。
    “好一個桓閱之!長本事了!在烏勒那種地方,竟然死不了!”
    身旁的宮人們嚇得跪伏在地,大氣不敢出。
    李內侍小聲說道。
    “或許是王太醫悉心照料,又或許是服下了陛下賜的那支千年人參,王爺身體好轉了?”
    皇後站起身,鳳袍拖地,步履急促地在殿內來回暴走。
    那份奏疏實在讓她驚心。
    一個閨閣王爺,從未出仕,為何能有如此見地?
    而且他是如何做到,讓那個曜成帝都畏懼三分的烏勒王,聽取他的建議?
    難道此人一直深藏不露?
    皇後冷笑一聲:“他不過是個庶出的王爺,若不是本宮憐惜,他還能有這個機會去烏勒?”
    “或許是走運罷了,回光返照。他怎能跟太子相提並論?這功勞說到底還是皇後娘娘的呢。”
    李內侍說得很對!
    是了,桓閱之的靠山不就是皇後,是東宮嗎?
    桓閱之不足為懼!
    東宮的死對頭,應當是以二皇子為首的樊家武將一脈。
    二皇子,也就是景王桓景天,最近又立了戰功。
    景王的生母黛貴人最近也更加囂張,那日宴會竟然敢給她臉色看。
    若是東宮再沒有什麽成績,勢必要被壓下去。
    “本宮絕不允許任何人威脅太子的地位!”
    桓閱之的奏疏近日讓曜成帝煩惱不已。
    兩方陣營又因為派誰負責烏勒的采礦之事吵得不可開交。
    皇後特意暗中聯絡了幾位親近的大臣,授意他們在朝會上提議由二皇子景王負責此事。
    稱景王一脈的樊家本來就負責了大曜的礦業,在采礦方麵非常有經驗。
    而且景王也在負責大曜軍隊的兵器鍛造
    因此,景王是去烏勒的最適合人選。
    曜成帝發現,竟無一人推舉太子。
    似乎全部倒戈景王。
    他心裏鬱悶,便去鳳儀宮找皇後吐槽。
    可皇後卻未提及此事,隻是一味地給他泡茶,似乎不理政事。
    “皇後,可曾聽說了,烏勒采礦一事?”
    皇後語氣輕描淡寫。
    “聽說了,閱之做得不錯,陛下是想誇臣妾當年舉薦得當?”
    曜成帝有些驚訝,“那些大臣們哪裏還記得老三的功勞?都在為老二鋪路呢!”
    皇後聽出了他的話外之音。
    “大臣們也是考慮到,景王確實有這方麵的經驗。”
    “那皇後也是推薦景王去烏勒了?”
    “後宮不參與政事,臣妾就不多言了。”
    “難道連皇後你,也倒向景王了?”
    曜成帝臉色不悅。
    皇後連忙下跪,“臣妾隻怕多說失言,陛下誤解。”
    曜成帝指著她,“你實話實說,朕赦你無罪。”
    皇後見時機成熟,便朝著曜成帝的心窩子戳去。
    這皇帝無非是擔心景王權勢過大。
    如今他手握重兵,越來越難控製,還有意想讓曜成帝把所有兵權都交給他。
    本來他就掌握了軍隊的兵器鍛造事務,若再讓他插手鐵礦開采,整個鏈條便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
    那麽景王、樊家的勢力一定會進一步坐大。
    以後這大曜國,是武將的天下,也是樊家的天下了!
    “既然此事是閱之促成的,便讓閱之繼續負責此事。他 如今需要大曜派人過去,可讓太子帶領工匠和礦民過去即可。”
    皇後怕曜成帝覺得她想搶功勞,連忙又補充道。
    “太子隻是作為閱之的後盾,絕不會搶他的功勞。臣妾之所以推薦太子,因為他是我親生的,他生性純良,絕不會傷害弟弟。而且有臣妾看著,若有不對之處,臣妾定會鞭策他。”
    曜成帝聽到皇後如此識大體的話,臉上的烏雲終於散開。
    “如此,臣妾才鬥膽提出此建議。閱之也是我的孩子,若是旁人,臣妾也擔心他會受委屈。”
    曜成帝聽到這番話,放下了芥蒂。
    “閱之經驗不足,壓不住那幫人。那就讓太子去!”
    大曜聖旨到,太子將率領曾在大曜北邊鐵礦任職的官員李方薄前往烏勒。
    烏勒王收到消息之後,大為不滿。
    “為何還要派太子過來?此事明明是我親弟弟負責的,為何換人?”
    烏勒王想直接傳信給曜成帝,此事由桓閱之負責即可,不需要太子特地過來。
    “我誰都信不過,隻信你!”
    被桓閱之勸阻。
    好說歹說,給他許諾了馬上來幫他擴大藥材種植,幫他開拓藥材銷售之路。
    還答應他後麵精力多放到烏勒。
    烏勒王才答應他的請求。
    桓閱之了解到,太子用的那個李方薄,曾有過貪腐前科。
    看來他們是想在這個事情上大撈一筆。
    他也提醒了烏勒王此事,要多長個心眼。
    太子到來之後,桓閱之又要變回原來那個扶風弱柳的病王爺了。
    幸好,烏勒王願意陪他演這出戲。
    他已經叮囑皇宮上下不得走漏風聲。
    禮部侍郎張正本來想著,反正也是被派來烏勒渡劫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的下屬禮部官員都是他的親信,對他忠心耿耿,說一不二。
    這段日子,因為桓閱之的關係,烏勒王好吃好住招待他們。
    張正也審時度勢,已經站在了桓閱之這邊。
    所以不管桓閱之做什麽,這些陪同官員都安安靜靜在皇宮裏烤火聊天摸魚。
    日子過得很是舒坦。
    可聽說了太子要來,這些人紛紛皺了眉頭。
    這太子可不像桓閱之那般親和。
    在大曜,在曜成帝麵前倒還會裝出一副乖巧模樣。
    可私底下苛待下人,蠻橫無理。
    大家唉聲歎氣,都說好日子要到頭了。
    沈荔早就猜到會是這樣。
    要展現政績,就會招惹餓狼來分一杯羹。
    不過,危機中往往蘊藏著生機。
    “此話怎講?”
    桓閱之對於太子的到來,還是有一些顧慮的。
    畢竟這烏勒和哈蘭正在發育中,太子來了,很多事情都很不方便。
    可沈荔覺得這是個絕好時機。
    “如今他可是來到了你的地盤,那他就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你刀俎了。”
    喜歡我的書屋通古今,嬌養脆皮王爺請大家收藏:()我的書屋通古今,嬌養脆皮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