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集:《鏽蝕的齒輪》
字數:2908 加入書籤
鏽蝕的密鑰
地下三層的空氣裏漂浮著鐵鏽與灰塵的混合氣味,像一床捂了三十年的舊棉被。杜誌遠蹲下身時,膝蓋骨發出輕微的脆響,手電筒的光束在潮濕的牆壁上劃出一道顫抖的光痕,最終定格在角落裏堆積的金屬殘骸上。那些被蛛網包裹的主機外殼已經斑駁成暗褐色,散熱孔裏塞滿了棉絮狀的塵垢,乍一看像一堆被遺忘的工業廢料。
“頭兒,這邊有發現!”技術組的小李突然壓低聲音,他的指尖正拂過一台主機的插槽——那裏插著個黑黢黢的長方體,塑料外殼上印著“hayes”的字樣,側麵的接口還纏著褪色的電話線。
杜誌遠的心猛地一沉。那是1990年代末流行的撥號調製解調器,貓一樣的形狀,如今隻在計算機博物館裏才能見到。他伸手去拔,卻發現插頭與插槽之間已經生出細密的鐵鏽,輕輕一拽就帶下幾片剝落的金屬皮。更讓他脊背發涼的是,調製解調器的信號線竟連接著一台看起來更古老的服務器,主機麵板上的電源指示燈……正在極其微弱地閃爍。
“怎麽可能?”小李倒吸一口冷氣,“這地方至少十年沒人來過了,哪來的電源?”
團隊的應急燈次第亮起,慘白的光線照亮了整個地下空間。這是一個規整的矩形機房,幾十台服務器像沉默的墓碑排列整齊,隻是所有設備都蒙著厚厚的灰氈。最前排的主機箱敞開著,露出裏麵纏繞的線纜——其中一根藍色的五類網線格外突兀,它從生鏽的主板上延伸出來,消失在牆角的通風管道裏。
杜誌遠順著網線摸索過去,指尖觸到管道內壁時,感覺到輕微的震動。不是風聲,是某種持續的、規律的電流聲。他猛地掀開一塊鬆動的鐵皮,裏麵赫然露出一束閃爍著綠光的光纖,它們像活物的血管般沿著管道向上延伸,盡頭連接著地麵上某個未知的節點。
“數據還在往外傳。”老鄭的聲音帶著沙啞,他舉著便攜示波器,屏幕上跳動著微弱的波形,“協議是老舊的x25,但封裝方式很奇怪……像是把工業數據拆分成了民用數據包。”
三天前,邊境城市的能源調度係統突然出現異常,萬噸級的蒸汽輪機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頻繁啟停,監控畫麵裏的機械臂像醉酒的舞者般胡亂揮舞,而後台日誌顯示,核心參數正以物流訂單的名義被源源不斷導出。杜誌遠帶著團隊追蹤數據流向,最終鎖定了這片廢棄的紡織廠——誰也沒想到,三十年前的基建工程裏,竟埋著這樣一顆鏽蝕的定時炸彈。
他蹲在一台服務器前,用瑞士軍刀刮開外殼上的鏽跡。“國營第七紡織廠計算機中心”的字樣逐漸顯現,字體是老式的魏碑體,旁邊還有一行模糊的鋼筆字“1998512,老王調試完畢”。杜誌遠的心髒像是被什麽東西攥緊了——老王,王建國,退休快十年的老工程師,當年紡織廠數字化改造的技術負責人,總愛拍著他的肩膀說“小杜啊,老東西可靠,新玩意兒容易掉鏈子。”
“頭兒,看看這個。”小李遞過來一本泛黃的技術手冊,封皮上印著《工業控製網絡安全規範(試行)》,1997年版。內頁裏夾著一張手繪的電路圖,用紅筆在“遠程維護接口”旁畫了個圈,旁邊批注著“預留撥號口,方便夜間調試,切記加密。”而在電路圖的角落,有人用鉛筆淡淡描了個笑臉,像個惡作劇的記號。
“後門。”老鄭的聲音裏帶著憤怒,“當年為了圖方便留的遠程接口,用的還是默認密碼!”他指著服務器屏幕上跳動的亂碼,“你看這數據傳輸模式,跟王工當年寫的維護程序一模一樣,隻是被人加了個數據封裝層。”
杜誌遠的手指劃過手冊上的鉛筆印,那笑臉的輪廓已經模糊,卻像一根細針戳在他的記憶裏。他想起三個月前在王建國家裏喝茶,老爺子指著客廳裏的老式座鍾說“你看這鍾擺,走了五十年沒出過毛病,比你們那些智能手表靠譜。”當時他還笑著反駁,說機械結構遲早會被芯片取代,現在想來,老爺子眼裏的惋惜或許另有深意。
“嗡嗡——”最前麵的服務器突然發出一陣異響,散熱風扇掙紮著轉動了兩圈,屏幕上的亂碼瞬間變成了清晰的英文指令。杜誌遠瞳孔驟縮,那是境外某黑客組織常用的控製協議!他猛地拔出腰間的電磁幹擾器,卻在按下開關的瞬間頓住了——主機箱側麵的散熱孔裏,掉出來一個用牛皮紙包著的東西。
展開紙包,裏麵是半塊生鏽的齒輪,齒牙間還卡著一段斷了的電話線。齒輪的背麵刻著極小的字“199864,調試失敗,暫封。”杜誌遠認得這字跡,是王建國的親筆。他突然想起老爺子退休前最後一次來單位,手裏攥著個布包,說是要把“沒用的老零件”帶回家收藏,當時他還幫忙拎過,包裏沉甸甸的,像是裝著幾塊廢鐵。
“電源找到了!”小李在牆角驚呼,“是個太陽能充電寶,接在通風口的采光板上!”那是個樣式老舊的充電寶,外殼印著“101novel.com15限量版”,電量指示燈隻剩一格在閃,卻頑強地給這堆老古董供著電。杜誌遠突然明白,為什麽數據泄露會在三十年後爆發——不是黑客剛發現這個後門,而是有人在三個月前,悄悄給這裏接上了電源。
他摩挲著手裏的齒輪,鐵鏽蹭在指紋裏,像某種時間的印記。王建國當年留下的,或許不隻是一個技術後門,更是一個關於信任的隱喻——他相信老夥計們不會濫用這個接口,相信時間會讓一切隱患自然消亡,卻沒算到技術的生命周期會被人為延長,更沒算到“老東西可靠”的執念,最終成了被撬動的支點。
“通知總部,”杜誌遠的聲音有些發澀,“數據源頭找到,是1998年紡織廠改造時的遺留後門。另外,幫我聯係王建國工程師,就說……我想再跟他喝次茶,聊聊老零件的事。”
走出地下機房時,傍晚的陽光刺得他眯起眼。廠區裏的老槐樹沙沙作響,幾片黃葉落在肩頭,像某種遲來的提醒。杜誌遠抬頭望著天空,突然覺得那些在數據洪流裏奔湧的0和1,其實從未真正消失,它們隻是換了種方式,藏在鏽蝕的齒輪裏,躲在泛黃的手冊中,等著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成為時間埋下的、最鋒利的伏筆。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