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集:《科技倫理的社區參與模式》
字數:5069 加入書籤
議事廳裏的科技溫度
陳默的登山靴陷進怒江畔的紅泥裏時,正好聽見村委會的大喇叭在反複播放5g基站建設通知。藏式民居的碉樓尖頂在雨霧裏若隱若現,他望著帆布包裏那份被雨水浸出褶皺的《社區倫理議事會章程》,忽然明白為什麽前兩批技術員都折在了這裏。
"陳工,紮西書記在火塘邊等你。"鄉幹部老馬的羊皮襖上凝著水珠,往坡下指的手關節泛著紅,"但你最好有心理準備,昨天開會的時候,格桑阿媽把選票都燒了。"
火塘裏的青鬆枝劈啪作響,把十二張黝黑的臉龐映得忽明忽暗。陳默剛攤開基站選址圖,穿藏青色藏袍的格桑阿媽就用生硬的漢語拍了桌子"那東西有輻射!我家犛牛去年流產三隻,不能再建在牧場旁邊!"
坐在角落的紮西書記默默轉動著佛珠,等阿媽喘勻氣才開口"陳工帶來的不是命令,是商量。就像我們選活佛要聽全村的意思,建基站也該這樣。"他指了指牆上新掛的木牌,"這叫社區倫理議事會,今天第一次用。"
陳默把圖紙推到眾人麵前,指尖點在標注著經幡的位置"基站信號會被雪山擋住,必須建在海拔三千八的瑪尼堆附近。但我們可以把機房外牆畫成轉經筒的樣子,再請寺裏的僧人開光祈福。"他翻開另一個文件夾,"還有三個方案,大家看"
討論在酥油茶的香氣裏持續了四個小時。當紮西書記用朱砂筆在最終方案上圈出選址時,格桑阿媽突然起身,把自己的銀鐲子套在陳默手腕上"你們肯聽我們說話,就不是壞人。"
三個月後,當第一個5g信號塔在經幡飄揚的山巔亮起時,陳默正在肯尼亞內羅畢的貧民窟調試翻譯器。鐵皮棚屋裏的居民們圍著投影幕布,看他演示垃圾熱解爐的三維模型。穿碎花裙的小學教師艾莎突然舉手"分解後的廢氣會不會飄到學校?我們的孩子已經在呼吸煤煙了。"
翻譯器把斯瓦希裏語轉成中文時帶著電流聲。陳默調出廢氣處理係統的視頻"這套設備有三重過濾,排放的氣體比燒木炭還幹淨。但需要有人定期維護,我們可以培訓社區裏的人來做,每月有工資。"
貧民窟的長老會議事廳裏,三十七個代表用玉米粒投票——讚成的放在左碗,反對的放右碗。當左碗堆成小山時,曾經帶頭砸過垃圾車的青年卡魯亞站起來"如果你們騙我們,這些鐵家夥會像上次的淨水設備一樣變成廢鐵。"
"所以每個月要開一次會。"陳默點開議事會章程的本地化版本,"你們可以隨時檢查設備運行數據,有問題就停掉。"他看著卡魯亞眼裏的懷疑慢慢變成動搖,想起怒江畔那個掛著經幡的基站,此刻應該正把蟲草交易的直播信號發往全國各地。
卡魯亞的疑慮並非空穴來風。半年前,某國際組織曾在這裏安裝過太陽能淨水設備,承諾三年維護,卻在設備故障後銷聲匿跡。鏽跡斑斑的金屬殼如今還躺在貧民窟邊緣,像個被遺棄的諾言。陳默特意帶團隊找到那台廢機器,當著長老們的麵拆解分析"我們的熱解爐用的是模塊化設計,任何一個零件壞了,社區自己培訓的技術員都能更換。"他指著屏幕上的供應鏈圖譜,"所有配件在內羅畢的市場就能買到,價格公開透明。"
艾莎突然問"那孩子們能去參觀嗎?我想讓他們知道垃圾也能變成能量。"這個提議讓議事廳裏響起嗡嗡的議論聲。長老們交換著眼神,最終由最年長的姆布吉點頭"可以建個參觀通道,但要離設備三米遠。"
開工那天,卡魯亞主動來幫忙搬運鋼材。他卷起袖子露出小臂上的疤痕——上次抗議垃圾填埋場時被警棍打的。"我弟弟在垃圾場撿塑料瓶時被壓死了。"他突然說,"如果這東西真能行,我想讓他在天上看見。"陳默拍了拍他的肩膀,沒說話。遠處的鐵皮棚屋裏,有人用破舊的收音機播放著世界杯預選賽的實況,歡呼聲順著熱風飄過來。
秋末的波士頓郊外,楓葉正紅得像火。陳默站在殖民時期的白色教堂裏,看著社區居民們舉著反對智能電表的標語。穿西裝的議員試圖用數據說明節能效果,卻被戴毛線帽的老太太打斷"我們不關心電費,隻想知道誰在監視我的用電習慣。"
這是他推廣議事會模式遇到的最棘手的場麵。當他拿出內羅畢和怒江的案例視頻時,有人嗤笑"那些地方怎麽能和我們比?"直到社區醫院的護士長發言"我母親住在養老院,智能電表發現她半夜用電量異常,才及時發現中風。但前提是,我們知道數據怎麽用。"
護士長的話像投入湖麵的石子,讓嘈雜的教堂安靜下來。陳默趁機打開筆記本電腦"在怒江,牧民們可以通過5g信號追蹤犛牛,但基站的運行數據每季度都會在村委會公示。在內羅畢,熱解爐的排放指標由社區推選的代表每周檢查。"他調出一份文件,"針對智能電表,我們建議成立由居民、技術專家和律師組成的監督委員會,所有數據用途必須經過委員會投票批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穿風衣的軟件工程師馬克舉手"作為程序員,我可以負責開發數據加密係統,確保隻有用戶授權的人才能查看信息。"他的妻子去年因電信詐騙損失了退休金,這讓他對數據安全格外敏感。戴毛線帽的老太太哼了一聲"我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怎麽知道你們是不是在耍花樣?"
"我們可以每月舉辦數字掃盲班。"陳默說,"委員會裏必須有60歲以上的成員,而且每次投票都要現場公開計票。"他注意到教堂彩繪玻璃上的陽光正好照在"十誡"牌匾上,忽然明白這裏的居民對"不可偷竊"的理解,也包括對隱私的守護。
辯論持續到暮色四合。最終居民們同意試點,但要求成立數據監督委員會,由退休法官牽頭。走出教堂時,陳默收到紮西書記的微信,是格桑阿媽用5g網絡和遠在拉薩的孫子視頻的照片,老人布滿皺紋的臉上泛著光。紮西在消息裏說,自從基站建成,村裏的蟲草收購價提高了三成,因為牧民們可以直接和收購商視頻議價了。
跨年夜,陳默在裏約熱內盧的貧民窟參加篝火晚會。曾經因為抗議基站輻射而發生過騷亂的社區,如今正用垃圾處理產生的沼氣點亮聖誕樹。艾莎發來視頻,內羅畢的孩子們在熱解爐旁的空地上踢足球,卡魯亞成了設備管理員,胸前掛著工作證笑得燦爛。視頻裏傳來姆布吉長老的聲音,艾莎翻譯說老人在問什麽時候能建第二個熱解爐——現在社區的垃圾不夠處理了,其他貧民窟都想來送垃圾換沼氣。
手機突然震動,是波士頓社區的郵件,附件是智能電表的使用報告,扉頁上印著那句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的話"科技應該像篝火,既要帶來溫暖,也要讓添柴的人說了算。"陳默望著漫天煙花,想起第一次在怒江火塘邊聽到的那句話——最好的技術,是讓人感覺不到技術的存在,隻記得彼此的溫度。
他想起在怒江基站調試時的趣事。藏族小夥子達娃總喜歡往機房跑,說要"陪機器說話"。後來才知道,他是在用基站的信號給在日喀則上學的妹妹發語音。"以前寫信要等半個月,現在說完話她就能收到。"達娃不好意思地撓頭,手裏攥著妹妹寄來的照片,背景是日喀則的紮什倫布寺。
內羅畢的熱解爐也有了新故事。卡魯亞把設備運行數據抄在木板上,掛在貧民窟入口,每天更新。有次讀數異常,他立刻關閉設備排查,發現是過濾器該換了。"比照顧我兒子還上心。"他笑著說,露出潔白的牙齒。現在他的兒子在艾莎的學校上學,書包上掛著用熱解爐產生的廢渣做的鉛筆刀。
波士頓的智能電表試點遇到了新問題。有戶獨居老人的電表顯示用電量驟減,監督委員會立刻派人查看,發現老人摔在浴室裏。這件事讓反對者沉默了許多。馬克開發的加密係統也派上了用場,有次電力公司想調取某戶人家的數據,被委員會駁回了——那戶人家正在接受家庭暴力庇護,需要隱私保護。
遠處的貧民窟裏,有人用沼氣發電機播放著世界杯主題曲。陳默摸出錢包裏那張皺巴巴的議事會章程,上麵已經蓋滿了世界各地的郵戳。他知道,真正的科技倫理不在實驗室裏,而在這些此起彼伏的討論聲中,在每個社區用自己的方式,為進步與傳統尋找平衡點的努力裏。
伊斯坦布爾的老城區在晨霧中蘇醒時,陳默已經站在了藍色清真寺的廣場上。宣禮塔傳來悠揚的喚禮聲,與遠處咖啡館裏的ifi信號提示音奇妙地交織在一起。社區代表穆斯塔法帶著他穿過迷宮般的石板路,指給看那些被歲月磨亮的銅製門牌"每個房子都有三百年以上的曆史,居民們擔心5g天線會破壞建築結構。"
在奧斯曼帝國時期的驛站改建的議事廳裏,陳默展示了特製的微型基站模型——可以偽裝成清真寺的裝飾性尖頂。"信號覆蓋範圍會小一些,需要多裝幾個,但不會影響建築外觀。"他還帶來了怒江基站的照片,"在西藏,我們把機房畫成了轉經筒。"
白胡子長老阿卜杜拉撫摸著古蘭經,用土耳其語說"真主創造世界,是讓我們彼此理解的。"穆斯塔法翻譯時,陳默注意到長老的手機屏幕亮著,顯示著正在播放的宗教講座。
討論持續到午後。最終的方案是基站安裝在老城區邊緣的現代建築上,用定向天線覆蓋曆史街區;社區選派五名居民接受信號檢測培訓,每月出具輻射報告;電信公司每年拿出部分收入,用於老建築的維護。當阿卜杜拉長老在協議上蓋章時,宣禮聲正好再次響起,陽光透過驛站的拱形窗,在羊皮紙上投下溫暖的光斑。
離開伊斯坦布爾那天,陳默在機場收到卡魯亞的視頻。內羅畢的第二個熱解爐正在安裝,孩子們舉著寫有"謝謝"的牌子,在鏡頭前跳躍。艾莎說,他們現在不僅能處理垃圾,還能為附近的診所消毒用的蒸汽。
飛機起飛時,陳默望著下方漸漸縮小的城市輪廓——藍色清真寺的金頂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旁邊的現代建築上,幾個偽裝成傳統裝飾的5g基站正默默工作著。他翻開筆記本,新的行程已經列好下一站是意大利的威尼斯,那裏的居民想知道,如何在不破壞水城風貌的前提下,安裝防洪監測係統。
筆記本的扉頁上,貼著一張從怒江帶回來的經幡碎片,旁邊是內羅畢貧民窟的玉米粒投票照片,還有波士頓教堂的彩繪玻璃窗速寫。陳默在空白處寫下"科技的溫度,從來不是技術參數決定的,而是由每個社區的心跳頻率校準的。"
三萬英尺的高空,雲海翻湧。陳默閉上眼睛,仿佛又聽見了怒江火塘裏的劈啪聲,內羅畢議事廳的玉米粒碰撞聲,波士頓教堂裏的辯論聲,還有伊斯坦布爾老城區的宣禮聲。這些聲音穿越時空,在他耳邊匯聚成一句話——所有真正有價值的進步,都應該讓每個參與者,都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的分量。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