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集:《氣候工程的倫理風險評估》

字數:7674   加入書籤

A+A-


    雲端的天平
    一、紅色警報陳硯的指尖在全息沙盤上懸停了三秒,最終落在阿拉伯半島上空那片異常的赭紅色區域。沙盤中,模擬的熱浪正像融化的糖漿般漫過波斯灣,將迪拜的棕櫚島模型染成刺目的橙黃。
    “第七次模擬結果,”他的聲音在環形控製室裏回蕩,帶著金屬被炙烤後的幹澀,“如果繼續實施‘沙漠之傘’計劃,阿拉伯半島中部的地表溫度將在三年內突破70c,超過任何已知生物的耐受極限。”
    環形屏幕上,數百個綠色光點突然閃爍成紅色。那是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氣候監測站,此刻正同步傳輸著同一個壞消息北回歸線附近的幹旱帶正在以每月40公裏的速度擴張,薩赫勒地區的牧民已經開始往地中海逃難,印度河平原的小麥減產幅度達到了37。
    “所以我們別無選擇。”美國代表安娜·科斯塔將鈦合金水杯重重頓在桌上,杯壁上的冷凝水在光滑的桌麵上畫出扭曲的軌跡,“昨天白宮收到的衛星圖像顯示,伊朗高原已經出現了500平方公裏的新沙漠。‘沙漠之傘’必須在季風季前啟動。”
    陳硯轉身看向巨大的落地窗。窗外,日內瓦湖正被四月的細雨籠罩,天鵝在灰綠色的水麵上劃出優雅的弧線。這座位於阿爾卑斯山麓的國際氣候工程倫理委員會總部,仿佛是風暴眼中唯一平靜的島嶼。
    “科斯塔博士,”他調出另一份全息文件,投影在兩人之間,“根據《氣候工程倫理評估指南》第三章第七條,任何可能影響超過三個以上氣候帶的工程,必須獲得全球三分之二國家的同意。目前支持票隻有41。”
    安娜的金發在頂燈照射下泛著冷光“陳,你看過蘇丹的難民潮視頻嗎?那些孩子在駱駝屍體旁找水喝。倫理不能建立在屍骸之上。”她突然提高了音量,環形控製室的隔音玻璃都在微微震顫,“再說你們亞洲分部上周剛在青藏高原進行了雲層播撒試驗,怎麽沒見你們遵守三分之二條款?”
    陳硯的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他點開一段視頻,畫麵裏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冰川正在崩塌,冰屑像白色的煙花般墜入雅魯藏布江。“那是應急措施,印度氣象部門預測恒河平原將出現百年不遇的幹旱。而且我們提前72小時向所有受影響國家公開了數據,這符合《指南》第四章的補充條款。”
    屏幕突然切換到緊急新聞頻道。主播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顫抖“沙特阿拉伯宣布,將在利雅得周邊實施人工增雨工程,預計覆蓋範圍包括也門、阿曼等五個鄰國……”
    安娜猛地站起,鈦合金水杯滾落在地,發出刺耳的聲響。“他們甚至沒有通過倫理審查!”
    陳硯看著屏幕上沙特國王的講話畫麵,突然覺得窗外的雨絲像是無數根細針,正密密麻麻地刺向這座看似堅固的建築。他知道,氣候工程的潘多拉魔盒,已經被強行打開了。
    二、沙漠之傘
    三個月後,阿曼灣。
    “風速12節,濕度68,符合播撒條件。”
    李響的聲音通過對講機傳來時,陳硯正站在“祈年號”科考船的甲板上,望著直升機群像銀色的蜻蜓般掠過海麵。每架直升機的腹部都懸掛著特製的氣溶膠播撒裝置,裏麵裝載著數十噸超細海鹽顆粒。
    這就是“沙漠之傘”計劃的核心通過在阿拉伯海上空播撒海鹽,增加雲層厚度,將更多的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從而降低阿拉伯半島的地表溫度。這個由三十七個國家聯合發起的工程,最終以59的支持率勉強通過倫理審查,代價是陳硯團隊承諾拿出工程預算的15,建立總額為101novel.com0億美元的生態補償基金。
    “第一批次播撒準備完畢。”李響是亞洲分部最年輕的氣象學家,此刻正坐在直升機的副駕駛座上,頭盔的麵罩映出下方翻滾的雲海。
    陳硯看向手腕上的終端,全球氣候倫理委員會的實時監測數據正在刷新印度西海岸的氣壓值、東非草原的植被覆蓋率、波斯灣的海水鹽度……這些看似無關的數據,此刻正通過複雜的算法,編織成一張衡量人類幹預自然合法性的巨網。
    “等一下。”他突然按住對講機,“索馬裏氣象站剛才發來異常數據,他們的沿海出現了強氣流預警。”
    安娜的聲音立刻響起“那是正常的季風擾動,我們的模型已經預測到了。”她的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陳,再推遲下去,伊拉克的小麥就全完了。”
    李響的直升機已經開始爬升,鏡頭傳回的畫麵裏,阿拉伯海的上空像被打翻的墨水瓶,濃灰色的雲團正在迅速聚集。“陳博士,請求指示。”
    陳硯的目光落在《氣候工程倫理評估指南》的實體文本上,這本藍色封皮的手冊此刻正放在控製台的一角,第17頁的“小規模試驗風險公開條款”被他用紅筆圈了出來。三天前,他們向全球發布的風險評估報告中,隻提到了可能引發局部降雨,卻隱瞞了模型顯示的另一種可能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執行吧。”他最終說道,聲音輕得像一聲歎息。
    直升機群開始播撒作業。從高空俯瞰,白色的氣溶膠在雲層中暈開,如同在灰色的畫布上潑灑牛奶。最初的幾小時,一切都符合預期阿拉伯半島的地表溫度下降了12c,利雅得的街道上甚至出現了久違的行人。
    直到第二天淩晨,異常信號從非洲大陸傳來。
    陳硯被刺耳的警報聲驚醒時,控製台的屏幕已經變成了一片紅色。索馬裏的沿海地區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強降雨,洪水流向內陸的同時,埃塞俄比亞的高原地帶卻出現了異常的幹旱——那裏是青尼羅河的源頭。
    “模型錯了。”李響的聲音帶著哭腔,他調出的衛星圖像顯示,原本應該均勻分布的降雨帶,此刻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擰成了麻花,“我們引發了季風紊亂。”
    安娜衝進控製室時,頭發淩亂,襯衫的袖口沾著咖啡漬。“啟動緊急預案,暫停所有播撒作業。”她的聲音嘶啞,卻依然保持著鎮定,“通知生態補償基金管委會,準備向索馬裏撥款。”
    陳硯看著屏幕上迅速蔓延的紅色預警區,突然想起了《指南》序言裏的那句話“人類在氣候麵前的每一個決策,都應該像在鋼絲上行走,既要向前,又不能墜落。”此刻他才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三、倫理天平
    日內瓦的聽證會持續了十四個小時。
    陳硯站在半圓形的聽證席上,麵前是來自196個國家的代表。環形屏幕上循環播放著索馬裏洪水的畫麵被衝毀的茅草屋、漂浮在渾濁水麵上的屍體、絕望的母親抱著孩子向救援直升機揮手。
    “根據《氣候工程倫理評估指南》第六章,”巴西代表舉起手冊,藍色封皮在燈光下泛著冷光,“生態補償基金的使用必須經過受影響國家的同意,但你們在沒有通知索馬裏政府的情況下,就將5000萬美元匯入了聯合國賬戶。這是對主權國家的侮辱!”
    陳硯的喉嚨發緊,他看向安娜,卻發現她正低頭看著自己的指甲,仿佛這場爭論與她無關。三天前,當他提出應該先與索馬裏政府協商時,安娜隻是冷冷地說“等他們走完官僚程序,洪水早就把一切都衝光了。”
    “我們有緊急使用權。”安娜終於開口,她調出一份文件投影在屏幕上,“這是基金管委會的授權書,第4條明確規定,在發生重大人道主義危機時,管委會有權直接撥款。”
    俄羅斯代表突然笑了起來,那笑聲像生鏽的鐵片在摩擦“說得真好聽。去年你們在西伯利亞實施永凍土保護工程時,怎麽沒見你們這麽積極?那時你們說,生態補償應該尊重當地社區的意願。”他頓了頓,聲音陡然提高,“雙重標準的背後,不就是把氣候工程當成了地緣政治的工具嗎?”
    這句話像一把鋒利的刀,瞬間刺穿了會議室裏虛偽的平靜。陳硯看到不少發展中國家的代表紛紛點頭,他們的眼神裏充滿了警惕和不滿。
    《氣候工程倫理評估指南》的第一條就明確規定禁止將氣候工程作為地緣政治工具。但現實是,當美國提出“沙漠之傘”計劃時,附加的條件是參與國必須支持其在紅海的軍事存在;而歐洲國家同意撥款,前提是中東國家要增加石油出口配額。
    “這是汙蔑!”安娜猛地站起,她的手因為憤怒而顫抖,“我們的每一個決策都基於科學數據,而不是政治考量。”
    “是嗎?”俄羅斯代表調出一張地圖,上麵用不同顏色標注了“沙漠之傘”計劃的受益區域,“巧合的是,所有主要受益區,都是你們的盟友。而受洪水影響的索馬裏,正好是俄羅斯最近在非洲的重點合作對象。”
    陳硯感到一陣眩暈。他想起了自己加入委員會的初衷——五年前,他的家鄉雲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幹旱,瀾滄江的水位下降到了曆史最低點。那時他天真地以為,隻要有足夠先進的技術和足夠完善的倫理準則,人類就能避免氣候災難。
    但現在他才明白,倫理準則就像一架天平,而在現實的重力麵前,這架天平總會向權力和利益傾斜。
    聽證會最終以通過“索馬裏補償修正方案”結束。根據新方案,生態補償基金將由受影響國家共同管理,任何撥款都必須獲得三分之二成員國的同意。這個結果讓陳硯稍微鬆了口氣,但當他看到安娜和幾個西方國家代表在休息室裏低聲交談時,心裏又升起一絲不安。
    “他們在討論什麽?”李響湊過來,低聲問道。這個年輕人的眼圈還是紅的,索馬裏的災難讓他深受打擊。
    陳硯搖搖頭。他知道,有些交易永遠不會出現在正式文件裏,就像有些倫理準則,注定會被現實的洪流淹沒。
    四、次生災害
    兩個月後,陳硯站在埃塞俄比亞的高原上,看著眼前龜裂的土地,突然覺得喉嚨裏像是塞滿了沙子。
    這裏本該是青尼羅河的源頭之一,往年的這個時候,河流兩岸應該長滿了紙莎草和金合歡。但現在,裸露的河床像一條幹涸的巨蟒,向遠方的山穀延伸,河床上的裂縫寬得能塞進一個成年人的手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沙漠之傘’計劃改變了季風路徑。”當地的氣象學家梅萊斯蹲下身,用手指撚起一把土,那土塊在他掌心瞬間碎成粉末,“原本應該落在埃塞俄比亞的雨水,現在全跑到索馬裏去了。”
    陳硯的終端上顯示著最新的衛星數據青尼羅河的流量已經下降了60,這意味著下遊的蘇丹和埃及將麵臨嚴重的水資源危機。而根據《氣候工程倫理評估指南》的補充條款,這種跨區域的次生災害,同樣屬於生態補償基金的覆蓋範圍。
    “我們會啟動補償程序。”陳硯說,但他自己都覺得這句話缺乏力量。生態補償基金的賬戶上隻剩下87億美元,而修複青尼羅河的生態係統,至少需要300億。
    梅萊斯突然笑了,那笑聲裏充滿了苦澀“補償?你們能補償那些因為缺水而死去的牲畜嗎?能補償即將絕收的咖啡園嗎?”他站起身,指著遠處的村莊,“那裏的人們開始往蘇丹遷移了,就像二十年前幹旱時一樣。但這次,他們可能再也回不來了。”
    陳硯無言以對。他想起了聽證會結束後,安娜私下對他說的話“我們不可能拯救所有人,陳。有時候,你必須接受犧牲。”那時他覺得這句話冷酷得可怕,但現在,他似乎有點理解了這種無奈。
    當天晚上,他收到了李響的加密信息。信息裏隻有一個文件,是“沙漠之傘”計劃的原始模型數據。陳硯點開文件,瞳孔猛地收縮——模型早在計劃實施前就預測到了可能引發尼羅河幹旱,但這個結果被人為刪除了。
    刪除記錄顯示的名字是安娜·科斯塔。
    他立刻撥打安娜的電話,卻隻聽到忙音。再打給委員會的同事,才知道安娜已經提交了辭呈,返回美國了。“她臨走前說,”同事的聲音帶著猶豫,“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陳硯站在帳篷外,看著高原上璀璨的星空。那些星辰已經在宇宙中存在了億萬年,見證過無數次的氣候變遷。在它們麵前,人類的這點技術和倫理掙紮,或許就像塵埃一樣微不足道。
    但他知道,即使如此,人類也必須繼續掙紮下去。因為這是我們作為智慧生命的責任,也是我們唯一的救贖之道。
    五、新的指南
    一年後,日內瓦。
    陳硯站在國際氣候工程倫理委員會的講台上,麵前是更新版的《氣候工程倫理評估指南》。藍色的封皮變成了象征海洋的藍綠色,厚度比原來增加了一倍。
    “……根據修訂後的第三章,任何氣候工程都必須建立‘反事實模擬’對照組,即同時模擬實施與不實施兩種情景,並向公眾公開全部數據。”他的聲音平靜而堅定,“第七章新增了‘倫理追溯’條款,所有參與決策的人員都將對工程的長期影響負責。”
    台下響起了掌聲。 alia的代表舉著新指南,眼眶微紅——在過去的一年裏,生態補償基金在當地社區的參與下,已經修複了30的灌溉係統。而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園裏,新的抗旱品種正在試種,那是國際農業組織用補償款研發的成果。
    李響坐在第一排,他的胸前別著一枚“氣候倫理監督”的徽章。這個曾經充滿理想主義的年輕人,現在負責新成立的獨立監察機構,專門審核氣候工程的潛在風險。
    “最後,”陳硯翻到指南的最後一頁,那裏印著一張照片索馬裏的孩子們在新建的學校裏上課,窗外是正在重建的村莊,“我想引用一位索馬裏長老的話作為結束‘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但人類需要大自然。我們的倫理準則,終究要以敬畏自然為前提。’”
    散會後,李響走到陳硯身邊,遞給他一份文件“安娜博士在美國成立了私人氣候實驗室,據說在研究更激進的太陽輻射管理技術。”他的語氣帶著擔憂,“我們需要警惕嗎?”
    陳硯看著窗外,日內瓦湖的水麵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遠處的阿爾卑斯山山頂覆蓋著皚皚白雪,那是氣候變化的晴雨表——過去十年,那裏的冰川已經消退了101novel.com。
    “不需要。”他搖搖頭,將新修訂的指南放進公文包,“因為我們已經有了更好的武器。”
    李響疑惑地看著他。
    “是更完善的倫理準則,和更清醒的自我認知。”陳硯笑了笑,“走吧,我們去看看新的雲層播撒模擬係統。這次,我們要確保每一個風險都被考慮到。”
    兩人並肩走出大樓,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溫暖而不灼熱。遠處的天空中,幾朵白雲正在緩緩移動,它們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是否會被人類的技術改變,但至少此刻,人類正在學著用更謙卑的態度,去對待這顆孕育了生命的藍色星球。
    而那本藍綠色封皮的《氣候工程倫理評估指南》,就像一架不斷校準的天平,在人類發展與自然保護之間,尋找著越來越精準的平衡點。這或許就是人類文明能夠持續下去的真正秘訣——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學會與自然共處。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