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合作,不講價
字數:4384 加入書籤
雖然不知道蕭鼎為什麽會有這麽強悍的軍隊,但並不妨礙離王做出判斷。
而這個判斷就是蕭鼎起兵之前,錦衣衛剛出道。
離王詳細詢問了錦衣衛打聽到的內容,聽完之後笑道:
“我不是良家子,而是寒門。
從軍之後也不是普通士兵,是校尉 。”
蕭鼎驚訝,看來錦衣衛那個時候打聽到的消息並不準確,不過也無所謂,如今已經不打算爭奪天下了,離王什麽出身跟他沒關係。
不過校尉這個職位,蕭鼎倒是知道,負責軍隊內部的維護,確保軍營秩序。
主要管理輔兵和民夫,維護軍營設施和指揮打掃戰場,匠作營和夥頭軍也歸校尉管。
說白了,這個校尉就是後勤官,隻不過聽命於廷尉,而不是千夫長以及萬夫長之類的將軍。
千夫長,萬夫長以及將軍負責衝鋒陷陣,指揮作戰。
廷尉是管理軍營秩序,監督逃兵和敵方探子。
而且校尉這個官職,隻有在萬人規模的軍隊中才有。
“我當初之所以會聯合同僚造反,主要是萬夫長太黑了,吃空餉近五千人。
整個軍營加上輔兵才六千出頭。
而且萬夫長倒賣糧食和軍械,我偶然得知他準備事發之後將罪名怪在我頭上。
倒賣軍糧軍械,那可是要砍頭的。
不得已,我隻能聯合同僚殺了萬夫長,舉起反旗尋一條活路。”
蕭鼎也明白了,不是錦衣衛打聽到的消息不準確,而是離王給自己立了個人設。
方便度過最困難的前期。
縣令親戚巧取豪奪,我是來報仇的,引起百姓共鳴,然後據城而守,招募兵員。
從軍就能當上校尉,離王雖然是豪門出身,但殘存人脈和自身能力肯定不差。
否則也成不了三大反王。
有了這個出身,文臣謀士投效就順理成章,世家貴族,豪門大戶的投資也水到渠成。
“如果你當初願意接受世家貴族的交好,或許我們兩個已經被你打敗了。”靖王突然插了一句。
蕭鼎不置可否,接受那些人的橄欖枝,打敗離王和靖王並不困難。
但現在想接受也晚了,不過蕭鼎也不打算爭奪天下了,更不可能接受。
但坑他們一把,好像不是不行。
“兩千萬兩。”靖王見蕭鼎沒說話開始競價。
“三千萬兩。”離王也跟著競價。
“停,競價的事一會再說,現在我們商量一下合作的事,如何?”
蕭鼎滿臉壞笑。
商城係統中隻有一億兩銀子,蕭鼎想安裝機械臂,還需要兩個億。
一個京都明顯賣不到那麽多錢,而在離開京都之後,他也需要銀子發展領地。
這樣一來,他可能掙不到銀子,甚至會倒貼,猴年馬月才能裝上機械臂。
在離王和離王麾下效力的那些世家豪門有銀子,隻是缺一個讓他們掏出來的機會。
而機會,就在眼前。
“合作?”x2
“我是沒辦法眼睜睜看著世家豪門的人在我眼皮子底下壓榨百姓,所以我不玩了,我要找個地方按照自己的想法過日子。
出身同一個家族,但卻分屬不同陣營,在你們麾下效力的這種人應該不少吧。
這種人即使被俘虜,也不會被殺,而你們兩位戰敗,你們會死,但他們不會死。
對不對?”
離王和靖王點了點頭,這是事實,同一個家族,隻要有能力,會同時投資不止一位反王。
這麽做的目的就是保證家族延續,也給戰敗方的族人留一條活路。
這也是世家豪門能在皇朝更迭的過程中一直傳承下去的原因。
“現在的局勢是你們攻不下京都,除非繼續調集兵力,但你們不知道我有多少守城物資,不想繼續進攻。
京都在我手裏,京都內收繳的那些府邸商鋪也在我手裏。
你們也清楚世家豪門的潛在危害,我懶得挨個兒殺他們,但坑他們一筆銀子還是沒問題的。”
說到這裏,離王和靖王都來了興趣,他們都是一方勢力的首腦,蕭鼎已經明說要退出,那麽接下來的爭奪,就是他們兩個的事。
不管南北而治,還是一統天下,麾下效力的那些世家豪門都是他們的心腹大患。
不能明著殺,想殺也要找機會,找到機會之後還是阻力重重。
現在蕭鼎提出一個削弱他們的計劃,也不是不能合作,但要看具體內容。
蕭鼎看到二人的反應,繼續道:
“不管你們以後誰得了天下,京都作為這片土地的政治中心,世家豪門都想在這裏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帝王寶印在我手裏,我搞個拍賣會,先拍賣京都這座城池,然後拍賣收繳的那些府邸、宅子、鋪子。
蓋上部分帝王寶印賣給他們。
如何?”
“那我們能得到什麽?”靖王隨口問了一句。
“得到幾個財力被削弱的家族。”
“不夠。”離王開口要求增加好處。
“那你們說,想要什麽?”
“銀子,拍賣那些府邸宅子鋪子的五成收益。”
“一成,不講價。”蕭鼎回應的很幹脆。
“太少了,四成。”靖王開價了。
“一成,不講價,外加以後可以隨時找我購買糧食,到時候給你們返利一成。”
蕭鼎不講價的毛病又來了,靖王和離王也知道,他說不講價就真的一個銅板都不會降。
“返利兩成。”
“一成,不講價。”
得,又是這樣。
“如何交付?”離王再問。
“你們說地址,我送過去。”
二人點了點頭,隨即靖王問道:
“那些房契地契你都找到了?”
“當然,錦衣衛大刑之下,他們毫無保留。”
這是事實,隻不過當初的目的是那些俘虜的私房錢,但是吧,這些東西往往和私房錢放在一起。
靖王點了點頭,繼續道:
“到時候加蓋帝王寶印的‘於’字印,這是曆來皇帝賞賜臣子時蓋的印章。
蕭鼎點了點頭。
說實話,當初在猛虎關的時候,聽到京都周圍十八縣的名字時,蕭鼎對這個傳國玉璽無比向往。
那可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啊,哪個男人能拒絕這樣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