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旁觀者清

字數:4185   加入書籤

A+A-


    “既然沒有其他事,那我們就各自回去準備吧,讓那些人帶足銀子再來。我隻要現銀,金子也行,哪怕是銅板呢。
    但不接受其他東西抵扣。”
    蕭鼎說完起身離開,帶著怯薛軍回了京都。
    蕭鼎離開後,離王也離開了,最後才是靖王,他在心疼剛組建沒多久就死了的兩千重甲兵。
    而蕭鼎也開心了一下,好歹收回來兩千套重甲。
    不過他更期待拍賣。
    回到京都,蕭鼎下令常備軍去打掃戰場,他自己回宮安撫三姐妹和三個懷孕的女人。
    走在回宮的路上,蕭鼎想了很多。
    階層問題由來已久,就算上輩子生活在那樣一個盛世,依舊有無數人人擠破腦袋想端上鐵飯碗,原因就是跨越階層,實現永久脫貧。
    這方世界更是如此,世家貴族,豪門大戶,沒落寒門。
    哪怕這個寒門已經落魄到沒有田地家產,依舊將自己的出身掛在嘴邊。
    百姓人家識字已經是大機緣,讀書,更是難如登天。
    他的出身決定了前期不會有人看重他,而他的政策,決定了後期也不會有人投效他。
    因為誰都想借著當官,重現祖上榮光,甚至更進一步。
    蕭鼎給麾下官吏的俸祿確實比其他反王的高,也不限製他們做生意,
    可俸祿隻能讓家人衣食無憂,想靠做生意積累家資,確實可以積累家資,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因為蕭鼎不許他們用盤外招,隻能老老實實做生意。
    想靠俸祿和老老實實做生意積累家資,重現祖上榮光,這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除非有大機緣。
    這個天下不是隻有蕭鼎一個反王,寒門有的選,也有機會。
    加上蕭鼎對那些大家族的態度,一個不接受,一個不願意。
    而在寒門子弟眼中,這些大家族的投資就是風向標,得到了大家族的認可,寒門子弟才會考慮這個人是否值得追隨。
    除了態度和政策,還有一方麵,那就是軍隊。
    蕭鼎麾下常備軍,千夫長這個官職並不多,即使有,也多數由蕭鼎麾下退役的重甲兵擔任。
    這就給了寒門子弟一個信號,即使他們投靠蕭鼎,也不會得到重用,區區一個千夫長都不會從常備軍中提拔任總,更何況治理一方的主官。
    這不僅是沒人投效的原因,也是治下叛亂的原因。
    蕭鼎以前從來沒想過這些,隻是一味的按照自己心中構想辦事。
    這種想法有利有弊。
    好處是可以藏富於民,得到百姓的認可。
    壞處就是這種辦法根本無法大範圍執行。
    有錦衣衛主政,麾下重甲兵守城,確實可以。
    但蕭鼎麾下的重甲兵也不是無窮無盡。
    軍中士兵得不到升遷,將領沒有油水,鋌而走險撈油水和叛變是早晚的事。
    區別在於一個是主動,一個是被動。
    這種政策時間長了也不行。
    現在的錦衣衛和士兵都是從係統商城買來的,忠心耿耿,哪怕蕭鼎讓他們自殺,他們都不會猶豫。
    但蕭鼎會老,會死,他死之後呢?蕭鼎的後人買不到這些忠心耿耿的人,隻能任用這個世界的人。
    是人就會有私心,局麵又會回到階層統治時期。
    所以這個問題基本無解。
    蕭鼎做不到看著世家門閥對自己陽奉陰違,所以他不打算玩兒了。
    其實這些事情很容易想明白,蕭鼎在自己身上找過原因,但沒想過這是種種跡象結合之後造成的。
    蕭鼎是當局者,而靖王和離王是旁觀者。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蕭鼎不傻,靖王和離王說明原因之後,他就知道了形成現在這個局麵的前因後果,以及自己該怎麽辦。
    他的政策太過情緒化,也太過理想化,想靠這種統治一個國家,這不現實,甚至統治一州之地都會力有不逮。
    一座城,好像又太小了,畢竟麾下那麽多人,地方小,人也少,沒有意義。
    但正如離王所說,拿一郡之地作為領土,繼續實施這個政策,完全沒問題。
    蕭鼎選擇了退出,找個地方安穩過日子,完成孩童蕭鼎的遺願,好好體驗一下封建社會的種種福利。
    至於末世蕭鼎的遺願,不過是吃飽穿暖,睡個好覺而已,早就完成了。
    回到皇宮之後,蕭鼎叫來錦衣衛,將收繳來的房契地契整理統計一遍,然後將清單給靖王和離王各送一份。
    隨後三姐妹和三個女人叫過來。
    爆炸的地方雖然是地道,但其中一個出口確實在皇宮範圍之內。
    三姐妹和黃茹三女就住在皇宮當中,不可避免的收到了驚嚇。
    三姐妹還好,早年的經曆讓她們麵對未知的時候並不會慌亂。
    趙萍兒和孫紅也湊合,雖然挺著個肚子,但也見過一些世麵。
    反倒是黃茹,被保護的太好,也沒經曆過什麽大場麵,確實被爆炸嚇了一跳。
    要不是跟著她的錦衣衛絲毫不見慌亂,估計得嚇出個好歹來。
    這方世界沒有火藥,爆炸這種動靜也沒出現過,最大的動靜就是打雷。
    錦衣衛衛沒聽過這麽大動靜,但他們知道火藥,也用過火藥,同時也知道這個動靜是怎麽來的。
    發現地道的是錦衣衛,埋火油罐子的也是錦衣衛,這次點火的還是錦衣衛。
    現在爆炸了,所以並不慌亂。
    蕭鼎是三姐妹的主心骨,如今也是黃茹三女的主心骨。
    隻有看到蕭鼎,她們的心裏才會安寧。
    安撫好幾人之後,蕭鼎剛打算將出售京都的事告訴幾人,博爾赤探頭探腦的出現在門口。
    聽到盔甲碰撞的聲音,三姐妹和黃茹三女看了過去。
    看到博爾赤,六人當即離開,軍國大事,她們不參與。
    西門外的燕州軍已經退回己方大營,接下來的拍賣會也會在這裏舉行,所以西城牆隻留下陳平和白毦兵,率領三千常備軍在駐守。
    博爾赤和怯薛軍跟著蕭鼎回了皇宮。
    六女離開,博爾赤來到蕭鼎麵前。
    “有情況?”
    博爾赤道:
    “大王,我們賣了京都之後去哪個郡?”
    蕭鼎搖了搖頭,他也沒想好去哪裏定居。
    “那六千多常備軍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