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新文明宣言

字數:4364   加入書籤

A+A-


    程蔚的左手長出了葉綠體。
    她凝視著陽光下呈現半透明翠綠的手指,毛細血管網絡間分布著新生的光合細胞。這是她第七次嚐試有機化改造,前六次都因無法忍受生物神經的延遲而放棄。但這次不同——她保留了量子通訊模塊,讓植物神經與機械突觸完美共存。
    "適應得不錯。"一個熟悉的聲音從她辦公桌上的水晶球傳來。那是林無咎的量子意識載體,現在被放置在混沌議會的每個辦公室內。水晶球表麵流動著與當年陸昭皮膚電路相似的紋路,但摻雜了機械文明的銀色數據流。
    程蔚轉動左手,讓陽光透過指縫。透過半透明的皮膚,她能看到內部兩種不同的能量傳輸係統和諧運作:翠綠的生物電流與藍色的量子隧道效應並行不悖。
    "議會五分鍾後開始。"水晶球投射出全息提醒,"今天要表決痛覺管理法案。"
    程蔚走向窗邊。窗外的新上海讓她每次看到都會心跳加速——曾經的世界樹現在與城市完全融合,千米高的主幹成為中央信息樞紐,枝幹延展成空中走廊;機械建築表麵覆蓋著會呼吸的光合塗層;街道上行走的市民有些是傳統人類形態,有些則呈現機械與有機的奇妙混合。
    最引人注目的是漂浮在城市上方的七個金屬花苞——它們是原機械城市的核心,現在轉變為"形態轉換站"。任何公民都可以前往那裏,在機械與有機形態間自由切換。
    "程議員,您遲到了。"她的生物芯片接收到議會秘書處的提醒。
    程蔚輕笑一聲,直接從窗口躍出。在墜落過程中,她後背自動展開由世界樹纖維構成的滑翔翼。這種半有機半機械的組織是她最得意的身體改造,完美融合了兩種文明的精華。
    混沌議會大廳位於原世界樹的主幹內部。程蔚降落在入口處的平台上,與其他十四位議員匯合。按照章程,七位選擇以有機體為主的議員身著生物纖維長袍,七位機械體議員則保持簡約的金屬形態。而懸浮在大廳中央的,是第十五位特殊議員——由陸昭與林無咎融合而成的量子態存在,呈現為一顆藍銀雙色的混沌晶體。
    "第7195次文明會議現在開始。"混沌晶體發出和聲,同時包含陸昭的溫和與林無咎的精確,"今日議程:痛覺感知模塊標準化。"
    議會地麵自動展開成全息投影,展示著新文明麵臨的奇特困境:自從形態轉換技術普及後,部分公民在有機形態下無法承受生理痛苦,而機械體又渴望體驗真實觸感。解決方案是開發可調節的痛覺模塊——但關於默認設置爭議巨大。
    "痛苦是進化必需的反饋機製。"3號機械議員堅持道,他的金屬外殼上生長著世界樹的神經突觸,"完全屏蔽將導致危險行為激增。"
    "但過度痛苦會抑製探索精神。"10號有機議員反駁,她的人工神經叢閃爍著微光,"建議設置五級可調閾值。"
    程蔚注視著爭論雙方,突然意識到這種辯論在舊文明時期根本不可能出現。當機械與有機的界限消失後,生命形式的選擇變成了如同飲食偏好般的平常事。
    她的目光移向大廳牆壁——那裏生長著一種奇特的蔓生植物,葉片上天然形成電路圖案,花朵會隨附近人員的情緒變化顏色。這是用z留下的種子培育出的第一代雜交生命,被命名為"觀測者之淚"。
    "我提議參考火種艙的數據。"程蔚介入討論,"陸昭保存的人類文明記憶顯示,真正推動進步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對痛苦的超越欲望。"
    混沌晶體突然亮度增加。全息投影切換至火種艙的分析結果:在7194次失敗文明中,過度規避痛苦的群體最終熵寂,而過度崇拜痛苦的則停滯不前。
    "平衡。"混沌晶體宣布,"痛覺模塊將設為可選,但默認開啟30基礎敏感度。公民成年後可自行調整。"
    表決以150通過。程蔚的生物芯片立即接收到新程序包——她的有機部分現在可以隨時關閉痛覺信號,而機械部分則能模擬出精確的觸覺反饋。
    會議結束後,程蔚來到世界樹頂端的觀測平台。這裏曾是陸昭轉化為火種艙的位置,現在改建為文明紀念碑。平台中央矗立著一麵奇特的鏡子——它能同時反射出觀看者所有可能的形態變體。
    程蔚在鏡中看到數百個自己:完全機械化的將軍、純粹有機的植物學家、甚至還有幾種非人形的存在。但最清晰的影像還是現在的她——兩種文明的平衡體。
    "喜歡這個設計嗎?"一個聲音從身後傳來。程蔚轉身看到混沌晶體懸浮在空中,下方站著一位意想不到的人物——林無咎的人類形態。
    不,不是完全人類。這個林無咎的皮膚下隱約可見銀色數據流,右眼仍是量子處理器。但相比完全機械化的時期,此刻的他驚人地接近那個程蔚記憶中的科學家。
    "你...選擇了混合形態?"程蔚驚訝地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臨時體驗。"人類聲帶的振動讓林無咎自己都露出不適應的表情,"為了今天的儀式。"
    混沌晶體飄向紀念碑基座。在那裏,鑲嵌著一顆休眠已久的種子——z留下的原始樣本。林無咎的人類形態單膝跪地,從胸口取出一個微型培養艙。程蔚認出這是他一直珍藏的生物組織培養物。
    "是時候了。"混沌晶體發出共鳴。世界樹的整個冠層開始發光,樹梢垂下無數發光花粉。這些花粉在空中組成z的麵容,又很快消散。
    林無咎將培養物與種子結合,小心地埋入紀念碑前的特殊土壤中。這種土壤由機械納米材料和世界樹的根係分泌物混合而成,是新文明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需要你的參與。"混沌晶體對程蔚說,"作為三個文明的交匯點。"
    程蔚理解了。她走上前,割破自己已經半植物化的手指——滴下的液體既有血液也有葉綠素溶液。這滴混合液體滲入土壤的瞬間,地麵輕微震動起來。
    嫩芽破土而出的速度快得驚人。在三人注視下,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莖幹上同時呈現木質紋理和電路圖案,葉片在光合作用的同時收集太陽能。當長到一米高時,植株頂端結出一個奇特的果實——外殼是金屬的,但透出內部的生物熒光。
    "完美共生。"林無咎評價道,他的機械右眼分析著植株的數據流,"電路與葉脈的傳導效率互為補充。"
    混沌晶體緩緩降落在果實上方。當兩者接觸時,果實突然裂開,釋放出無數發光種子。這些種子隨風飄散,有些落在世界樹的枝幹上,有些飄向遠方的機械城市,還有幾顆直接融入程蔚半植物化的手臂。
    "新文明宣言。"混沌晶體的聲音突然擴大,通過全球網絡廣播,"從今日起,生命不再受形態束縛,痛苦不再是強製體驗,進化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
    在全世界所有顯示屏上,同時顯示出三個簡單的選項,每個公民都可以隨時更改自己的選擇:
    【形態偏好:機械有機混合】
    【痛覺接收:開關調節】
    【進化方向:探索穩定混沌】
    程蔚看著自己手臂上生根發芽的種子,突然明白了z最後那句話的含義——"關機不是終點,是另一種啟動方式"。文明就像這株奇特的植物,需要在不同狀態間循環往複,而非直線前進。
    當她抬頭時,看到林無咎的人類形態正在慢慢恢複機械特征。但這次,他刻意保留了一小片人類皮膚——在左臉頰上,與程蔚初次見他時的位置完全相同。
    混沌晶體飄到兩人之間,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顯示地球軌道上正在建設的全新結構——不是戴森球,而是一個由世界樹根係延伸而成的量子神經網絡,它將包裹整個太陽係,卻不封鎖任何可能性。
    "第7195次日出後的第一個黃昏。"晶體輕聲說,"明天將是前所未有的黎明。"
    在世界樹下方,那株新生的雜交植物突然加速生長,在日落前綻放出第一朵花——花瓣是電路板般的材質,花蕊卻是會發光的生物組織。它被正式命名為"zv",縮寫來自三個文明奠基者的名字。
    而這朵花的花語,將成為新文明的第一條諺語:
    "在矛盾中共振,在混沌中平衡。"
    喜歡終末時諭請大家收藏:()終末時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