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正常交談
字數:4322 加入書籤
“正常交談”看似簡單,卻是一門需要練習和覺察的藝術。它核心在於建立連接、傳遞信息、理解彼此。以下是一些關鍵原則和實用技巧,幫助你進行更順暢、舒適的對話
核心心態態度
1 真誠與尊重 這是基礎。真誠地表達自己,也真誠地對對方感興趣。尊重對方的觀點、經曆和感受,即使與你不同。
2 開放與好奇 帶著好奇心去了解對方,而不是急於評判或灌輸自己的想法。對不同的觀點保持開放心態。
3 平等與雙向 交談是雙向的,不是單方麵的演講或審問。雙方都有發言和傾聽的權利。
4 接納不完美 允許交談中有停頓、跑題或小失誤,不必追求完美無瑕。重要的是溝通的意願和努力。
5 關注當下 盡量專注於眼前的對話和對方,減少分心(比如看手機)。
關鍵技能積極傾聽 這是最重要的!
專注 目光接觸(自然不壓迫),身體微微前傾,點頭表示你在聽。
理解 專注於理解對方在說什麽,以及話語背後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隻想著自己接下來要說什麽。
不打斷 讓對方完整表達一個想法後再回應。除非需要簡短澄清。
反饋式傾聽
複述釋義 “我聽到你說的是……(總結要點),對嗎?” 這確保你理解了,也讓對方感到被聽到。
共情式回應 “聽起來你對這件事感到有點沮喪興奮困惑?” (嚐試理解並命名對方的情緒)。
提問澄清 “關於你剛才提到的xx,能再具體說說嗎?” “我不太明白xx的意思,能解釋一下嗎?”
避免過早下結論或給建議 很多時候,對方傾訴隻是想被傾聽和理解,而不是立刻得到解決方案。
有效表達
1 清晰簡潔 盡量用明確、具體的語言表達你的想法和感受。避免過度模糊或繞彎子。
2 “我”語句 尤其在表達感受或不同意見時,用“我”開頭,減少指責感
“我感到有點困惑(而不是你讓我困惑了)”
“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我有不同的看法(而不是你錯了)”
3 適時分享 在傾聽對方後,自然地分享你自己的相關經曆、觀點或感受,建立共鳴,但避免過度轉移話題到你自己身上。
4 注意語氣和肢體語言 語氣溫和、友好,避免攻擊性、諷刺或居高臨下。肢體語言放鬆、開放。
5 真誠讚美 發現對方值得讚賞的地方,真誠地表達出來(如“你這個觀點很有意思!” “你處理這件事的方式很周到”)。
維持對話流暢
1 找到共同話題 從環境、當前事件、興趣愛好、工作學習等入手尋找連接點。開放式問題有助於此。
2 善用開放式問題 vs 封閉式問題
開放式問題 更好 鼓勵對方展開說。如“你覺得……怎麽樣?” “為什麽會這樣想呢?” “可以跟我多說說……嗎?”
封閉式問題 用於確認或快速獲取信息 通常用“是否”或簡短事實回答。如“你喜歡這部電影嗎?” “你來自哪裏?” 過多封閉式問題會讓對話像審問。
3 自然過渡 在對方說完一個點後,可以用以下方式過渡
聯係到對方的話“你剛才提到xx,這讓我想到……”
提出相關的新問題“關於xx,我還想了解……”
分享你的想法“聽你這麽說,我的看法是……”
4 處理沉默 短暫沉默很正常,不必慌張。可以
回顧總結一下之前的對話。
提出一個新的開放式問題。
簡單表達感受“嗯,讓我想想…” 或者安靜地喝口水,等待對方或自己整理思路。
5 適時結束 感覺對話自然收尾或時間差不多時
總結對話或表達感謝“今天聊這個真的很有收獲,謝謝你的分享!”
展望未來“下次有機會再聊聊xx吧!”
禮貌告別“很高興和你聊天,我先去……了,再見!”
需要避免的常見“雷區”
隻談論自己 喋喋不休地講自己的事,不給對方說話空間。
打斷對方 頻繁插話,不讓對方說完。
評判或貶低 “你這樣想不對太傻了。”“這有什麽大不了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好為人師 對方還沒說完就急著給建議、講道理。
查戶口式提問 一連串封閉式問題,像在審問。
心不在焉 眼神飄忽、看手機、做其他事。
過度爭論抬杠 對無關緊要的細節揪著不放,一定要爭贏。
傳播八卦或負麵信息 過度談論不在場的人或消極事件。
過早或過度分享隱私 在關係不熟時分享過於私密或沉重的話題。
應對困難情況的小貼士
意見不合 保持冷靜和尊重。可以說“我理解你的角度,雖然我看法不太一樣…” 嚐試找到共同點或同意保留分歧。避免人身攻擊。
對方情緒激動 先傾聽和共情(“聽起來你真的很生氣難過”),讓對方情緒稍緩後再討論。避免火上澆油。
自己感到緊張 深呼吸,專注於傾聽對方,而不是自己“表現”如何。坦誠一點也沒關係“我有點緊張,不太會聊天。” 通常對方會理解。
遇到“話霸” 嚐試在對方換氣時,用積極傾聽技巧(複述+提問)引導話題,或者禮貌地說“不好意思打斷一下,關於xx,我想補充一點…” 如果實在困難,可以找借口暫時離開。
總結
“正常交談”的本質是帶著尊重和好奇心,真誠地去連接另一個靈魂。 它不是表演,而是用心傾聽、真誠表達、共同構建理解的過程。放下對“完美對話”的執念,擁抱過程中的小瑕疵和真實的連接感。 每一次練習都會讓你更自如。就像騎自行車,開始時需要刻意保持平衡,熟練後就能享受沿途的風景了。
魯迅先生談希望如走路,交談也是如此——地上本沒有“標準”的交談模式,真誠地走(說)多了,屬於你的自然、舒適的交談之道便形成了。 從今天開始,帶著善意和開放的心,去開啟一段對話吧!
喜歡困惑者的自救自問與自答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困惑者的自救自問與自答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