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首映上

字數:6609   加入書籤

A+A-


    10月1日,京都英皇電影城星光熠熠,《盒飯英雄》正式首映。
    國慶檔首日新片雲集,競爭不可謂不激烈,而《盒飯英雄》憑借過硬的點映口碑和主創的號召力,排片率獨占35,以絕對優勢領跑,其餘影片共分剩餘65的排片份額。
    首日排片,主觀因素在於導演與演員票房號召力,不過這些都不是固定的,誰能順利拿下當日的票房冠軍,後續影院排片還會再次洗牌。
    首映現場上座率爆棚,整個影廳座無虛席,這不僅是源於國慶檔的觀影熱潮。
    影廳前幾排席位都是留給受邀嘉賓的,為避免與之前點映活動重複,今天邀請了全新陣容的媒體記者、資深影評人及自媒體大v。
    媒體記者們更是手持長槍短炮,早早落位,調試好攝影設備了,鏡頭現在不時對準座無虛席的觀眾席,捕捉著現場的受邀人。
    那是因為,導演吳進寶過往合作過的眾多圈內好友也紛紛現身助陣,讓這場首映禮更添星光。
    除了受邀嘉賓,觀眾也將影廳後區擠得滿滿當當。
    怎麽說呢,很多人選擇這一場,還是顧胤粉絲宣傳的花樣太多了,讓人心癢難耐。
    雖然外界有不好的聲音,但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總要親自走進影院自己看過才能知道影片質量到底如何。
    所有觀眾都已經落座,主持人率先登場,正式拉開首映禮的序幕,高聲邀請《盒飯英雄》全體主創團隊登台亮相。
    首映禮作為影片與公眾見麵的第一現場,主創團隊的完整性與協作狀態,往往是外界評判其用心程度的關鍵指標。
    《盒飯英雄》顯然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所有重要角色的扮演者悉數到場,陣容齊整。
    先登場的是導演吳進寶和製片人劉林生,兩個人為這場首映禮打響頭炮,台下隨即響起一陣陣掌聲。
    隨著主持人的介紹,候場區的演員們井然有序地逐一入場。
    嘴角掛著笑意的顧胤,一出現在了眾人眼前,就掀起了一陣陣尖叫聲。
    顧胤:“大家好,我是顧胤。”
    “顧胤,票房大賣!!”
    “顧胤~~《盒飯英雄》票房大賣!!”觀眾席上,響起了此起彼伏的祝福聲。
    這一聲聲票房大賣,把其他人都逗的眉開眼笑。
    顧胤笑意盈盈地衝著她們揮手,“謝謝。”
    接著進場的是吳賓,緊隨其後的是元岑以及其他主創依次亮相。
    盡管影片從不以超豪華陣容為賣點,但到場的演員林林總總也有十幾位。
    而打完招呼的顧胤,本想在導演吳進寶身側站定,卻被吳導一個眼神示意下調整位置,最終站在了導演與製片人中間的c位。
    吳進寶低聲對顧胤道:“你站在這裏也讓我們漲漲人氣,你看剛剛你們不進場,都沒人拍我和林生。”
    他拍了拍顧胤的肩膀,眼角的笑紋裏藏著幾分調侃,畢竟能讓現場記者的鏡頭齊刷刷調轉方向的,全場也隻有顧胤了。
    吳進寶忽然的一句話,讓顧胤不由有些好笑。
    顧胤看向台下的記者們,開口道:“導演,你也看到了,是因為我站到你們中間,才有人拍我的。”
    說著還故意把印著電影ogo的白t拽得更平整些,逗得周圍的主創笑作一團。
    前排的記者聽到了兩人對話,大聲喊道:“吳導,我們可拍你了!”
    鎂光燈頓時瘋狂閃爍了起來,將吳進寶鬢角的白發照得格外清晰。
    “那行,今天把我拍好看一點呀,”吳進寶對著鏡頭拱手作揖,“不然站在顧胤和吳賓中間,老人家壓力太大了。”
    他說著還故意往兩人中間擠了擠,顧胤配合地微微弓身,吳賓則誇張地踮起腳尖,一下子三個人高低錯落,引得全場爆發哄笑。
    首映禮的流程基本上大同小異,顧胤作為電影絕對的一番,率先接過主持人遞上來的話題。
    他臉上神色柔和了些許,目光掃過台下座無虛席的影廳,開口:“我在電影裏扮演的角色叫做林星,是個仍堅持演技理論的演員。”
    他頓了頓,繼續道:“阿星的謀生手段從跑龍套意外變成快餐車司機,可惜是個開車最慢的亡命之徒......”
    台下響起輕笑,他眼底也泛起細碎的光。
    現場主創們依次介紹過後,時間並沒有多長。
    今天的流程是先看電影,再在現場抽人向演員提問。
    等主創團隊都入座後,9點20分,電影開始在影廳播放。
    當現場的燈光漸漸暗了下來,眾人熟悉的綠色畫麵和金色龍標出現在了屏幕上。
    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巨大的銀幕上。
    影片開始了。
    第一幕出現的是在蔚藍的大海邊,一個消瘦的格子西裝的男人麵向大海,背對著鏡頭。
    海風吹亂他廉價西裝的領口,露出裏麵洗得發白的襯衫。
    鏡頭定格在男人的上半身,他占據不到屏幕一半的高度,在大海的麵前顯得有些渺小無力。
    “努力——!”
    “奮鬥——!”
    男人對著翻湧的海麵大喊。
    喊完後,他就轉身離開,踢飛腳邊一顆鵝卵石,石子“咚”地墜入海中,連個像樣的水花也沒濺起。
    鏡頭裏大海的浪花不斷拍向岸邊,卷走男人留在沙灘上的腳印。
    周圍沒有了其他聲音,隻剩下海浪聲,聲音不大,一下下舔舐著海岸,好似要把男人之前的喊聲徹底吞沒在鹹澀的泡沫裏。
    下一秒,場景切換。
    切換到了有些陰森的畫麵,周圍都是雜草,一個個臉上冒著綠光、麵無表情的男人們從屏幕麵前懟臉飄過,腳步拖遝,眼神空洞得像兩潭死水。
    “cut!” 之前在大海麵前呼喊的阿星,把頭從鏡頭後側了出來。
    他看著監視器裏的回放,表情滿是惆悵,連帶著聲音都染上了惆悵:“精神點,臨時演員也是演員。”
    他走向眾人,“現在不是在拍鬼片,雖然你們扮演的是路人甲乙丙丁,但一樣是有生命,有靈魂的。”
    他平視著一個個群演,“想想發薪日那天,你們揣著錢跑回家給孩子買糖的樣子,對,就是那種眼裏有光的感覺!”
    “拿出點精神來,好不好?”
    對著群演們苦口婆心一番後,阿星走回鏡頭後,深吸一口氣:“action!”
    結果,再次開機,那些群演依舊和剛才一樣麵無表情,形同喪屍。
    “cut!!”
    【顧胤一本正經的樣子,就好好笑】
    【哈哈哈哈,剛才全部對牛彈琴了】
    【看吧,無論是哪個行業,打工人都不想吃心靈雞湯】
    眾人笑過之後,劇情繼續推進。
    鏡頭裏顧胤飾演的阿星正被一名突然趕到的男子揪住頭發拽到一邊,對方厲聲質問:“你是什麽人?”
    阿星臉上還掛著幾分尷尬,聽到這話卻瞬間正色,:“我是一名演員。”
    “霞姨!”男子揚聲喊道。
    “在!”一個利落的大姐應聲跑到男人身旁。
    “這個人是誰?”
    “跑龍套的。”霞姨立馬回答。
    “也就是演員。”阿星在一旁糾正,語氣裏透著尷尬又倔強的堅持。
    顧胤的台詞剛落,電影院裏再次爆發出哄笑。
    【哈哈哈哈哈,原來他不是導演!】
    【說出那句‘我是一名演員’,突然有點心酸是怎麽回事】
    【大型社死現場!我還以為他是導演,結果被真導演當場抓包】
    【明明是偏黃暗沉的膚色,還泛著油光,連眼底的疲憊都快溢出來了,但我還是看到了在他說‘他是演員’時眼裏的光】
    【這才是演技好吧!刻意保留了底層小人物的粗糙感,沒有精致化,反而更真實】
    觀眾們一邊緊盯銀幕,一邊忍不住竊竊私語議論起來。
    電影還在繼續,已經到了阿星參加表情測試的片段。
    他被要求在快速展現“喜怒哀樂”,結果情緒轉換如同機械卡頓,誇張的皺眉、咧嘴、瞪眼連番上演,又引發現場一陣爆笑。
    【哈哈哈哈為什麽有人能一本正經地搞笑啊!】
    【救命!一秒八個表情,每個都像表情包】
    【雖然很好笑,但這裏的試戲簡直是“努力與效果成反比”的完美詮釋——演員試圖專業卻翻車,太真實了】
    【把程式化的表演演得這麽活靈活現,顧胤是真的會演!】
    【這導演也很絕,誰家試戲題這麽大起大落啊,笑不活了】
    看到這裏,原本對顧胤出演喜劇持觀望態度的觀眾徹底放下心來。
    盡管他過往作品多是正劇或現實題材,與喜劇毫無交集,但這次表演不僅沒有違和感,反而帶來了巨大驚喜。
    最好的喜劇,是把悲劇倒過來演,在顧胤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顧胤作為一個龍套,被劇組驅趕、被導演訓斥的滑稽窘境,內核也是底層小人物的生存掙紮。
    哪怕穿著不合身的戲服、演著單一的角色,哪怕被否定,但他始終在誇張的表演中藏著對“演員”二字的較真。
    而劇情不管是前期因為龍套被辭退、被劇組驅逐的底層生存困境,變成了後期的“戲精附體”與“快餐車奇遇”的荒誕組合,都帶著小人物的掙紮。
    而影片後期穿插的大量無厘頭笑料與誇張打鬥,也消解了現實的沉重感。
    正如電影名《盒飯英雄》一樣,影片用反諷手法講述小人物被迫成為“英雄”的故事,最終點題“專業精神即英雄主義”。
    哪怕隻是跑龍套,也可以成為人生主角。
    結局處,阿星獲得“最佳反派獎”,這既是對他曝光文物黑幕的高光時刻的嘉獎,也暗諷了行業對底層演員的忽視。
    當他穿著嶄新的西裝站在領獎台上,手握獎杯說“謝謝所有曾經讓我跑龍套的劇組”時,影院裏的笑聲漸漸平息,有人悄悄紅了眼眶。
    受邀觀影的媒體記者們,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影片吸引忘記了要寫些什麽。
    這些被邀請的人,其實是帶著“正劇演員演喜劇是否違和”的挑剔心態過來的。
    整部影片看完,變成如今開始感慨“顧胤是天生的喜劇演員”。
    不得不承認,這部電影讓他們看到了顧胤的另一麵魅力。
    不是刻意扮醜或堆砌笑點,而是用細膩的演技讓每個荒誕瞬間落地,讓觀眾在笑淚交織中讀懂小人物的倔強。
    正如一位記者在筆記本上寫下的:“他演的不是喜劇人,是每個平凡人心中未熄滅的那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