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團練使
字數:6956 加入書籤
蒲仙敖烈看著狼狽逃來的烏爾姆,腦袋一陣眩暈,差點摔落馬下。
“將軍,那漢達索勾結漢人,末將才遭此劫,還請將軍為我做主!”烏爾姆不知道那日為何會出亂子,但肯定跟漢達索脫不了幹係。
就算不是漢達索幹的,那也得給其扣好帽子,不然死的就是他。
“你們~”蒲仙敖烈氣的心髒一陣絞痛,三千多人啊,就剩下這百來號人,這讓他如何不心痛?
而且還有一千多匹戰馬,那是多大的財富?他怎麽跟朝廷交代?
“將軍,隻要我們拿下泌陽城,他們一個都逃不掉!”烏爾姆現在急需要挽回麵子,跟之前的漢達索一樣。
隻要蒲仙敖烈下定決心攻城,他必然身先士卒,挽回自己的名聲。
之前逃跑,那是事不可為,烏爾姆並不是一個怕死的人。
“將軍,不可!”楊成和直搖頭,大乾已經拿下湖陽,隻要稍作休整必定北上,泌陽就是第一站。
他們若是在此地攻打泌陽,一旦大乾軍隊北上,就要遭受內外夾擊,那樣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去比陽城!”蒲仙敖烈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現在的他,已經沒有再犯錯的資格了。
原本一萬出頭的大軍,直接折了三千多,這可都是他克淮軍的精銳,現在滿打滿算也隻有八千多人手。蒲仙熬了很清楚,若想戰勝大乾軍隊,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比陽。
比陽城作為唐州州治所在,人口錢糧充足,能夠迅速將軍隊補充至滿員。而且比陽城牆高大,他據城而守,能給大乾軍隊造成極大的殺傷。
武安君在城頭,目送北元軍隊離去,總算鬆了一口氣。
“吳班、李老七,你二人多派斥候,不僅要盯住這支軍隊,其他方向也給我盯緊了,但凡有個風吹草動,立刻來報!”從現在開始,他就算正式在泌陽站穩了。
唐州知州胡紹,看著城外遮天蔽日的北元軍隊,雖然心有不甘,可還是老老實實打開城門。
雖然他跟完顏嶠關係還不錯,但比起蒲仙敖烈這樣的草原心腹,就差得遠了。
“胡大人,三日之內,募集三千青壯,不得有誤!”蒲仙敖烈看見胡紹的第一句話,就是讓他去募集人手。
“蒲仙將軍,這、到底什麽情況?”胡紹嚇了一跳,這是要在比陽城堅守的架勢。
“胡大人,湖陽跟泌陽,都丟了。你們城外的馬場呢?趕緊把馬匹都征用了,至於銀錢,朝廷自會撥付!”楊成和知道蒲仙敖烈怕丟臉,這事隻能他來說了。
“丟了?”胡紹一驚,這下好嘛,唐州一共五個縣,這才開戰沒幾天就丟了倆,比陽城能不能守住都是個問題。
“咳,那個,有些意外,將軍救援不及,隻能駐守此處。胡大人,錢糧跟人手速速準備,恐怕過不了多久,南乾就要兵臨城下!”楊成和朝著胡紹使個眼色,有些東西,還是不要當蒲仙敖烈的麵說。
“那個,城外的馬場,也丟了!本官早已上書朝廷稟明情況。”胡紹說起這事就頭痛,好在如今連蒲仙敖烈都沒拿下武安君,他丟了馬場也說得過去。
“丟了?那個武安君幹的?”楊成和一直都很奇怪,那武安君如何來的那麽多騎兵,如今倒是清楚了,這小子是連續洗劫了三個馬場,把北元朝廷的安排當作散財童子了。
“可不是,賊人勢大,來去如風,根本追不上!”胡紹兩手一攤,實際上也根本不敢去追。
“準備人手跟錢糧去吧,這些事,本將自會料理!”蒲仙敖烈一揮手,示意胡紹退下。
蒲仙敖烈實在想不明白,這武安君到底有什麽本事,不僅幹掉了仆散懷恩,還重創他的克淮軍,這他麽叫山賊?
胡紹一聲令下,差役全部分派出去,唐州境內開始抽調壯丁。好在是秋收已過,倉庫裏糧食充足倒是不缺吃的,三日功夫就募集齊了人手。
蒲仙敖烈在比陽城操練新兵的時候,辛表程帶著大軍抵達泌陽城下,暗道蒲仙敖烈這廝跑得快。看著泌陽城殘破的城牆,不由得感歎武安君的不容易。
“下官武安君,見過辛大人!”武安君騎著快馬,一路疾馳,快到辛表程跟前時下馬行禮。
跟其他人,武安君不願意過早暴露身份,辛表程他們都是知曉實情的,自然沒必要藏著掖著。
“大郎,這些時日,辛苦你了!”辛表程重重拍了拍武安君的肩膀,若非是武安君在此跟北元軍隊死磕,他這會說不定還在湖陽城下。
“不辛苦,都是下官應該做的!”武安君很識趣回道。
“唔,陛下有旨,即日起,封你為唐州團練使,麾下轄三千將士,這是文書!”辛表程從懷中摸出文書遞給武安君,這是他答應給武安君的東西。
“微臣叩謝天恩!”武安君跪地行禮,然後雙手接過文書放入懷中。
“從現在開始,你的部下,就算是正經的大乾軍隊了,那些山匪氣,該改一改。”在辛表程的印象中,這些義軍草莽氣太重,雖然戰鬥力強悍,但是紀律性不強。
“下官謹遵教誨!那個、大人,咳咳,這團練使是幾品?”武安君舔舔嘴唇,也不知道升官了沒有。
“那個、你的品級沒變,團練使就是個差遣。”辛表程也覺得有些尷尬,也不知道朝廷咋想的,按道理得給個武散官,比如遊擊將軍這樣的。
但是大乾文貴武賤,武安君作為進士出身,又有文散官宣德郎的頭銜,給個武散官倒是有些埋汰人。
“軍餉呢?三千人的軍餉可不是小數目!”武安君一聽,搞了半天沒升官,那就來點實際的,給錢也行。
武安君已經有了初步的擴兵計劃,滿編戰兵營六個,新添一個營,由漢達索任指揮,祝山任副指揮。而庫紮如烈成為五營的副指揮,如此交叉,保證不會出亂子。
滿編一個營騎兵二百,步兵五百,實際戰兵達到四千二百人,再加上斥候營根輜重營,總人數直逼六千人。
當然,這些都是武安君的計劃,眼下實際員額還不足三千之數,戰馬倒是還有富餘。
“那個、大郎啊,你也知道朝廷不容易,撥付了一些兵器鎧甲,都還在路上。至於這錢糧、就得自籌,但是本官給你保證,你自己打下來的地方,賦稅都由你收取,不用上繳給朝廷。”辛表程雖然有些尷尬,可這也沒法子,朝廷自有規矩,團練兵都是自籌錢糧。
往日裏這些團練兵,都是地方上豪強大族,為了應對匪寇而組建的,自然那不愁錢糧。
至於打下來的地盤,自行征稅,這都是戰時慣例。待到戰事結束,大軍班師回朝,朝廷重新委任官員結束軍管狀態,將賦稅收歸朝廷。
“大人,你先隨我進去看看吧!”武安君沉默,這大乾朝廷有些過分,光讓他幹活,根本不給錢糧,這怎麽行?
辛表程示意部下駐紮在城外,由郭進帶著數十親衛相隨,跟武安君入城。
被投石機砸了這麽多天,不僅是城牆破敗,就連城內的房屋也倒塌不少,士兵跟城中居民一起,正在維修房屋。
很多士兵身上都纏著紗布,紗布上滲透出黑紅色的血漬,顯然是傷兵。
“你們都受傷了,應該養傷,怎麽還要搬運東西?”辛表程攔下一名士兵,隻見他左臂吊在胳膊上,顯然是斷了,右手正扛著一段原木趕路。
“這位是辛大人,你們照實說就是!”武安君朝著猶豫的士兵說道。
“回大人,天氣漸涼,若是再不修繕,就沒法過冬了。眼下傷兵太多,實在是抽調不出人手來,小的算傷得輕的,自然不能躲懶!”士兵一聽武安君開口,趕緊回話,他不認得辛表程,但是武安君那是熟悉得很。
“重傷員都在哪?帶我去看看!”辛表程感慨萬千,他們都為朝廷流汗又流血,卻得不到應有的待遇。
年輕的傷兵趕緊前麵引路,朝著傷兵營行去。
戰事已經結束,武安君征用了幾座大宅院,把傷兵暫時都安置在這裏。
剛一靠近,就聽見不時有慘叫聲傳來,聽得辛表程一陣心虛。
剛進院子,映入眼簾的遍是傷兵,那一聲聲慘叫,正是在經曆換藥的痛苦。
“大人,此地有些雜亂,不如咱們先去梨園小築!”武安君每日都來此處,自然知曉這裏麵是什麽光景。
除了玉娘等人帶著十幾個小丫頭,武安君又招募到幾個婦人,這支急救隊已經超過二十人,勉強能夠應付得過來。
“無妨,我先看看!”辛表程越是往裏麵去,表情就越嚴重,顯然武安君麾下的傷亡比他想象的還要重。
“這樣的院子,有幾個?”辛表程剛才看見的重傷員,就不下五十人。
“四個!”武安君麵色沉重說道。
這些都是武安君的安排,無論是辛表程攔下何人,隻要想看傷兵情況,就會被帶到眼前這座院子。
實際上也沒作假,隻是這個院子裏都是最重的傷號,基本上好了也屬於殘疾。
其他三個院子的傷兵,隻要挺過去,就算不能繼續當兵,種地還是沒問題的。
“朝廷的事,本官無法做主,但是本官權限範圍內,可以把湖陽也交給你打理。”湖陽人口不多,是典型的邊境軍事重鎮,更多是戰略價值,稅賦的價值並不高。
這些士兵都是為大乾立下汗馬功勞之人,朝廷上的大人們看不到,可他辛表程不能無動於衷。
“下官替他們謝過大人!”武安君趕緊拱手道謝,湖陽縣雖小,但那也是一縣之地,稅賦跟人口也抵半個泌陽縣。辛表程看不上,但是對武安君來說,那是再好不過,有了湖陽跟泌陽兩縣之地,供養數千大軍也就有了底氣。
“務必好生安置這些傷員!”辛表程言罷,就示意出去。
武安君當即前頭帶路,直往梨園小築而去,蘇晉跟曹昉早就在門口候著了。
“蘇大人、曹大人,這位就是大乾知樞密事、京西南路安撫使辛大人!”
“辛大人,這二位就是泌陽縣令蘇晉、主簿曹昉,此番下官能夠拿下泌陽縣,此二人居功至偉!”武安君為了籠絡人心,自然不介意給這兩位戴個高帽。
“嗯,二位本就是我大乾子民,能夠心向朝廷,本官自然會保舉一二。隻是如今戰時,泌陽跟湖陽二縣,尚需安撫,不如由你二人分別代管,如何?”辛表程一聽武安君的話音,就知道他是個什麽意思。
在辛表程看來,武安君就是他一手保扶起來的心腹,又是個能打了,自然是要給足麵子。
“下官謝過大人!”蘇晉跟曹昉都是大喜,趕緊躬身道謝。
有辛表程這樣的大佬保舉,他二人自然能在大乾官場立穩跟腳,特別是曹昉,這算是魚躍龍門,一步跨進正印官的行列。
雖然湖陽人口不多的下縣,可那也是正兒八經的正印官,待到這代管的名頭扶正,那就是從七品的職位,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梨園小築的雅間,辛表程當先落座,蘇晉跟曹昉分列左右,剩下的一個位子自然是武安君的。
郭進在雅間檢查一下,確保沒有問題,就想要出去守著。
“郭大哥這是去哪裏?你我兄弟久未相見,自然是要喝幾杯的!”武安君一把拉住郭進,從見麵到現在,二人尚未說過話,倒是顯得生分了。
如今郭進乃是辛表程的護衛首領,職責在身,不好跟武安君多有往來,而且如今武安君扶搖直上,他本不想過多攀附。
“不錯,坐下一起喝幾杯,暖暖身子!”辛表程也是麵色一緩,他對郭進跟武安君的關係心知肚明,倒也沒什麽芥蒂,反而是武安君並沒有因為功績而冷落郭進,這份心態才是值得稱讚的。
“卑職謝過大人,謝過諸位大人!”郭進心中一暖,挨著武安君就坐下了。
“二位大人,這是我的好大哥,郭進。一身本事,足以上山博虎,下海擒蛟,日後發達了,你們想結交就晚了。”武安君直接給蘇晉跟曹昉介紹郭進。
“武大人客氣了,隻是一些蠻力罷了,上不得台麵!”郭進嘿嘿笑道,這都是文官,滿腹詩書的那種,他實在感覺低人一頭。
“再這般叫我,可要生氣了,你我兄弟相交,與身份無關!”武安君麵色不愉,顯然對郭進稱呼自己武大人很不滿意。
“就是,自古草莽出英雄,咱們今日在一起相聚,就是有緣,咱們先一起敬辛大人一杯,祝大人百戰百捷,光複故土!”曹昉最善此道,頓時舉杯相邀。
“諸君共同努力!”辛表程心情也不錯,畢竟連克兩城,如今兵員糧草充足,北伐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