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哭上門來
字數:6462 加入書籤
最近武安君一直在謀劃一件事,那就是該辦一座書院了,正好把係統抽到的那一套小學數學教材給用上。
在武安君看來,但凡能夠把小學數學給學通了,當個賬房先生那是易如反掌。
若是再學一些經義典籍,當個書吏也綽綽有餘。
武安君現在需要一批人手,將那些積年老吏給逐步替換掉,把衙門到民間的最後一段給打通。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那些讀書多年的學子,不願意操持這種賤役,可不通文墨之人,又無法勝任,這才是其中最大的阻礙。
“當家的,聽說了嗎?武大人說了,明天去學堂聽課的孩子,都給兩文錢。”婦人正在給孩子縫補衣服,大盤上這兩年條件好了些,卻也隻是能夠吃飽穿暖。
“還不如跟我去礦上幫忙,可以拿四五文錢。”漢子用溫水擦洗一下臉。
以前這種農閑的時候,自然是老婆孩子熱炕頭,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農閑的時候都去礦上幫忙,一天可以掙二三十文錢,這肯定比窩在家裏強。
如今好些孩子也去礦上,做一些簡單的分揀活,也能掙幾個零花錢,多了沒指望,買兩個包子填填肚子還是可以的。
“當家的,你我一輩子不識字,也就這樣了。但是山娃子我覺得還算聰明,是個讀書的料子,又不花錢,還能領兩文錢回來,這不比去礦上強?若是能夠讀書認字,以後找婆娘也容易些。”婦人把水端到外麵倒掉,孩子還小,不差他掙那一文兩文的。
“倒也是,認字就是強!”漢子看看在外麵跟其他孩子打雪仗的山娃,感覺能認幾個字,比當睜眼瞎強。
“那就這麽說定了,我給他把衣服縫補好,明天就穿這身去,不能太寒酸了。”婦人手中這件,就是山娃最好的衣服了,明天授課的是武安君,可不能太丟麵子了。
待到山娃回來,知曉明日要去讀書,那是一蹦三尺高,讀書認字,那是大戶人家才有的待遇。
‘你可要努力些,武大人說了,十天之後就要考校,隻留下一百人。你若是真的想讀書,那就好好讀,我跟你爹再苦再累,也要供你讀出個樣子來,以後好給武大人辦差。”婦人眼中帶淚,這麽些年,可總算要熬出頭了。
當初她們在安家寨,是過的什麽日子?現在又是什麽樣?他們心底自然有一杆秤。
“去了就好好讀書,大人說什麽,就是什麽,敢不聽話,仔細你的皮!”漢子警告山娃,讀不出來倒也沒什麽,敢在大人跟前調皮,他第一個不答應。
“爹、娘,我知道的,你們就放心吧,我肯定認真聽大人講課!”山娃拍著胸口保證道。
“你這娃,要機靈些,大人可是文曲星轉世,在他跟前聽課,那是幾世修來的福氣,你可莫要錯過機緣!”婦人仔細叮囑道,這般的機緣,可不常見。
由當朝五品的知州大人啟蒙,這說出去估計都沒人信,第二天剛蒙蒙亮,大批孩子就踏上了去往學堂的路。
學堂很大,就是之前倉庫的一部分,被臨時收拾出來,足以容納幾百號人。
武安君看著底下擠擠挨挨的孩子,年齡都在他要求的十到十五歲之間,這個年紀的孩子,隻要用心學,最多兩三年,就能把小學知識給學透。
武安君並沒有規定性別,但是來的人裏麵,女孩子估計不到兩成,對此武安君也早有預料。
按照年齡跟身高將他們排好位置,點了一下人數,足足有二百五十多人。
十天,十天之後,武安君就會通過考試,隻留下一百人,武安君並沒有打算普及教育,而是走的快速培養路線,天分不夠就直接舍棄。
山娃今年十二歲,坐在相對靠後的位子,很快他就被分到一根炭筆以及一塊竹板。
能夠用來寫字的紙張,依舊是奢侈的東西,可以反複利用的竹板,就是更好的替代品。
山娃在主板上,照著前麵黑板上的數字,一筆一劃地描寫著。
左邊是漢字的一二三四等數字,右邊有對應的數學字符,今天上午的教學,就是讓孩子學會簡單的漢字跟數字符號。
山娃在竹板上,照著模樣寫下來,一邊寫嘴臉還念叨著讀音。
下午學的就難了一些,個位數的加法,每人還發到了一些竹簽,用來幫助理解。
沒有任何的趣味教學,有的就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可以不理解,但必須要記住。武安君要做的,就是把這些人中,最適合學習的孩子挑出來,然後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成才。
放學的時候,每人都領到了兩枚銅錢,山娃回家就把錢交給娘,自己繼續在那用炭筆畫著。
婦人時不時過來看一眼,雖然不知道寫的是啥,但肯定是大人教的,這孩子比自己跟他爹都強。
十天之後,武安君直接將所有人隔開,每人發給一張試卷,監考的士兵圍著考場排成一個圈,但有異常,直接逐出考場。
區區十日功夫,武安君就把兩位數以內的加減法,跟一位數的乘除法全部教下去,能考多少,就看他們的勤奮與天賦了。
山娃很幸運,獲得了甲的評價,不僅可以繼續留在學堂學習,還額外獲得了十文錢的獎勵,乙的話就是五文錢,若是丙的話,隻有最基礎的兩文。至於更低的,就無法繼續留在學堂學習了。
山娃看著那些被迫離場的孩子,眼中充滿了不舍,更是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
除了數學課由他教授之外,武安君還聘請了一位教經義的先生,武安君不在的時候,就由他來負責授課,以經義為主。
新年的到來,整個安家寨都陷入歡樂之中,武安君站在寨牆上,看著熱鬧的人群,心中湧起莫大的滿足感。
無論如何,他至少給這些人,帶來了幸福的生活。
“大人,前方關卡來報,說是有一個人,叫李恒盛的,求見大人!”武安君正在享受眾人歡樂帶來的滿足感,卻被傳來的消息打算了思緒。
“李恒盛?速速請他過來!”武安君不知道李恒盛為何來此,但是李氏商行對他有大用處,自然要見的。
山路雖然經過修葺,但是大雪封路,依舊無法供馬車通行。狗拉雪橇就是最好的工具,李恒盛坐在雪橇後麵,把整個臉都用帽子捂好,那種刺骨的寒風讓養尊處優的他極為難受。
但是李恒盛知道,自己必須堅持,這是救他女兒唯一的路。
李恒盛也想過去江湖上請人手,可隻要一聽對方是永興王府,連價格都不願意聽,直接就回絕了。
但凡有點分量的人物,都知道那永興王府算是永州一霸,麾下豢養了大批的高手充作門客,更是有三百精銳護衛。王府跟柳家同氣連枝,不僅控製當地的幫會這些勢力,在城外更是擁有大批的田莊,莊上也養著大批量的護衛。
可以這麽說,隻要永興王府願意,隨時都可以拉起一支超過千人的精銳,儼然就是永州真正的霸主,就連朝廷官員也不敢管永興王府的事。
錢雖然好,但是去永州跟永興王府作對,就算掙到錢,那也沒命花,有個屁用。
李恒盛被雪橇拉著進到安家寨之後,被眼前的景象驚訝地合不攏嘴,他走南闖北這麽多年,還頭一次看見這樣的景象。無論大人還是小孩,臉上都帶著滿足的笑容,到處都洋溢著喜氣,或許前朝盛世就是這般光景。
安家寨新建了大批的青磚瓦房,除了高級人才直接包分配之外,其他都是需要花銀錢購買的。
一座三間的青磚瓦房,作價三十兩,當兵兩年就能攢下這一座宅子。
如今住上青磚瓦房的,除了士兵家屬,最多的就是工匠,隻需要一次性付上十五兩銀子,剩下的可以先欠著,按月付給山寨就行。
武安君如今的住所,在山寨中間的坡地上,除了比起旁的宅子要高大一些,最大的區別就是用上了玻璃窗來改善屋內光線。
爐子中的炭火燒得很旺,屋內比起外麵要暖和許多,李恒盛一進屋內,就感覺到一陣熱氣鋪麵而來。
“在下李恒盛,見過武大人!”李恒盛感慨萬千,當初他還擔心女兒被武安君搶婚,現在想來,還不如當時被搶走。
如今這年紀輕輕的男子,居然已經身居知州的高位,手下更是掌握一支精銳士兵,算是一方小勢力。
“伯父,何必如此客套?靜姝、雲瑤,這位就是李伯父,待我甚好,快些去備酒菜,我要跟伯父一醉方休!”武安君拉著李恒盛的手就往裏麵走,這位可是財神爺,硫磺礦都指著他呢。
餘靜姝跟雲瑤跟李恒盛見禮,隨即就去廚房準備晚餐。
“武大人客氣了,在下慚愧!”李恒盛被武安君引到屋內,緊挨著爐子坐下。
這屋內的陳設,肯定比不上他李家的屋子奢華,卻也透著一股子暖意,待著就是感覺舒服。
“伯父,天氣寒冷,先喝杯熱茶,去去寒氣!”武安君拎起爐子上的茶壺,給李恒盛倒上一杯。
“武大人年少有為,在下甚為欽佩,一路行來,多有感慨。這山中貧瘠之地,居然讓大人治理得猶如世外桃源,當真令在下大開眼界!”李恒盛感受到武安君的熱情,那也得趕緊回兩記馬屁。
“伯父見笑了,山野之人,不通禮數,隻求三餐溫飽。伯父掌管偌大的商行,手上每日往來都是巨額財富,如何看得上這些?”武安君嘴角露出一絲得色,如今別的不敢說,這大盤山中,今年冬天凍死餓死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哎,在下粗鄙,隻懂得操持賤業,縱有萬貫家財,卻也救不得采薇。武大人,我就這一個寶貝女兒,捧在手心都怕化了。”李恒盛喝了一口熱茶,想起被困在永興王府的李采薇,頓時悲從中來,根本不用演戲,老淚縱橫。
“伯父這是怎麽說?采薇姑娘什麽情況?”武安君雖然知道那小王爺不幸去世,李采薇估計要難過一陣子,卻也沒想到李恒盛趕來他這裏哭訴。
李氏商行財大氣粗,背後又有朝廷大佬坐鎮,就連那光州防禦史的舅舅也不是好惹的。
之前謝永思說起這事,武安君還感覺是誇大了,最多就是要過上幾年孀居的日子罷了,以後頂著個克夫的名頭,難尋門第高的好人家。
“武大人,你有所不知,采薇是個命苦的丫頭,她剛過門不到半個月,那王府世子就撒手人寰。原本那世子就體弱多病,我也沒想到會這麽嚴重,親手把女兒推入了火坑啊!”李恒盛抱著茶杯,眼淚鼻涕齊下,看得武安君都不由得悲從中來。
“這個、都是意外,過些時日,采薇姑娘自然會從悲傷中走出來的。”武安君試著安慰道,以李采薇的性子,又怎麽會為了世子而一蹶不振?畢竟又沒多少感情。
“不是這個、武大人,那王府要在世子陵墓旁,修建一座佛塔,把采薇關入其中,為世子祈福,終生不可離塔!在下想要見女兒一麵,都不可得啊!”李恒盛搖著頭,把這些日子的委屈全部發泄出來。
“這麽霸道?”武安君微微蹙眉,這永興王府的行事作風,他當真是看不慣。
“他們說,是采薇克死了世子,不讓她陪葬,已經是給我李家天大的麵子了。據說,采薇想要逃離,卻被打折了腿,我這苦命的女兒啊!”李恒盛哭累了,用衣袖擦拭一下眼角,聽說是小檀的腿斷了,但是為了打動武安君,他也得把情形描述得嚴重一些。
“王府如此做,就不怕李家報複?”武安君到現在都沒搞明白,這李恒盛為何來找自己哭訴。
“李家,我李恒盛一介商賈,采薇一個外嫁的女子,算得了什麽?在他們眼中,都是工具罷了,等到沒用的時候,便一腳踢開。”李恒盛想起這事就悲從中來,連自家兄長都靠不住,又能指望誰來?
武安君有些錯愕,這永興王府有這麽猛嗎?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伯父隻要舍得錢財,總有法子救出采薇姑娘的!”武安君掂量了一下,若是他還是個山大王,說不定就出手把李采薇給救出來。
隻是他如今也是有官身的人了,再去幹打家劫舍的活,傳出去影響仕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