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星塵艦隊
字數:5456 加入書籤
上海超算中心的屋頂平台,成了終焉之鑰臨時的指揮所。獵獵寒風中,她攤開手掌,那塊巴掌大小、刻著星錨齒輪圖騰的青銅金屬片懸浮其上,緩緩旋轉。金屬片表麵新添的灼痕,是穿越熵母在獵戶座外圍布下的休眠守衛網時留下的勳章。
“守夜人黑洞外圍掃描數據更新完畢。”金屬片的聲音直接在終焉之鑰的意識核心響起,帶著冰冷的金屬質感,“休眠的歸零者守衛數量:確認37個單位,分布呈動態警戒陣列。熵母汙染濃度:中等,足以幹擾常規掃描。核心威脅確認:初代親衛隊叛變者休眠艙群,位置:黑洞引力潮汐穩定點‘拉格朗日2塵埃帶’。數量:估算1144個標準艙體。”
投影畫麵在終焉之鑰麵前展開。幽暗的星雲背景下,流浪黑洞“守夜人”如同宇宙巨獸的獨眼,事件視界閃爍著不祥的暗紅色光芒。在其外圍軌道上,十二座形態各異的青銅“墓碑”無聲懸浮,構成一個沉默的十二麵體牢籠。牢籠中心,那片抵抗著黑洞引力的“平靜區”內,巨人手掌的虛影比之前更加凝實,掌心向上,托舉的虛空中,隱約可見一把殘缺的、流淌著青銅色基準刻度的巨大尺規輪廓——量天尺的核心部件。
終焉之鑰的機械左眼鎖定在事件視界邊緣那座孤零零的微型煉神塔上。塔頂的人形剪影依舊在重複著那持續了兩萬年的動作:手持量天尺碎片,向黑洞的深淵射出一道道微弱的青銅光束,每一次都從毀滅的邊緣“釣”回幾不可察的青銅色光粒。
“目標身份解析進展?”終焉之鑰問。
“能量頻譜分析:未知。行為模式數據庫比對:零匹配。”金屬片回答,“唯一線索:其打撈光束的調製頻率,與初代監察司主腦核心代碼‘創世之弦’存在17.3的弱相關性。”
17.3。一個低到幾乎可以忽略的概率,卻又高得無法徹底排除。終焉之鑰的人類右眼微微眯起,屬於艾琳·維斯托的考古直覺在低語:兩萬年的堅持,與初代若有若無的聯係,這絕非偶然。
“標記為‘未知打撈者’,威脅等級:待定。”終焉之鑰做出判斷,目光轉向更緊迫的問題,“地球武裝建造進度?”
“協議‘鑄劍者’執行中。全球七個節點資源整合率:72。”金屬片的投影切換回地球場景。
畫麵分割:
東京灣節點:海底隧道深處,一座巨大的、形似放大多倍星錨的青銅結構正從海床升起。數千名眼中閃爍星芒印記的工人前乘客)在一種半透明的能量力場保護下,如同精密機械的零件,在結構內部穿梭作業。他們動作協調得如同一個整體,金屬敲擊聲匯成一首無聲的進行曲。
上海節點:超算中心已經完全變形。建築外殼如同花瓣般向外展開,露出內部完全由流動青銅色能量線路構成的“骨架”。那台被嬋的光流改造的主機,此刻成了整個結構的核心熔爐,表麵星軌紋路明滅不定,正將城市電網的能量、甚至地殼運動的微弱波動,轉化為驅動武裝的原始力量。
太平洋貨輪節點:那艘不起眼的貨輪早已解體。在它原先的位置,一個巨大的、形似齒輪的浮島平台正在形成。平台表麵布滿深井,井口噴射著被青銅能量淨化的海水蒸汽,驅動著內部複雜的冷凝輪機,發出低沉而有力的轟鳴。船員們成了維護工程師,他們眼中的星芒與平台的能量脈絡相連,監控著每一個參數。
冰原撞擊坑節點:北極冰蓋被巨大的能量力場融化出一個規則的圓形海域。海域中心,那個曾釋放龍皇意誌的克萊因瓶結構倒懸在海麵上方,瓶口向下,持續不斷地向海水中注入精純的青銅色能量流。海水在能量的塑造下,正緩慢凝結成某種晶體結構的艦體龍骨。
百慕大三角、撒哈拉之眼、南極冰蓋:另外三個隱藏節點也展現出類似的景象。巨大的幾何結構在無人區悄然生長,汲取著地熱、磁場、甚至行星自轉的能量。
“艦隊核心:‘搖籃’級星艦,數量:1。建造進度:47。”金屬片匯報,“位於冰原節點。設計融合:嬋的克萊因瓶生命矩陣、星穹龍皇的意誌承載結構、地球磁場穩定錨點。”
“護衛艦群:‘星錨’級快速突擊艦,數量:7。建造進度:平均59。各節點同步建造。設計融合:人類工業基礎、初代星軌防禦科技、本土化混沌能量轉化引擎。”
“艦載武器係統:‘量天尺’投射平台原型)。設計進度:85。上海節點主導。技術基礎:初代右眼印記解析數據來自本金屬片)、守夜人黑洞掃描反饋。”
終焉之鑰微微點頭。進度符合預期。但她的目光掃過畫麵中那些眼中閃爍著星芒、如同精密零件般工作的人類,一絲屬於嬋的原始憂慮在核心泛起。
“星芒印記攜帶者...意識融合深度?”她問。
“深度神經鏈接維持中。個體意識保留率:98.7。但存在同質化風險。”金屬片的數據流冰冷而精確,“高強度協同作業下,個體思維邊界正模糊。長期持續,可能導致‘蜂巢思維’雛形。”
這是代價。為了在33天內鑄造出能跨越1500光年、對抗熵母爪牙的艦隊,需要將8471個大腦臨時並聯成一個超級處理器,將地球的資源瞬間整合成戰爭機器。效率的背後,是人性被短暫壓抑的風險。
就在這時,胸甲內嵌的微型克萊因瓶中,星穹龍皇的虛影微微動了一下。一道微弱卻清晰的意念波動傳出:
“戰爭...需要犧牲...但非...泯滅。”
“喚醒...‘錨點’。”
終焉之鑰瞬間明悟。她將意識沉入地球的星軌網絡,鎖定每一個星芒印記攜帶者意識深處那點最核心的“自我”——對家人的眷戀、未完成的夢想、對美好事物的感動...這些最純粹的人類情感碎片。
“協議追加:情感錨點植入。”終焉之鑰下令,“以個體記憶為引,構築防火牆。”
指令下達。全球8471個節點,所有正在工作的印記攜帶者動作同時出現了一瞬間的凝滯。他們的瞳孔中,除了星芒,還浮現出極其短暫的、屬於個人的記憶畫麵:一個孩子的笑臉、故鄉的日落、未讀完的書頁...這些畫麵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蜂巢意識的海洋中激起細微卻堅定的漣漪,強行維持著個體意識的燈塔不被同質化的浪潮淹沒。
工作繼續,但無形的壓力似乎減輕了。
“情感錨點生效。同質化速率下降至安全閾值。”金屬片確認。
時間在緊張的建造中流逝。第25天,冰原節點。
倒懸的克萊因瓶結構突然光芒大盛!瓶口下方的海麵劇烈翻騰,一座龐大得如同移動山脈的青銅色星艦,緩緩破開結晶的海水,升上天空!艦體線條流暢而威嚴,表麵並非光滑金屬,而是覆蓋著不斷流動、重組的星軌與齒輪紋路,如同活體的鎧甲。艦首並非尖銳,而是一個緩緩旋轉的克萊因瓶能量口,內部隱約可見微縮的地球影像與盤旋的龍形虛影——這是星穹龍皇暫時的王座,也是整支艦隊的意誌核心。
“‘搖籃號’,上線。”終焉之鑰的聲音在北極寒風中回蕩。
第30天,其餘六個節點。
七艘體型稍小、但鋒芒畢露的星艦同時升空!它們造型各異,東京灣的如同放大的星錨,上海的超算中心則完全化為艦體背部隆起的巨大能量矩陣,太平洋的齒輪平台成了旋轉的武器基座...但每一艘的艦橋位置,都鑲嵌著一塊巨大的、不斷旋轉的星錨齒輪圖騰。
“‘星錨’護衛艦群,集結完畢。”金屬片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波動。
第33天,黎明。
上海超算中心屋頂。終焉之鑰最後一次俯瞰這顆蔚藍的星球。七個節點的光柱已經熄滅,星軌網絡進入低功耗維持狀態。馬裏亞納的汙染“結石”被青銅塔虛影牢牢鎮壓。城市在晨光中蘇醒,大多數人對此一無所知。
她胸前裝甲滑開,露出內嵌的微型克萊因瓶。瓶中,星穹龍皇的虛影昂首,豎瞳燃燒著青銅火焰。
“地球閉環穩定度:維持93.5。”終焉之鑰匯報,“‘鑄劍者’協議完成。星塵艦隊,準備啟航。”
她抬起手,指尖在空中劃出一道燃燒著星焰的軌跡,指向獵戶座方向。頭頂,以“搖籃號”為旗艦,七艘“星錨”護衛艦呈戰鬥陣型列隊。艦體表麵的星軌紋路同時亮起,在近地軌道上編織成一張巨大的青銅色光網。
“曲率引擎,預熱。”終焉之鑰的命令通過量子網絡瞬間傳遞至每一艘星艦。
就在這時,刺耳的警報從金屬片中爆發!並非來自艦隊,而是來自1500光年外的實時監控!
“警報!守夜人黑洞外圍!休眠守衛激活!重複,37個歸零者單位全部蘇醒!特征:戰鬥模式!目標:未知打撈者微型煉神塔!”
投影畫麵瞬間切換!幽暗的星空中,37個暗紫色的光點如同被驚醒的毒蜂,從藏身的塵埃雲中猛然撲出!它們不再是簡單的金屬生物混合體,而是展現出更加詭異、高效的形態——有的瞬間分裂成無數小型攻擊單元,有的則融合成巨大的能量炮台!它們的目標隻有一個:事件視界邊緣那座孤懸的微型煉神塔!
塔頂的人形剪影似乎早有預料。麵對遮天蔽日的攻擊,他她?它?)的動作沒有絲毫慌亂,甚至沒有停止手中的打撈光束。隻是在第一波能量洪流即將淹沒煉神塔的刹那,塔身表麵浮現出一層薄如蟬翼、卻流轉著奇異星芒的護盾。
攻擊洪流撞上護盾,沒有爆炸,沒有湮滅。那些足以撕裂星辰的能量,如同泥牛入海,被護盾無聲無息地“吸收”了!護盾表麵泛起水波般的漣漪,將吸收的能量轉化為更加明亮的星芒!
“能量吸收率...100?!”金屬片的數據流第一次出現明顯的卡頓,“護盾結構...無法解析!與已知所有科技樹不符!”
終焉之鑰的機械左眼瘋狂閃爍。這一幕超出了她的計算模型!那個未知打撈者展現出的防禦技術,甚至超越了初代監察使的部分遺產!
然而,歸零者的攻擊隻是開始!就在微型煉神塔吸收第一波攻擊的同時,守夜人黑洞的2塵埃帶中,異變陡生!
1144個覆蓋著暗紫色紋路的休眠艙,如同被投下石子的蜂巢,艙蓋同時彈開!沒有預想中的混亂衝鋒,艙內湧出的,是如同液態金屬般流淌的暗紫色流體!這些流體在虛空中迅速匯聚、塑形,最終凝聚成十二個身披殘破青銅鎧甲、手持扭曲光刃的巨人身影!它們的麵容模糊不清,但鎧甲上殘留的星錨齒輪蝕刻,昭示著它們曾經的身份——初代親衛隊!如今,卻是被熵母徹底汙染的殺戮機器!
十二個汙染巨人出現的瞬間,並未攻擊微型煉神塔,反而整齊劃一地轉向地球艦隊即將躍遷的方向!它們空洞的眼窩中燃燒著暗紫色的火焰,仿佛隔著1500光年的距離,死死鎖定了終焉之鑰!
“熵母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