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丙辰蠱禍
字數:3668 加入書籤
“大爺怎麽稱呼?”
“盧霆”
“盧寨老似乎對我們頗有敵意。”張浪的話讓盧霆丟柴的手一顫
“你身上有不好的味道…”
幾人環視一周,發現盧霆視線停留在張浪身上,不,準確的說是停留在張浪身上的竹筒上。
張浪撥弄了一下叮鈴哐啷的竹筒
“這些麽?”
桑太衝略微隱晦的解釋了這些竹筒的來曆,並表述了此行的目的和身上的竹筒有關。
盧霆眼睛微眯,光暗明滅,半邊臉藏在黑暗中,看不清其中意味,虛玄側身,虛提著兩個背包,眼睛乜著佝僂的老人。
良久老人的聲音才從火光中傳來
“丙辰蠱禍過去已經近一甲子,想不到有生之年還能看到蠱術,不知此是否是天意輪轉。”
桑太衝:“丙辰蠱禍?”
“埋在曆史浪潮之中的殘渣,幾位不知道也沒什麽稀奇。”
這時候吊在火塘上的小爐子咕嚕咕嚕滾著,柴火煙裹米粥香氣彌漫在吊腳樓中,勾人饞蟲,桑太衝肚子響起叫聲。
盧霆取了幾個碗,分給幾人。
張浪吹了吹蒸騰的熱氣,隻見碗中米粒飽滿,上麵浮了些豬雜,水米交融,顏色恰當,看起來尤為動人。
耳邊傳來稀裏呼嚕的聲音,轉頭見桑太衝已經一碗下肚,還腆著臉又朝老人要了一碗。
老頭接過碗後又添一碗遞回給桑太衝,才又續著之前的話題道:“要說這起蠱禍,便不得不提及他的來曆,三個甲子之前,苗疆連年天災,官府“提甲追征,獄滿為患”,苗人不滿苛政重索,舉了一支義軍,此軍名為秀眉軍。”
“與赤眉有何關係?”
“並無關聯,隻是因為首領叫張秀眉。”
“盧寨老繼續。”
老頭喝了一口粥:“張秀眉其中一名軍師柳文才,為抗擊韃子的粘杆處,網羅苗疆奇人編成一訣死隊,正是這些奇人,配合著張秀眉沒收土司、地主、屯軍的土地分還農民的新政,才讓秀眉軍接二連三的打勝仗,苗疆也有了幾年太平日子。”
“再後來,南邊的太平天國被平,六天王盡歿,清廷終於騰出手來解決苗疆秀眉軍,沒有太平天國在前頂著,秀眉軍獨木難支。”
虛玄在聽到太平天國六天王時,表情很是奇怪,張浪不解,卻知道此時不宜多問,便打算事後再作計較。
“那柳文才卻是個有才的,見事不可為,曾勸張秀眉轉戰荊楚,卻被張秀眉駁回,而後不顧兵力懸殊與清廷一決死戰,最終才致兵敗,張秀眉身死後,起義宣告失敗。”
“再之後,柳文才假死脫身,他手下奇人也隨著他隱居苗疆。”
“這些奇人自立【平天教】,教眾稱平天使,因為起義失敗蟄伏了一段時間,至百年前才恢複生息,而後國亂,這些【平天使】自發狙擊外敵,傷亡慘重,掌權的柳氏一族滿門遭禍,整個【平天教】也徹底分裂成了兩撥。”
“即掌握驅邪避鬼,消災厄難的鬼師一族,這些鬼師自稱【萬眾鬼師】
和掌握了詭秘莫測,恐怖血腥的蠱師一族,這些蠱師被稱為【平天蠱教】。”
桑太衝放下碗,恍然道:“【萬眾鬼師】竟然是這麽來的,我師父沒和我提過...”
這個【萬眾鬼師】就是之前桑太衝帶李付貴治病的那個鬼師族群,其勢力遍布苗疆各個苗寨,和其他眾多勢力交好,端公一脈也與他們大有淵源。
而且根據之前推測,鬼師可能就是這起蠱禍的罪魁禍首,想不到在這聽到了他們的背景,張浪竟然有種“錯有錯著”的感歎。
“不知道不足為奇,有些事情不被人知道,是有心人故意不讓人知道。”盧霆大有深意道
虛玄皺眉道:“那【平天蠱教】難道就是故意被人掩蓋的?”那粥擺在他身前,卻一點沒碰。
“正是如此,華夏新立,天下太平,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有些上不得台麵的髒東西要掃盡,別人自然不會束手就擒,一甲子前,平天蠱教便在苗疆釀成多起慘案,經曆過的人將其稱之為《丙辰蠱禍》。”
張浪亦是皺眉,因為這些事情,【邪門】檔案中竟然沒有記載,
除了天級檔案,張浪沒有權限閱覽,理論上地、玄、黃三級他都有權限查看,臨來之前特意查看了相關檔案,並沒《丙辰蠱禍》的檔案,這是為什麽?
真的是有人特意掩蓋?
盧霆:“蠱禍波及甚廣,官方聯並鬼師合力鎮壓,曆時三個月,將【平天蠱教】剿滅,經犁庭掃穴的清剿,漏網者不過寥寥”
這估計就是桑太衝近十幾年也沒有聽過蠱術的原因了!
這一刻張浪想的很多,如【萬眾鬼師】的背景,先是抗擊外敵,又做了鎮壓兄弟派係的白手套,那麽官方束手的原因算是找到了。
功不可沒,可能就是說的這段曆史!
夜郎總負責人一定是知道這點,但是又不能明說,所以側麵提點了桑太衝,隻是桑太衝是個半路出家的,個中齟齬並不了解,才走了幾步錯棋。
而蠱術來源,兩教同源,說不定鬼師本來就有蠱師的傳承,也有可能是剿滅【平天蠱教】時監守自盜,藏了一手,兩種都有可能。
可是現在都過了一甲子了,鬼師到底是因為什麽突然發癲,自己的鬼師傳承不香麽?搞什麽新【平天蠱教】,難道他也懂背幫規,懂跨欄?
粥,大半進了桑太衝的肚子,火塘的火也漸漸熄滅,張浪看了看天色,見老人似乎故事已經講完,便起身告辭。
等張浪幾人到了門口,隱沒在昏暗的中的盧寨老才似乎想起什麽似的:“對了,還有一件事突然想起來了。”
張浪走在最後,聞言回頭道:“寨老請說”
“相傳秀眉軍兵敗後,退守之地便是雷公山,遭清軍合圍斷水斷糧,張秀眉遍尋雷公山沒有找到一點幹淨水源,直到烏鴉坡時,張秀眉頓足斥天,忽有清泉如銀柱奔湧,清水順著山坡流淌,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後人用磚石壘砌,成了一口井,至今未幹竭”
“此井無名,終年水冰刺骨,卻不知是否是你們尋找的——涼水井。”
喜歡邪門:我在月背打神仙請大家收藏:()邪門:我在月背打神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