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狗皮子瘋了!
字數:3240 加入書籤
第185章
“幾位客官,裏邊請~!”店小二麻利地一抖肩上毛巾,聲音清亮脆生,動作行雲流水,光是這份熱情勁兒,都能給店裏招攬不少客人。
門外站著的幾人卻沒有邁步的意思,領頭的一位抬手製止了小二的殷勤,臉上帶著和氣的笑容:“小二哥,甭忙活了。我們不是來吃飯的,你們東家今日可在店中?”
小二一聽不是食客,臉上笑容不變,嘴上卻不著痕跡的攔了一道:“哎喲,真不巧!東家今兒個有喜,不在店裏。您要有事吩咐,小的記下來,保管一字不差轉告東家。”這話滴水不漏,既不得罪人,至於東家在不在,全憑對方後麵要說的話。
幾人也不強求,為首之人從懷裏掏出一張折疊整齊的紙,遞了過去:“那就有勞了。我們是城裏新設的衙門——‘鏡城監市’,專管對接城中商戶買賣事宜。日後店裏遇到什麽棘手的事情,盡管來找我們。這張《民稅易知》單,上麵列明了新的稅則,務必交給你們東家過目。”
小二一聽“衙門”、“稅則”,心裏咯噔一下,臉上笑容更恭敬了,身子矮了半截,卻沒伸手去接那紙,反而連連作揖沒有去接東西:“哎呀呀!您看這事鬧的,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不知是幾位大人當麵,真是該打!外頭日頭烈,幾位請進去喝杯清茶消消暑。”
幾人位監市官再三擺手推辭。
小二察言觀色半天,知道這紙是非接不可了,但嘴上依然把話說得漂亮:“大人體諒!實在是這事兒太大!小人口傳筆錄,玩意有個差池,小的這飯碗砸了是小,誤了大人的事是大!
不如這樣,等東家忙完這幾日,讓他親自設宴,為幾位大人接風洗塵,倒是您耳提麵命,不比我傳話來得好。”
稅吏被遣散之後,滿城百姓哪個不拍手稱快?可這高興勁兒還沒過去幾天呢,轉眼又冒出來個“監市”!
小二心裏直犯嘀咕:這城頭大王旗換了又換,可騎在老百姓頭上的把戲,怎麽聞著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無非是換了一匹人騎到老百姓頭上罷了,到底是什麽也沒有改變。
反正他是打定主意了,能拖一時是一時,看看別家怎麽應對。反正槍打出頭鳥,這錢,絕對不能第一個交。
類似的場景,幾位監市這一路不知經曆了幾回。幾人相視苦笑,為首之人無奈地歎了口氣,語氣懇切道:“小二哥,別怕。我們不是從前那些敲骨吸髓的稅吏!隻要你老實本分做經營,保準你一年到頭你也見不著我們第二回!更不用請我們吃什麽飯!”
他不由分說,將那薄薄一張紙塞進小二懷裏,“這知由單你且拿著,上麵的字不多,我們就不挨家挨戶宣講了,告辭!”
說完,幾人沒給小二反應的時間,轉身就走。
“大人!大人!喝口茶再走啊....”小二假意追了幾步,看著幾位“官爺”步履匆匆,仿佛身後有什麽洪水猛獸追著似的,不由得停下腳步,撓了撓頭,一臉見了鬼似的表情:“奇了怪了,這幫狗皮子.....這是轉性了?擱以前,恨不得把咱這店當他們家食堂...”
他滿腹狐疑地低頭、展開懷中那張還散發著淡淡墨香的《民稅易知》。
目光掃過,一個個鬥大、力透紙背的“免”字,如同雷霆般在他眼前炸開。
【免征月稅,賦稅改月為年!】
【免征雜稅,丁稅!隻征農商兩稅】!
【稅率由當年收成及商事繁茂而定,不設定額。】
【免除自本令頒布之前,所有商戶一應欠繳稅款!】
【所有稅款,應由商戶,農戶自行據實申報!不得多報謊報,不得瞞報不報!】
【為減輕負擔,如有不明之處,可隨時向鏡城監市詢問!】
落款處、赫然是“鏡城民會議閣”,而非之前的城主府落款。
“掌掌掌.......掌櫃的!”小二的聲音陡然拔高八度,帶著難以置信的狂喜和驚駭,像是被踩著尾巴的貓,攥著那張輕飄飄卻重俞千斤的紙,連滾帶爬地衝進店裏,聲音都劈了叉:“掌櫃的!快出來看呐,那幫狗皮子....他們瘋了!!!真瘋了!!”
......
“掌櫃的,你歇著!這種粗活哪能讓您沾手!快放下!快放下!”梓豪眼疾手快,一把搶過杜依然肩上的扁擔。這擔子兩頭沉甸甸的磚石分量,遠超他的預料,剛扛上肩,就壓得他一個趔趄,差點閃了腰。
旁邊的琴琴趕緊上前扶著丈夫,又氣又急地嗔怪道:“逞什麽能啊你!傷才沒好多久,你當自己是大力金剛?掌櫃沒累著,倒先把你這笨蛋給壓趴下了。”
杜依然關心道:“沒事吧?”
梓豪穩住身形,臉上臊得通紅:“沒....事事兒!掌櫃的,這磚石太重了!你這金枝玉葉的身子,怎麽能幹這種粗活,我去外麵雇幾力工人來!”
杜依然抬手擦了擦額角晶瑩的汗珠,笑容爽朗明媚,帶著一種天然的親和力:“活兒不分貴賤,人就該這樣。大家都在為重建灰街出力,我這醉仙樓的東家,怎麽能袖手旁觀?”
原來的店小二不幸殞命於灰街最初的動蕩中,醉仙樓也付之一炬。梓豪感念杜依然在他們夫妻二人最困難時伸出援手,主動請纓接下了跑堂的活,琴琴則成了廚娘無。
幾個月來給灰街力工和開天教兄弟做大鍋飯的經曆,讓琴琴的廚藝突飛猛進,人還沒正式掌勺,就已經靠著手藝籠絡了一批忠實的未來食客。
梓豪被杜依然說得啞口無言,隻能求助的看向妻子。
店外,灰街重建的工地上,一片熱火朝天!
民夫、挑夫喊著耗子,肩挑手扛,運送著磚石木料,人人臉上都洋溢著昂揚的幹勁。前幾日那場決定灰街命運、最終取得勝利的“大仗”,至今仍是街頭巷尾最熱話題。他們是幸存者,更是勝利者,此刻正用雙手,將勝利的果實一點一滴築進這飽經磨難的灰街土地裏。
一座座磚石結構的樓房如雨後春筍一般拔地而起,一條嶄新、更顯生機的繁華街道雛形,已然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