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勝負立分

字數:9286   加入書籤

A+A-


    “絕不可行!趙遲箭術非凡,昔年春平君因他的箭矢而喪城,兩百餘丈外即可毀門。
    若上將軍失去盾牌軍保護,恐有性命之虞。”
    一名從邯鄲逃脫的將領嚴肅警告。
    廉頗冷笑一聲,對這些擔憂置若罔聞。”我征戰多年,連白起都不曾讓我退縮,何懼一介秦將?”
    他心中暗想,逃離邯鄲者皆無能之輩,趙偃也不例外,未能與國共存亡實為恥辱。
    無視眾議,廉頗毅然駕車趕往邯鄲。
    抵達後,趙遲見到廉頗,不禁讚歎:“果然名不虛傳,膽識過人。”
    廉頗叮囑趙遲:“任何人不得妄動。”
    趙遲應諾,命城上將士收起箭矢,以防誤傷。
    兩軍交戰,廉頗此舉展現了趙國主將的膽識與禮節,任何冒犯之舉都會損害秦軍聲譽。
    廉頗驅車至城下,高聲挑戰:“趙遲,可敢出城一戰?”
    趙遲坦然回應:“有何不敢?”
    雙方皆欲以氣勢壓倒對方。
    趙遲召喚血虎,躍上其背,血虎雖小卻氣勢驚人,出城震懾敵軍。
    廉頗見狀震驚,趙軍亦議論紛紛,內心不安。
    廉頗鎮定道:“久聞趙遲將軍威名,今日得見,果然名副其實。”
    廉頗臉色陰沉,握緊的拳頭透露出壓抑的怒火。
    城頭上的趙軍士氣低落,混合著憤怒、不甘與屈辱的情緒。
    正如趙遲所說,這是莫大的羞辱。
    京城淪陷,國難當頭,君主與重臣卻拋棄百姓生死,選擇倉皇逃亡。
    這一敗嚴重削弱了趙軍的鬥誌。
    秦軍的話句句屬實,讓趙軍倍感無奈。
    京城陷落已是奇恥大辱,如今全城秦軍齊聲嘲笑,更讓趙軍顏麵掃地。
    刺耳的譏笑令趙軍將士心如刀割。
    連鑾駕中的趙偃也因憤怒而臉色鐵青。
    “上將軍,率軍攻破此城,我要讓這些秦人血債血償。”
    “攻城。”
    趙偃咬牙切齒地命令。
    “全軍聽令!”
    廉頗驅車返回中軍,冰冷的目光鎖定邯鄲城。
    他拔出佩劍,指向城池。
    “進攻。”
    一聲令下,殺意彌漫四周。
    數百傳令兵迅速將命令傳達給各部。
    瞬間,二十五萬趙軍開始行動。
    “準備應戰。”
    趙遲站在城頭,看著趙軍出城,沉穩下令。
    “是。”
    諸將回應。
    城牆上,近兩萬秦軍弓箭手嚴陣以待。
    箭矢已備,冷視前方。
    廉頗指揮下,趙軍先鋒快速推進至城關附近。
    趙遲冷眼旁觀,十萬精銳足以應對。
    趙軍逐漸靠近,距離二百丈時——
    “殺!”
    冰冷指令貫穿城頭。
    此令一出,便是奪命信號。
    “風,風,風。”
    “狂風。”
    城頭上的秦軍齊聲呐喊,拉弓搭箭,仰射四十五度。
    刹那間,萬箭齊發。
    尖嘯聲響起,上萬箭矢騰空,化為密集箭雨,傾瀉而下。
    射擊結束,城門前的士兵迅速撤退,後續部隊補位再次發射。
    同時,城內箭雨不停,猛烈打擊趙軍。
    亂箭之下,無數趙軍倒下,橫屍城前。
    然而,廉頗神情依舊。
    攻城之戰本就殘酷,以命換城。
    “五日內破城則局勢扭轉,否則我趙國危矣。”
    廉頗暗自歎息。
    邊疆空虛,各地駐軍不足五萬,難以抵擋王翦進攻。
    隻盼五日內破城,否則後果難料。
    對趙偃與郭開等人來說,找到廉頗猶如抓住最後希望,重拾信心。
    但他們未曾察覺,趙國已身處生死邊緣。
    趙軍持續衝鋒,秦軍寸步不讓,全力射箭。
    待趙軍接近城下,雲梯架設完成時,上百台投石機早已準備就緒,鎖定目標。
    巨石落下,摧毀趙軍攻城器械。
    邯鄲攻防戰就此展開。
    血虎,聚合戰場之力,助你壯大。”
    趙遲凝視身旁的血虎,心神相通。
    “嗚!”
    血虎低吼一聲,血光在其周身驟然暴漲。
    刹那間,戰場中無數陣亡趙國將士的怨氣、血腥氣息、殺意如潮湧向血虎,被其吸納後,力量愈發強盛。
    此戰乃趙國生死存亡的關鍵一役。
    趙遲鎮守邯鄲,背水而戰,無路可退。
    城內儲備了數月的糧草輜重。
    盡管廉頗攻勢淩厲,趙遲依然從容不迫。
    秦軍絕不會像趙國君主那般棄城逃跑。
    隻要堅守邯鄲不過八日,勝負立分。
    待王翦大軍抵達,廉頗支撐的局麵將即刻崩塌,無論他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秦滅趙的結局。
    ……
    秦帝國,鹹陽,章台宮。
    多位重臣齊聚章台宮,圍繞祖龍麵前的地圖商議。
    “桓漪的大軍如今何在?”
    祖龍目光落在地圖上,沉著發問。
    “回稟大王。”
    “不久前方得知,桓漪將軍已出函穀關,想必此刻已與王翦將軍會合,開始執行滅趙計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尉繚恭敬答道。
    “藍田大營、函穀大營。”
    十萬兵力足以覆滅趙國,祖龍點頭表示認可。
    “大王,”
    李思上前一步,“當初若能命令趙遲攻打趙國就好了。
    但他未接王詔,轉而進攻魏國,不僅錯失了讓趙國首尾難顧的戰略機會,還使我們陷入兩麵作戰的困境,這對大秦極為不利。”
    “廷尉所言甚是。”
    王綰附和道。
    “我不認同二位的觀點。”
    尉繚笑著開口。
    “哦?尉繚大人有何見解?”
    王綰和李思一同看向他。
    “趙遲必會選擇攻趙。”
    尉繚堅定說道。
    “為何如此確定?若趙遲進攻魏國而非趙國,這對我們而言將是巨大隱患。
    即便以我秦帝國之力,也難以同時應付趙魏兩國。”
    “若趙遲貿然攻魏,南陽之戰便成過錯,而非功績,會成為動搖國本的潛在威脅。”
    李思嚴肅指出。
    他的話直接否定了趙遲在南陽之戰中的貢獻,將其行為視為動搖國本的罪責。
    對此,尉繚顯然不滿,高聲反駁:“廷尉此言太過極端!”
    “是否極端,需看趙遲的實際行動。
    若他真的攻魏,諸位當清楚後果。”
    李思堅持立場。
    “夠了!”
    祖龍轉身製止二人的爭論。
    “大王息怒。”
    兩人連忙低頭行禮。
    “李思,你言辭確有不當。”
    祖龍冷眼瞪著他,“雖然之前你針對趙遲之事,我不宜多說,但如今他是大秦上將軍,建立了諸多功績。
    如果你繼續無理取鬧,實在令我失望。”
    聽到此話。
    祖龍臉色陰沉,李思心中一震,意識到祖龍已經洞悉了他的想法。
    “大王息怒,臣知錯了。”
    李思急忙伏地叩首。
    “這是最後的機會,寡人不願朝廷紛爭不止,若有下次,寡人絕不容忍。”
    祖龍目光如炬,冷冷盯著李思。
    “謝陛下寬恕。”
    李思額頭冒汗。
    “你們可知道,南陽大勝後,朕為何未命趙遲攻趙?”
    祖龍環顧群臣,聲音威嚴。
    “臣等不明。”
    眾臣搖頭。
    “南陽一戰,趙遲功勞顯著,智略膽識盡顯。
    從鹹陽到南陽八日路程,足以扭轉局勢。
    朕若下旨,反成多餘,因朕相信他會自行判斷。”
    “朕確信他必會攻趙。”
    祖龍語氣堅定。
    “正如陛下所言,鹹陽離韓地遙遠,消息傳遞不易。
    趙遲不知陛下滅趙的決心,若誤判陛下將攻而自身不動,恐陷入趙軍包圍,全軍覆沒。”
    “此風險極大。”
    “趙遲真的會冒險嗎?”
    王綰眉頭緊鎖。
    此話一出,馮劫、蒙毅等重臣連連點頭。
    若趙遲知情自是另一回事,但南陽大捷是良機,可順勢伐趙魏,然而趙遲不明陛下意圖,若陛下不出兵,他恐陷險境。
    “朕是在賭。”
    “賭他懂朕。”
    祖龍神色平靜,負手而立。
    他深信趙遲絕不會辜負他的信任。
    群臣沉默,無人應答。
    此刻隻能等待,靜候趙遲的消息,觀望趙國的反應。
    許久後。
    “報!”
    “啟稟陛下。”
    “趙國急報!”
    一名銳士快步入殿,手中持著軍報。
    “速呈上來!”
    祖龍激動地喊道。
    趙高上前接過軍報,恭敬遞給祖龍。
    祖龍迫不及待地展開軍報。
    一看之下,笑意滿麵。
    “哈哈哈!”
    “趙遲,果然不負朕望。”
    “朕就知道你懂朕的心意。”
    “太好了!”
    “趙國必亡無疑。”
    祖龍緊握軍報,仰天大笑。
    這般狂喜,祖龍少見。
    南陽大捷時有此,短短兩月後,他又沉浸其中。
    顯然,軍報內容定與趙遲相關。
    “難道趙遲真的開始攻趙了?”
    見祖龍興奮的樣子,章台宮群臣紛紛猜測。
    “諸位愛卿。”
    “朕賭贏了。”
    祖龍回過神來,帶著幾分得意說道。
    “自南陽一戰後,趙遲將降卒安置在陽城,率十五萬大軍攻趙,以妙計打開晉陽城門,未發一箭一矢便奪取城池,斬殺敵軍萬餘,俘虜數萬。
    隨後攻破安陽,直逼邯鄲。
    如今,邯鄲已被我秦占據。
    趙偃及趙國文武官員皆逃離邯鄲。
    邯鄲現已歸我秦所有。”
    祖龍大笑宣布。
    趙遲的捷報讓祖龍極為振奮。
    兩年以來,趙遲的表現始終令祖龍驚訝。
    每一次都讓祖龍讚歎不已。
    此次滅趙行動,若依正麵強攻,廉頗若在場,勢必令秦軍傷亡慘重,代價高昂。
    趙遲另辟蹊徑,迅速扭轉戰局。”未發一兵一卒便取晉陽,又攻克邯鄲,趙國都城,文武官員是否已逃散?”
    “趙遲竟能如此,輕鬆攻下趙國重兵把守的都城。”
    “此功績真出自趙遲之手?”
    “他竟敢孤注一擲,將全軍生死置於險境,賭大王會發兵趙國。”
    “膽識與智謀,世無其二。”
    “他確已成功。”
    聞此消息,群臣震驚不已,無不瞠目結舌。
    除尉繚早料趙遲會攻趙外,餘者皆以為他不敢冒此大險。
    然事實證明他們失算了。
    趙遲反其道而行,不但攻趙,更奪邯鄲,此戰績堪稱前無古人。
    “臣等賀大王。”
    眾大臣回過神來,齊向祖龍道賀。
    “朕本以為趙遲此舉會讓左右為難,進退維穀。
    廉頗亦會被調離邊疆,此乃滅趙良機。
    豈料趙遲竟獲如此戰果,連邯鄲也失守。”
    “看來朕對趙遲的判斷過於保守。”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