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此情景令諸子心中酸楚

字數:8688   加入書籤

A+A-


    “叔父?”
    兩小歪頭看著這些公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叔父好!”
    趙鈺琪大方問候。
    “叔父好!”
    趙遲緊隨其後,生怕落後。
    聽到孩子們的話,諸公子反應不一。
    有人皺眉思索,有人露出詫異神色,也有人毫不意外。
    胡亥反應迅速,笑著回應道:“哎呀,這兩個孩子真可愛。”
    趙高瞥了一眼,心中暗喜:幸虧提前告知胡亥公子,大王對趙家兄妹的喜愛,或許公子能借此機會與趙家結緣。
    此刻,祖龍忽然抬起頭,眉間微皺,冷冷掃視扶蘇、公子高等人:“難道沒聽見他們在叫你們?”
    此話一出,大殿氣氛頓時凝重。
    “啊。”
    “嗯。”
    諸公子急忙回應,生怕祖龍記掛在心。
    自此以後,他們明白了祖龍對這對兄妹的重視。
    在祖龍心中,自己與冬兒所生的兒子才是真正的血脈,其他妃嬪所育之子僅是維係王室血統罷了。
    在他眼中,眼前的這些兒子遠不如兩個孫兒重要。
    “阿爺。”
    趙鈺琪好奇問道,“他們似乎害怕你?”
    “你們也不怕阿爺?”
    祖龍溫和一笑。
    “我們怕父王,不怕阿爺。”
    “阿爺是天下對我們最慈愛的人。”
    兩小緊緊抱住祖龍撒嬌。
    “哈哈。”
    祖龍開懷笑道,“你們也是阿爺的好孫兒。”
    此情此景令周圍幾位公子深感觸動。
    自幼至今,他們從未感受過如此深厚的寵愛與溫情,甚至連父親的身影都難得一見,且每次相見都是冷峻麵孔。
    “今日入宮所為何事?”
    祖龍語氣嚴肅,目光如炬,“在外已參與宗室事務,想必已有不少作為。”
    “回稟父王,兒臣聽聞父王歸來,特來拜見。”
    眾公子齊聲回應。
    “嗯,莫要荒廢正業。
    若無他事,即可退下。”
    祖龍注視著眼前的兒子們,心中無多言語。
    他們對他心存敬畏,而他也無意多言。
    相較於現今的王宮,祖龍更懷念昔日居於趙遲府邸的日子。
    在那裏,他能無憂無慮地享受寧靜生活,不必顧慮重重,也不需維持威嚴。
    短短數日,趙遲便顯得親近隨和,少了拘謹,這正是祖龍向往的氛圍,尤其是有兩孫相伴,更覺溫馨愜意。
    “父王。”
    “不知這是哪家的孩子?”
    扶蘇挺身而出,儒雅氣質盡顯無疑,是諸多公子中最出眾的一位。
    “這是趙遲的孩子。”
    祖龍瞥了扶蘇一眼,滿是疑問。
    “難怪,原是趙遲的兒女。”
    “趙遲乃我國最年輕的上將軍,看來父王如此鍾愛他的子女,實因對趙遲的信任。”
    “據說日前趙遲成婚時,父王還特意赴雍城主持儀式,並賜予許多珍寶……”
    提及趙遲的名字,眾公子恍然大悟。
    然而,刹那間,一幅令人膽寒的畫麵浮現在眾人腦海。
    “父王。”
    “依我國律例,外臣入宮不得超過一日,縱使趙遲之子年幼,此舉亦不合規矩。
    章台宮乃父王處理國事之地,關乎國家根本,外人不得涉足。”
    扶蘇神情嚴肅,雖外表儒雅卻透著剛毅。
    聽完這番話,祖龍眉宇緊鎖:“竟敢以律例教訓朕?何人教授於你?”
    “乃父王親自任命的儒家賢師淳於越教導孩兒,承蒙恩師指點,才知萬事皆受律例約束。
    若無律例,天下必亂。”
    “身為秦帝國之君,唯有自身守律,方能名正言順治理天下,使百姓信服,共同遵循禮製。”
    扶蘇絲毫不懼祖龍的震怒,繼續說道。
    眾人凝視著這一切,無不震驚地看著扶蘇。
    他們萬萬沒想到,平日溫文爾雅的大哥竟如此大膽,竟敢指責父王過失,並欲以律例駁斥父王。
    “扶蘇真是愚昧,竟敢違抗父王,注定失敗。”
    胡亥眼中閃過一絲笑意,“他雖為長子,名義上有理,卻因冒犯父王,看他日後如何贏得宗族支持。”
    趙高暗中冷笑,認為扶蘇過於愚蠢。
    此時,祖龍臉色已鐵青。
    “扶蘇,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
    祖龍聲音冰冷刺骨。
    “兒臣明白自己所說,即便父王震怒,扶蘇依然直言。”
    “治國理政需遵律守例,為人君者應為臣民表率。
    兒臣直言,實為護持律法。”
    扶蘇神情篤定,無畏無懼。
    “淳於越之儒學,確對你影響甚深。”
    秦王祖龍注視扶蘇,眉宇間怒意隱現。
    多年以來,他對諸子寄厚望,盼其卓爾不群。
    故而為諸子延聘名師教導。
    豈料扶蘇離鹹陽不過數載,竟已成這般姿態?
    “長兄莫非失常?竟敢與父王爭辯禮法?”
    “他豈能不知父王之威嚴淩駕於禮法之上?”
    眾公子皆對扶蘇之舉震驚,此番舉動遠超預期。
    小事一樁,外臣之子因寵入宮卻失禮,卻被扶蘇以禮責罰,實在出乎意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繼續。”
    胡亥暗喜,期待扶蘇再露破綻。
    “先生教誨,銘記不忘。”
    “儒家禮法乃天下根本,廣布於世,方可使萬民安康。”
    扶蘇依舊從容應對。
    “你……”
    祖龍聽扶蘇侃侃而談,怒不可遏。
    忽聞殿外傳來沉穩之聲:“扶蘇公子所言,老夫不敢認同。”
    眾人循聲看去,一青年將軍披甲佩劍緩步入殿。
    “爹爹!”
    “何事至此?”
    “許久未見爹爹。”
    趙遲身旁的趙鈺琪與趙熙歡喜起身,奔向父親。
    “哈哈,這兩個小淘氣記得我。”
    趙遲攬住兩女,笑容慈祥。
    祖龍原本嚴肅的麵容亦露笑意,見到趙遲,情緒似有好轉。
    “莫非他是趙遲?”
    扶蘇與眾公子皆注視趙遲,驚異於其年少威名。
    “去玩耍吧。”
    安置好子女後,趙遲讓他們離去。
    轉身向祖龍行禮:“臣叩見大王。”
    “來得正好,煙言呢?”
    祖龍微笑道,冷峻盡散,換以溫和。
    此情景令諸子心中酸楚。
    片刻前冷淡如冰,趙遲一到即展笑顏,親和無比。
    祖龍不僅優待趙遲子女,更對其本人格外重視,這種偏愛令皇子們未曾體驗,甚至覺得趙遲如親子一般。
    “煙言在府中理事,隨後前來問安。”
    趙遲答道。
    “此女頗有分寸。”
    祖龍點頭淺笑。
    趙遲一到,祖龍怒火漸熄。
    “若無要事,你們退下吧。”
    祖龍對兒子們說道。
    “遵命。”
    眾人紛紛領命,準備離開。
    唯獨扶蘇如未聞般佇立不動。
    “想必您便是威名遠播的大秦上將軍趙遲。”
    扶蘇注視著趙遲,語氣中含著幾分試探,“先前我直言冒犯,將軍何以沉默?是將軍另有見解,還是輕視我大秦禮法?”
    趙遲饒有興致地打量著扶蘇,心中暗歎:“果然如此,史書所載無誤。
    這扶蘇果真頑固,被儒家束縛住了。
    難怪先皇雖重其才,卻終未立為儲君,或許對他期望過高,最終難免失望。”
    趙遲明白,此時的儒家與後世大相徑庭。
    當時儒家崇尚仁義,視禮法為次要;而漢代獨尊儒術,實則是法家思想的融入。
    真正的儒家以忠孝為根基,輔以法家手段穩固君權,這奠定了後世治國的理論基礎。
    “你的意思是,要用禮法質疑君主是否應守禮法?”
    趙遲笑著反問。
    “父王乃一國之君,理當作百姓表率,豈能不守禮法?”
    扶蘇鄭重答道,“若連君主都不遵循禮法,百姓又如何仿效?”
    “那麽,儒家最看重的是什麽?”
    趙遲平靜追問。
    “儒家倡導忠孝仁義,以仁義和禮法治國。”
    扶蘇毫不猶豫地答道。
    趙遲針鋒相對:“那你斥責父親,也算盡忠嗎?”
    扶蘇沉思片刻:“為大秦江山,為國家安定,依禮法舉薦賢能,何談不忠?這才是真忠誠,無所畏懼。”
    “那頂撞父親,也算孝順?”
    趙遲追問。
    “父親若有錯,子女規勸正是孝道。”
    扶蘇坦然回應。
    “很好。”
    趙遲微笑,“你信奉儒法治國,相信這是最佳之道?”
    “自然。”
    扶蘇堅定回答,“以儒法治天下,必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
    看著這一幕,扶蘇對儒法的執著已近偏執。
    “這孩子,愈發難懂了。”
    “竟被淳於越教得如此糊塗。”
    祖龍眉心緊鎖,怒火升騰。
    他環視其餘皇子,有的驚懼不安,有的暗自慶幸未受牽連,還有人幸災樂禍。
    此即他的兒子們。
    表麵溫良,內心各懷算計。
    祖龍既感失望,又滿是憂慮,擔心他們能否守住基業。
    然而,當他望向趙遲時,心中稍安:“這些兒子,個個不省心,若將來真能統一四海,我恐已不在人世,他們能守住這份基業嗎?還好有遲兒,否則大秦未來堪憂。”
    “這些不成器的後輩,終究難成大器。”
    “儒家綱常……”
    “何其荒謬。”
    “難怪嶽丈當初勸我不要急著認下遲兒,也無需為冬兒追封或遷葬王陵。
    連親生子女都受製於禮法,那些宗室與朝臣豈會有所收斂?”
    祖龍冷眼旁觀,對扶蘇的堅持深感失望。
    儒家綱常,不過虛妄之談。
    他祖龍為何要被這些陳規束縛?
    “罷了。”
    “我已經明白你的想法了。”
    “在你心中,儒家綱常堪稱諸子百家的至高典範。”
    “儒家綱常是治國安邦的根本。”
    “無論何人,都不應違背儒家綱常,是也不是?”
    趙遲的笑容漸漸淡去,神情嚴肅地回應:“正是如此。”
    “秦帝國、國家乃至天下,都應尊崇綱常,唯有此才能安定四方。”
    扶蘇語氣堅定,秉持這一信念。
    “這隻是你的個人觀點罷了。”
    “那今日我們就深入探討一番。
    這裏雖是章台宮,卻非秦王議政之處。
    章台宮不過大王的居所,家中行事還需拘泥於你口中的綱常?你在家休憩時,是否也被綱常束縛?難道百姓居家時,也需要遵循你的綱常?僅僅因小事便想否定君父,用綱常彰顯所謂大義,豈不可笑?”
    “你稱儒家綱常以忠孝為本,仁義為先。
    但在君父麵前這般無禮,何談忠孝?以此宣揚綱常禮儀,不覺可笑?”
    趙遲直視扶蘇,毫不留情地指責。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