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他將難以釋懷

字數:9050   加入書籤

A+A-


    “如今天下安定,軍權不再如前關鍵,這天下本應屬吾等文官,豈容趙遲這般武人肆意妄為……”
    眾目送趙遲離去。
    朝堂之上,諸多官員顯露出忌憚與怨恨。
    趙遲今日提議廢除分封製,觸動了他們的利益,怎會不恨?
    這或是趙遲今日敢於直言批評群臣、指責扶蘇的根本原因。
    得罪這些人後,他恐難久留鹹陽。
    一旦被流放邊疆,他們必會煽動輿論,迫使他遠離繁華,這豈不正合他們心意?
    “大王英明。”
    “臣等讚同。”
    此刻,群臣齊聲附和。
    廢除分封製的決定已然確定。
    扶蘇獨坐殿中,神情暗淡,心中滿是憂慮。
    趙遲不留情麵的指責再次讓他對自己的禮法學識產生懷疑,所學究竟有何意義?
    趙遲指責他身為不肖子孫、不顧秦帝國根基的話語,似乎也頗有道理。
    “或許趙遲是對的,除了是父王的兒子,我確實一無是處。
    為了秦帝國,為了父王,我未曾付出絲毫努力。”
    扶蘇苦笑著說道。
    “幸而有遲兒。”
    “若非他歸來,揭露奸佞真麵目之事恐難以實現。”
    “隻是。”
    “見他們這般憎恨遲兒,即便我承認父子關係,他們也不會善罷甘休。”
    大秦即將陷入動蕩,祖龍立於朝堂,目光如霜。
    次日,朝廷或將損失過半官員。
    “啟奏大王,”
    有人出列發言,“廢除分封製、推行郡縣製已成定局。
    為鞏固大秦千秋基業,今日武安君與諸位上將軍齊聚,或可敲定太子人選。”
    “父王曾言,武安君歸朝之日便是太子確定之時。”
    王綰高聲稟報。
    分封製被廢,王綰深感惋惜。
    他盼扶蘇繼位,延續王氏家族榮光。
    餘年有限,他須有所作為。
    “相邦所言甚是。”
    眾臣隨聲附和,“天下已定,正是確立太子與王後的時機。”
    朝中多數官員懇請祖龍指定繼承人。
    蒙武、王翦、桓漪注視著趙遲,知他肩負重任。
    如今天下統一,父子相認在即。
    “然武安君尚未認祖歸宗,若倉促宣布,恐生變故。
    大王或許會先與武安君商議,再正式確定太子人選。”
    扶蘇與胡亥滿懷期待,但王綰的建議令祖龍頗感不悅。
    “明日,百官齊聚宗廟,寡人將公布太子與王後人選。”
    祖龍語氣冷峻,目光掃視全場。
    此外,武安君需前往章台宮,其餘人可先行退朝。
    此言充滿不容置疑之意。
    說畢,祖龍轉身離去。
    “秦始皇又為何召我?述職抑或其他?”
    趙遲心中思索。
    待祖龍離開後,蒙毅、韓非、馮去疾等人立刻來到趙遲身旁。
    “武安君。”
    眾人紛紛向趙遲行禮。
    “我們都是舊識,不必如此拘謹。”
    趙遲笑著說道。
    “哈哈。”
    “武安君。”
    “您此次為大秦立下非凡之功。”
    馮去疾笑道。
    他剛從外地調回不久,身為九卿多年在外任職,難得回京,若非祖龍召喚,似顯不合時宜。
    因此,其弟馮劫被派往齊楚等地任職。
    “馮大人謬讚了。”
    趙遲淡然一笑,“身為大秦之臣,理當竭誠盡智。”
    幾句客套後,眾人讓開,任趙遲前去覲見。
    蒙武、王翦等人尤為謹慎,他們深知此刻對於父子相認的重要性,不敢稍有疏忽。
    “自今日起,”
    “大秦即將開啟變革之途,”
    “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
    蒙武、蒙毅、王翦等人目送趙遲遠去,目光複雜,既有隱憂,亦有對未來的期待。
    章台宮如往日般淩亂,孩童的玩具散落四處,顯然是趙遲兒女的手筆。
    這座曆代秦王的寢宮雖受人敬仰,卻顯得隨性而不拘束,與人們想象中的莊嚴完全不同。
    “這兩個小家夥,”
    “簡直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
    “罷了,秦王待我家不薄,我們也該有所回報。”
    “總之,走一步看一步吧。”
    趙遲望向宮內,眼前浮現出孩子們嬉戲的畫麵。
    祖龍背著手站在巨大的沙盤前。
    “臣拜見大王。”
    趙遲入殿,躬身行禮。
    “嗬嗬。”
    祖龍注視趙遲,心中思緒翻湧。
    兩年未見,趙遲愈發成熟穩重,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威儀。
    “過來。”
    祖龍溫和說道。
    祖龍對趙遲始終心存愧疚,因此格外優待,這份關懷遠超其他皇子的期盼。
    畢竟,趙遲出類拔萃,為秦帝國建下不朽功績,無人可比。
    趙遲毫無拘束,直接靠近。
    他看向沙盤,中原大地的輪廓分明,原本的彩旗已消失,隻剩下秦帝國的旗幟。
    “趙遲,”
    祖龍開口,“看見這地圖了嗎?天下已定。
    千年來,天下分裂,王朝更替頻繁,各國興衰交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商朝時,數千諸侯各自為政,名義上效忠君主,實則叛亂不斷,最終因分封製而亡。
    周朝取代商朝,不過是商的一個小國,因野心崛起才得以 。
    雖然周滅商,但根本問題未解,諸侯依舊割據,表麵尊崇周室,暗中卻不從命。
    直到今日,大秦憑借實力一統天下,消滅諸國,這與以往的更替截然不同。
    過去,隻需諸侯順服便可易主;而今,我們徹底根除割據,不留後患。
    這是史無前例的變革。
    天下安定後,若再沿用分封製,正如你所見,幾十年甚至百年後,天下仍將動蕩不止。”
    “戰火將在我們民族中延續。”
    “趙遲。”
    “在這廣闊天地間,你是傑出之士,也是最具遠見的人。”
    “那是自然。”
    “朝堂諸公雖察覺時局,卻為私利與權謀所惑,對國之安危置之不理,全然不顧秦帝國千秋基業與社稷興衰。”
    “寡人對你的情懷深感欽佩。”
    祖龍凝視趙遲,目光沉穩而帶有幾分讚許。
    此時此刻,祖龍已不再是父親,而是統禦天下的君主。
    他正向秦帝國的武安君致以誠摯謝意,感謝其在安定國家、統一六國中的貢獻。
    趙遲提議恢複分封製度,卻毅然婉拒這份功勳。
    這樣的勇氣與果斷令人欽佩。
    祖龍心生敬意,即便趙遲是他的父親,此刻他依然充滿仰慕。
    因為兒子與他同樣心係百姓,而非沉溺權力。
    “臣不敢擔當此榮譽。”
    趙遲謙遜回應,祖龍感慨不已。
    也許這可稱為大義,但趙遲心中仍有私心。
    若推行分封製,秦末時是否還能輕鬆平定叛亂,減少同族間的傷亡?
    另外,
    趙遲深知曆史,明白秦始皇不會采納分封製,何必因此觸怒君王?
    “不必顧慮這些。”
    “你是為了大秦,為了天下百姓。”
    “理應受萬民敬仰。”
    祖龍微笑道,語氣嚴肅。
    “大王今日召見,有何要事?”
    趙遲直視祖龍,迅速轉移話題。
    “有些話想與你說。”
    祖龍注視趙遲,欲言又止,內心隱隱忐忑。
    多年努力終於一統天下,今日得以傾訴衷腸。
    祖龍想直白告知趙遲:“我是你的父親。”
    但憂慮一旦出口,趙遲可能無法接受,往昔無拘無束的友情將消失殆盡。
    若果真如此,他將難以釋懷。
    然而,如今四海歸一,別無退路。
    他對遲兒母子的虧欠必須彌補。
    否則,何以心安?
    “大王。”
    趙遲含笑開口,“臣有一事上奏,請大王恩準。”
    “何事?”
    祖龍疑惑地望著他。
    “天下既定,諸侯覆滅,中原無戰亂,臣身為武夫,不願虛度光陰,懇請大王恩準,赴北疆戍守,守護一方。”
    “為大王抵禦外敵。”
    趙遲直言。
    此言一出,祖龍臉色微變,心中也泛起不安。
    “莫非視我為棄之不用?”
    “欲借戍邊自保?”
    祖龍聲音微顫,目光緊緊盯住趙遲。
    若屬實,他難免失望。
    “絕非如此。”
    趙遲輕搖首,鄭重否認:“大王絕非薄情之人,我請纓戍邊實為自保,非因懼大王,而是厭倦朝堂爭鬥。”
    “四海歸一,吾之才智無從施展,廟堂紛爭非吾所願。
    太平盛世,大王亦當立嗣,此事我不願參與。”
    趙遲直言陳誌。
    此言入情入理,正可動祖龍之心。
    “然今日召你前來,確有要事相告。”
    祖龍見趙遲意誌堅定,決意坦陳。
    “何事?”
    趙遲詢問,見祖龍神色凝重,似有大事將至。
    “你非一直在尋父嗎?”
    祖龍凝視他,欲窺其反應。
    “然。”
    趙遲頷首承認,“可惜至今音訊全無。”
    “寡人得知你父的消息。”
    祖龍心中忐忑,緩緩道出。
    第x章 父子相認,情義深長
    此話出口,趙遲神情微怔,隨即浮現出濃厚興趣,急切追問:“是誰?現居何處?”
    “你對他可有怨念?”
    祖龍略顯焦慮地反問。
    “或許有一點。”
    趙遲沉思片刻後答道。
    “然我已非稚子,若他能說明當年棄我們母子的理由,恐怕我也不會再怨恨了。”
    趙遲語氣平靜。
    “你是否佩戴你母留下的玉佩?”
    祖龍打量著他。
    “是的。”
    趙遲點頭確認,“臨終前,我母托付此玉,將其分為兩半,一半給了煙言,另一半我常隨身攜帶。”
    “正是此物。”
    趙遲從懷中取出那塊血脈相連的玉佩。
    “大王,”
    趙遲誠懇問道,“此玉屬族,難道他也同為族之人?”
    祖龍既已坦誠相對,趙遲亦決心探究。
    “此玉,我多年未曾見過。”
    祖龍接過玉佩,眼中閃過一絲追憶。
    “其實,”
    祖龍緊握玉佩繼續說道,“你父並非有意拋棄你們母子。”
    趙遲默默聽完,未發一言。
    “你父與你母幼年相識,情投意合,猶如今日你與煙言一般。”
    “然而,與你安逸的生活不同,你父母從小曆經諸多磨難,飽受欺淩,常處險境。”
    祖龍手持玉佩,緩緩講述往事。”你母極為勇敢,雖為女子,氣魄不讓須眉。
    每當有人騷擾你父時,她便毅然挺身保護,以柔弱之軀築起屏障。
    那時,你母比你父更加堅強,而你父卻十分膽怯。”
    回憶湧上心頭,祖龍雙目泛紅,眼角滑落幾滴清淚。
    然而,祖龍並未察覺,趙遲卻注意到了。
    “莫非……”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