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人心難以歸順

字數:4945   加入書籤

A+A-


    “大將軍想必早已洞悉,接下來的勁敵是何人了吧?否則,大將軍何故派王離、章平領十萬秦軍抵禦項籍?”
    蕭丞相亦猜中韓信即將全力對抗項籍大軍。
    韓信微微一笑,道:
    “正是,本將與項籍一戰,遲早難免。如今眾叛親離的諸侯中,唯有項籍的大軍能與本將主力抗衡。加之項籍占據大半個南方,若讓他站穩腳跟,必成大患。”
    蕭丞相麵露凝重:“大將軍,劉邦已前往彭城,見證項籍擁立熊啟為楚新王。一旦項籍高舉楚旗,南方舊楚之地必將歸心項籍,楚國亦將成為大將軍征伐各國的勁敵。不知大將軍對於即將到來的秦楚決戰,是否有必勝之把握?”
    麵對蕭丞相的質疑,韓信輕輕搖頭,隨即笑而不語。
    “哈哈哈哈,李將軍,從軍事謀略的角度看,現今時代,我隻欽佩一位人物,隻是時機尚未成熟,我尚未獲得此人的消息。將來,我必定會將其掌控。至於戰場上的英勇作戰,普天之下,我隻看重趙勇一人,一個擅長指揮,一個名為趙勇,除此二人,其餘人等,包括現今立於諸侯之巔的李霸,我皆不放在眼中。”
    談及軍事才能,張凱心中唯有一人,那便是被譽為軍神的吳謀。至於戰場上的衝鋒陷陣,張凱自認能與趙勇平分秋色。盡管即將到來的秦楚決戰並非滅楚的最終戰役,但張凱誓要摧毀李霸的所有信心。
    平定天下,總是需要一個過程,否則,人心難以歸順。
    唯有經曆一場場大戰,百姓才會重燃對和平的渴望。而當下的大秦子民,除了秦國本土的關中、漢中及蜀地之外,其他各地的百姓都對恢複往昔六國的統治抱有極大的幻想。
    唯有逐漸打破他們的幻想,再度統一的時刻才會到來。
    見張凱如此信心滿滿,李信也不再多言,隨即詢問起未來的安排。
    “不知將軍,將如何安置李信?”
    張凱直言不諱,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抵達陳留後,我會安排人馬護送李大人前往鹹陽。當前局勢緊迫,朝堂之上百廢待興。李斯丞相年事已高,我擔心他難以承受繁重的工作。一旦李斯丞相有缺,整個朝堂將群龍無首。”
    “我曾說過,李大人你有非凡之才。我會向陛下提議,讓李大人先在鹹陽擔任少府和治粟內史兩職,負責山川賦稅和租稅錢穀的管理,以及財政收支事務。如今秦國府庫恐怕早已混亂,前線大軍征戰急需糧草。待時機成熟,我會向陛下奏報,舉薦李大人出任右丞相,統管全國政務。”
    聽聞張凱的打算,不僅是李信大為驚訝,就連一旁的隨從張成也感到極為震撼。李信此前不過是沛縣協助縣令管理賦稅的小吏,雖然在沛縣小有名氣,但在泗水郡卻微不足道。張凱竟能如此放心,對僅有幾麵之緣的李信許下如此高位?
    “這,將軍,這似乎不太合適吧。我畢竟出身卑微,何以值得將軍如此看重?”
    李信謙卑地開口,他未曾料到張凱竟真的言出必行。
    “李大人,如今帝國危在旦夕,隻要是人才,對帝國有用的人才,自當不拘一格地重用。”
    “李大人難道甘願讓一身才智埋沒於卑微之位?我趙雄用人,向來唯才是用,我更信任李大人的為人。我趙雄敢於起兵誅除張祿奸賊,擁戴賢明之君登位,正因我趙雄深信,總有一天,我大楚的明君定能以仁德治理百姓。而在這一過程中,首先需要的,便是李大人這樣的治國棟梁。”
    “那些六國後裔又怎樣,世家大族又怎樣,出身卑微又怎樣,陳涉吳廣雖亡,但他們的一句話卻極有道理。”
    李斯與韓風皆注視著趙雄。
    “王侯將相,豈有天生貴賤之分!”
    王侯將相,豈有天生貴賤之分?
    多麽鼓舞人心的一句話,此刻的李斯對趙雄的印象,已遠非“震驚”二字所能概括。
    趙雄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加之他如今的聲望,讓李斯在心中感歎,幸虧自己如今與趙雄同陣營。麵對趙雄這樣全能的人物,天下間恐難尋其二。
    “上將軍真是時時令人驚歎,大楚有上將軍力挽狂瀾,真乃天助大楚。”
    韓風出身貧寒,在項羽陣營中地位平平,聽到趙雄今日這番言辭,內心也被激起波瀾。
    “李大人,上將軍如此看重您,真是可喜可賀。”
    韓風向李斯抱拳祝賀,李斯連連擺手。趙雄審視著韓風,項羽麾下的沛縣集團中,功勳卓著者,如李斯、範增,其次是鍾離眛、龍且等人,韓風則與季布、虞子期等人並列。論一統天下的功勞,韓信、英布、彭越居首,但韓風為人忠厚,後期能得善終,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性格。
    彭城之戰,項羽大敗項羽,項羽慌忙逃竄,是韓風駕車救主。韓風載著項羽、虞姬,還有項羽的一對兒女,漢軍在後麵窮追不舍。韓風駕車疾馳,戰馬漸漸疲憊,項羽焦急之下,幾次將兒女踢下馬車,韓風不顧危險,屢次將項羽的兒女救上馬車。項羽眼見追兵將至,多次欲加害韓風,最終韓風憑借超凡的駕車技藝,才最終脫險。
    而被韓風屢次救下的項羽女兒,正是後來的虞美人,那個兒子,正是項羽的嫡長子。也正因這次事件,虞姬極度信任韓風,有了這層關係,韓風才能在楚漢相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韓風,聞你駕車技藝高超,想必能統領好本將軍的車騎隊伍。你將李大人安全送至郢都後,便返回前線,本將軍封你為車騎校尉如何?”
    在一支龐大的軍隊中,有一支由數百輛馬車構成、約三千人組成的隊伍,曆來充當主將的親衛隊。鑒於李辰擁有特殊才能,最好讓他充分發揮所長。
    當得知主將打算讓李辰直接擔任騎兵校尉時,李辰感到難以置信。因為在當前的秦朝軍隊體係中,戰車已不再是春秋戰國時戰場上的主導力量。盡管秦軍仍有小規模的戰車部隊,但其核心已逐漸轉向騎兵與步兵。
    “我……我能直接成為主將的騎兵校尉嗎?”李辰聲音顫抖地問道。主將隻是一笑置之,回答說:“當然可以,我手下的騎兵也有數百輛馬車、三千士兵,今後都由你來指揮。而且,不隻是你,戰後我還打算親自招募周雄、曹勇、灌豪等人。如果劉元能早日覺悟,他也歡迎歸順朝廷。”
    見到主將如此不拘一格,李辰心中頗為震動。在他眼中,主將應是高傲自大、俯視眾生的形象,沒想到他竟如此看重他們這些出身平凡的人。李辰對主將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主將的大恩大德,李辰永生難忘。”李辰恭敬地向主將行禮,臉上滿是敬佩之色。其實,在用人不拘一格、充分信任下屬、隨時采納建議方麵,還有一位人物與主將相似,那就是劉邦。
    “既然加入我們,自然不會埋沒任何一位義士的才華。”主將深知,要想統一天下,必須廣納天下英才。
    主將一行人經過栗縣,繼續北上,距離外黃已不足百裏。
    “報,稟報主將,駐守雍丘的將領是楊樂,來自關中,是李斯大人新近派來的,似乎有意讓他接替李由擔任三川郡郡守。”
    對於楊樂,主將似乎並不熟悉。
    “既然出身關中,也算是老秦人了。李斯如此看重楊樂,他必定有過人之處吧!”下屬解釋完後,主將有些疑惑地說。
    “主將有所不知,此人出自關中楊氏,也算武將世家。他的族兄楊豪現為武關守將,楊端、楊樛此前都是大秦的名將,功勳顯赫。”
    提到楊豪駐守武關,主將不禁想起了劉邦西進攻打鹹陽的曆史事件。劉邦正是趁著主將率領主力在巨鹿作戰的時機,從南陽經武關、嶢關一路打到關中,兵臨鹹陽城下,迫使秦王子嬰開城投降。
    想到這裏,主將決定親自去拜訪楊樂一趟。
    “蕭大人,你們繼續前進,我去雍丘一趟,一日之內必定追上你們。”說完,主將策馬向雍丘方向疾馳而去。而蕭何一行人則繼續緩緩向外黃方向前進。
    夕陽西下,前方兩座高山聳立,一道峽穀橫亙在前。蕭何一行人緩緩駛入峽穀之中。
    “前進,前進!”
    峽穀之中,四麵峭壁如削,唯一通道不過數丈之寬,仿佛一夫當關,萬軍難越。
    李穆緊隨張晨之後,目光掃過周圍的峭壁,心中暗自憂慮。
    “張大人,此地地勢險要,恐怕有伏兵啊!”
    張晨略顯驚訝,環顧四周,隻見一片死寂。
    “不會吧,上將不是說,魏地的叛軍都已被平定了嗎,怎會還有叛軍?”
    張晨話音剛落,前方一塊巨石後突然躍出一人。
    “嗖嗖嗖!”
    數十支箭矢瞬間飛來,張晨與李穆緊勒馬韁,箭矢紛紛落在前方地麵。張晨抬眼望去,巨石之上,一名身材魁梧、皮膚黝黑、頭發散亂之人,手持長槍橫亙在前。
    “不好,張大人,真有山賊!”
    李穆震驚之餘,前方峽穀口已湧現出大片人影,其中大半身著甲胄,手持長矛盾牌,不似普通山賊。
    護衛的秦軍騎兵迅速上前,將張晨與李穆護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