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此行可謂不虛此行

字數:5483   加入書籤

A+A-


    當時西楚霸王項羽正與劉邦在滎陽對峙,天下最終歸屬尚未可知。
    魏雄為人狡詐且無信,起初跟隨劉邦攻打項羽,聽到算命人的話後,心中時常暗喜,又動搖起來,背叛劉邦,打算坐山觀虎鬥,後又與項羽聯合,反複無常。
    後來劉邦派曹參等人攻打魏地,一舉俘虜了魏雄,將魏國改為郡,把戚夫人送入宮中織布的工房。魏雄死後,劉邦有次到織布工房,見戚夫人頗有姿色,便納入後宮,寵幸後生下了劉啟。
    劉邦死後,在呂後的操控下,周勃等人平定呂氏之亂後,決定擁立素有仁義的代王劉啟為大漢的第三代皇帝。劉啟為人寬厚仁慈,由他開啟了大漢的繁榮時期——文景之治。
    故而,李煜與趙元霸之間尚存一絲關聯。趙元霸正為張先生之事黯然神傷,李煜卻不巧地登門造訪。
    “兄長,李煜特來求見。”
    “李煜?他來此所為何事?”
    趙元霸心情正糟,李強便領著李煜的身影步入。
    “哈哈哈哈,趙兄,李煜特地前來拜見!”
    見李煜麵帶笑容,趙元霸稍作調整心情。雖眼下李煜既無人馬亦無地盤,但他乃李喆之堂弟,未來或有所成,眼下不宜徹底得罪。
    “哦,原來是李煜賢弟大駕光臨,不知找我有何要事?”
    趙元霸抬手,對李煜微微施禮。
    李煜更顯謙卑,對趙元霸道:“趙兄,眼下項雄已擁立楚王,兵強馬壯,諸侯皆敬仰之。
    聞項雄近日助韓非複立韓國,在下有一不情之請。吾兄李喆為秦將章晗所殺,我與秦軍有不共戴天之仇。趙兄作為擁立楚王盟友之一,威望甚高,還請趙兄與我一同求助項雄,說服其助我複立魏國。一旦將來我能成功收複魏地,必當重謝趙兄大恩。”
    趙元霸審視著李煜,回想章晗率秦軍突襲臨濟,李煜竟能突圍而出,也算機智。但僅憑李煜欲複國,難度頗大。
    “賢弟啊,你如今既無兵馬又無城池,複國之路不易啊。”
    趙元霸暗示李煜,韓非尚有張良相助,你如今如同空殼,還想稱王?
    李煜繼續道:“趙兄有所不知,我雖暫無兵馬城池,但項雄率楚軍已圍章晗大軍於定陶,大戰一觸即發。無論勝負,魏地必受波及,我可趁勢平複魏地,收拾民心,定能重振魏國雄風。”
    李煜信心滿滿,趙元霸細想,旁側的李強亦覺李煜所言有理。
    “兄長,魏地緊鄰我們泗水郡,依我看,此事可行。無論成敗,對我們皆無害。”
    趙元霸認同李強看法,魏地重要,此時助李煜一把,若成功,將來或有收獲。
    “好,沒問題,我們現在就去見項雄。”
    言罷,趙元霸與李煜一同前往項雄府邸。
    如今項雄乃擁立熊琛最大功臣,楚軍主力多為項雄部將,熊琛這個楚懷王,不過名義領袖罷了,乃項雄為招攬人心所立。
    李煜直接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望著旁邊忐忑不安的趙龍,韓廣自然沒有其他異議。就當前的天下局勢而言,韓廣的主要且唯一的對手乃是秦軍,其餘諸侯不過是輔助力量,能對他構成威脅的,實在寥寥無幾。
    “目前章晗一戰便攻占了臨淄城,趙王自盡,廣袤的趙地群龍無首,盡落章晗之手。既然你是趙王的堂兄,自然有稱王複國的權利。暴秦正意圖逐個消滅我們這些諸侯,此刻,多一個盟友便是多一線生機,多一份勝算。”
    “我即將前往巨野,率領主力大軍一舉擊敗李信和王離的十萬秦軍,並誘使章晗主力前來決戰。你們也可趁章晗大軍東進之際迅速收複失地。如今各路諸侯皆以鏟除暴秦為目標,對盟友而言,互相幫助理所應當。你要複立趙國,我絕對支持。”
    韓廣沒有絲毫猶豫,直接表示全力支持趙龍。
    站在一旁的趙龍聽後,內心頓時歡喜萬分,臉上洋溢著笑容。
    “好,趙龍感謝韓公的相助之恩。”
    此行可謂不虛此行。
    趙龍滿心歡喜地告辭離去,韓廣單獨留下了李煜。
    “沛公,如今楚國已複,我們也到了與章晗再次開戰的時候了。”
    韓廣拍了拍李煜的肩膀,看來,韓廣這是要有所行動了?
    “韓公,是要準備決戰了嗎?”
    韓廣點了點頭。
    “不錯,明日召集所有將領前來議事。如今楚國複興,聲威浩蕩,正是擊敗章晗,鏟除暴秦的大好時機,我們應一鼓作氣,果斷出兵。”
    彭城
    楚王宮中
    熊膽偷偷觀察著不遠處帶領楚國所有文武大臣的韓廣。
    隻見韓廣身著莊重服飾,身後一眾文武緩緩步入大殿。初次見到韓廣,熊膽內心仍有些畏懼。
    兩人所處的位置頗為微妙。熊膽從一名鄉間的牧童,一躍成為地位顯赫、萬人矚目的楚王,對韓廣,他內心充滿感激,但潛意識裏,也有些暗暗擔憂。
    “韓廣拜見楚王。”
    “拜見楚王。”
    一眾文武紛紛向高座上的熊膽行禮,熊膽內心已被權位帶來的榮耀深深陶醉。
    “諸位免禮,免禮。”
    韓廣也不囉嗦,在他看來,熊膽隻需安穩地坐在王位上即可,國家大事,由他韓廣一手把握。接著,他又向楚懷王一拜。
    “稟報楚君,時下我國楚已重振,民心所向,我軍士氣高昂,正值一舉消滅定陶秦兵之良機,推翻暴秦,指日可待,懇請楚君下令,臣即刻便能率軍出征。”
    項雄言辭堅定,其後的韓辰與雷傲等文武官員皆注視著楚浩,期待其應允。
    “哈哈哈哈,武勇侯既有如此壯誌,孤自當應允,預祝武勇侯首戰告捷,哈哈哈哈。”
    “謝楚君恩準,項雄定當殲滅秦軍,戰勝章晗。”
    楚浩勉強一笑,望著神色凝重的項雄,感到自己在這大殿之中,似乎與周遭氛圍格格不入,一時愣坐在王位之上。
    大殿中,項雄依然躬身,楚浩繼續注視著他。此時,一旁的上將軍韓辰見狀,上前一步。
    “楚君,臣陪您去園中散步如何?近日風光正好,哈哈哈哈。”
    楚浩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項雄接下來的軍事籌劃,並未打算讓他這位楚君參與,他所能做的,僅是點頭應允。楚浩心中升起一絲被輕視之感,方才還享受著的無上榮耀,瞬間消散,心中頗為無奈。
    “哈哈哈哈,上將軍,孤正有此意,咱們走吧。”
    楚浩不得不順勢而下,離開大殿。項雄目送楚浩離去後,轉身麵向眾將領心腹,開始接下來的軍事籌劃。
    “諸位,眼下楚國已重建,短短數日,便有數萬勇士匯聚彭城,加入我軍。我軍十萬大軍正圍困蘇峻與雷蒙於定陶。今日楚君已應允此次作戰計劃,諸位有何見解,但說無妨。”
    範盛亦從前線返回彭城,眾人聚於巨幅地圖前。
    “主公,有何猶豫?我們應即刻前往定陶,先吞下那十萬秦軍,再與章晗決戰。一旦擊敗章晗,推翻大秦豈不是易如反掌!”
    鍾飛此言一出,龍翔與蒲勇等將領紛紛舉手響應。
    “對,隻要主公一聲令下,我們定能拿下定陶!”
    “主公,下令吧!”
    眾人情緒激動,唯獨項羽略顯冷靜,這引起了項雄的注意。
    “羽兒,你為何沉默不語?”
    項羽抬手道:“叔父,定陶的蘇峻與雷蒙已如囊中之物,我們應關注的是臨濟城的章晗,他的主力大軍才是我們的真正威脅。隻要能誘使章晗大軍前來,一戰擊潰之,我們對秦的作戰才算真正有意義。”
    項雄聞言一震,項羽果然已日漸成熟,少了往日的狂妄,看來兩次失敗讓他學會了思考與沉穩。
    項雄不由走到項羽身旁,輕輕拍了拍這位他視為子侄的項羽。
    “不錯,現在的你,總算有了幾分名將的風采,我希望你能一直保持這份清醒。”
    項雄轉過身,目光聚焦於地圖上的臨濟城。他心中早有籌謀,今日欲驗證其可行性。他望向身旁的範蠡,後者心領神會。在場的文臣如呂望等,皆擅長內政,戰略眼光自然無法與範蠡相提並論。
    範蠡審視著地圖,身為項雄麾下唯一的智囊,他敏銳地察覺到秦軍主力此刻皆集中在魏地,而後方的南陽與潁川則兵力空虛。
    “主公請看,章邯的十五萬大軍此刻仍駐守在臨濟,而蘇角與涉間的十萬大軍則在定陶牽製我軍。依我之見,我們應尋找章邯的軟肋,方能大敗於他。”
    項威凝視著地圖,提出疑問:“軍師,章邯曆來戰無不勝,他的軟肋,豈是輕易可尋?”
    此時,劉邦緩緩擠至人群前方,麵對項威的疑問,範蠡指向碭郡旁的南陽與潁川。
    “此地,便是章邯的軟肋所在。”
    項雄的想法與範蠡不謀而合。眾人紛紛將目光聚焦於南陽與潁川,劉邦也緊盯著地圖,張良與蕭何不在,他不得不親自擔當起智囊的角色。
    “大哥,軍師,我軍兵力集中,勉強能與章邯抗衡,難道還要分散兵力嗎?”
    範蠡注視著地圖,隨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策略:“善用兵者,應善用兵勢。既然正麵交鋒無必勝把握,我們就需另辟蹊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章邯剛立新帝,我們便應不顧一切攻打他的後方,吸引其主力前來。待其疲憊不堪,我們先攻下定陶,再尋機與章邯主力決戰,則必勝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