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曙光初現新政伊始
字數:5660 加入書籤
熔金洞口的陽光徹底驅散了最後的陰霾,那股源自暗影之心的不甘與怨懟,已隨著古老煉金師的靈魂消散而灰飛煙滅。
蘇然低頭凝視著古戒,那條完整的盤龍紋路溫潤如玉,龍爪中的明珠,正是被淨化的暗影之心,此刻閃爍著柔和而堅定的光芒。
嬴政掌心的陽光似乎依舊溫熱,他眼中的激蕩與豪情尚未平息,“人心若正,天命亦可改”,這句話,連同那句“法者,天下之程式,萬事之儀表”,已深深烙印在他心間。
“走,去看看橋修好了沒。”蘇然的聲音打破了片刻的沉靜,他拍了拍嬴政的肩,這話語中蘊含的深意,嬴政已然明了。
那不僅僅是趙匡胤的橋,更是通往民心之路,通往盛世太平的基石。
劉伯溫撫須微笑,青羽仙子亦是眸光清亮,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
返回鹹陽的路上,晨曦徹底鋪滿了大地,遠處的村落輪廓愈發清晰,雞犬相聞,充滿了人間煙火的氣息。
這勃勃生機,與熔金洞內的壓抑絕望形成了鮮明對比,讓眾人心中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又增添了幾分熱切。
嬴政的步伐比來時更加沉穩,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彩,那是暴烈之後的悔悟,更是悔悟之後的堅定。
他不再僅僅是那個追求長生、威壓四海的始皇帝,更是一位真正開始思考如何讓這片土地長治久安的君王。
鹹陽宮,依舊是那般威嚴肅穆,但當嬴政踏入朝堂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敏銳地察覺到了一種不同以往的氣息。
他的目光掃過階下群臣,少了些許以往的銳利壓迫,多了幾分深沉的審視。
“諸位。”嬴政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朕自巡遊歸來,於泰山之巔,於東海之濱,亦於險惡洞窟之內,思索良多。何為萬世基業?非金石之堅,非兵戈之利,乃民心所向,天下歸一。”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寂靜。
不少老臣麵麵相覷,他們習慣了始皇帝雷厲風行的指令,卻鮮少聽聞他如此直白地剖析內心。
蘇然與劉伯溫並肩站在一旁,青羽仙子和董雪則在後方稍遠處。
蘇然知道,這是嬴政蛻變的開始,也是他推行新政的最佳時機。
“即日起,大秦將行新政。”嬴政語調一轉,帶著雷霆萬鈞之勢,“蘇卿,便由你向眾臣詳述。”
蘇然上前一步,目光坦然地迎向那些或驚疑、或審視、或期待的眼神。
“陛下聖明。”他先是躬身一禮,隨即朗聲道:“新政之要,在於利民強國,固本清源。其一,興修水利,推廣新農具,改良耕作之法,確保農田灌溉無虞,力求倉廩充實,百姓無饑餒之憂。”
他話音剛落,列席的李斯眉頭便微微一蹙。
作為丞相,他對任何可能動搖國本的變革都抱持著天然的警惕。
“蘇先生所言之農具、耕法,聞所未聞,若貿然推行,恐擾亂農時,反致歉收。”
蘇然微微一笑,並不意外李斯的質疑。
“李相國多慮了。這些新法與農具,皆經過實地勘驗,部分已在小範圍內試行,成效顯著。譬如曲轅犁,省力高效;譬如壟作法,保水保肥。具體章程與圖樣,皆已備好,可供諸位傳閱。且推行之初,當以點帶麵,擇良田沃土先行,絕非一蹴而就。”
嬴政沉聲道:“此事,朕已與蘇卿詳議,確有奇效。李斯,你當全力配合,不得有誤。”
李斯見嬴政態度堅決,隻得躬身應諾:“臣,遵旨。”心中卻仍存疑慮,決定先行觀察。
蘇然繼續說道:“其二,酌情減輕賦稅,尤其是對新墾荒地、受災之地的百姓,當施以仁政,予以三年或五年之免賦期,鼓勵生產,休養生息。國之根本在民,民富則國強。”
這話更是引起一片竊竊私語。
秦法嚴苛,賦稅繁重,乃是天下皆知。
減輕賦稅,這無疑是巨大的轉變。
“其三,加強邊防,整頓軍務,然並非一味窮兵黷武。”蘇然看向幾位將領,包括曾與他有過交集的蒙恬與王翦,“當賞罰分明,提升士卒待遇,精兵簡政,同時於邊境之地,鼓勵軍屯,戍邊與生產並舉,既可減輕國家糧草轉運之負,亦可使邊疆穩固,百姓安居。”
蒙恬王翦這位沙場老將,捋著胡須,若有所思,他一生征戰,見過太多因賦役繁重而起的民怨,蘇然的策略,似乎在為大秦的根基注入新的活力。
蘇然的闡述清晰透徹,引經據典,又結合現代管理理念,條條切中時弊,邏輯縝密。
嬴政不時頷首,目光中帶著全然的信任與支持。
劉伯溫則在一旁偶爾補充幾句,以其深厚的謀略智慧,為蘇然的政策提供佐證。
朝會持續了數個時辰,爭論與探討此起彼伏。
反對之聲自然不少,尤其是那些守舊的官員和既得利益者,如素來與李斯政見相左的馮去疾,便多次出言詰難,認為此乃動搖祖宗之法。
而淳於越等儒生更是痛心疾首,認為此舉偏離了古聖先賢之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嬴政的決心異常堅定,蘇然的辯駁亦是有理有據,更有蒙恬等務實派將領的隱隱支持。
最終,在嬴政的強力推動下,新政的框架被初步確立。
散朝之後,李斯獨自一人在府衙踱步,蘇然那些新奇的說法和嬴政罕見的耐心,讓他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他並非不識時務之人,隻是這變革來得太快,太猛烈,讓他這位秦法的主要製定者和推行者感到了一絲不安。
與此同時,董雪早已行動起來。
她深知民心所向的重要性,憑借其過人的才情與在文士間的聲望,開始以詩詞、歌賦、說書等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巧妙地將新政的好處編撰成引人入勝的故事,在鹹陽的街頭巷尾、茶館酒肆間悄然傳播。
一時間,“蘇學士獻策利萬民,始皇帝聖恩澤天下”的歌謠,竟也開始在孩童口中傳唱。
她那聰慧善良的形象,以及深入淺出的解讀,使得原本對朝廷政令感到疏遠和恐懼的民眾,開始對新政產生好奇與期待。
青羽仙子則以其獨特的方式默默助力。
她駕馭微風,為鹹陽周邊一些久旱的田地悄悄送去甘霖,雖不張揚,卻解了燃眉之急。
她還深入田間,耐心指點那些困惑的農人如何辨識更耐旱的作物種子,如何利用新法耕種。
她的出現如神跡,卻又溫和可親,百姓們私下裏稱她為“送雨仙子”、“豐收神女”,敬愛有加。
短短月餘,鹹陽內外氣象一新。
官府的告示欄前,不再隻有嚴苛的法令,也多了鼓勵農耕、減免賦役的條文。
田間地頭,多了些許忙碌的身影和久違的笑聲。
蘇然親自督導水利工程的規劃,與工匠們一同研討圖紙;劉伯溫則協助嬴政,梳理各郡縣上報的反饋,製定更為細致的推行方案。
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光明的方向發展,正如熔金洞壁上被晨曦照亮的那個“法”字,正逐漸在廣袤的秦土上顯現其力量。
然而,平靜的水麵之下,往往暗流洶湧。
這日深夜,禦書房內燈火通明。
嬴政獨自一人坐在案前,手中捏著一卷剛剛送達的加急密報,臉色陰沉如水。
密報的內容簡短而驚心:邊陲郡縣有官員陽奉陰違,暗中阻撓新政推行;更有甚者,與六國殘餘勢力勾結,散布謠言,煽動民心,言新政乃“妖法亂國”,企圖顛覆初見成效的改革,恢複舊日分封割據之勢。
燭火跳動,映照著嬴政緊蹙的眉頭。
他想起蘇然在熔金洞所言“人心若正,天命亦可改”,也想起自己當時“合的,不隻是疆土,更是人心”的感悟。
如今看來,這“人心”的統一,遠比疆土的統一更為艱難。
那些潛藏在陰影中的勢力,如同附骨之疽,時刻準備反噬。
他緩緩將密報放在紫檀木的禦案之上,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
蘇然等人為了新政日夜操勞,此刻鹹陽城內外的初步成效,正是他們心血的凝聚。
若此時將這盆冷水潑下,不僅可能打亂他們的部署,更可能讓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受到挫折。
嬴政深吸一口氣,他經曆過呂不韋的專權,嫪毐的叛亂,六國的負隅頑抗,深知對付這些暗中的鬼祟,必須雷霆一擊,卻又不能打草驚蛇。
他必須先弄清楚,這股反對力量的根源究竟在何處,朝中又有誰牽涉其中。
是那些不甘心失去權力的舊貴族?
還是對新法心存怨恨的守舊官員?
抑或是……他身邊更為親近之人?
一抹不易察覺的疲憊掠過嬴政的眉宇,但很快便被更為堅決的意誌所取代。
他拿起案頭的另一份空白竹簡,鋪展開來。
夜風吹過殿外的長廊,發出嗚嗚的聲響,如同某種不祥的預兆。
嬴政握著筆,沉思片刻,最終在竹簡上緩緩寫下幾個字。
他決定,先從內部查起,在不驚動蘇然他們的情況下,親自挖出這些敢於挑戰他意誌與大秦未來的蛀蟲。
一場無聲的較量,即將在新政的曙光之下,悄然拉開序幕
我們將展現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在解決了之前的威脅後,一個新的威脅出現了,導致焦點發生微妙的轉變。
喜歡古戒覺醒:蘇然都市穿越傳奇請大家收藏:()古戒覺醒:蘇然都市穿越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