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蒙哥南征釣魚城

字數:3605   加入書籤

A+A-


    公元1251年,蒙古草原的忽裏勒台大會開得格外熱鬧。一群留著大胡子的宗王貴族圍著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磕頭,嘴裏喊著"薛禪汗"(聰明的大汗)。這個男人就是拖雷的長子、成吉思汗的孫子——蒙哥。他能當上大汗,多虧了拔都(他的堂哥)力挺,也多虧了窩闊台家的子孫不爭氣——窩闊台的兒子貴由當了兩年大汗就喝酒喝死了,孫子們又忙著內鬥,愣是把汗位拱手讓給了拖雷係。
    蒙哥上台後,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算舊賬。凡是當年反對他爹拖雷的、不支持他繼位的,要麽被砍頭,要麽被流放,連窩闊台的封地都被拆成了好幾塊。史書上說他"剛明雄毅",簡單說就是這人脾氣硬,手段狠,眼裏容不得沙子。
    穩定了內部,蒙哥把目光投向了南方。此時蒙古帝國已經打下了中亞、東歐,連吐蕃(tu bo,今西藏)都乖乖臣服,就剩下南宋這塊硬骨頭還沒啃下來。蒙哥覺得,該輪到他完成成吉思汗和窩闊台的未竟事業了——滅了南宋,統一中國。
    1257年,蒙哥召開軍事會議,拍板決定南征。他的計劃很簡單兵分三路,三麵夾擊。
    東路讓弟弟忽必烈率軍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昌),負責牽製南宋的中路軍。
    南路派兀良合台(速不台的兒子)從雲南出兵,攻打潭州(今湖南長沙),繞到南宋後方。
    西路自己親率主力,攻打四川,打算拿下四川後順江而下,直搗臨安(今浙江杭州)。
    這個計劃看起來挺完美,就像一個巨人張開三隻手抓兔子。但蒙哥忽略了一點四川不是草原,是山地;南宋不是欽察部落,是有幾百年守城經驗的農耕王朝。
    1258年秋天,蒙哥親率十萬大軍殺進四川。蒙古軍的攻勢一開始很猛,成都、閬中這些大城市沒多久就淪陷了。四川的宋軍要麽投降,要麽潰散,隻有少數人躲進了深山裏的堡壘。蒙哥一路打到合州(今重慶合川),眼前出現了一座讓他頭疼一輩子的城——釣魚城。
    釣魚城坐落在嘉陵江、涪江、渠江的交匯處,三麵環水,一麵靠山,地勢險要得不像話。城裏有山有水有田地,光糧倉就夠守軍吃十年,簡直是個獨立王國。更關鍵的是,守將王堅是個硬茬(厲害的角色),之前在孟珙(,南宋抗蒙名將)手下待過,最擅長打防禦戰。
    王堅知道蒙古軍厲害,早就開始準備。他把釣魚城加高加固,城牆厚得能跑馬,還在山上挖了幾十口水井,就算被圍十年也不怕。城裏的老百姓也被他動員起來,男的當兵,女的送飯,連老人小孩都知道要搬石頭砸蒙古人。
    1259年正月,蒙哥的大軍到了釣魚城下。他派人去勸降,說"隻要你們投降,保你們榮華富貴。"結果王堅把使者的腦袋砍了,掛在城樓上,意思很明顯想讓我投降?沒門!
    蒙哥氣得胡子都翹起來了,下令攻城。蒙古軍的投石機開始猛轟城牆,騎兵在山下耀武揚威,看起來氣勢洶洶。但釣魚城的城牆是石頭砌的,投石機砸上去跟撓癢癢似的。蒙古人想爬山,城裏的宋軍就往下扔滾木礌(léi,大石頭),一天下來,蒙古兵的屍體堆得跟小山似的。
    蒙哥不信邪,又想出各種招
    挖地道派士兵偷偷在城牆下挖洞,想從地下鑽進去。結果王堅早有防備,在城裏挖了反地道,兩邊的人在地下打了起來,蒙古人被揍得鼻青臉腫。
    斷水源蒙古軍想把嘉陵江的水引走,讓城裏缺水。但釣魚城有井,根本不怕。
    罵陣蒙古兵在城下罵髒話,想激怒宋軍出城決戰。王堅更絕,讓士兵把烤好的魚和饅頭扔下去,喊著"你們再圍十年,我們也有吃的!"
    就這樣,蒙古軍圍了三個月,愣是沒拿下釣魚城。四川的夏天又熱又潮,蒙古兵大多是北方人,受不了這種氣候,好多人開始拉肚子、發高燒,軍營裏到處是咳嗽聲。
    到了七月,蒙哥實在耗不下去了。他站在釣魚城對麵的高地上督戰,想親自指揮最後一次猛攻。就在這時,城裏突然飛來一顆炮(pào,古代的拋石機炮彈),不偏不倚砸在他旁邊的指揮台上。
    蒙哥到底是被砸中了,還是被嚇著了,或者是染上了瘟疫?史書上說法不一
    《元史》說他"不豫"(生病),然後就死了。
    南宋的史料說他被"飛石所傷",沒多久就死了。
    不管怎麽說,蒙哥確實在釣魚城下送了命,享年五十二歲。他死之前留下遺言"等拿下釣魚城,把城裏的人全部殺光!"
    蒙哥一死,蒙古軍徹底亂了。他的弟弟忽必烈正在鄂州前線打得起勁,聽說哥哥死了,趕緊撤兵回去搶汗位。南路的兀良合台也從湖南撤了兵。蒙古的三路南征,就因為釣魚城這顆"釘子",草草收場。
    釣魚城的保衛戰,不光救了南宋,還間接影響了世界曆史。當時蒙古的西征軍正在攻打埃及,聽說蒙哥死了,帶隊的旭烈兀(xu liè u,蒙哥的弟弟)也趕緊撤兵回去,埃及因此逃過一劫。歐洲人後來聽說這件事,把釣魚城叫做"上帝折鞭處"——意思是上帝在這裏折斷了蒙古人的鞭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蒙哥死後,釣魚城還在堅守。王堅後來被調回臨安,新守將張玨(zhāng jué)繼續抵抗。蒙古人換了好幾任統帥,打了十幾年,愣是沒攻下來。
    1279年,南宋都滅亡了(崖山海戰之後),釣魚城還在宋軍手裏。當時守將是王立,他看著城裏的老百姓餓得吃樹皮,知道再守下去也是死路一條。蒙古軍統帥答應他"隻要投降,不殺城裏一個人。"王立這才開城投降。
    從1243年建城到1279年投降,釣魚城守了三十六年,經曆了兩百多次戰鬥,是世界戰爭史上有名的"鐵城"。城裏的老百姓和士兵,用血肉之軀擋住了蒙古鐵騎,創造了一個奇跡。
    有人說,釣魚城的勝利是因為地勢險要。但比地勢更重要的,是人心。王堅、張玨這些將領,寧願戰死也不投降;城裏的老百姓,寧願吃野菜也不做亡國奴。這種精神,才是釣魚城真正的城牆。
    蒙哥南征釣魚城,成了他一生的終點,也成了蒙古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在此之前,蒙古帝國就像一台精密的戰爭機器,四處擴張,所向無敵。但蒙哥死後,他的弟弟忽必烈和阿裏不哥(ā li bu gē)為了爭奪汗位打了四年內戰,把蒙古帝國分成了好幾塊(元朝、金帳汗國、伊爾汗國等),再也沒能像以前那樣團結。
    忽必烈後來雖然贏了,但他明白,光靠打打殺殺是統治不了中原的。他開始學習漢人的製度,重用漢人謀士,最後建立了元朝。而釣魚城的故事,就像一麵鏡子,照出了一個道理武力可以征服土地,但征服不了人心。
    很多年後,有人路過釣魚城,看到懸崖上還刻著當年王堅寫的字"獨釣中原"。四個字,道盡了這座小城的驕傲與悲壯。
    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中國野史大甩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