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傳奉官亂銓選製
字數:1906 加入書籤
成化十三年深秋,北京城吏部衙門外,銀匠杜昌攥著黃綾聖旨站在\"銓an)選正途\"匾額下。這道蓋著\"禦書房寶\"印璽的文書,使這個銀匠直接進入鴻臚寺當少卿——五品官,不用科舉,不必考核,全憑皇帝一句話。自明太祖立下\"非科舉毋得與官\"的規矩,大明官場頭回見這等新鮮事:\"傳奉官\",太監傳內宮旨意直接授官,跳過了所有規矩。
杜昌能當官,隻因他給萬貴妃打了對好釵子。那鳳釵用三百根金絲盤成尾羽,鴿血紅寶石作眼珠,萬貴妃戴著見憲宗時,朱見深摩挲著釵頭問:\"這匠人是誰?\"太監蕭敬忙答:\"杜昌,是個人才。\"憲宗提筆就寫:\"特授杜昌鴻臚寺少卿,傳奉施行。\"
\"傳奉\"二字,是說這官不經吏部,由內宮直接任命。次日杜昌還在捶打銀箔,就被太監架去換官袍。他摸著五品官服上的孔雀補子,連他自己都覺得荒唐。
傳奉官像雨後春筍,漸漸有了市價。北京城裏流傳著順口溜:\"一千兩,郎中見;五百兩,主事現;若是拿不出,典史也劃算。\"山西富商王弼給太監梁芳送了三千兩,換了個中書舍人的頭銜,抄寫奏章時把\"陛下\"寫成\"陛夏\",被當成笑料傳遍六部。
太常寺卿本是掌管祭祀的三品要職,得是飽學鴻儒才能擔任。可成化十七年,這位置竟給了道士顧玒hong),隻因為他會煉\"長生丹\"。顧玒上朝穿道袍、持拂塵,禮部尚書周洪謨o)氣得直罵:\"荒謬至極!\"
天橋有說書先生講《包公案》,講到\"陳州放糧\"時插了句:\"如今買官比買燒餅還容易。\"被錦衣衛打了三十大板,可這話反倒傳得更凶。國子監門口的石獅子嘴裏,被人塞進紙條:\"孔子若生今,未必能為官;若非會鑽營,隻能站門邊。\"
正經科舉出身的官員,反倒成了異類。舉人陳獻章考中進士後在翰林院當編修,十年沒升官,隻因不肯送禮。同科有個同學靠傳奉當了太常寺卿,見了他就炫耀:\"兄弟,別死讀書了,這世道變了。\"陳獻章氣得辭官回了廣東,在白沙村講學:\"寧做布衣,不當濁官。\"
成化十九年,星象官奏報\"紫微垣有客星犯主\",說是上天警示。憲宗嚇得罷免了五百多個傳奉官,罰太監梁芳去守皇陵。吏部鞭炮齊鳴,文選司官員拿出考核冊,說\"總算能按規矩辦事了\"。可萬貴妃跟憲宗撒嬌:\"咱家提拔的人,說罷就罷,豈不讓人笑話?\"沒半年,傳奉官又冒了出來。
直到成化二十三年,憲宗駕崩,孝宗朱佑樘繼位,才一次性罷免兩千多個傳奉官,抄梁芳家時搜出的金銀,夠給邊防軍發三年軍餉。老百姓上街放鞭炮,說\"傳奉官的好日子到頭了\"。
但這官爵買賣的口子,一旦撕開就很難堵上了。後來的武宗、世宗朝,\"捐官納粟入監\"換了名目,本質還是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