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鳥鼠同穴山的廚藝
字數:3541 加入書籤
張皓嗬嗬一笑,回答道:
“大將軍不會、不屑、不願。你可知曉,若是大將軍府丟失財貨,管家如何懲處家奴?是家奴上下其手,還是管家髒汙?”
王玄甫:
“丹道之說,荒誕不經;來也是生,去也是生;生生不息,天之道,豈有長生不老之藥?始皇帝、孝武皇帝、光武皇帝,皆挾寰宇之力尋覓,希冀而來,失望而去。我不信,你等能行。”
淳於叔通:
“玄甫謬矣,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道行之而成,能否德道,靠機緣、心智,而非富貴。
“春秋以來,無數前輩因此而皓首窮經,行走四方大地,求仙問道,今日終見曙光,即將大成。
“物謂之而然,道,不會因你玄甫之言,而有任何改變。‘三七’之第三七,天下動蕩,天機紊亂,正是丹道大成之機!”
張皓:
“我師有養生之術,可供諸位借鑒!”
王玄甫:
“書送上,債,徒弟承負!淳於,恍兮惚兮之中,我有預感,將龍虎大道視為內丹術,更為妥當。換言之,以命為爐,以性為火,用氣為柴,於無何有之鄉,煉延年益壽之內藥。
“張皓之言有理,天下大勢,非人力可以改變,避世靜修為上。”
安世高:
“玄甫此言大謬,無論儒家、道家、浮屠,欲立足於世,長盛不衰,必先有大功德於天地;不然,如何德道天地與天下人認可?”
鄭玄:
“我有同感,孔子首倡教化,故教化眾生也是功德,帝王術並非唯一!”
王玄甫:
“鄙人非是否認你等道法,我以為,張陵之道甚佳。諸先賢、聖人嘔心瀝血,中國方走出蒙昧。《太平清領書》有言,中國走出蒙昧得文明,天下繁華,而貪欲無窮盡,以至於忘記何為自然之道。
“如何找回本真?愚以為,四夷蒙昧之地,方有自然而然。我無成心、無前識,不排斥任何道理。提醒諸位,貧道貧,徒弟承負!”
襄楷:
“張讓,我不知,也不想知,你為何參與道家聚會。順帝時,宮崇曾獻《太平清領書》,未曾得到天子、大臣重視。我欲表奏獻書,再做嚐試,你替我帶回宮中。記得提醒縣官皇帝),書中有治國之術,也有長壽之道、醫道;《黃帝內經》雖好,缺漏甚多。“
劉洪字元卓,泰山郡蒙陰人;雖是魯王劉興之後,也就比普通草民的境遇好一些。翠雲山道家聚會之後,應太史征為郎中,得以全麵了解皇帝家的天時、星曆,以及曆朝曆代累積下來的天文記錄。
讓劉洪意外的是,襄楷的無稽之談,竟然在接下來的兩年內,陸續應驗。四月,大旱,七州蝗;延熹二年春,大疫;秋七月丙午,皇後梁氏崩;八月,大將軍梁冀謀亂被誅;朝廷清除梁家勢力,朝堂為之一空。
經過這次巨變,劉洪真正意識到襄楷、宮崇、郎顗之輩的能力所在。災異之象,不僅僅是精研日月曆算,即便算清楚了日、月食,能杜絕災異之說嗎?隻要天下百姓還在受苦,災異之說就不可能斷絕!
王玄甫不在意什麽災異之說,與能人、異士接觸多了,自然會明白一些天下大勢、江湖伎倆。這些與自己有關嗎?有關也無關,隻不過,亂世求生艱難而已,還是書要緊。這個時代,書本就不多,寫書不易,而有用的書更少,所以才會貴重。很多家族藏書,僅僅用來教育子孫後代,根本不會借閱。
沒錢又想看書,怎麽辦?唯有另辟蹊徑。這次翠雲峰交易,都是一對一私下商議,唯獨王玄甫一個人大張旗鼓話貧道、說承負。王玄甫都忍不住為他自己的無恥行徑而發笑,到哪裏去找弟子呢?還是按照既定路線,邊遊曆邊尋找吧,一切都是緣分,急也沒用。
王玄甫沒錢,便以遊醫的身份遊曆天下,除了收取報酬換取衣食,還能換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偏方。離開雒陽,王玄甫一路向西,經三輔,進入涼州地界。
涼州有羌患,大將軍梁冀上位後,平定西羌,十幾年來,沒有大暴亂;近幾年,第五訪做護羌校尉,坐鎮涼州,西陲更加平靜。進入涼州境之後,王玄甫毫不擔心劫匪,大搖大擺,沿著商道,直奔隴西郡首陽鳥鼠同穴山,找封衡封君達算賬。
王玄甫從張皓手裏“買”到一部《靈寶衛生經》,立意新穎,對練養頗有裨益;西遊途中取出細讀,才發現上當受騙,跟那什麽《老子想爾注》、《龍虎上經》一路貨色,有想法沒用法,還需要很多錢買續集完善,才可能有用,更可能是騙錢的無用貨色。既然途經封君達老巢,自然不能走空。
到了鳥鼠同穴山,封君達熱情招待,煮了一大鍋所謂的藥膳粥。王玄甫肚子餓,胃口大開,吃完一碗才發現,原來是野菜粟米粥;心裏有氣,便開口要賬:
“我說青牛鼻子,你那《靈寶衛生經》是什麽破玩意,跟你這罐粥一樣,騙人的吧!”
封君達笑而不語,王玄甫夾槍帶棒,一邊喝粥一邊嘮叨個不停。粥喝完了,封君達苦笑著說道:
“有些事情,心裏明白不要說破;壞了情分,事情不好辦啊!”
王玄甫抹抹嘴,瞪大眼睛反問道:
“什麽看破不說破?我是來要賬的,不是來論道的;貨不對板你還有理了?”
王玄甫不依不饒,封君達沒辦法推脫,破罐子破摔,不耐煩地回複道:
“既然如此,你看吧,山上值錢的東西,全部搬走!”
說話的同時,不停甩手,很是不屑一顧。王玄甫不吃這一套,一臉鄙夷:
“你個牛鼻子當我傻!這山上除了你的廚藝,還有什麽值錢的玩意?別想賴賬!”
封君達的臉色從不屑轉為苦笑,音調從羽降到宮,口氣從不耐煩改為無可奈何:
“天下竟然有你王玄甫這種人,做買賣不付錢還挑三揀四,怕你了。怎麽著,跟著我學廚藝?”
這就是上山的本意,既然封君達開了口,王玄甫連推辭的話都沒一句,自己動手,在封君達的廬舍旁,新搭一間茅廬。
安頓好自己之後,王玄甫每天緊跟封君達,或上山采擷、捕獵,或下廚舉炊,炮、烤、炙、膾、燉、煮,食不厭精。能寫《靈寶衛生經》的人,絕對是好吃之人;如何才能享受口腹之欲?當然是自己為自己烹飪。
喜歡ai之後請大家收藏:()ai之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