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厗奚、傂奚、虒奚

字數:4118   加入書籤

A+A-


    王玄甫:
    “黨人之禍、黨錮,又是何意?”
    鳳綱:
    “還是延熹九年公元166年),春正月辛卯朔,日有食之。司隸、豫州饑死者十有四、五,不少人家全家盡死。
    “時年,因一件殺人案,司隸校尉李膺交惡宦官,相互攻伐。皇帝劉誌怒,以黨人之名,逮捕李膺、陳寔等二百餘人。
    “延熹十年、永康元年167年),尚書霍諝、城門校尉竇武求情,皇帝劉誌赦黨人歸家種地,禁錮終身不得為官,是為黨錮。”
    王玄甫:
    “以你之見,誰是誰非?”
    鳳綱:
    “莊子雲:‘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我以為,不在於是非,而在於黨錮本身。”
    王玄甫:
    “是啊!君臣都不能一心為民,何來君、臣、民同心戮力致太平?”
    鳳綱:
    “哎!別說那些沒意思話,喝酒啊!”
    王玄甫:
    “喝!喝酒!”
    嘴裏說著喝酒,手裏端起一碗粥,幾口吃完,又加了一碗,說道:
    “狐奴稻米真是不錯,比南方米香。”
    鳳綱又勸了幾次酒,見王玄甫總是轉移話題,怎麽都不肯喝,露出一絲無奈與失望。王玄甫看到鳳綱的表情,心裏篤定,小心沒大錯,這百花釀肯定有大問題。上次喝樊誌張的酒,還沒搞清楚發生了什麽,還喝?確實不敢!
    王玄甫想四處走走,鳳綱便以地主身份,帶著王玄甫,遊曆漁陽百族。幽州複雜,能叫出名字的百族聚落皆有;這是幾百年來,內遷的結果,甚至還有稱為“蠻”的聚落,從南方遷徙而來。
    十幾日後,風綱有些厭煩,加快了步伐,沿鮑丘水,過獷平縣城、傂溪縣城北京密雲區)而不入,繼續走向東南方向,進入大山深處。爬了十幾裏山路,爬上山頭,豁然開朗,山上草木茂盛,到處都是禽獸;山下有幾處村寨,牛、馬、羊成群,還種了一些不認識的莊稼。王玄甫不由得讚歎道:
    “好一處人間仙境古北口)!”
    山穀不大,卻極其肥沃;東邊盡頭,鮑丘水自東北咆哮而出,遇大山阻擋而西折,到了腳下的山又轉為南流。鳳綱嗤笑道:
    “你要是在這裏生活一段時間,一定會明白,何為仙境,何為黃泉!”
    走下山,天色已晚,餘暉照在西麵的山石上,一個五六歲的小孩,騎著大角羊,背著小弓,手持木槍,大喊大叫,衝鋒而來。
    鳳綱一聲輕吼,做恐懼狀,腿腳麻利,躲到大樹後。王玄甫來了精神,擺搏擊勢,等羊、槍衝過來,側身躲閃,輕輕格擋,避其鋒芒。戰羊衝出去之後,小孩雙腿用力,羊通人性,來了個急停;小孩拉韁繩、掉羊頭,再次衝鋒。鳳綱見沒有危險,從樹後走出,看一老一少打鬥。
    王玄甫看到,羊身上的“羊鞍”與眾不同,垂下一根繩套;小孩的小腳踏在繩套內,很是方便。一大一小你來我往幾個回合,小孩與戰羊耗盡力氣,停下來喘息。
    鳳綱這才開口發話,對著小孩叫嚷道:
    “小孩,快將你家大人叫來,就說鳳老頭來了,要吃你家烤羊!”
    這裏是邊陲之地,小孩警覺,大人更謹慎。鳳綱的話音剛落,林子裏走出一老一少,對著鳳綱作揖行禮:
    “鳳神醫啊!好久沒來我們寨子了。小虒,快給客人道歉!”
    小虒麵帶怒氣,擰著小脖頸嚷嚷道:
    “他們看起來像細作,我才會示警。對不起啊!”
    王玄甫十分疑惑,到底是道歉還是責問,反問道:
    “我一身儒生打扮,看起來不應該文質彬彬,而後君子嗎,怎麽會像奸細?”
    小虒撇撇嘴回答道:
    “我一個小孩子家,哪裏見過什麽儒生?那個全白老翁的打扮還算正常,你的模樣清奇,細作的可能性太大。現在入冬了,鮮卑人隨時可能偷襲!”
    鳳綱笑著回答道:
    “小虒啊,放寬你的小心肝,鮮卑到隔壁並州去了,大隊人馬不會來你們寨子。”
    說完話,才將王玄甫介紹給眾人:
    “這位王玄甫王生可是高人,醫術、卜算、武功,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老者四、五十,抱拳作揖道:
    “王先生,仆,孫豹!”
    少年十二、三,有樣學樣:
    “王先生,我叫孫羊。”
    五人以鳳綱為主,一邊說著沒滋沒味的話,一邊走向寨子。王玄甫問道:
    “你們孫家到底是漢人還是烏桓人?”
    孫豹歎口氣,回答道:
    “在官府眼裏,我家是烏桓人;在烏桓人眼裏,我家一直都是漢人。不過,因為與官府溝通暢順,這一帶的烏桓人推舉我家為小帥。”
    王玄甫再問:
    “聽你們的口音,這個縣到底叫厗奚還是虒奚?”
    孫豹、孫羊不清楚,小虒喊道:
    “王先生,我知道,是虒奚,官家人搞錯了,所以才誤以為厗奚或者傂奚。我的名字就是虒奚的虒si)。”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玄甫驚訝於小虒的學識,隨口問道:
    “小虒,你念書了?”
    小虒昂頭挺胸,兩腿用力,戰羊坐騎差點跪倒在地;等戰羊穩住身體,小虒找回剛才的洋洋得意,回答道:
    “是啊,王先生,我家有半部《倉頡》。其中好多字,阿爺都不認識。”
    孫豹說道:
    “山裏人,讀那麽多書也沒用;學幾個字,會算賬,不被人哄騙,足矣!”
    孫家果然是半漢、半烏桓,按照漢人習慣說話,其它大多沿用烏桓習俗。在塞北時,孫家人隨烏桓人,遊牧、狩獵為生,種地為輔;南遷塞內之後,改為住牧,牧、耕為主,狩獵為輔。孫家沒有采用漢人的精耕細作,一直沿用烏桓人的刀耕火種,主要種植穄、東牆,輔以粟米。這裏的時令也與中原略有不同,現在十月,正在收割莊稼。
    孫家忙於農事,沒有功夫烤羊;二人不敢也不願過多打擾,第二天,便進山遊曆。這裏景色宜人,讓人流連忘返;鳳綱也被這深秋、初冬的黃所迷醉,不再焦躁,不再提離開之事。
    幾天之後,收割完畢,小虒的父母,孫家的家主孫鐵樺、孫虎親自主持大祭,慶祝豐收,順便招待貴客。山裏閉塞,有客自遠方來,自有好酒、好菜招待。閑散了幾天的鳳綱,開始忙分內之事,為孫家寨民治病。王玄策也不好意思閑著,更不好意思搶鳳綱的大醫位,幫忙打下手,做輔醫。
    喜歡ai之後請大家收藏:()ai之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