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橙紅戈壁

字數:3663   加入書籤

A+A-


    眾人笑,孫浩然閉眼打坐,沒打算回複,心裏埋怨幹西北多嘴。下一次易變的時間節點還沒有到,誰知道怎麽變,為何而變?
    鐵堡又在外麵偷聽,可能聽到裏麵說完話,便搞出些動靜。孫浩然對諸弟子說道:
    “我出去看看!”
    鐵堡有事,帶著孫浩然上山探查:
    “孫師,根據祖先留下來的文獻,現在的地球處於五台運動與呂梁運動之間。我十分懷疑,冰期至,海水退,呂梁運動可能要爆發。”
    山的走向與書籍描述相近,西南、東北走向。兩人一邊探查一邊說話,孫浩然很不以為然,回答道:
    “搬遷就是了,為什麽還要猶豫?”
    鐵堡歎氣道:
    “你也該知道慮虒的大致狀況,我也沒什麽好隱瞞。慮虒人不如襄平人那麽平和,大體分為兩派,正常人一派,體弱者一派。體弱者一派中,混有部分體質正常的人。這兩派互不妥協,矛盾尖銳,很容易激化。跟隨我的都是中間派,人數不多,勉強維持鬥而不破的格局。如果提出大遷徙,體質正常一派,肯定不願意離開。”
    孫浩然問道:
    “既然如此,你準備怎麽辦?”
    鐵堡歎氣道:
    “如果你能保證治好體弱者的病,我可以保證,帶領體弱者搬遷!”
    孫浩然想了想回答道:
    “我可以提供草原以外的藥材!以這一帶的地形來看,你們可能要到廣寧以北、泑澤以南,駐牧為生,還必須半耕半牧!”
    鐵堡盤算之後說道:
    “對於體弱者來講,綠化戈壁可不那麽容易,你要派人幫助才行!”
    孫浩然笑著回答道:
    “我可以派一千少年男女到廣寧,你該明白,相互之間通婚很重要,不要有抵觸!”
    丘微出手,幫數十名體弱孩童製定練養計劃,留下足夠的食藥材。諸事完畢,火椒、幹西北出麵,向慮虒相關人員告辭,帶領交流團、商隊,回歸襄平。
    襄平的人離開之後,鐵堡帶人,親自督促這批體弱者孩童練養。為了體現公平性,孩童來源於各類人群。一段時間之後,這批孩童的身體明顯好轉;最明顯,腦子比尋常孩童好用。有小道消息傳言,體弱者必須到草原放牧,接受不一樣的天地氣,再加上襄平的藥材滋補身體,才能恢複正常。
    對於民間傳言,鐵堡人前人後,矢口否認:
    “這是謠言惑眾,請相信常識,不要相信無稽之談。”
    對身體的在意,是體弱者揮之不去的怨念;人們相信,無風不會起浪,謠言總會有出處,肯定是鐵堡等騎牆派隱瞞了什麽。謠言傳過慮虒各村,演變出種種說法,均與鐵堡有關。
    鐵堡無奈,特意去了一趟襄平,簽訂合作種草意向書。兩方合資設立廣寧商行,支持體弱者綠化大戈壁。
    經過協商,慮虒人采取襄平采用過的策略,借貸!凡是願意去種草的人,都可以從廣寧商行貸到一筆錢,用於種草期間所需。不願意貸款的人,也可以用其它食、藥材,從商行換取所需。
    體弱者根本不在乎貸款,命都快沒了,誰會在意爛賬?體質正常的人則不然,一些人家為了押寶,資助體弱者子弟去種草養羊。商行肯定不會、也不願意,阻撓真心種草之人;隻要進入戈壁,都是兄弟、姊妹,不分你我,平等對待。
    襄平如約,送來一千少年男女,帶領慮虒人種草。平岡到廣寧的商路開通,經常有商隊來往兩地。七百多公裏的戈壁,行路極其艱難;中間無草無樹,隻有數個還沒有成型的“綠洲”,可以修整,補充飲水。
    商路艱難,種草人更艱難,供給十分緊缺,經常缺衣少食,甚至連幹淨的飲水都無法保證。火椒與幹西北經常隨商隊到廣寧,楚荊等也會帶弟子前去遊曆。一千多公裏路,天地氣有一定差異;經常走動,有益練養。
    站在廣寧一線北望戈壁,是人都會歎氣。慮虒的體弱者真的很不容易,種草戈壁,真的很艱難。
    無青綠,橙紅戈壁。
    馬蹄聲中,種樹、種草、種地。
    熱浪撲麵迎風泣,紅沙吹走顏如玉,
    滿腹蒼涼誰人敘?
    濁水幹饃,寂寞沙磧粒。
    涕泣村頭揮別離,含淚策馬揚塵去。
    當初,功夫號選擇慮虒,總是有不為人知的緣由;這麽多年以來,真正入道的僅鐵堡一人。鐵堡從小習武,主修《文殊說般若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於五蘊皆空中,了悟功夫之真諦,得到超脫。
    孫浩然相信殊途而同歸的道理,鐵堡能得超脫,必定采用了相似方法。交流的時候,孫浩然有意無意提及,鐵堡笑而不語。當初訓練狗子的時候,為了避免思維混亂,禁絕一切非道家思想。受此影響,孫浩然沒怎麽讀過佛經,故而不明白鐵堡的笑而不語,麵露詢問之色。
    鐵堡見孫浩然不理解,解釋道:
    “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孫浩然聽明白了最後一句,問道:
    “你的意思是說,你以不二法門入道?”
    鐵堡還是笑而不語。孫浩然暗自猜測,鐵堡可能不願意說;或者,真的如維摩詰一樣,不知道怎麽說。為了確認自己的判斷,孫浩然問道:
    “你的意思是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還是說,‘不出戶,知千裏;不窺於牖,而知天道’?”
    鐵堡回答道:
    “我本來以為,佛家的真諦是求諸心。當看到那麽多體弱者天天念佛,不得解脫,我明白了,一切盡在文殊師利之言:‘如我意者。’文殊師利掌智慧,以智慧悟世間事。我了悟到我的身體所需,如此而已。”
    果然是殊途同歸,孫浩然慨歎,敘說“洞”的道理:
    “是啊,我們被囚禁在一個個洞中,不得不求諸己心。然而,求己心重要,突破洞的約束更重要。”
    很明顯,襄平的練養路比慮虒的心路更適合此地球,鐵堡由此對《伏羲練養經》高看一眼。
    喜歡ai之後請大家收藏:()ai之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