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金丹樹
字數:3068 加入書籤
                    陳老大繼續他的折騰,從喂養擴展至學校。
    無名地擴大之後,以前的教學方式不再適用,需要適時改變。另外一個問題,大麵積使用特殊練養餐之後,並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需要及時調整,以節約成本。
    經過商議,學校分為村級學校與中心學校。村級學校招收五歲左右的孩童,使用普通練養餐;等到七八歲時,考試合格的學生,集中起來到中心學校學習。中心學校八所,使用特殊練養餐。
    無名星球與彼地球大小差不多,當無名地擴大到無名星球的四分之一時,孫浩然開始幹涉地勢,以模擬大星係千星萬域的特征性天地氣。簡單估計,至少需要三萬到四萬種不同地勢、不同氣候,才能達到要求。
    孫浩然用八卦相雜來實現氣候多樣性,比如艮位,不能再單純地視為山,而是以山為本,從中分出符合震、巽、離、坤、兌、乾、坎、艮的地勢。按現有的四代樹、四層相雜來算,加上大樹,也隻有五百八十五種地勢、氣候;將四代樹增加到六代,總計三萬七千四百四十九棵樹,每棵樹一類地勢、氣候,可滿足要求。
    由四代樹擴充五代樹時,異變發生,五代樹都沒有產生靈智,與普通樹無異。盡管如此,陳老大還是安排人手從小樹開始喂養。六代樹同樣沒有靈智,孫浩然得出結論,這是大星係的限製,不可能再有樹靈產生。
    陳老大晉級鑄鼎後期結真種,不敢、不能隨便亂跑,終於不再折騰,安心待在大樹領地靜養。孫浩然鬆了一口氣,不折騰,意味著不會有新變化,元氣消耗不會再度陡增。要是再折騰出新花樣,孫浩然都不知道作何選擇,究竟是認賭服輸離開無名地,還是阻止陳老大發神經。
    事與願違,升級後還是要繼續修煉,所以陳老大靜俢一段時間後,又開始折騰;孫浩然的心又提了起來,擔心再出意外。
    藏炁丹、無極丹、乾坤丹、凝真丹很貴,陳老大舍不得用來喂養大樹,便開始折騰。
    喂養到現在,諸樹群落大變,從凡俗物種到練養物種再到鑄鼎物種,應有盡有。用這些物種與藏炁丹的分解組分配置大樹的藏炁液,勉強達到要求。陳老大鬆了一口氣,不再發愁沒錢給各樹買丹藥;孫浩然同樣鬆了口氣,仿佛洗去了積攢很久的心靈汙垢,身心通泰。
    無名地生機勃勃,蒸蒸日上;孫浩然的苦日子還是沒有熬到頭,仍需苦苦支撐。不得已,到中心區小土丘上閉關。大樹的分身樹脾氣依舊惡劣,沒有人願意奉陪,陳老大甚至已經忘記了這棵樹的存在。忘記的後果很嚴重,此樹到現在還是凡俗樹。孫浩然不會也不願意搭理此樹,僅僅因為此地無人,才到這裏靜修。
    陳老大依舊高歌猛進,順風順水。遙想孫浩然當初,費盡心思折騰丹藥,還要周遊混亂星域,到處尋找修煉佳地。反觀陳老大,輕輕鬆鬆,就在無名地,走到哪裏,修煉到哪裏,根本沒有那麽複雜。
    不經意之間,陳老大修到鑄鼎圓滿;讀了幾本地攤功法,知道需要尋找佳地結丹,便隨隨便便離開屏障,走出無名地,走進荒蕪地,就那麽躺在地上,追尋自然。幾天之後,似乎是沒有等來靈機一動,陳老大厭煩,不願意再等,直接吞服凝真丹,等待結丹。
    陳老大還是知道致虛守靜入窈冥的重要,剛一閉眼,結丹雲氣便開始聚集,有來自無名地的雲氣,有荒蕪地的雲氣,也有無名星係的雲氣,算是三才氣吧。
    陳老大幻化出的丹鼎很有意思,是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共十五個光點;太極居鼎中,兩儀分處鼎底、鼎蓋,八卦、四象為鼎壁。
    陳老大結丹完畢睜開眼,孫浩然瞟了一眼,是七彩金丹,不由歎氣,星海闊費盡心思還要順修鑄鼎,才得來一枚七彩,陳老大怎麽就這麽不經意?
    緊隨其後,其它占據二代樹的鑄鼎第次結丹,四彩到六彩不等,算是很不錯的結果。
    陡然間,孫浩然的元氣散耗大降,經過數日數次確認,才放下心,滿心歡喜地接受了這個意外之喜。孫浩然還是沒有離開小土丘,繼續閉關修煉;修為開始提高,緩慢而很堅定。這種機會實在罕見,絕對不能放棄。
    無名地終於覆蓋整個無名星球,金丹陳老大攜幾位金丹道友,帶領全球居人大規模種植、投放物種,甚至還從各扇區、各特征地,運來海水、土,以豐富地勢氣候多樣性。
    物種的演化需要時間,無名星球形成自我循環的生物鏈、水係、大氣循環之後,孫浩然的日子慢慢滋潤,白天遊曆,晚上找風水佳地修煉。功法沒有改變,修為日日見長;內視時清晰可見,金丹的顏色漸漸變化,與中期古色古香的啞光迥然不同。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既不明亮也不昏暗,看起來普普通通;最具特征的幻彩,也模糊起來,幾不可見。
    孫浩然大概明白何為玄同,何為和其光、同其塵。從某種意義上講,金丹中期的修煉,就是與天地、萬物之間,以玄妙的不可言說的方式交換元氣、氣機、精華,付出多少,德道多少。至於怎麽德來,孫浩然也還是說不清楚。
    可以肯定,不是盜機,而是玄德,“常得無喪,利而不害”;或者說,“有益於物,各隨所欲,無悔恡”;更簡單地說,各得其所。由此推斷,金丹中期的盜機修煉之法,很可能存在,沒人發現而已;天地、萬物、人相互為盜,就看誰的手段高明。
    老子將德道(得到)的境界劃分為五個層次道、德、仁、義、禮。回想元氣修煉全過程,凡俗、鑄鼎期以盜機為主,可以視為禮。禮者,履也;履者,足所依也。這兩個階段以功法為依據,從天地、萬物、人,盜機得炁。
    金丹初期高級煉藥師階段,應當是義。義者,宜也;以合適的方法,得到所需。
    煉丹師階段,可歸類為仁。仁者,親也;以仁心,得到所需。老子說過,“上仁為之而無以為”;煉丹修煉時,是以無為之姿,任丹藥自行凝結,煉丹師僅僅起到引導的作用。
    到了金丹中期,才算真正進入德之境界。這時候,即便不運行功法,也能從無名地吸收到炁,算是前期付出的回報吧。
    喜歡ai之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ai之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