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後忙碌
字數:6968 加入書籤
正月初六,江思月和大梁一家回到鎮上,準備開工。
霜露依舊留在下河村教私塾。
田村長已經答應盡快再找個合適的夫子。
但現在願意到小村子裏教課的讀書人實在少。
所以並不能很快落實。
傑子雖然知道霜露還會在江家住一段時間。
但心情並沒有因此好轉。
他每日早出晚歸,盡量避免跟霜露見麵。
弄得霜露也十分尷尬。
想跟他說句話也說不上。
江母安慰她:
“不必理會傑子。
他腦子不怎麽開竅,等想明白了就沒事了。”
江思月歎了口氣。
這是親娘無疑了。
不過這件事她也幫不上忙。
隻能等傑子自己想開了。
齊家和許家的婚事會完全按照大夏的婚禮習俗來。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這一整套流程下來,沒有一年也有半載了。
因此他們對於兩個小輩們相看的事也沒有太著急。
隻說先探探許家的口風。
要是人家同意了再跟江思月說。
再加上剛過了節。
人們都忙著走親訪友。
有個小病小災的也不會來醫堂看。
因此千金堂的病人也很少。
江思月這段時間還算清閑。
茶飲鋪子倒是迎來了節後小高峰。
因為節後大家閑來無事,總喜歡呼朋喚友出來消遣。
高檔酒樓茶樓消費不起。
但一二十文的奶茶飲子還是可以接受。
又可以圍坐一起談天說地。
餓了還有烤地瓜和各色點心可以果腹。
尤其受年輕人青睞。
莊子上韭黃蒜黃長勢良好。
留客居等酒樓也有個節後高峰。
消耗掉一大批。
剩下的陶掌櫃做主賣給小型酒樓和飯館了。
價格比留客居便宜幾文。
倒也不愁銷路。
王氏和枝兒把小飯館打掃一新,準備大幹一場。
等再攢攢錢,就買個大一點的酒樓,擴大經營。
可是等收拾好了地方。
帶著節禮去拜訪張大廚的時候。
卻得到一個消息。
說榕樹鎮的醉仙樓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
崔東家念著他是醉仙樓的老人。
派人來問問他願不願意接手!
江思月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時間想起了沈管事說的。
要給張大廚一個交代。
就是不知道他把他那個表親小舅子怎麽樣了。
張明遠因為治腿和老娘的病,已經花光了積蓄。
自然拿不出錢來接手醉仙樓。
於是就問新徒弟枝兒。
枝兒是很心動的。
跟王氏商量了一下。
拿出了自家所有的積蓄。
可是還差著二百兩。
於是又來找江思月:
“小姑。
我師父說崔東家感念他對醉仙樓貢獻良多,所以願意低價轉讓。
隻要八百兩銀子就行了。
可是我和我爹娘的積蓄加起來,總共也才六百多兩。
您能不能先借我二百兩?
或者這二百兩算你入股。
到時候我按兩成的分紅給你算!”
就算是枝兒不給她股份,江思月也是願意支持年輕人的。
這二百兩自然會出。
隻是也不忘提醒枝兒:
“做生意有賺就有賠。
我那茶飲鋪子你也看見了。
一路走來並不是一帆風順。
醉仙樓地方大,投入多。
做餐飲的競爭也很厲害。
你可做好準備迎接各種挑戰了?”
枝兒想了一會兒。
毅然點頭:
“小姑放心,我有心理準備。
不會遇到什麽事都往後退縮的。”
江思月很欣慰的點頭。
枝兒這個孩子從小就是穩妥的。
一定能把酒樓經營好。
“小姑,既然咱們決定盤下這個酒樓,就需要換招牌。
你能不能幫我起個名?”
枝兒眼睛發亮的看著江思月。
江思月笑道:
“既然是你的酒樓,自然是要你自己起名,我就不參與了。”
看枝兒這興高采烈的模樣。
當是對這個酒樓抱有很大期待的。
江思月就不搶她風頭了。
果然,枝兒聽說小姑讓她自己取名,就拍著手道:
“我倒是想了幾個。
但總覺得不太好。
我想著咱們這個酒樓雖然用了醉仙樓的地方。
但做的吃食還是以胡辣湯和各類小吃為主。
總體走的還是跟茶飲鋪子差不多的平民路線。
所以不如就取個樸實一點的。
就叫——江家酒樓。
小姑看怎麽樣?”
江思月點點頭:
“確實是符合你這個定位。
就這個吧。”
枝兒得到了小姑的認可,十分高興。
江思月於是又給她出主意。
“既然是平民路線。
那經濟實惠就是主要競爭力。
你可以想想如何搞個外帶窗口。”
枝兒覺得可行。
趕緊謝過江思月:
“小姑這主意不錯。
堂食的話總歸要受地方限製。
而且也不是所有百姓都喜歡點好幾樣菜在酒樓裏吃。
要是我們推廣胡辣湯和幾樣小吃為特色。
的確是可以專門做一個外帶窗口。”
說著又想起了一個好主意:
“我記得小姑的茶飲鋪子剛開起來時。
就做了分層處理。
一樓是散座排擋,二樓是雅間卡座。
我這個酒樓也可以弄成這樣。
喜歡便宜實惠的就在一樓大通桌坐,可以隻點小吃或湯品。
想要吃正餐和炒菜的就上二樓,弄成小桌座位。
還想要環境清幽的,就上三樓雅間。
當然也要最低消費……”
江思月聽得連連點頭。
看得出枝兒是花了心思的。
“想法都不錯。
可以試試看。
要是遇到什麽不懂的事,隨時可以來問我。”
枝兒很高興。
點頭答應著走了。
江思月很為她高興。
蘇言自從定親以後,就跟著蘇家大伯外出走商。
聽說是賺了不少錢。
枝兒不想嫁到他家後再受公婆鉗製。
所以才鉚足了勁兒想要做成點什麽。
這小兩口也算是相互激勵,算是對不錯的眷侶。
正高興著呢。
杜允娘帶著女兒蔡書筠,坐著馬車拉了大包小包的節禮來了。
江思月有點汗顏:
“本該是我去給杜姐姐拜年送禮。
怎麽這還倒過來了呢?”
原本她還以為杜允娘得過了十五才能從府城回來。
沒想到這才初八,人就已經回來了。
還準備了這麽多年禮。
杜允娘笑著拉住她的手:
“這怎麽能是你給我送!
你可是我的財神爺啊!
要是有可能的話,我恨不得天天把你供起來呢。”
江思月被說的一陣怔愣:
“怎麽說?”
杜允娘雙手合十真的朝她拜了兩拜。
“聽了你的話,我給認識的人家都送了咱們的水粉和口脂。
質量本來就不錯的,銷量那是蹭蹭往上漲。
尤其你那個顏色鮮亮又不褪色的胭脂,現在簡直成了富家夫人小姐們追捧的對象。
現在都爭著搶著要買來送人情什麽的。
咱們鋪子裏的存貨啊,早就脫銷了。
我這不是才想著來問問你,作坊啥時候才能開工啊?
能不能再加大點產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