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求恩典

字數:7694   加入書籤

A+A-


    高縣令立刻摸了摸肚子。
    “江娘子盛情相邀,卻之不恭。
    那就……一起吧。”
    他連日趕路,很久都沒好好吃上一頓了。
    而且鄧知府還特意提點他,要跟江娘子這種義商多多交流。
    如今剛好是個機會。
    閔嵐英也道:
    ”上次在江娘子家吃的中秋家宴,很有鄉土風味。
    宸兒還念念不忘。
    可惜我到了安陽就直接跟著鄧知府他們過來了。
    不曾叫著宸兒一起。”
    江思月:……
    本來就隻是客氣一下的。
    沒想到兩人竟然都這麽不客氣。
    江母一看這兩個大人物都要留下來吃飯。
    趕忙跟王氏又單獨支了一桌。
    讓枝兒單獨炒了幾個菜。
    高思遠和閔嵐英都是趕了好幾天的路。
    才到安陽縣就被知府大人帶到下河村來了。
    肚子早已餓的前胸貼著後背。
    看見熱菜熱飯端上來,也不跟主人家客氣。
    拿起筷子來就吃。
    江思月和田村長作陪。
    本來還擔心找不著話題氣氛尷尬。
    可看兩人幹飯幹的熱火朝天,也沒有心思說話。
    瞬間鬆了一口氣。
    不過這口氣沒鬆多久。
    過了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兩人就吃飽了。
    閔嵐英放下筷子,很欣賞的看著高思遠:
    “沒想到高大人一個文人,吃飯也這麽利索。
    你們不都是附庸風雅,講究細嚼慢咽嗎?”
    她是個武將。
    在西北戍邊時經常風餐露宿,食不定時。
    有時飯吃到一半就有敵軍來襲。
    不趕緊吃飽可能到死都得餓著肚子。
    因此養成了吃飯快速的習慣。
    可沒想到高思遠一個科舉出身的官員,竟然也這般迅速。
    高思遠很斯文的拿出手帕來擦嘴。
    回道:
    “在下寒門出身,苦讀十數載才考中進士。
    平日讀書辛苦。
    哪有時間細嚼慢咽。”
    田村長趕緊插話:
    “高大人高風亮節,定能體會百姓疾苦。
    咱們安陽縣由您來做這個知縣,定是百姓之幸啊!”
    以後他就是安陽縣的父母官。
    可得好好奉承著。
    高思遠嗬嗬笑了:
    “老村長不用給我戴高帽。
    在下才剛來,官牒都還沒來得及兌換呢。
    算不得官。”
    說著就對田村長和江思月拱了拱手:
    “老村長,江娘子。
    高某初來乍到,不了解安陽縣情況。
    對庶務也是一知半解。
    以後若是遇到棘手之事,還請兩位不要保留,鼎力支持。”
    田村長趕緊點頭。
    “那是必須的。
    當村長的有這個責任。”
    江思月也跟著點頭:
    “高大人不必跟我們客氣。
    若是真有我們能幫上忙的,是我們的榮幸。”
    說著端起了麵前的茶杯。
    “高大人知道我是經商的,平日銀錢往來,貨物運送啥的。
    少不得要跟官府打交道。
    也請高大人多多支持。”
    經過康縣令這件事,她更認識到跟官府打交道的重要性。
    這位高大人雖然年輕。
    但看脾氣秉性應當是個可交之人。
    江思月也願意跟他交好。
    高思遠聞言也端起了茶杯:
    “江娘子可是知府大人親自認證的義商。
    隻要是利於本縣的發展,高某自然會與行方便。”
    兩人說著各自喝掉了杯中之水。
    也不介意是茶還是酒了。
    高思遠放下茶杯,又說:
    “我在翰林院學習的時候就聽說朝廷普及了壓水機。
    可減輕人力自動上水。
    沒想到竟是江娘子造出來的!”
    他說著歎了口氣。
    “高某也是農戶出身,深知百姓疾苦。
    這幾年大旱蔓延,大夏許多地方災情嚴重。
    有了這節省人力的壓水機,的確灌溉方便。
    但現在旱情愈演愈烈。
    許多地方的井都幹了。
    就算是安了壓水機,也於事無補啊!”
    他在翰林院的庶務館,學的就是處理政務之道。
    各地呈送的政報也看過了。
    很是為農人們憂心。
    江思月想了想,於是問田村長。
    “田大伯。
    咱們村澆地那口深井,水位怎麽樣?”
    田村長搖頭:
    “去年秋冬兩季又沒怎麽下雨,雖然還有些水。
    但已經下降了很多了。
    也不知還能不能堅持到春種。”
    說起這個。
    老村長就愁的擰緊了眉頭。
    雖說現在有江家的作坊,村民們好歹有個進項。
    但他們畢竟是農民。
    要種地要吃飯。
    現在井裏的水位一直在下降,也不知道今年光景會怎麽樣。
    江思月又問:
    “那清水河的水位怎麽樣?”
    田村長又回:
    “河裏水位也下降的厲害。
    但好歹還有一些。
    上河村已經打算修建水渠,引河水灌溉。
    但是河水水位太低了。
    要真引水澆田的話,工程量太大!”
    他搖著頭。
    覺得實現起來太困難。
    江思月心裏有了些計較。
    於是跟高思遠說:
    “大人,其實壓水機不是我一個人造出來的。
    我隻大體畫了個原理圖。
    實際安裝調試都是木匠李青山操作的。”
    說著就叫旁邊桌上的傑子把李木匠叫了過來。
    高思遠看了他一眼,然後道:
    “還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有這麽好的手藝,你怎麽沒參加朝廷的百工考試。”
    那取消匠人籍製度,廣泛吸納百工人才的政令。
    還是他們這幫新入仕的進士提出來的呢。
    李青山道:
    ‘已經報了名了,馬上就要參加縣考。”
    高思遠點了點頭。
    以為江思月就是想讓他混個臉熟。
    沒想到她卻繼續說:
    “我倒還知道有另一項取水利器,但是體量比壓水機大很多。
    做起來也十分複雜。
    高大人如果支持,我可以跟李大哥再試一試。
    若是成了,可解決清水河水位太低的難題。”
    田村長和高思遠都是眼前一亮。
    “果真有這樣的東西?”
    江思月道:
    “我隻知道理論,可以把草圖畫出來。
    但是能不能做得出,還是看李大哥的能耐。”
    兩人於是又將目光轉向李木匠,期待的看著他。
    李青山表情冷靜:
    “那就試試看吧。”
    反正他給江思月做東西也不是一次了。
    到目前為止還都是成功的。
    高思遠很高興。
    沒想到他還沒正式上任,就差不多有功績在身了。
    “你們隻管放手去做。
    需要什麽就叫田村長去縣衙報備,我會盡力為你們爭取。”
    江思月笑道:
    “其實也用不了什麽東西。
    一堆木料足矣。
    就是看李大哥能不能巧奪天工,把它們組裝成我想要的樣子。”
    高思遠想了想,又道:
    “如果真能幫著解決旱情,我必向朝廷給二位請功。
    絕不會出現康縣令那種情況。
    你們要是還有別的要求,也可以一並跟我提出。
    我看看能不能給二位申請。”
    李木匠剛要搖頭。
    就聽江思月說:
    “都是為百姓福祉,其實也沒什麽好要求的。
    但是李大哥馬上要參加百工考試。
    要是能將水車做出來,大人可不可以許他一個恩典?”
    李木匠一聽。
    很是感動。
    她這是擔心封家的父子倆對他不利。
    高思遠有些為難。
    “我雖是一縣父母官,但於百工之道卻不了解,怕是……”
    他以為江思月是叫他給李青山直接通過。
    江思月趕緊解釋:
    “也不是什麽特別恩典,就是希望考試的時候高大人能夠多關注一下。
    而且最好將考試作品和成績公開透明。”
    高思遠有點不太理解。
    江思月於是小聲解釋:
    “李大哥因為一些事曾跟本縣的工匠主考官產生些矛盾。
    我是怕他公報私仇。”
    高思遠這就恍然了:
    “這個好說,隻要有本官在,保證本次考試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