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剛柔相濟,典衡屈伸思辨界

字數:3852   加入書籤

A+A-


    亂信剛鑽進那道混雜著錚錚鐵骨聲與綿軟討饒聲的漩渦,就被一堆規章製度和求情信埋到了腰間。左手緊攥的《風險與機遇》正和某愣頭青的 “絕不退讓” 宣言纏成死結,掙紮間,書裏掉出的 “第五章第三節” 飄落在腳邊 —— 紙上 “能屈能伸” 四個字被人用紅色馬克筆塗改成了 “寧折不彎”,旁邊還畫著一個挺著脖子撞南牆的強驢。
    “這地方的剛柔熵比金融街的禍福混亂還離譜!” 亂信扒開粘在腿上的投訴信,指著前方亂糟糟的人群直咋舌,“你看那個穿製服的保安,隻因業主晚了一分鍾刷卡進門,就把人攔在門外吵了倆小時,還對著小區規定說‘規矩就是規矩,半分不能改’;隔壁菜市場更絕,小販被收了五塊錢管理費,當場給管理員跪下磕頭,說‘您高抬貴手,我上有老下有小’!”
    話音未落,社區服務中心廣場中央那台 “規章製度牌” 與 “調解室” 的融合裝置突然發出金屬扭曲的刺耳聲,險機絞纏帶殘留的能量裹著處罰決定書和求情信,在空中擰成道 “屈伸絞纏帶”:左邊飄著刻著 “剛” 字的鐵尺,右邊懸著標著 “柔” 字的綢帶,帶起的氣流把禍福架起的禍福相倚橋吹得像條被狂風吹爛的處世指南。
    “快把那台老式彈簧秤拖過來!” 禍福的青銅禍福秤突然發出秤杆彎曲的聲響,秤盤上的硬氣宣言和求饒信開始互相碰撞,“這絞纏帶在篡改剛柔邏輯 —— 你看橋欄杆上的標語,上午還是‘剛柔並濟’,現在直接改成‘要麽硬到底,要麽軟到家’!”
    話沒說完,裂開的地麵縫隙裏冒出串帶著鐵鏽和絲綢混合氣味的氣泡,泡中鑽出來個拎著 “剛柔調和儀” 的老工匠。他穿著一件灰色的工裝,袖口磨得發亮,左胸別著枚 “能屈能伸” 徽章,一半是堅硬的鋼鐵,一半是柔軟的棉線,中間用一根銅絲拴著一個 “和” 字印章。最顯眼的是他手裏的儀器,左邊顯示屏滾動著剛直程度的數值,右邊跳著柔韌指數的曲線,中間的 “剛柔平衡點” 正像個彈簧似的伸縮搖擺。
    “你們踩碎的是 2019 年那家因管理過嚴倒閉的工廠的規章製度。” 老工匠突然按住亂信揮舞的手臂,用手指著地麵 —— 原本平整的地麵竟浮現出淡紅色的剛柔界限線,“瞧見沒?這地麵上的線在不斷變形,剛的區域變得像塊鐵板,一碰就碎,柔的區域變得像灘爛泥,扶不起來,說明有人把‘剛愎自用’和‘軟弱可欺’攪成了一鍋粥,就像把鋼筋和棉花綁在一起建房子,要麽塌要麽散。”
    亂信突然指著屈伸絞纏帶中心:“那團彩色霧氣裏有個會自己變形的金屬條!” 果然,霧中懸浮著一根金屬條,一會兒變得筆直堅硬,用錘子都砸不動,一會兒又變得柔軟無比,能隨意打結,上麵還刻著 “要麽硬要麽軟” 的字樣,看著格外荒誕。
    “典型的剛柔認知失調症。” 調和師從工裝口袋裏掏出一副放大鏡,往鼻梁上一架,點開調和儀的投影功能 —— 左邊畫麵裏,某公司老板在談判桌上寸步不讓,明明對方已經做出很大讓步,他還堅持要對方全盤接受自己的條件,最後談判破裂,公司損失了一大筆訂單,對著下屬怒吼 “是他們不識抬舉”;右邊畫麵中,某小販在市場裏被其他攤位擠占了位置,不僅不據理力爭,還嬉皮笑臉地給對方遞煙,結果自己的攤位越來越小,連本錢都快賺不回來了,對著空蕩蕩的攤位說 “忍一時風平浪靜”。黑色能量從兩個畫麵裏滲透出來,在禍福相倚橋上凝成一層黏糊糊的東西,湊近一看,竟是混合著鐵鏽和棉絮的汙垢。
    “給你看個新鮮的。” 調和師突然調出一組數據,左邊的餅圖顯示某企業因管理過於嚴苛,員工流失率高達四成,生產效率大幅下降;右邊的柱狀圖裏,某商店老板既堅持原則,對假冒偽劣商品堅決說不,又懂得靈活變通,遇到顧客合理的要求會適當讓步,生意越做越紅火,“這叫‘剛柔顛倒’,就像把鋼板彎成麻花當繩子用,把棉線當成鋼筋建大橋,根本不合時宜。” 他突然把剛柔調和儀往地上一頓,周圍亂飛的剛柔文件頓時落了地,“解決這問題得用‘剛柔並濟法’,老祖宗早就懂 —— 過剛易折,過柔易屈,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才是處世之道。”
    這時,一個穿著西裝的年輕人舉著一份合同衝過來,合同上的條款苛刻得讓人咋舌:“大師您看,我這合同滴水不漏,誰也別想占我半點便宜,這叫有原則吧?” 話音剛落,一個穿著休閑裝的中年人拿著一份道歉信擠進來,信上把自己罵得一文不值,就為了讓對方原諒自己的一點小過錯:“我這叫以和為貴,低頭認錯不丟人,總比鬧僵了好,對吧?”
    調和師突然笑了,從隨身的工具箱裏倒出一堆鋼筋和棉線,在地上擺出一個太極圖:“小夥子你這叫‘剛愎自用’,就像把所有的路都堵死,隻留自己一條道,最後很可能自己也走不通;中年人你這叫‘軟弱無能’,把自己的尊嚴踩在腳下,別人隻會得寸進尺,不會真的尊重你,圖啥呢?” 他用手指敲了敲兩人的東西,“這倆加起來,就是絞纏帶的能量源。”
    亂信突然被腳邊的一個東西絆了個趔趄,低頭一看,是一本《強硬到底成功學》,封麵上用燙金大字寫著 “絕不退讓半步”,裏麵夾著的某經理的筆記上還寫著 “對下屬就要狠,不然鎮不住他們”。調和師踢了踢那本書:“這叫‘極端處世論’,把強硬當本事,把退讓當懦弱,最後隻會把自己逼到絕路。”
    正說著,屈伸絞纏帶突然甩出一道彩色光帶,把調和儀的屏幕砸出了裂紋。眾人隻見屏幕上的剛柔曲線突然纏繞成一個死結,現實中某員工在工作中對領導的錯誤指令堅決不從,哪怕被穿小鞋也不低頭,結果被邊緣化,一身本事沒處使;隔壁小區的物業麵對業主的不合理要求,一味退讓妥協,最後連正常的管理工作都無法開展,小區亂成一團。
    “該拿出真本事了。” 調和師突然扯開工裝的扣子,露出裏麵印著 “剛柔並濟” 的白色背心,從懷裏掏出一把錘子和一團棉線,“古代的藺相如能屈能伸,既敢在秦王麵前據理力爭,又能為了國家利益對廉頗退讓;現代的優秀管理者,既堅持原則底線,又懂得靈活變通,這才是處世的正道,不是一味強硬,也不是一味軟弱。”
    他把錘子和棉線往空中一拋,瞬間化作無數個彈簧,在空中連成一道剛柔並濟橋。奇妙的是,絞纏帶裏的 “剛” 字鐵尺和 “柔” 字綢帶碰到這道橋,突然變得溫順起來,像兩個配合默契的夥伴,乖乖地待在剛柔平衡點兩側。
    “記住嘍,” 調和師把剛柔調和儀塞進亂信手裏,“該剛時就要堅守原則,該柔時就要懂得變通。就像老木匠做家具,既要有堅硬的框架支撐,又要有合適的榫卯結構連接,能屈能伸才結實耐用,既不能把所有部件都做得硬邦邦,也不能全用軟材料。”
    亂信剛接過儀器,就聽見遠處傳來爭吵的聲音。扭頭一看,一個人在談判中無論對方說什麽都不肯讓步,最後談崩了還說 “是他們沒誠意”;旁邊一個人在與人合作時,為了能達成協議,不斷降低自己的底線,結果虧得一塌糊塗。
    “那是‘直曲’遺址的方向。” 老工匠眯起眼睛,指了指天邊的漩渦,“聽說那兒的人,要麽說話太直得罪人,要麽拐彎抹角讓人猜不透,比搞不清剛柔的還讓人頭疼。” 他突然從懷裏掏出一本《剛柔處世手冊》扔給亂信,“拿著,下次遇到把‘強硬’和‘軟弱’當能耐的,翻第四章第四節。”
    亂信接住書時,發現扉頁夾著一張泛黃的紙條,上麵寫著:“剛與柔如同車之兩輪,缺一不可,隻有配合得當,才能行穩致遠。” 正想問問是什麽意思,老工匠已經背著工具箱鑽進了人群,背影很快消失在恢複秩序的社區裏 —— 此刻某公司的老板正在和員工們討論如何靈活處理問題,既堅守原則又不失變通,旁邊的電子屏滾動播放著 “剛柔並濟,方能成事” 的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