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田壟植信,農耕本色映赤誠

字數:3180   加入書籤

A+A-


    亂信踩著趙家合作社的田埂往裏走時,晨露正順著穀穗往下滴,在 “誠信種植區” 的木牌上暈開圈水漬。趙社長牽著那匹棗紅馬站在穀場邊,馬背上的竹筐換了新花樣筐沿插著二十麵小旗,每麵旗都寫著農戶的名字和 “承諾畝產千斤,少一斤補兩斤”。“老穀匠在磨鐮刀呢,” 他往遠處指,“那老爺子的穀倉,1978 年存的陳米還在呢,說‘寧肯爛在倉裏,也不摻新米裏騙錢’。”
    鄉村的 “誠信溯源遊” 接待點就設在穀場旁的老磨坊,石碾子是清光緒年間的,碾盤上刻著 “穀有三分糠,人有七分誠”。某網紅舉著攝像機拍攝“這碾子碾出的小米帶點糠,就像咱的誠信賬,得留著點實在氣。” 她兒子正幫老穀匠的孫子擺 “農耕誠信教具”陶罐裏的種子標著 “101novel.com23 年新種”,旁邊的陳種罐貼紅叉,“張奶奶剪的‘真假種子鑒別圖’,貼在陶罐上,說比說明書管用。”
    老茶農的茶園分了片 “親子認養區”,每棵茶樹都掛著認養家庭的牌子穿校服小姑娘家的茶樹上,綁著她做的麵人掛件;某網紅家的茶樹下,埋著塊榫卯小木牌,“木爺爺說,這牌子能防蟲害 —— 其實是讓蟲子都看看,咱的茶不打藥”。茶農的兒子正教城裏來的家長采茶“一芽一葉,多掐半片都算‘過度采摘’,就像做生意,得給對方留餘地。”
    突然穀倉傳來爭執,穿補丁褂的農戶舉著賬本“俺這穀倉的小米,咋少了二十斤?” 老穀匠的算盤打得劈啪響“5 月 12 日你家借了三十斤給李家,還沒還呢 —— 記在‘誠信互助賬’上,年底一起算。” 他掀開賬冊,泛黃的紙頁上用毛筆寫著“1983 年,趙家借王家五鬥麥,1984 年還六鬥,多的算利息”。那農戶的臉漲成穀穗色,突然往穀倉裏搬了袋新米“俺忘了!這袋算賠的!”
    穀場中央的 “誠信稱量處”,老穀匠的銅秤比菜市場的標準秤還準。穿旗袍的阿姨稱完小米,秤砣繩突然斷了,老穀匠往她袋裏多舀了勺“這叫‘繩斷補米’,就像當年我爹給供銷社送糧,麻袋破了個洞,到家補了三斤才送去 —— 虧啥不能虧良心。” 他往亂信手裏塞個小秤砣,“這是 1952 年的公平秤砣同款,你揣著,以後誰缺斤少兩,就用這砣砸他的秤!”
    午飯擺在磨坊的石桌上,陶奶奶特意燒了窯 “穀紋碗”,碗底刻著 “誠信” 二字。老醋坊的徒弟送來新釀的 “穀醋”,酸香混著穀場的麥香飄得很遠。“這醋泡小米粥,解膩,” 趙社長給每人盛了碗,“就像咱搞城鄉合作,得互相搭襯著來。” 城裏來的家長突然指著粥碗“您這碗底的字,咋看著像木老根的筆跡?” 趙社長笑出聲“上周他來幫忙修穀倉,順手刻的 —— 說‘穀裏的誠信,得刻在碗底才牢’。”
    午後的 “農耕誠信賽” 笑料百出。穿校服的小胖和老穀匠的孫子比 “捆穀穗”,誰的穀捆結實又不勒太緊算贏。小胖捆的穀穗散了架,他突然往孫子手裏塞個麵人“俺認輸!但這麵人算‘誠信彩頭’,你得教俺咋捆。” 老穀匠摸著胡子笑“這叫‘輸得敞亮’,比贏了耍賴強 ——1965 年我跟人比割麥,少割半畝,照樣請對方喝了頓酒。”
    穀場邊的 “誠信市集” 擺開了新花樣。老穀匠的 “陳米換工” 攤前排著隊農戶用陳米換城裏人的家電維修,一斤陳米換半小時;某網紅的 “直播助農” 攤前,手機架在榫卯支架上,屏幕上的小米正按 “種植成本 + 10 利潤” 標價,“木爺爺說,這利潤就像榫卯的縫,留多了浪費,留少了崩裂。”
    突然烏雲密布,要下大雨。農戶們忙著收穀,城裏來的家長手忙腳亂。棗紅馬突然掙脫韁繩,往穀倉跑 —— 原來它背上還馱著袋沒來得及入庫的新米。趙社長拍著馬背笑“這馬成精了,比某些人還懂珍惜糧食。” 亂信望著雨中互相幫忙的城鄉夥伴,突然覺得艾草葉在口袋裏發燙,葉子的紋路裏,田壟與街道正慢慢交織成網。
    離村時,老穀匠往亂信手裏塞了袋小米“這是 1978 年的陳米,留著做個念想 —— 別學那些販子,新米裏摻陳米,良心不安。” 趙社長遞來張 “城鄉誠信地圖”,上麵用紅筆圈著十幾個村落“下個月去王家峪,他們的核桃不打膨大劑,就是缺個銷路 —— 你去講講誠信故事,比啥廣告都管用。” 某網紅的兒子把麵人塞進亂信口袋“這是‘誠信穀神’,保佑你走到哪都遇實在人。”
    返程的路上,車載電台正播著城鄉合作新聞“趙家合作社的小米通過誠信認證,進入社區超市,價格比市場價高兩成,仍供不應求”。亂信摸了摸口袋裏的艾草葉,葉子的紋路裏,穀場的石碾與社區的牌坊連成一線,他知道,這場溯源遊不是終點,是把誠信的種子撒進田壟的開始,下一站的王家峪,定會有更質樸的誠信故事等著被傾聽。
    車過界河時,亂信看到河麵上飄著個竹筏,筏子上的小米袋印著趙家合作社的二維碼,旁邊插著剪紙張奶奶剪的 “誠信船”。某網紅的攝像機對著筏子拍攝“這筏子要漂到城裏的菜市場,告訴大家,鄉下人的誠信,能漂過界河,漂進每個人心裏。” 亂信望著漸漸遠去的村落,突然明白,農耕文明裏的誠信,就像這穀穗上的晨露,看著微小,卻能滋養出沉甸甸的收獲。而那些散落田間的誠信故事,終將在城鄉之間,長成一片遮風擋雨的森林。
    回到社區時,菜市場的商戶們早已等在門口。王主任舉著 “城鄉誠信聯盟” 的新牌子“趙家的小米明天就上櫃,每個包裝都貼溯源二維碼 —— 老穀匠特意交代,碼旁邊得畫個小鐮刀,說‘鐮刀能割穀,也能割黑心’。” 亂信把老穀匠給的陳米倒進社區的 “誠信展示櫃”,玻璃櫃裏,陳米與新米並排擺放,中間用剪紙張奶奶的剪紙隔開,紙上寫著 “時光會老,誠信不老”。
    睡前整理照片,亂信看到某網紅發的朋友圈穀場的石碾子旁,城鄉孩子們手拉手圍成圈,圈中央擺著那把 1952 年的公平秤。配文寫著“秤能稱米,也能稱心 —— 王家峪的核桃,我們來了。”
    喜歡逆世雄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世雄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