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守藝製藥驗藥,證藥古法坊

字數:4001   加入書籤

A+A-


    黃三炮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往藥道古法坊走時,驗藥箱裏的《古法製藥圖譜》正隨著步伐輕晃。封麵是用粗麻布裱糊的,邊角用銅釘固定,內頁畫著繁複的製藥工序地黃九蒸九曬時的色澤變化、酒蒸大黃的燜潤時長、蜜炙甘草的翻炒力度…… 每道工序旁都標注著 “火候標準”“時間控製”“藥效變化”,最珍貴的是夾在書中的 “製藥銅鏟”,鏟麵刻著 “匠心守藝” 四字,鏟邊因常年翻炒藥材已磨得鋒利,此刻在古法坊的蒸汽裏泛著沉穩的光。
    孫子的酸枝木藥箱裏,本源珠正與一塊明代蜜炙甘草的殘塊共鳴,箱側老鱉把背甲貼在箱壁,甲上的水脈紋漫出淡青色的霧,混著遠處傳來的機器轟鳴聲 —— 那是快速製藥流水線的運轉聲。兩人剛推開刻著 “炮製遵古” 的木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得攥緊了拳頭原本擺滿石碾、銅鍋、竹匾的工坊,如今被不鏽鋼反應釜占據,管道裏流淌著黃褐色的藥液,工人穿著防化服往裏麵傾倒化學溶劑,而角落裏的 “曬藥場”(晾曬炮製藥材的竹席)被改成了 “烘幹車間”,高溫烘幹機正將地黃烤得焦黑,旁邊的 “炮製口訣” 木牌被踩在腳下,牌上的 “酒為引,蜜為佐,火為帥” 字樣沾著化學試劑。
    “爺爺你看,他們把祖宗傳的手藝換成化學品了!” 小家夥指著最顯眼的 “高效提取罐”,罐身上的壓力表指向 180c,裏麵的當歸正在高壓下被提取,流出的藥液散發著刺鼻的焦味,“這哪是製藥,是毀藥啊!” 古法坊中央的 “合藥台”(按古法配伍藥材的青石桌)被換成了 “混合攪拌桶”,電腦屏幕上跳動著 “成分比例”,台邊的 “藥味配伍譜”(記錄藥材間相生相克的布幡)被剪成了抹布,幡角的 “君臣佐使,配伍有道” 字樣已模糊不清。更刺眼的是車間標語“高效製藥,量產為王 —— 化學提取,純度達標,成本減半”。
    黃三炮走到被遺棄的石碾前,伸手撫摸碾槽裏的紋路 —— 那是百年間碾壓藥材留下的溝壑,最深的地方能卡住半粒杏仁,碾盤上的 “九蒸九曬” 刻痕雖被化學藥劑腐蝕,卻仍能看出反複研磨的虔誠。他從驗藥箱取出些剛蒸製好的地黃,斷麵烏黑發亮,散發著淡淡的焦糖香“這叫‘九製地黃’,” 他往曬藥場的舊址上一攤,“得用黃酒浸潤三日,蒸一日曬一日,反複九次,讓藥性由寒轉溫,哪能用高溫烘烤替代?” 說話間他已架起銅鍋,往裏麵倒入蜂蜜和甘草“你看這蜜炙的火候,得用文火慢慢炒,讓蜜汁鑽進藥材纖維裏,那些用機器噴糖衣的哪有這藥效?”
    古法坊老板坊伯穿著白大褂走來,手裏拿著份 “高效提取報告”,上麵寫著 “有效成分含量 98,生產周期縮短 90”。他踢了踢旁邊的竹匾“黃師傅別抱著老古董不放了,現在誰還等得起九天蒸藥?我這化學提取法,半小時出成品,比你守著銅鍋強多了。” 他指了指牆上的產量表,“看見沒?這月產了十噸‘濃縮藥丸’,夠你用石碾碾十年!”
    孫子突然把老鱉從藥箱上抱下來,往 “化學提取當歸” 的儲液罐前一放。老鱉似乎嫌藥液刺鼻,猛地對著罐口噴出股清水,水麵立刻浮起一層油膜,原本澄黃的藥液竟變得渾濁,底部沉澱出褐色的雜質。“大家快看!” 小家夥舉著攝像機繞場一周,“這是提取時的有害殘留物!爺爺說真藥材得靠火候養,像這樣 ——” 他拿起黃三炮剛蜜炙的甘草,展示著表麵均勻的蜜霜,引來幾個老藥工的點頭。
    新出現的老藥工炮伯背著個藤編藥簍走來,簍裏裝著炮製的工具竹製翻藥鏟、銅製量藥勺、記錄火候的沙漏,還有一本泛黃的《炮製心法》。老人翻開心法,裏麵記著民國時的製藥心得“炒炭存性,要‘存性三分,成炭七分’,過火則失效,欠火則傷胃”。“當年我師父教我炒藥,第一樁事是學聽聲,他說‘藥材會說話,炒到酥脆時的聲響,比機器的壓力表準’。” 他指著烘幹機裏的地黃,“這東西得靠太陽曬出津液,烘幹的隻有幹硬,沒有油性,哪能當藥?”
    坊伯被說急了,從控製室調出 “智能炮製係統”,屏幕上立刻顯示出 “九蒸九曬模擬程序”“看好了!這係統能設定溫度濕度,自動完成蒸曬,比你守著太陽月亮高效多了!” 他點擊 “啟動” 鍵,機器臂立刻抓起地黃放進蒸汽箱,“等會兒對比下,看你土法炮製和我這‘科技製藥’有啥不一樣!”
    黃三炮沒接話,從《古法製藥圖譜》裏翻出張 “炮製十二法”,上麵用朱砂寫著 “炮、炒、炙、煆、蒸、煮、燉、煨、酒製、醋製、蜜製、鹽製”。他拿起製藥銅鏟,往剛炒好的蒲黃上一鏟“這叫‘炒炭’,” 他指著鏟裏的蒲黃炭,“外黑內黃,斷麵像焦炭卻能看見纖維,機器哪懂這‘存性’的微妙?” 說話間個戴護目鏡的技術員湊過來說“我們提取的藥材總少點藥效,原來缺了這些火候功夫?” 黃三炮遞給他一把竹鏟“來,試試翻曬當歸,感受下藥材的溫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炮伯突然往 “守藝石”(檢驗炮製真偽的奇石)上放了勺化學提取的藥液,石頭立刻蒙上層灰霜;再放上黃三炮炮製的地黃,石麵竟透出溫潤的紫光,還隱隱浮出 “藥韻” 二字。“瞧見沒?” 老人用手指撚起一點地黃粉末,“真炮製的藥材有活氣,假提取的隻有死成分,這可不是程序能糊弄的!”
    坊伯臉色鐵青,突然按下總控台的紅色按鈕,所有反應釜的功率同時加大“給你們看點厲害的!” 大屏幕上開始播放 “化學製藥宣傳片”,專家宣稱 “古法炮製效率低下,早該淘汰”,“這是‘製藥革命’,科學就該替代落後,不服氣?”
    黃三炮將 “製藥銅鏟” 往合藥台的基座上一插,鏟麵的青光與石桌的紋路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古法製藥圖》—— 畫麵裏的老藥工在銅鍋前翻炒,額頭上的汗珠滴進藥堆;徒弟在竹匾前晾曬,每翻一次都要聞聞藥香;孩童在石碾旁添料,小手推得碾盤吱呀作響。“這才是古法坊該有的樣子,” 黃三炮對圍觀的工人說,“製藥講的是‘天人共釀’,靠的是手勁、眼力、心勁,哪能靠化學溶劑催熟?”
    孫子突然想起什麽,從藥箱裏掏出本源珠往守藝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順著石縫蔓延,那些反應釜的管道突然爆裂,而被改成烘幹車間的曬藥場竟自己鋪開竹席,石碾也開始慢悠悠轉動。幾個工人忍不住關掉機器,圍過來看黃三炮炮製藥材,臉上露出向往的神色。
    炮伯趁機往眾人手裏塞了本《家常炮製小技藝》“來,拿著學,這裏麵教怎麽在家炮製藥材,比如鹽炒杜仲要炒到斷絲,那些用機器粉碎的哪有這效果?” 他自己先往銅鍋裏放了些艾葉,用文火慢慢炒著“這叫‘炒炭止血’,火候到了,藥勁才足,急不來的。”
    坊伯見勢不妙,想趁亂銷毀所有傳統工具,卻被黃三炮用製藥銅鏟攔住去路。“古法坊不是化工廠,” 黃三炮的聲音透過機器噪音格外清晰,“炮製是‘炮生為熟,製性為用’,讓藥材減毒增效,這是老祖宗傳下的製藥道,不是化學提取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飛向古法坊最高處的 “守藝旗”,旗麵無風自動,顯出八個古字“遵古炮製,藥韻天成”。隨著旗幟展開,所有流水線設備突然停轉,而被腐蝕的石碾竟自己褪去鏽跡,蒸藥的銅鍋冒出嫋嫋白煙。黃三炮往合藥台邊撒了把藥種,瞬間長出片翠綠的幼苗,葉片上的露珠滾落,在地麵匯成 “守藝” 二字。
    孫子舉著攝像機跟拍,鏡頭裏的本源珠正往東南方向飛去,那裏隱約可見一片藥道問診堂的輪廓。“爺爺,珠子往‘藥道惠民堂’去了!”
    黃三炮望著那片用傳統醫術診治病患的藥堂,突然想起炮伯的話“藥材是肉,炮製是魂,魂沒了,肉再肥也沒用,丟了古法,藥就成了沒魂的軀殼。” 他扛起製藥銅鏟,老鱉慢悠悠爬回藥箱,一行人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後傳來銅鏟翻炒藥材的沙沙聲 —— 那是古法坊久違的、屬於匠心的韻律。
    喜歡逆世雄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世雄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