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守書驗藥,證藥典籍庫

字數:4267   加入書籤

A+A-


    黃三炮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往藥道典籍庫走時,驗藥箱裏的《藥道典籍總目》正隨著步伐輕晃。封麵是用藍布硬殼裝訂的,邊角用銅釘加固,內頁抄錄著曆代藥道典籍的目錄從《神農本草經》到《本草綱目》,從《千金方》到《本草備要》…… 每部典籍旁都標注著 “成書年代”“版本流傳”“學術價值”,最珍貴的是夾在書中的 “護書銅簽”,簽麵刻著 “守書護智” 四字,簽身因常年夾在典籍中已磨得光滑,此刻在典籍庫的墨香裏泛著沉靜的光。
    孫子的酸枝木藥箱裏,本源珠正與一頁宋代刻本《本草圖經》的殘片共鳴,箱側老鱉把背甲貼在箱壁,甲上的水脈紋漫出淡青色的霧,混著遠處傳來的討價還價聲 —— 那是古籍倒賣的交易聲。兩人剛推開刻著 “文以載道” 的雕花木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得心痛如絞原本整齊排列著古籍書櫃的庫房,如今被隔成 “孤本拍賣區”“殘頁售賣處”,穿西裝的販子正用放大鏡給買家展示《本草綱目》的散頁,喊價從十萬起拍,而角落裏的 “典籍修複室”(修補古籍的工坊)被改成了 “做舊作坊”,桌上堆著染黃的宣紙和偽造的印章,旁邊的 “藏書守則” 木牌被踩在腳下,牌上的 “敬惜字紙,傳之後世” 字樣沾著墨跡。
    “爺爺你看,他們把老祖宗的智慧變成論斤稱的廢紙了!” 小家夥指著最顯眼的 “珍品展台”,玻璃罩裏擺著部明代《本草品匯精要》,書脊已被拆開,販子正介紹 “可以單頁出售,每葉八千”,其中幾頁上的藥材圖譜被挖走,換成了現代印刷的仿製品,“這哪是保護,是毀滅啊!” 典籍庫中央的 “共讀堂”(供學者研讀典籍的廳堂)被換成了 “鑒定櫃台”,所謂的 “古籍鑒定師” 正用化學藥水給普通古籍做舊,櫃台下的 “典籍借閱登記本”(記錄學者借閱記錄的厚冊)被改成了 “交易賬本”,賬本上 “萬曆刻本《本草綱目》,成交價八十萬” 的字跡刺眼奪目。更刺眼的是牆上的標語“古籍收藏,升值首選 —— 孤本稀缺,殘頁珍貴,買到即賺”。
    黃三炮走到被拆毀的《本草品匯精要》前,伸手撫摸斷裂的書脊 —— 木質書板上還留著當年裝訂的線痕,最深的地方能卡住一根棉線,書頁的竹紙因年代久遠已泛出溫潤的米黃色,頁邊的批注是清代學者的手跡,墨跡雖淡卻風骨猶存。他從驗藥箱取出一部完整的清代抄本《本草從新》,書頁用絲線裝訂得整整齊齊,書末還貼著曆代藏書者的題跋“這是真正的典籍傳承,” 他將抄本放在修複室的舊址上,“得完整保存、精心修複,讓後人能看到全貌,哪能拆成散頁賣錢?” 說話間他已拿出糨糊和竹纖維紙,給一頁撕裂的《千金方》殘片做修補“你們看這修複功夫,得用古法糨糊,一點點拚合,那些用化學藥水做舊的哪有這敬畏?”
    典籍庫老板庫伯穿著定製皮鞋走來,手裏拿著本 “古籍價格手冊”,上麵按頁數標注著各朝代藥書的單價。他踢了踢旁邊的修複工具“黃師傅別抱著舊紙堆哭了,現在誰還在乎整不整?我這散頁交易能讓古籍‘流動起來’,一頁的價錢夠你修複十本書!” 他指了指電子屏上的成交記錄,“看見沒?這月賣了三百萬,夠你買一輩子糨糊!”
    孫子突然把老鱉從藥箱上抱下來,往 “偽造古籍” 的做舊作坊一放。老鱉似乎嫌化學藥水的氣味刺鼻,猛地對著偽造的《本草圖經》噴出股清水,紙頁上的 “古舊黃斑” 立刻暈開,露出下麵的現代機製紙紋理,偽造的 “淳化三年刻本” 印章也變得模糊不清,“這是假的!” 小家夥舉著攝像機繞場一周,鏡頭裏拍到作坊裏的 “做舊指南”,“爺爺說真典籍得看風骨,像這樣 ——” 他拿起黃三炮帶來的清代抄本,展示著頁邊的蟲蛀痕跡和自然泛黃的紙色,引來幾個老學者的歎息。
    新出現的老古籍修複師修伯背著個藤編工具箱走來,箱子裏裝著修複的工具竹製鑷子、馬蹄刀、糨糊刷、防蟲的芸香,還有一本泛黃的《古籍修複要訣》。老人翻開要訣,裏麵貼著修複前後的對比照片“這是我修複的南宋《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 他指著照片上的蟲洞,“當時書頁爛得像篩子,用了三年才補好,哪能像現在這樣拆書賣錢?” 他從箱底摸出塊明代的 “鎮紙”,“這上麵刻著‘書存則道存’,是當年藏書家的座右銘,書沒了,道也就斷了。”
    庫伯被說急了,從電腦裏調出 “古籍仿製係統”,屏幕上立刻生成一部 “唐代《千金方》” 的電子版“看好了!這係統能掃描真跡,3d 打印出一模一樣的仿品,連專家都難辨真假,比你慢慢修複高效多了!” 他點擊 “生成” 鍵,機器臂立刻吐出一頁仿製品,“等會兒對比下,看你土法護書和我這‘商業開發’有啥不一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黃三炮沒接話,從《藥道典籍總目》裏翻出張 “護書三則”,上麵用朱砂寫著 “一保其完整,二延其壽命,三傳其智慧”。他拿起護書銅簽,往那部被拆毀的《本草品匯精要》旁一立,銅簽竟透出微光“這叫‘護本’,” 他指著書脊上的原書章,“‘文淵閣藏’的印鑒說明這是宮廷刻本,機器哪懂這千年流傳的文脈?” 說話間個戴眼鏡的教授湊過來說“我研究《本草綱目》版本學三十年,這些散頁太可惜了。” 黃三炮遞給他一副白手套“來,幫著整理這些殘片,或許還能拚回去。”
    修伯突然往 “載道石”(檢驗典籍真偽的奇石)上放了張偽造的書頁,石頭立刻蒙上層黑霧;再放上黃三炮的清代抄本《本草從新》,石麵竟透出溫潤的金光,還隱隱浮出 “真本” 二字。“瞧見沒?” 老人用手指點著抄本上的校勘批注,“真典籍的字裏有學問,假古籍的紙頁隻有銅臭,這可不是係統能糊弄的!”
    庫伯臉色鐵青,突然按下總控台的紅色按鈕,所有電子屏同時播放起 “古籍投資講座”“給你們看點厲害的!” 屏幕上的 “投資專家” 正說 “古籍是硬通貨,拆著賣比整書值錢”,“這是‘市場規律’,跟不上就得被淘汰,不服氣?”
    黃三炮將 “護書銅簽” 往共讀堂的書案上一放,銅簽的青光與書案的紋路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典籍傳承圖》—— 畫麵裏的學者在燈下校勘典籍,修複師在案前修補殘頁,學子們圍坐共讀,孩童在旁描摹藥材圖譜,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對知識的敬畏。“這才是典籍庫該有的樣子,” 黃三炮對圍觀的人說,“守護典籍得‘完其形,續其命,傳其智’,不是為了倒賣賺錢,哪能用價格衡量價值?”
    孫子突然想起什麽,從藥箱裏掏出本源珠往載道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順著石縫蔓延,那些被拆開的古籍竟自己合攏,而被改成作坊的修複室竟自己擺上修複工具,偽造的古籍也顯露出現代印刷的痕跡。幾個販子忍不住放下手裏的散頁,圍過來看黃三炮修複古籍,臉上露出愧色。
    修伯趁機往眾人手裏塞了本《常見藥道典籍簡介》“來,拿著看,這裏麵講每部典籍的價值,比如《本草綱目》如何總結十六世紀前的藥學成就,那些隻懂賣錢的哪懂這些?” 他自己先將那部明代《本草品匯精要》抱回修複台“這叫‘歸位’,讓智慧回到該在的地方,比變成鈔票強。”
    庫伯見勢不妙,想趁亂燒毀剩下的古籍毀滅證據,卻被黃三炮用護書銅簽攔住手腕。“典籍庫不是拍賣行,” 黃三炮的聲音透過交易聲格外清晰,“守護藥道典籍得‘敬惜字紙,傳之後世’,是為了延續智慧火種,不是為了牟利,這是老祖宗傳下的文脈道,不是商業倒賣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飛向典籍庫最高處的 “載道旗”,旗麵無風自動,顯出八個古字“典籍載道,代代相傳”。隨著旗幟展開,所有交易設備突然黑屏,而被拆毀的古籍旁竟自動出現修複好的樣書,共讀堂裏傳來學者們齊聲誦讀《本草綱目》序文的聲音。黃三炮往修複室邊撒了把芸香草籽,瞬間長出片翠綠的幼苗,葉片上的露珠滾落,在地麵匯成 “護書” 二字。
    孫子舉著攝像機跟拍,鏡頭裏的本源珠正往西北方向飛去,那裏隱約可見一片藥道實驗基地的輪廓。“爺爺,珠子往‘藥道創新坊’去了!”
    黃三炮望著那片將傳統藥道與現代科技結合的實驗基地,突然想起修伯的話“典籍是藥道的魂,書頁散了魂就散了,光靠賺錢,傳不下真正的學問,守不住這份智,藥道就成了無源之水。” 他扛起驗藥箱,老鱉慢悠悠爬回藥箱,一行人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後傳來古籍修複工具輕敲紙張的聲音 —— 那是典籍庫久違的、屬於傳承的韻律。
    喜歡逆世雄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世雄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