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 典藏驗藥,證藥古籍
字數:4572 加入書籤
黃三炮順著本源珠指引的方向往藥道典藏閣走時,驗藥箱裏的《藥道古籍總目》正隨著步伐輕晃。封麵是用藍布裝裱的,上麵繡著 “薪火典藏” 四字,內頁記錄著曆代珍貴藥籍的信息《本草綱目》的不同版本注錄、《千金要方》的傳世源流、《炮炙大法》的孤本特征…… 每條目旁都標注著 “文獻價值”“保存狀況”“傳承意義”,最珍貴的是夾在書中的 “典藏守則”,上麵用蠅頭小楷寫著 “敬惜字紙,護典如命,傳薪不輟”,字跡娟秀卻透著堅定,此刻在典藏閣的舊墨香裏泛著沉靜的光。
孫子的酸枝木藥箱裏,本源珠正與一片宋代《證類本草》的殘頁共鳴,紙頁邊緣帶著自然的泛黃,箱側老鱉把背甲貼在箱壁,甲上的水脈紋漫出淡褐色的霧,混著遠處傳來的討價還價聲 —— 那是古籍交易的談價聲。兩人剛推開刻著 “文以載道” 的紫檀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得目眥欲裂原本莊嚴肅穆的古籍藏館,如今被隔成 “孤本拍賣區”“殘頁零售區”,穿唐裝的 “掌櫃” 正用鑷子拆分《本草品匯精要》的孤本,“一頁賣五萬,湊齊一套能賺百萬”,而角落裏的 “古籍修複室”(用傳統技藝修複殘損典籍的地方)被改成了 “仿造工坊”,桌上的金箔、雲母片(修複用紙的材料)被換成了廉價的化學漿糊和複印紙,旁邊的 “典藏宗旨” 石碑(刻著 “藏以致用,傳之後世”)被塗改成 “一本萬利,待價而沽”,碑座下藏著幾本偽造的《神農本草經》,封皮做得古舊,內頁卻是打印體。
“爺爺你看,他們把老祖宗的智慧切成碎片賣了!” 小家夥指著最刺眼的 “殘頁競價台”,台上擺著《傷寒論》的明代刻本殘頁,幾個收藏家舉著號牌瘋狂加價,其中一頁 “太陽病篇” 被拍出二十萬,買家當場用塑封膜將其封住,全然不顧修複師 “需避光保存” 的勸阻,“這哪是典藏,是刨祖墳啊!” 典藏閣中央的 “善本閱覽室”(學者研究古籍的地方)被改成了 “ 展示廳”,恒溫恒濕的展櫃裏擺著《本草綱目》的初刻本,卻允許遊客付費觸摸拍照,展櫃旁的 “借閱登記冊”(記著 “某教授借閱《千金要方》研究”)被換成了 “拍賣成交記錄”,冊子上的 “某老板購得《炮炙大法》殘頁” 字樣刺眼奪目,牆角的垃圾桶裏扔著被當作 “廢紙” 的清代藥書手抄本,上麵的批注還清晰可見。更刺眼的是門口的廣告牌“古籍投資,一本升值 —— 拆賣更賺,收藏顯貴,錯過再無”。
黃三炮走到被拆分的《本草品匯精要》前,伸手撫摸剩下的書脊 —— 竹紙封麵已有些脆化,書口的磨損記錄著它五百年的流傳史,扉頁的藏書印 “天祿琳琅” 證明它曾是皇家藏品。他從驗藥箱取出些典藏信物一把牛角修複刀(刀刃薄如蟬翼,專用於揭裱古籍)、一瓶古法漿糊(用麵粉和明礬按比例調製,能保存百年)、一本 “古籍修複日誌”(記著 “1987 年修複《本草衍義》,耗時三個月,用去桑皮紙二十張”),往空地上一擺“這叫‘典藏本心’,” 他拿起修複刀,小心翼翼地展示如何剝離黴變的紙層,“老祖宗留下這些書,是為了讓後人學本事,哪能像切肉一樣拆分了賣?” 說話間他已翻開《藥道古籍總目》“你看這記載‘乾隆年間,四庫館臣為補全《證類本草》,遍訪天下藏書家抄錄’,那些搞拆賣的哪懂這輯佚成書的艱難?”
典藏閣老板藏伯戴著白手套走來,手裏拿著本線裝書,正用放大鏡給買家展示 “收藏價值”。他拍了拍黃三炮的修複刀“黃師傅別拿把小刀裝內行,現在誰還在乎能不能看?我這古籍拍賣,能讓這些破紙‘體現價值’,一頁殘紙夠你修複十本書,這才是對它們的‘尊重’!” 他指了指電子屏上的 “古籍市場價”,“看見沒?《本草綱目》初刻本一年漲了三百萬,夠你建個新閣,這才是懂行!”
孫子突然把老鱉從藥箱上抱下來,往 “仿造工坊” 的假書堆前一放。老鱉對著偽造的《神農本草經》噴出股清水,封麵的 “古舊” 顏色立刻暈開,露出下麵的白色紙板,內頁的打印字跡遇水模糊,“這是假的!” 小家夥舉著攝像機繞場一周,鏡頭裏拍到工人用茶葉水染紙做 “古舊效果”,“爺爺說真古籍得看紙墨、看裝幀,像這樣 ——” 他拿起黃三炮的《本草品匯精要》殘頁,展示著手工宣紙的纖維和木刻活字的痕跡,引來幾個學者的憤怒。
新出現的老修複師修伯背著個藤編工具箱走來,箱子裏裝著他的修複工具一套不同型號的竹起子(揭裱書頁用)、一遝特製的桑皮紙(修複專用)、一塊 “壓平石”(壓平修複後的古籍),還有一本泛黃的《古籍修複要訣》。老人翻開要訣,裏麵貼著 1955 年修複《本草綱目》的照片“這是我師父修複的,” 他指著照片上用金鑲玉技法補全的書葉,“當時為找匹配的紙,跑了七個省,哪像現在這樣隨便複印?” 他從箱底摸出塊 “修複傳承牌”,“這是文物局發的,證明修複不是簡單粘補,是讓古籍‘續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藏伯被說急了,從倉庫推出台 “古籍掃描複製機”,能快速製作 “高仿善本”“看好了!這機器做的仿品,專家都難辨,成本幾百塊,能賣幾萬,比你花幾年修複高效多了!” 他按下啟動鍵,機器立刻吐出本 “高仿《傷寒論》”,連蟲蛀痕跡都一模一樣,“等會兒對比下,看你土法修複和我這‘科技複製’有啥不一樣!”
黃三炮沒接話,從《藥道古籍總目》裏翻出張 “典藏三則”,上麵用朱砂寫著 “完整為要,可讀為魂,傳承為的”。他拿起 “典藏守則”,往《本草品匯精要》的書脊旁一立,守則竟透出柔光“這叫‘典籍之魂’,” 他指著守則上的 “敬惜字紙”,“古人連有字的廢紙都不敢亂扔,機器哪懂這對知識的敬畏?” 說話間個戴眼鏡的研究生湊過來說“我想研究《炮炙大法》的炮製工藝,可孤本被拆賣了,根本看不全……” 黃三炮立刻拉他到日誌前“來,這日誌裏抄錄了關鍵章節,比看殘頁有用。”
修伯突然往 “文脈石”(檢驗古籍價值的奇石)上放了本拆賣的殘頁,石頭立刻蒙上層黑霧;再放上黃三炮的修複日誌,石麵竟透出溫潤的金光,還隱隱浮出 “傳世” 二字。“瞧見沒?” 老人用手指點著日誌裏的修複步驟,“真典藏的字裏有延續,假買賣的紙頁隻有斷裂,這可不是機器能糊弄的!”
藏伯臉色鐵青,突然下令將所有未拆賣的善本搬到拍賣會場“給你們看點厲害的!” 他指著剛聯係好的 “海外買家”,“這些書賣給他們,價格能翻十倍,留在你們手裏才是糟蹋,不服氣?”
黃三炮將 “典藏守則” 往善本閱覽室的梁上一掛,守則的柔光與梁上的雕花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古籍傳承圖》—— 畫麵裏的學者在抄錄古籍,修複師在燈下補書,孩童在旁幫忙研墨,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對知識的渴求。“這才是典藏閣該有的樣子,” 黃三炮對圍觀的人說,“藥道古籍得‘完整保存,按需借閱’,既要護其形,更要傳其神,哪能靠拆分、偽造賺錢?”
孫子突然想起什麽,從藥箱裏掏出本源珠往文脈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順著石縫蔓延,那些拆分的書頁自動飛回裝訂處,偽造的古籍化作紙漿,而被改成展示廳的閱覽室竟自己擺上桌椅和台燈,拍賣記錄變回借閱登記,垃圾桶裏的手抄本飛回書架,頁麵自動撫平。幾個收藏家忍不住放下號牌,圍過來看修伯演示金鑲玉修複法,臉上露出愧色。
修伯趁機往眾人手裏發了《古籍保護小知識》“來,拿著學,這裏麵講咋愛護古籍,比如翻頁要輕,不能用手摸字,那些搞拍賣的哪懂這些?” 他自己先拿起竹起子,開始修複一本撕裂的藥書,“這叫‘延續文脈’,讓老書能說話、能教人,比鎖在保險櫃裏值錢。”
藏伯見勢不妙,想趁亂偷走那本《本草綱目》初刻本,卻被黃三炮用 “典藏守則” 攔住去路。“典藏閣不是拍賣行,” 黃三炮的聲音透過競價聲格外清晰,“藥道古籍得‘藏以致用,傳之後世’,是為了讓藥道智慧活下來,不是為了變成奢侈品,這是老祖宗傳下的文脈道,不是商業販賣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飛向典藏閣最高處的 “文脈旗”,旗麵無風自動,顯出八個古字“一頁典籍,千年藥魂”。隨著旗幟展開,所有拍賣設備突然失靈,而被修複的古籍竟在書架上泛出微光,閣裏響起翻書的沙沙聲和學者的討論聲。黃三炮往修複室的窗台上撒了把用於造紙的楮樹種子,瞬間長出片嫩綠的幼苗,葉片上的露珠滾落,在地麵匯成 “典藏” 二字。
孫子舉著攝像機跟拍,鏡頭裏的本源珠正往西北方向飛去,那裏隱約可見一片藥道器具窯的輪廓。“爺爺,珠子往‘藥道古窯坊’去了!”
黃三炮望著那片燒製傳統藥器的古窯,突然想起修伯的話“古籍像藥引子,少一味就配不出好方,拆得越碎,藥效越差,忘了傳承,再貴的紙也是廢紙,守不住這份全,藥道的根就斷了。” 他扛起驗藥箱,老鱉慢悠悠爬回藥箱,一行人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後傳來修複師揭裱書頁的輕響 —— 那是典藏閣久違的、屬於文脈的韻律。
喜歡逆世雄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世雄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