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章 炮炙驗藥,證藥炮炙坊
字數:4702 加入書籤
黃三炮順著本源珠指引的方向往藥道炮炙坊走時,驗藥箱裏的《古法炮炙大全》正隨著步伐輕晃。封麵是用牛皮紙裱糊的,上麵用朱砂筆寫著 “修製如法” 四字,內頁手繪著藥材炮製的精細工序酒蒸大黃的火候控製、蜜炙甘草的攪拌手法、醋淬磁石的冷卻時長…… 每道工序旁都標注著 “輔料比例”“時間節點”“藥效變化”,最珍貴的是夾在書中的 “炮炙守則”,上麵用烙鐵燙著 “酒製升提,薑製溫散,鹽製下行,醋製入肝,蜜製潤燥”,字跡是清代炮炙大師親手烙製的,帶著炭火的灼熱感,此刻在炮炙坊的煙火氣裏泛著厚重的光。
孫子的酸枝木藥箱裏,本源珠正與一塊明代的銅製藥碾共鳴,碾槽裏還留著炮製當歸的藥屑,箱側老鱉把背甲貼在箱壁,甲上的水脈紋漫出赤褐色的霧,混著遠處傳來的機器轟鳴聲 —— 那是滾筒式炒藥機的噪音。兩人剛推開刻著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的木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得攥緊了拳頭原本擺著數十種炮製工具的工坊,如今被流水線設備占據,不鏽鋼傳送帶上的藥材被快速翻炒、冷卻、裝袋,而角落裏的 “古法炮製區”(用砂炒、酒蒸等傳統方法的地方)堆滿了廢棄的銅鍋鐵碾,牆上掛著的 “炮製火候圖”(標注 “炒炭存性,煆淬酥脆”)被換成了 “產量達標表”,區前的老藥灶(燒桑柴控製火候的專用灶)被當作 “雜物堆放架”,灶膛裏塞著破布和塑料瓶,灶台上的 “炮製手記”(記著 “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巴豆去油”)被油汙浸透,字跡模糊難辨。
“爺爺你看,他們把藥當成零件來加工了!” 小家夥指著最刺眼的 “快速炮製流水線”,傳送帶上的地黃未經酒蒸就直接切片,旁邊的 “質檢台” 上擺著 “合格” 印章,工人隨手往不合格的藥堆上蓋章,“這哪是炮炙,是毀藥啊!” 炮炙坊中央的 “輔料調配室”(按比例配製酒、醋、蜜等輔料的地方)被改成了 “化工原料間”,貨架上的 “陳年米酒” 被換成了 “工業酒精”,“天然蜂蜜” 變成了 “人造糖漿”,旁邊的 “輔料配方冊”(記著 “蜜炙用棗花蜜,醋淬用米醋”)被扔在地上,上麵還粘著塊沒清理的藥渣,牆角的電子秤顯示著 “每斤藥材加 05 斤工業硫磺”,秤旁的塑料袋印著 “增白保鮮專用”。更刺眼的是車間牆上的標語“效率至上,產量為王 —— 一天炮製十噸藥,管它生熟與好壞,出廠即合格”。
黃三炮走到被遺棄的砂炒銅鍋前,伸手撫摸鍋底的紋路 —— 那是常年炒製藥材留下的均勻磨損,鍋沿刻著 “1956 年,李藥師在此砂炒雞內金,每日限炒三斤”,字跡被炭火熏得發黑。他從驗藥箱取出些炮製信物一把牛角藥鏟(鏟頭弧度貼合鍋形,專用於翻炒藥材)、一罐陳年米醋(封泥上寫著 “101novel.com08 年封壇,專用於醋淬鱉甲”)、一本《炮炙精要》(記著 “當歸酒洗去土,川芎米泔水浸”),往銅鍋旁一擺“這叫‘炮炙本心’,” 他拿起藥鏟演示砂炒的手法,手腕輕轉間藥材在鍋中均勻翻動,“老祖宗炮製藥材,講究的是‘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哪能靠機器瞎糊弄?” 說話間他已從懷裏掏出塊砂炒後的雞內金“你們看這顏色,表麵焦黃內部微黃,機器炒的不是生就是焦,藥效差遠了!”
炮炙坊老板炙伯穿著防燙服走來,手裏拿著份 “月產量報表”,上麵顯示 “流水線炮製效率是傳統方法的 50 倍”。他踹了踹旁邊的老藥碾“黃師傅別抱著堆破爛當寶貝了,現在誰還在乎那點藥效差別?我這工業化生產,能讓炮炙坊‘活下去’,你看這月產值,夠你守著老鍋炒十年,這才是懂炮炙!” 他指了指電子屏上的 “成本核算”,“看見沒?用工業酒精比米酒省七成成本,夠你買百壇好酒,這才是會算賬!”
孫子突然把老鱉從藥箱上抱下來,往 “快速流水線” 的地黃前一放。老鱉對著地黃噴出股清水,未經酒蒸的地黃立刻顯出青澀的斷麵,上麵的 “熟地黃” 標簽被水衝掉,露出下麵的 “生地黃” 字樣,“這是假藥!” 小家夥舉著攝像機繞場一周,鏡頭裏拍到工人往藥材裏撒硫磺粉增白,“爺爺說真炮炙得按規矩來,像這樣 ——” 他拿起黃三炮的《炮炙精要》,展示著 “何首烏用黑豆汁蒸九次” 的詳細步驟,引來幾個老藥師的搖頭歎息。
新出現的老藥師炮伯係著油布圍裙走來,圍裙上沾著經年累月的藥漬,手裏拿著柄銅製藥刀(刀刃薄如紙,專用於切片)。老人從懷裏掏出塊 “炮炙令牌”,是塊黃銅牌,刻著 “火侯是魂,輔料是魄”“這是我師父傳的,” 他指著牌上的字,“炮炙沒捷徑,黃連得用酒炒去苦寒,白術得用麩炒增健脾,現在的機器哪懂這分寸?” 他當場演示切製白芍的手法,刀起刀落間藥片薄如蟬翼,“看見沒?這厚度得均勻,才能保證藥效一致,機器切的有厚有薄,差遠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炙伯被說急了,從倉庫調來 “智能炮製控製係統”,能設定溫度、時間自動完成 “酒蒸”“醋淬”“看好了!這係統設定 80 度蒸 30 分鍾,比你守著鍋邊看火候精準,專家都認證過,你懂個屁的‘分寸’!” 他按下啟動鍵,機器立刻開始 “酒蒸當歸”,用的卻是工業酒精,“等會兒檢測下,是你老辦法有效成分高,還是我機器批量生產的強!”
黃三炮沒接話,從《古法炮炙大全》裏翻出張 “炮炙三則”,上麵用朱砂寫著 “製藥貴在守真,火候貴乎精準,輔料貴乎純正”。他拿起 “炮炙守則”,往砂炒銅鍋旁一立,守則竟透出紅光“這叫‘炮炙之魂’,” 他指著守則上的 “蜜製潤燥”,“古人說‘製藥如治人,一劑不得差’,機器哪懂這藥材性情的變化?” 說話間個戴眼鏡的藥科學生湊過來說“我畢業論文想研究酒蒸大黃的炮製工藝,可現在的樣本都不合格……” 黃三炮立刻拉他到銅鍋前“來,咱今天按古法蒸一鍋,讓你看看真東西。”
炮伯突然往 “藥性石”(檢驗炮製品藥效的奇石)上放了片機器炮製的附子,石頭立刻蒙上層黑霧;再放上黃三炮按古法炮製的附子,石麵竟透出溫潤的金光,還隱隱浮出 “減毒” 二字。“瞧見沒?” 老人用鑷子夾起兩種附子對比,“這機器製的沒去淨毒性,古法的用鹽水浸泡七日,毒性大減,這可不是係統能糊弄的!”
炙伯臉色鐵青,突然下令往所有藥材裏加硫磺“給你們看點厲害的!” 他指著剛接到的 “大單”,“這批藥要得急,加硫磺既能增白又能防腐,三天就能交貨,你們這些老頑固慢慢炒,等著喝西北風吧!”
黃三炮將 “炮炙守則” 往工坊的梁上一掛,守則的紅光與梁上的 “修合天知” 匾額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古法炮炙圖》—— 畫麵裏的藥師專注地控製火候,學徒細心地攪拌輔料,老藥工在旁指點 “炒至微黃為度”,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對藥材的敬畏。“這才是炮炙坊該有的樣子,” 黃三炮對圍觀的人說,“藥道炮炙得‘遵古法,守火候,重輔料’,既要減毒增效,更要保證藥性,哪能靠偷工減料、濫用化工原料牟利?”
孫子突然想起什麽,從藥箱裏掏出本源珠往藥性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順著石縫蔓延,那些用工業原料炮製的藥材突然變色發臭,流水線設備自動停機,而被廢棄的古法炮製區竟自己擺好銅鍋鐵碾,化工原料間變回輔料調配室,老藥灶燃起桑柴,灶台上的炮製手記自動翻開,字跡清晰如初。幾個工人忍不住停下手裏的活,圍過來看炮伯演示蜜炙甘草,臉上露出愧疚的神色。
炮伯趁機往眾人手裏發了《家庭炮炙簡易法》“來,拿著學,這裏麵講‘生薑切片曬幹即為幹薑’,那些圖省事的哪懂這些?” 他自己先往銅鍋裏倒入砂粒,“這叫‘回歸匠心’,炮炙就得有耐心,急功近利做不出好藥。”
炙伯見勢不妙,想趁亂銷毀用工業原料炮製的藥材,卻被黃三炮用 “炮炙守則” 攔住去路。“炮炙坊不是造假窩,” 黃三炮的聲音透過機器轟鳴格外清晰,“藥道炮炙得‘如法炮製,不欺世人’,是為了讓藥材更好地治病救人,不是為了賺黑心錢,這是老祖宗傳下的製藥道,不是功利化加工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飛向炮炙坊最高處的 “修製旗”,旗麵無風自動,顯出八個古字“如法炮炙,藥乃有功”。隨著旗幟展開,所有造假原料突然化為灰燼,而被汙染的工具自動潔淨,坊裏響起藥鏟翻炒藥材的沙沙聲和藥師們 “火候到了” 的提醒聲。黃三炮往古法炮製區撒了把不同炮製方法所需的輔料種子(酒曲、蜜源植物等),瞬間長出片可供取用的輔料,葉片上的露珠滾落,在地麵匯成 “炮炙” 二字。
孫子舉著攝像機跟拍,鏡頭裏的本源珠正往西北方向飛去,那裏隱約可見一片藥道藥材交易市場的輪廓。“爺爺,珠子往‘藥道藥材市’去了!”
黃三炮望著那片藥材交易的場所,突然想起炮伯的話“炮炙就像給藥材‘點化’,火候不到成不了正果,偷工減料隻會成毒瘤,丟了規矩,再好的藥材也成不了好藥,守不住這份嚴,藥道的中段就廢了。” 他扛起驗藥箱,老鱉慢悠悠爬回藥箱,一行人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後傳來砂炒藥材的劈啪聲 —— 那是炮炙坊久違的、屬於精準的韻律。
喜歡逆世雄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世雄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