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啟蒙驗藥,證藥傳承脈

字數:5193   加入書籤

A+A-


    黃三炮順著本源珠指引的方向往藥道啟蒙園走時,驗藥箱裏的《藥道童蒙要術》正隨著步伐輕晃。封麵是用兒童手繪的藥草圖案裝裱的,上麵用彩繩繡著 “童蒙養正” 四字,內頁記錄著啟蒙教育的智慧:明代 “藥草識字卡”將蒼術畫成小人,白術畫成白狗,方便記憶)、清代 “采藥童謠”“蒲公英,小傘兵,風吹到哪哪生根,能消炎,能解毒,小朋友們記清楚”)、現代 “藥道小遊戲”用紫蘇葉拚圖案,用金銀花數數)…… 每條智慧旁都標注著 “適齡性”“趣味性”“教育意義”,最珍貴的是夾在書中的 “啟蒙守則”,上麵用兒童筆跡寫著 “藥道啟蒙,在田埂上,在歌謠裏,在小手摸過的草葉間,不貴在設備,不炫在排場,隻在乎一顆種子埋進心裏,不欺童蒙以虛言,不設門檻以拒人”,字跡是曆代學童接力書寫的,帶著天真的認真感,此刻在啟蒙園的青草香裏泛著純淨的光。
    孫子的酸枝木藥箱裏,本源珠正與一套 “木質藥草拚圖” 共鳴,拚圖上的 “枸杞”“菊花” 等圖案邊角已磨圓,拚合處的磨損記錄著無數孩子的觸摸,箱側老鱉把背甲貼在箱壁,甲上的水脈紋漫出嫩綠色的霧,混著遠處傳來的 “貴族體驗” 宣傳聲 —— 那是天價研學的吆喝。兩人剛推開刻著 “百草啟蒙” 的木柵欄,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得心頭一緊:原本種滿藥用植物、擺著簡易教具的啟蒙園,如今被分成 “vip 研學班” 和 “普通參觀線”,前者配備 vr 設備和外教,學費標價 “9.8 萬 \ 學期”,後者隻能隔著圍欄遠遠觀望,而核心區域的 “小小藥農實踐區”孩子們親手種植藥草的菜園)被改成了 “全息投影體驗館”,館內的 “藥草認知課” 變成了 “打遊戲贏學分”,旁邊的 “自然筆記角”孩子們畫藥草、寫觀察日記的地方)堆著印好的 “標準答案”,桌上的 “成長檔案”記著 “小寶認識了 10 種草藥,會唱采藥歌”)被 “消費金額排行榜” 覆蓋,紙頁上還能看到 “玩著學,學著愛” 的字樣。
    “爺爺你看,他們把教孩子認草藥的地方變成賺錢的工具了!” 小家夥指著最刺眼的 “精英培養方案” 海報,上麵寫著 “3 歲識百藥,5 歲懂炮製,7 歲能開方 —— 天才藥童速成班,僅收富豪子弟”,一個穿西裝的 “招生顧問” 攔住家長:“想進 vip 班?先看戶口本存款頁!” 啟蒙園中央的 “藥草歌謠台”孩子們傳唱藥用童謠的地方)被改成了 “雙語演講台”,台上的孩子正背對著提詞器念 “進口藥材英文名”,而老奶奶們編的 “蒲公英兒歌” 被貼在垃圾桶上,旁邊寫著 “土氣,過時”。更紮心的是 “小手實踐區”孩子們用泥巴捏藥罐、用樹葉拓印的地方)被換成了 “智能操作間”,孩子們戴著無菌手套按按鈕,屏幕上顯示 “觸摸草藥不衛生”,地上散落著被踩爛的 “手繪藥草圖”,其中 “小明畫的車前草” 旁邊被批 “不夠精準,缺乏科學精神”。
    黃三炮走到被遺棄的 “童趣藥圃” 前,伸手撫摸圃邊的小木牌 —— 上麵是孩子們寫的 “這是我的薄荷寶寶”,圃角石碑刻著 “2005 年,社區老人帶著 30 個孩子種金銀花,每個孩子認養一株,秋天一起采花泡茶”,字跡被雨水泡得有些模糊。他從驗藥箱取出些啟蒙信物:一本 1988 年的 “藥草日記”某孩子寫 “今天給艾草澆水,它好像長高了一點點,葉子上的毛好軟”)、一套簡易教具布製藥草玩偶、陶土小藥罐、彩色藥草卡片)、一盤 “采藥童謠錄音帶”裏麵有孩子們唱的 “金銀花,十二朵,一朵送給你,一朵送給我”),往藥圃邊的石桌上一擺:“這叫‘啟蒙本心’,” 他拿起布製玩偶,“老祖宗教孩子,講究的是‘玩中學,學中愛’,哪能靠花錢多少分高低?” 說話間他已指著日記裏的歪扭插畫:“你看這認真,一片葉子畫了五遍,比那些 vr 設備教的紮實,那些隻認錢的哪懂這珍貴?”
    啟蒙園園長啟伯戴著金邊眼鏡走來,手裏拿著份 “學員家庭背景表”,vip 班學員非富即貴。他踢了踢旁邊的布製玩偶:“黃師傅別抱著堆破爛裝教育家了,現在誰還信‘土法啟蒙’?我這精英路線,能讓啟蒙園‘檔次飆升’,你看這收費,夠你買十車草藥,這才懂啟蒙!” 他指了指電子屏上的 “家長滿意度”,“看見沒?富豪們都說好,夠你辦百場公益課,這才叫會辦學!”
    孫子突然把老鱉從藥箱上抱下來,往 “vr 藥草課” 設備前一放。老鱉對著屏幕噴出股清水,“全息薄荷” 的影像立刻模糊,露出後麵的 “真實薄荷盆栽”,某份 “天才培養計劃” 被水浸透後顯出 “請演員拍的宣傳片” 的小字,“這是弄虛作假!” 小家夥舉著攝像機繞場一周,鏡頭裏拍到外教其實根本不認識 “蒲公英”,隻會念英文名,“爺爺說真啟蒙得親手摸、親口嚐、用心記,像這樣 ——” 他拿起黃三炮的彩色藥草卡片,展示著 “‘看圖認藥,媽媽教我’的溫暖”,引來幾個普通家長的點頭。
    新出現的老藥童童伯挎著個竹編小藥籃走來,籃子裏裝著他的啟蒙工具:一把小鏟子給孩子挖藥草用,木柄刻著 “小心”)、一遝 “手繪藥草圖”自己畫的,配著兒歌)、一本《跟奶奶學認藥》收集了民間教孩子認藥的土方法)。老人從籃底摸出塊 “啟蒙令牌”,是塊小木塊,刻著 “小草有靈”:“這是我七歲時做的,” 他指著牌上的刻痕,“當年我奶奶帶著我在田埂上認藥,說‘認得它們,它們就會護著你’,哪像現在這樣,用機器糊弄孩子?” 他當場教幾個孩子唱采藥歌:“‘馬齒莧,葉兒肥,能做菜,能消炎,小手采,別傷根’—— 你看,唱著歌就記住了,哪用得著 vr?”
    啟伯被說急了,從倉庫調來 “ai 藥童評估係統”,能通過答題速度和設備使用時長打分,分數高才能進 “天才班”:“看好了!這係統比你那套唱唱跳跳高效,數據說話,專家都說‘科學啟蒙’,你懂個屁的‘童蒙’!” 他讓一個孩子答題,係統立刻因為孩子說 “喜歡摸草葉” 而扣分,“等會兒讓你們看看,是你土辦法教得多,還是我高科技教得快!”
    黃三炮沒接話,從《藥道童蒙要術》裏翻出張 “啟蒙三則”,上麵用朱砂寫著 “親自然,樂探索,愛生命”。他拿起 “啟蒙守則”,往童趣藥圃前一立,守則竟透出嫩綠色的光:“這叫‘啟蒙之魂’,” 他指著守則上的 “一顆種子埋進心裏”,“老藥童說‘最好的教具是陽光,最好的老師是自然’,機器哪懂這播撒種子的耐心?” 說話間個背著書包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說:“叔叔,我也想摸摸薄荷,可他們不讓……” 黃三炮立刻拉著她到童伯麵前:“來,讓爺爺教你認,想摸多久摸多久。”
    童伯突然往 “童心石”檢驗啟蒙真偽的奇石)上放了份 vip 班合同,石頭立刻蒙上層黑霧;再放上黃三炮的藥草日記和布製玩偶,石麵竟透出溫潤的金光,還隱隱浮出 “童真” 二字。“瞧見沒?” 老人指著日記裏的 “觀察記錄”,“這真啟蒙的東西能種進心裏,假啟蒙的隻會過眼就忘,這可不是機器能糊弄的!”
    啟伯臉色鐵青,突然下令拆除普通區的簡易藥圃:“給你們看點厲害的!” 他指著剛請來的 “明星藥童”其實是背稿的小演員),“讓他直播‘一天認百藥’,告訴你們啥叫真正的天才教育,看誰還信土辦法能教出好孩子!”
    黃三炮將 “啟蒙守則” 往啟蒙園的老梨樹上一掛,守則的綠光與梨樹的花葉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藥道啟蒙圖》—— 畫麵裏的老人教孩子認藥草,孩子們在地裏種植,用小手撫摸葉片,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好奇的笑容。“這才是啟蒙園該有的樣子,” 黃三炮對圍觀的人說,“藥道啟蒙得‘親近自然、人人可及、寓教於樂’,既要教會孩子認識藥草,更要種下熱愛的種子,哪能靠金錢劃分、用功利扭曲?”
    孫子突然想起什麽,從藥箱裏掏出本源珠往童心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順著石縫蔓延,那些圍欄自動消失,vr 設備變成了真實的藥草,而被改成體驗館的實踐區竟自己長出孩子們種下的幼苗,ai 評估係統顯示 “快樂最重要” 的提示,電子屏播放起 “孩子們采草藥、唱童謠” 的紀錄片。幾個 vip 班的孩子忍不住跑出教室,接過童伯遞來的薄荷葉子,臉上露出真實的歡喜。
    童伯趁機往孩子們手裏發了《我的第一本藥草書》:“來,拿著畫,這裏麵教‘怎麽把藥草畫成小動物’,那些搞高科技的哪懂這些?” 他自己先帶著孩子們在空地上種下藥草種子:“這叫‘回歸初心’,啟蒙園就得讓每個孩子都能摸著泥土學知識。”
    啟伯見勢不妙,想趁亂卷走學費逃跑,卻被黃三炮用 “啟蒙守則” 攔住去路。“啟蒙園不是搖錢樹,” 黃三炮的聲音透過宣傳聲格外清晰,“藥道啟蒙得‘有教無類,播撒種子’,是為了讓藥道精神代代相傳,不是為了製造教育不公,這是老祖宗傳下的育人道,不是功利化侵蝕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飛向啟蒙園最高處的 “萌芽旗”,旗麵無風自動,顯出八個古字:“小手識草,大愛生根”。隨著旗幟展開,所有價格標簽自動消失,而童趣藥圃長滿了各色藥草,園裏響起 “這是蒲公英”“那是車前草” 的稚嫩聲音。黃三炮往老梨樹下撒了把 “啟蒙種子”混著各種藥草種子的彩紙,上麵印著兒歌),瞬間長出供孩子們觀察的幼苗,葉片上的露珠滾落,在地麵匯成 “啟蒙” 二字。
    孫子舉著攝像機跟拍,鏡頭裏的本源珠正往西方飛去,那裏隱約可見一片藥道祭祀聖地的輪廓。“爺爺,珠子往‘藥道祖祠’去了!”
    黃三炮望著那片供奉藥道先祖的聖地,突然想起童伯的話:“啟蒙就像種種子,得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種下,隻給少數人挖坑,傳承就斷了根,丟了純真,再昂貴的教育也長不出參天樹,守不住這份善,藥道的未來就沒了希望。” 他扛起驗藥箱,老鱉慢悠悠爬回藥箱,一行人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後傳來孩子們傳唱采藥歌的童聲 —— 那是啟蒙園久違的、屬於純真的韻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