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前事後事,皆在一劍中
字數:6435 加入書籤
“能親眼得見古之名劍,自然是在下的幸事。”
王倫倒也不拒絕,畢竟,這個機會很難得,要是瞎貓碰到死耗子真的認出來了,這把劍還正好能當做兵器。
另外就是王倫也想要和這個楊琪老爺子多套套近乎,雖說剛剛的刀劍他或多或少都挑出點兒毛病來,但這是古代,純手工打造,但是王倫是按照後世標準來進行評判的。
後世的機器能夠做到標準化,現在的人卻不行,盡管如此,他們這些人打造的刀劍水平也要遠超普通鐵匠。
梁山泊日後興旺發展,各類工匠也是需要的,如果能夠提前打好關係,日後就有建立聯係的可能……
那楊琪則是親自到了村子正中央祠堂處,上了三炷香,隨即淨手淨口,隨即轉身從祠堂裏麵的供桌上捧出個青銅劍匣。
匣蓋開啟時,陳腐的銅鏽氣息撲麵而來。
這柄劍要比王倫想象的要長得多,劍身起碼有四尺,是標準的五尺長劍,放在今日的劍中,型號似乎和雙手劍非常符合。
而其劍身的材質卻不像是王倫所見過的鋼鐵材質,黑沉沉的,有點像黑玻璃,又有點像是黑曜石武器,通體給人的感覺棱角分明,劍身通體光滑,但是劍刃又並不鋒利,給人的感覺……似乎有些厚重和鈍的樣子。
上麵的青銅吞口布滿青綠銅斑,隱約可見鳥篆銘文。
"此劍在祠堂塵封五十年,若閣下能道破來曆……"
老鑄劍師的聲音微微發顫,將劍遞給了王倫。
從這青銅吞口的年代來看,這吞口絕對是古物,沒準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但是這劍刃,似乎不太像是古物……
這倒是不用測年代,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冶煉技術有限,劍大多數是銅的,極少部分是鐵的,但是這個劍的劍身雖然黑沉沉的,也絕對是一種金屬,不像是鋼,更像是合金。
王倫取出手帕蘸取酒液,輕輕擦拭劍格處銅鏽。
單看劍身,王倫還是分辨不出這是什麽劍,還得去在吞口上下文章。
寶劍都有銘文,劍身上沒有,吞口上是有的。
王倫這具身體以前的寒窗苦讀沒有白費,認得這吞口上的銘文是小篆字體,乃是"钜闕"二字。
"越王允常命歐冶子鑄劍五柄,巨闕乃其中最利者。"
王倫的指尖撫過劍身上的菱形暗紋,"《越絕書》載其"穿銅釜,絕鐵糲,胥中決如粢米"。看這銅色青黑,相傳當年的巨闕鈍而厚重,這闕,通缺,意為殘缺,但其堅硬無比,故號天下至尊,其他寶劍不敢與之爭鋒。”
“莫非此劍就是歐冶子所鑄造之巨闕劍?但那時應該是銅劍鐵劍,我看這劍的材質……不像是銅鐵,類似於鋼……”
王倫看著楊琪,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楊琪老人聞言,麵露微笑,緩緩開口道,
“巨闕與承影、純鈞、魚腸、泰阿、湛瀘、龍淵、工布,合稱為八荒名劍,與湛盧、純鈞、勝邪、魚腸並稱越五劍,但是極少有人知道,這柄巨闕劍其實是用天外隕鐵所打造的,並不是普通銅鐵之劍。”
“傳說巨闕劍初成時,越王勾踐坐於露台之上,忽見宮中有一馬車失控,橫衝直奔,驚嚇了宮中伺養的白鹿。於是越王勾踐拔出歐冶子剛鑄成之劍,指向暴走中的馬車,欲命勇士上前製止。但卻在這拔劍一指之時,手中之劍的劍氣卻將馬車砍為兩節。當拋上了半空的車廂,墜落在地上時,越王勾踐才發覺手中寶劍的劍氣已砍斷了馬車。”
“於是越王勾踐又命人取來一個大鐵鍋,用此劍一刺,便將鐵鍋刺出了一個碗大缺口。這一劍毫不費力,就好像切米糕一樣輕鬆容易。因此越王勾踐便將此劍命名為巨闕,不折不扣的大劍,但因為是天外隕鐵打造的緣故,這柄巨闕劍的劍刃不能做得極其鋒銳,但其卻無比堅硬,盡管你看到的這劍刃似乎很鈍,但卻能夠吹毛立斷,所謂大巧反拙,概莫如是乎!”
楊琪老人一邊說,一邊將這柄巨闕劍從王倫手中拿過來,隨即一劍便劈在了旁邊的鐵砧之上。
純鐵打造的鐵砧自然是堅固異常的,這一下劈下去,直接切掉了實心鐵砧的一角,而這巨闕劍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損壞。
“我看這巨闕劍是否經過重鑄?這劍身如果是原裝的劍身,千年來不可能如此光潔如新啊!”
王倫也提出來了自己的疑問。
“這是因為當年我們一族再度出世,為了打響名堂,便去了龍泉尋歐冶子後人比鬥鑄劍,當時他們便定了個規矩,便是各自將一把古劍進行重鑄,最後拿重鑄的劍前來比鬥!”
按照楊琪的說法,當時龍泉那邊的歐冶子傳人手裏有兩把古劍,一把就是這巨闕劍,一把則是傳說中的純鈞劍,他們便來重鑄純鈞劍,由棠溪寶劍傳人來重鑄巨闕劍。
而這兩把劍既不是銅劍,也不是鐵劍,而是當年歐冶子以天外隕石所打造的劍,都是一爐出來的寶劍,所以重鑄之下材料也不會有所差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後來我們雙方重鑄了這兩口劍,進行比鬥,這兩口劍原本源出一脈,都是歐冶子大師的作品,但我們兩家的鑄造技藝卻並不一樣,最後龍泉那邊的純鈞劍硬度不及我們重鑄的純鈞劍,所以便落敗了,我們棠溪寶劍才又譽滿天下!”
原本的巨闕劍比較厚重寬厚,他們則是在重鑄了巨闕劍之後,將巨闕劍的厚度減半,轉而將材料加在了劍刃長度之上,所以現在的巨闕劍也就呈現出來了類似雙手劍的狀態。
而龍泉歐冶子傳人那邊所重鑄的純鈞劍按照他們的說法,則是重鑄了一把單手劍,這單手劍和雙手劍在一起對劈,肯定是雙手劍的力量會更大,破壞了更強……
楊琪老人說完了這段故事,又撫摸起了巨闕劍道,“這口巨闕劍雖然由我們重鑄,卻是歐冶子大師留下的,按說也不該為我們所有,原本在比鬥過後,我們想將其還給歐冶子後人,他們卻說,多少年了,他們歐冶子派鑄劍方法越發故步自封,才有今日之敗,故此將巨闕劍送給我們,告訴我們,寶劍若塵封架上,便是廢物,他們歐冶子派幾百年來穩坐天下第一太久了,遠沒有了銳意進取的心思,故而故步自封……”
說道此處,楊琪老人把巨闕劍遞給了王倫道,“當時他們說,我們在沉寂多年後,為了重振棠溪寶劍的聲名,故而銳意進取,精益求精,才能贏了他們,這口巨闕劍便送給我們留念,日後若是能夠找到一個識得此劍之人,便將此劍贈予此人,如今,這劍便是你的了!”
“愧不敢當!”
王倫雖然知道這口巨闕劍是不可多得的寶劍,但此刻卻不敢隨便接過。
“這口巨闕劍價值連城,在下無功受祿,實在是慚愧……”
王倫推辭道。
“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當年答應了歐冶子派的傳人,難不成你叫我老頭子一把年紀,違背誓言嗎?”
楊琪老人的話音突然尖銳了起來,一副叫王倫非拿走這巨闕劍不可的樣子。
“好,晚輩那就愧領了!”
說罷,王倫接過巨闕劍在手,向楊琪老人躬身施禮道,“承蒙前輩贈劍,感激不盡,前輩有什麽要晚輩做的事情嗎?要是晚輩能夠做到,也算是報答了!”
楊琪看著王倫,半晌方才發話道,“我老了,當年雖然帶著棠溪寶劍重新現世,卻沒有帶領眾人再度過上好日子,我看你氣宇不凡,又能識得此劍,老頭子我也有些相麵的本事,想來你日後恐怕也是也大有所為的人物,倘若日後我求到了你處,你肯記得今日贈劍之情便是了,對了,你是什麽人?”
王倫矮下身子,貼近了那楊琪老人的耳朵,低聲耳語道,“在下是水泊梁山寨主王倫,前輩的囑托,在下記下了。”
楊琪聞言,眼中雖然透露出來了一絲吃驚的神色,卻轉瞬就安靜了下來,點了點頭,開口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若是沒有別的事情,二位客人就請自便吧!”
說罷,楊琪便回身,直接驅散了圍在旁邊一直觀看的族人們。
看著老頭子離開的身影,王倫明白,老頭子並不是在嫌棄自己的土匪身份,要不然他剛剛也不會說那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了。
他是怕自己的身份傳出去,給敗劍莊帶來一些麻煩。
在明白了楊琪老人意思之後,王倫也是直接和楊誌離開了敗劍莊。
“王寨主,你這趟可是不虛此行啊,名劍巨闕!我也隻是聽聞,未曾見識過!”
楊誌心說這趟可值了,直接就收獲了一口巨闕劍!
“我也沒想到,還能得到一柄上古名劍啊……”
王倫看著手中的巨闕劍,也是有些感慨,自己頗為幸運啊!
就在此時此刻,前方的道路上,突然有一個人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閣下是什麽人?”
王倫開口詢問,但楊誌似乎已經是從眼前這個人的身上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味,已經伸手握緊了腰間寶刀的刀柄。
眼前攔在路上的這個人,那氣質一看就不是什麽善類,站在那裏,身長至少有九尺,腰大八圍,雙臂如猿猴,身後還背著兩口利劍。
光是楊誌一看他這塊頭兒,就知道此人絕對不是一個善茬兒!沒準還是一個高手呢!
那人倒也沒直接做出來什麽嚇人的舉動,而是看著王倫和楊誌,先是拱手道,“二位,剛剛我也在敗劍莊中,見到了這位兄弟論劍,好生佩服,又看到了這位兄弟取得了傳說中的名劍巨闕,在下一生愛劍如癡,能否借巨闕劍一看?”
此人話音剛落,“青麵獸”楊誌則是冷笑一聲道,“你當我們是初出茅廬的小兒,不識得這江湖上的彎彎繞?你哪裏是要看劍,我看分明是要搶劍吧!”
那人聽了楊誌的話,也是一笑道,“這等寶劍,誰人不想據為己有,但我確實隻是想用巨闕劍與我這兩口劍比試一下,看看究竟誰的劍更厲害些!”
說罷,那大漢直接就把背後的兩口劍抽在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左手中這口劍,長三尺有餘,看寶劍形製,應該是漢劍,在劍脊之上,王倫看著似乎隱隱約約有一線紫色痕跡,蜿蜿蜒蜒,宛若雷電一般的細紋,一直延伸到了劍尖上。
另外右手那柄劍,也是三尺有餘的長度,此劍之劍光清凜若霜雪,像是唐劍,光是用眼去看,便能感受到其劍光簡直紮人眼睛,足見其必然是鋒利無比。
“這也是兩口寶劍,閣下已經坐擁了兩口寶劍,為何還要與巨闕劍一試呢?”
王倫看到他這兩口劍,都屬於寶劍序列,絕非是一般的凡品可比,能一下子拿出兩口寶劍的人,恐怕身份也不會簡單。
“我左手這口劍,名曰紫電,右手這口劍,叫做青霜,一口是家傳,一口則是我我意外而得來的寶劍,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我看這寶劍也是一樣,故而想與這巨闕劍比比,看看三者究竟高下如何!”
說罷,那人便把手中兩口寶劍相交,摩擦出來了方非常響亮的錚鳴之聲。
王倫聽了,則是哈哈大笑道,“兄台錯了,劍哪有什麽高低,主要是看誰人使用,巨闕劍雖好,三歲小童持之,七歲孩童還是照打不誤,真正的高手手持木劍也可以戰無不勝,故而比劍無用劍術才是劍客該比的東西,真正的大劍客,草木竹石均可為劍,甚至是無劍勝有劍,無招勝有招啊!”
“無招勝有招,無劍勝有劍,草木竹石,均可為劍?兄台這番言論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頗為新奇,請兄台受累解釋一番如何?”
那大漢聽了王倫這番話,似乎感覺似是而非,自己似乎又能從中悟出一絲道理來。
喜歡水滸:我,綠林盟主,白衣秀士請大家收藏:()水滸:我,綠林盟主,白衣秀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