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以假亂真,魚目混珠?

字數:3379   加入書籤

A+A-


    在飛渡河流之際,吳巨心中沒有雜念,也未關注湍急的水流。
    然而,當他追趕一陣後,察覺到不對勁。
    問題出在速度上。
    這些人越跑越快!
    要知道,兩方的距離本應時近時遠,之前五分鍾內能靠近十多次,現在卻隻有個位數的次數。
    這顯然不合常理。
    他們可是背著上千斤的鼎!
    就算是燃燒氣血,消耗也會逐漸減少,怎會越戰越勇、越跑越快呢?
    在到達河穀時,吳巨與九鼎之間的聯係已經變得極其微弱。起初,九鼎像是為吳巨指引方向,但當他們抵達河穀後,這種指引便停止了,而吳巨手中依然保留著那僅存的一絲聯係,但這僅限於聯係本身,無法感知到九鼎的具  置。
    吳巨對此感到困惑,但並未深究。真正引起他警覺的是其中一個舉鼎力士下意識的動作。當吳巨準備射箭時,這位力士竟用九鼎擋住了箭矢。這一舉動讓吳巨立刻察覺到了異常,因為這並非隨意之舉,而是刻意為之。
    那鼎重達千斤,如此動作絕非易事。當時,吳巨腦海中閃過“以假亂真,魚目混珠”的念頭。盡管心存疑慮,他仍多次驗證,最終確認了自己的判斷——這些人一定用假鼎掩護,將真正的九鼎藏匿起來。
    至於假鼎是如何製作的,吳巨並不在意。河穀之戰使他見識了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假鼎對他來說不過是小事一樁。
    確認情況後,吳巨迅速思考,大致推測出九鼎可能被藏匿的位置——那條河。他們在接近河穀時突然加速,顯然是為了掩蓋行蹤。隨即,吳巨從腰間取出一件秘密武器,正是他從吳府帶來的特殊工具。
    他拔掉保險銷,用力投擲出去。憑借驚人的臂力,工具精準地落入了九個舉鼎力士的行進路線中。
    八人尚未反應過來,一聲巨響震耳欲聾,泥土四濺。無數碎片劃過他們的身體,留下傷痕累累。恐懼瞬間籠罩了眾人,他們驚呼:“這小子精通雷法,快逃!”話音未落,八人再次加速,消失不見。
    吳巨露出一抹勝利的笑容,但他並未追趕,也未返回,而是隱匿於山林之中,靜靜等待下一步行動。
    不多時,一陣腳步聲與低語傳來。
    吳巨不清楚他們交談的內容,也無意知曉。
    但隻要他們返回,這就足夠了。
    試想,若他們攜帶的是真正的九鼎,而蘇縱的任務本就是讓他們帶著九鼎離開,那他們發現吳巨未能追趕上來時,理應歡喜才是。
    不帶著九鼎趕緊逃走就已經算是好事,怎麽會回頭來找吳巨呢?
    這便是吳巨布下的一個小陷阱,雖然不算特別高明,卻足夠直接,立刻讓他獲得了充分的證據來確認之前的猜測。
    為了演得逼真,吳巨深吸一口氣,漲紅了臉,裝作疲憊至極的模樣,隨後走出草叢。
    “不打算走了嗎?既然如此,那就別想活著離開!”
    吳巨取出,拉開引線,擲了出去。
    八個舉鼎力士見到吳巨投來的,頓時驚恐萬分。
    “又是那個雷法!”
    “快逃!”
    看著這八個力士再次消失,吳巨滿意地點點頭。
    這樣已經足夠為他爭取大量時間。
    當下,吳巨毫不猶豫地轉身離去,很快來到之前的大河邊。
    他在周圍搜索了一圈,毫無所獲,於是皺眉沉思。
    這片樹林中能藏東西的地方很多,但能容納九鼎這麽大的物品的卻寥寥無幾。
    難道他的判斷有誤,九鼎不在附近?
    站在河岸旁,吳巨摸了摸下巴。
    等等,河岸?
    吳巨眼睛一亮。
    這些人會不會把九鼎丟進河裏了?
    這個想法聽起來相當合理。
    而且……在曆史記載中,九鼎最後的去向正是落入水中,在一個叫泗水彭城的地方,始皇帝東巡經過時派遣大量民夫潛入水中尋找,卻始終未果。
    吳巨越想越覺得可能性很大。
    經過一番內心的掙紮,他最終決定嚐試一番。
    他卸下墨石弓、箭袋以及隨身佩劍,藏於草叢之中,僅帶一把枕石劍,躍入河中。
    撲通一聲,水花四濺,人瞬間消失不見。
    正值汛期,河水湍急,但在吳巨看來並非難事。
    入水後,吳巨迅速潛入河底。
    河水渾濁不堪,在後世因水土流失嚴重,渭水曾為黃河貢獻了三分之一的泥沙量,可見這條支流汙染之重。
    即便在這個時代,山林還未被過度砍伐,水土流失的情況也不算太糟,但到了雨季,狀況依舊不容樂觀。
    吳巨手中的枕石劍釋放出微弱的光亮,勉強提供了一些隱約的照明。
    沒過多久,他在河底察覺到一個模糊的鼎狀物體。
    盡管視線不佳,吳巨一眼就認出那是九州鼎之一的青州鼎!
    再看向遠方,其餘幾座大鼎也沉沒在附近。
    吳巨心中一陣驚喜。
    終於找到了!
    專注於觀察這些鼎的吳巨,完全沒有察覺身後正有一團黑影迅速逼近。
    喜歡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