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伊闕城
字數:9866 加入書籤
函穀關外,三川郡,伊闕城。
河穀之戰後,隨著霍無忌率領的金吾司隊伍到達,奪鼎計劃宣告失敗,眾人迅速撤離河穀。
一番周旋後,他們與八名舉鼎力士會合。得知九鼎再次丟失,還有一名舉鼎力士生死未卜、下落不明後,他們果斷放棄計劃及那名力士,向東撤退,終於在數個時辰前抵達伊闕,現正藏身於城中某處院落。
院中一間屋子裏,大司命注視著床上昏迷的橘頌,一向冷漠的他眉心微蹙。
橘頌的身體仍有裂紋般的傷痕,隱約滲出血跡,令人感到不安。
旁邊,山鬼以真氣探查橘頌的傷情,眉頭緊鎖:“奇怪!他的傷是從內到外的,丹田幾乎破碎,真氣外泄,連元神也受損嚴重。這種傷勢至少需要一兩年才能恢複。”
“能活下來嗎?”大司命問。
“能。”山鬼長舒一口氣,“幸虧他是你的徒弟,真氣和你有相似之處,多少緩和了那股傷害的力量,否則真難以生還。”
傳說中,大司命掌控生死,雖然現實中的陰陽家大司命無法做到這一點,但傳承下來的真氣特性與之類似,使他們具有極強的自保能力。
“說到這個傷勢,內外俱損的情況不僅罕見,還讓我想起了某些事。”山鬼低聲說著,眼中浮現出回憶的神色。
“什麽事?”大司命側目問道,盡管山鬼的地位和實力不及他,但年歲和資曆都很高,知曉不少秘密。
山鬼沉思片刻後開口:
“陰陽家有一條古訓,東皇太一和八大長老的威嚴不容冒犯,你知道吧?”山鬼問。
大司命點頭。
“任何對東皇太一或八大長老動手的普通成員,都會被至高無上的術法反噬,甚至可能當場斃命!”說到這裏,山鬼的聲音帶著神秘感。
大司命目光閃爍:“你是說……”
見山鬼點頭,大司命思索片刻,說道:“湘夫人?”
在場符合情況的長老隻剩下他、山鬼和湘夫人,而有可能對橘頌下手的隻有湘夫人!
“或許吧。”山鬼撫著胡須說道。
兩人沉默一陣,沒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各自思考其中的細節。
過了一會兒,大司命說:“走吧,這件事也該有個結論了。”
兩人一同走出房門,來到庭院,恰好聽到竹瀝對蘇縱說:“那幾位舉鼎力士恐怕支撐不住了。”
大司命聽後冷聲問:“怎麽回事?”
蘇縱看了他一眼,回答道:“那些力士受了傷,可能性命難保。”
“不是剛到伊闕時還好好的嗎?”山鬼皺眉。
蘇縱解釋道:“禹收集九州牧官獻上的金屬,鑄成九鼎,每鼎都曾祭祀過天地鬼神。九鼎是國家重器,象征九州大地,承載巨大氣運,因此在移動之前通常會舉行儀式,他們貿然承擔重任,肯定會遭到反噬。”
“竟如此嚴重?”大司命掃視了一眼那八個舉鼎力士居住的房間。
蘇縱搖頭,問:“你知道上一個貿然搬動九鼎的是誰嗎?”
大司命愣住了。
還沒等他開口,蘇縱就替他解開了疑惑:“是秦武王,他舉起九鼎,導致雙腿殘廢,當天就死在了洛陽!”
此話一出,大司命和山鬼均感到一陣寒意。
這種反噬之力連他們也無法完全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當年秦武王都沒能熬過去,這些舉鼎力士也必然撐不過去,甚至活不到今晚。
大司命深深吸了一口氣,沒有說話。
這些力士雖然都是當今頂尖的身體修煉者,但他並不在意他們的生死,更何況其中五人屬於縱橫家,顯然蘇縱的損失更大。
“相比之下,我更想知道,你怎麽向鬼穀子交代?”
“確切地說,是我們怎麽向那兩位交代。”蘇縱糾正道,雖然顯得多餘,但畢竟是合作關係。
然而話又回到原點,九鼎沒有拿到,力士能否存活尚無定論,而且大家或多或少都受了傷。
原本天衣無縫的計劃,甚至已成功大半,現在卻成了賠了夫人又折兵。
大司命保持沉默。
庭院裏沉默許久,蘇縱才說道:“據我所知,師父和東皇太一現在正在楚國,到時候我會說明情況,最終決定權在他們手裏。”
大司命微微點頭,隨後和山鬼再次離去。
蘇縱揉了揉眉心,內心的不安遠超表麵的平靜。
九鼎爭奪計劃的失利超出了蘇縱的預料。更讓他意外的是,在半途突然出現的一群人,他們的身份來源竟完全不知。
此外,陰陽家的湘夫人的背叛給整個事件增添了一絲詭異的氣息。然而,當蘇縱向大司命和山鬼詢問此事時,二人似乎都不願多談。
“河穀中那群人的身份是否已經查明?”蘇縱問竹瀝。
“除了湘夫人之外,目前毫無頭緒,主要因為時間緊迫且線索有限。”竹瀝回答。
蘇縱沉思片刻,忽然問道:“那個用石劍傷了大司命 的男子是誰?”
竹瀝露出疑惑的表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蘇縱繼續說道:“他在那群人中的地位與眾不同,很可能與秦國有關。從他入手或許能找到突破口。”
他頓了頓,目光深邃地補充道:“而且,我總覺得,他的行動與這次計劃的失敗有著直接聯係……”
竹瀝聽後點頭道:“我立刻派人調查。”
蘇縱目送竹瀝離去,再次望向秦國的方向,低聲念叨著“九鼎”,院子隨即恢複平靜。
第二天清晨,告別霍無忌後,吳巨乘車返回家中。夏天的傍晚遲遲不來,天色依舊明亮。
這時,一位宮中小官來訪。
“吳大人,這是鄧大人讓我交給您的。”小官恭敬地呈上一本冊子。
“是鄧遂嗎?”
“正是。”
吳巨接過冊子,翻開一看,心中驚喜。
冊子裏詳細記錄了關於煉氣士的信息,仿佛是一部煉氣士的筆記。內容豐富,涵蓋了九大境界的基礎知識、對靈氣和真氣的理解以及幾種呼吸法的簡單解析。
這正是他所需要的資料!
小官來到吳巨麵前,恭敬地說:“鄧大人讓我轉告您,這是他一位友人整理的手稿,他已經看過,整體沒有問題,對初學者很有幫助。”
吳巨合上劄記,笑著回應:“替我謝謝鄧卿,改日我再去拜訪。”小官點頭致意後離開,吳巨揮手示意,身旁的張管家遞給他一些賞錢。小官感激地道謝後高興地退出去。
回到自己院子,吳巨開始研讀劄記,同時等待夜幕降臨。
……
夜深人靜,吳府的燈火陸續熄滅,唯餘月光灑滿大地。當整個宅邸陷入寂靜,吳巨猛然從床上坐起。
午間與鄧遂交談時,他豁然開朗,意識到呼吸法和的問題所在,推斷神秘真氣可能源自《無名經書》。此後,他一直渴望試驗《無名經書》的修煉成果是否與此真氣一致。但事務繁忙,始終未能如願,直到今晚夜深人靜,他才安心嚐試。
盤腿坐在床上,深吸一口氣,同時運轉太一呼吸法與《無名經書》。呼吸法順利啟動,金色漩渦浮現,天地靈氣湧入體內。
作為煉氣士,不僅涉及靈氣煉化,還包括引導和運轉等多種功能,但吳巨僅需利用《無名經書》的前半部分來煉化靈氣。靈氣導入後,經書迅速將其轉化為一絲純淨真氣。
忽然停止!吳巨中斷呼吸法和的運行,專注感受這一絲真氣。
盡管尚未成為煉氣士,無法內觀,但他隱約察覺到真氣的存在。
“這種感覺……”
吳巨神情嚴肅。它與體內的神秘真氣毫無二致!
隨即,這絲真氣流向丹田,融入神秘真氣的氣團中。
一切恢複平靜。驗證猜想後,吳巨久久不能平複心情。
這基本可以確認,神秘真氣確實是通過《無名經書》修煉而成!
這解釋了為何它會抗拒鄧遂修煉出的真氣,卻對無名經書產生的真氣毫無排斥,最終兩者融為一體。
問題是……
神秘真氣究竟從何而來?
根據吳巨目前的記憶,他顯然並非一名煉氣士,而一些跡象也表明他從未修煉過。
難道與這具身體的原主人有關?
吳巨突然冒出這個想法,越想越覺得有理。畢竟他穿越前的記憶一點也沒留下。
“無論如何,這本無名經書是可以修煉的。”
神秘真氣對他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在河穀之戰中橘頌想要殺他時曾保護過他。
而且它與無名經書同宗同源,按照這個邏輯,無名經書顯然是安全的。
況且體內已經有如此多真氣了,還需要在意無名經書帶來的那點真氣嗎?
吳巨當然想成為煉氣士,畢竟四處都有威脅,縱橫家、陰陽家、東周餘孽等都想殺他,普通敵人還能應付,若是遇到煉氣士,他隻能束手無策。
他不可能因外界的威脅而一直待在鹹陽,這不是他的性格。
“既然有機會,何必退縮?”
吳巨下定決心,取出那本修煉筆記,翻閱起來。
成為煉氣士的第一步是引導天地靈氣入體,洗滌身體。
這一步是把普通人轉化為能容納靈氣的容器。
我還需要這一步嗎?
吳巨有些猶豫。
他不清楚自己的階段。
按照筆記所說,煉體境的目的是將身體改造為容器,既然他體內已有大量真氣且未外泄,是否已跳過此階段?
再說之前吸收靈氣時並未出現類似洗髓伐毛的現象。
於是,他繼續看下去,專注於築基境的內容。
築基境:築基即奠定根基,調養精神,鍛煉形體,積累精華轉化為氣,最終形成氣海丹田。
吳巨輕撫下巴,忽然憶起之前在劄記裏讀到的內觀之法。內觀又稱內視,其中“內”指的是人體內部結構,包括五髒六腑、經脈骨骼等。
內觀法為修煉者的重要技巧之一,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劄記詳細記錄了其運行方式。“凝神聚氣,專注一處……”吳巨翻開劄記至該頁,默默誦讀文字,開始嚐試內觀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四周漸漸安靜,他閉目盤坐,宛如雕塑般一動不動,僅剩呼吸聲回蕩。
內觀成功後,吳巨眼前光芒一閃,再睜眼時已置身於另一片天地。
他本能覺得似乎瞬間移動到了荒郊野外,然而眼前場景迅速打破了他的猜測。單說頭頂那幾座能讓牛頓複活的仙山,就絕非普通之地。
“原來內觀如此奇妙。”吳巨環顧四周,深感意外。他本以為會看到心髒、脾肺之類的器官,放大數倍或許能觀察到毛細血管乃至細胞結構。
然而現實超出了他的想象,這裏竟另成一界。他低頭審視自己,五感依然存在,外界動靜皆清晰可聞,而通過內觀所顯化的身體亦能自如操控。
這片小天地的所有事物均可受他意念支配。
此刻他正位於一片模糊分不清是湖泊還是海洋的水域邊沿。
但此水顏色詭異,呈現出金色並帶點紫色。
吳巨蹲下身,伸手探入水中,觸感卻不像普通的液體,輕輕攪動,平靜的湖麵竟泛起氣流,金色氣流升騰,在空中遊弋片刻後重新落下,片刻間水麵恢複平靜。
“這是氣海!”吳巨頓時醒悟。
這與劄記描述的景象完全吻合。
因此,這些水實際上是高度凝練的真氣,而這金色的湖水正是神秘的真氣!
遙望遠方,隻見這片氣海浩瀚無垠,一眼望不到邊際,不知其廣闊幾何。
根據記載,氣海的大小與修煉者所擁有的真氣量緊密相關,真氣越充沛,氣海便越寬廣。每一次境界的提升,其實都是氣海擴展的一部分。
那麽我的氣海算是大還是小呢?
吳巨靜下心來仔細思索,最終決定放棄這個念頭。沒有參照物,他又如何得知?
“氣海與丹田相輔相成,既然我已經擁有氣海,丹田自然也不可忽視。如此看來,築基境該完成的事,我似乎已經完成了?”吳巨感到一陣頭痛。
他究竟處於何種境界?
心中一動,這具由意念凝聚而成的身體淩空而起,如雲中漫步。
頭頂之上,一輪巨大的太陽與一輪明月並列,交相輝映,各占半邊天空。
撥開雲霧,他向著世界的邊界飛去,卻被一道無形的屏障阻擋。
他果斷放棄了探索邊界的想法,選擇居高臨下俯瞰這片天地。
天地之間宛如夢幻,若非深知這是人為演化出來的一方天地,吳巨或許真的會誤以為自己進入了傳說中的仙境!
穿梭於雲層間,一座仙山漸漸浮現。
這座山一半保持著原始風貌,另一半卻呈現出鼎爐的模樣,龐大得難以置信,精致絕倫,渾然天成,鼎上分布著九竅八孔,對應著九宮八卦。
“這就是煉化靈氣、凝練真氣的地方!”
吳巨靠近了些許,隨即心中默念,開始運轉太一呼吸法和一部無名經書。
果然,在太一呼吸法施展後,遠處出現了一條天河!
天河之中靈氣滾滾而來,湧入鼎爐。
鼎爐下方升騰起無形火焰,正是那部無名經書。
注入鼎爐的靈氣被提煉成一道道金色真氣,猶如點燃的香爐散發出的煙霧,從九竅八孔中緩緩溢出,輕柔地下降,匯集成一條金色河流,最終流入氣海。
與此同時,一股股濁氣也通過九竅八孔逸出,向上飄散,最終在靈氣天河中逆流而上,被排出體外。
吳巨目睹了真氣誕生的全過程!
盤古開天辟地,清氣 ,濁氣成地。然而,在這內景世界中,通過呼吸法與某種修煉方式的結合,清澈的真氣會下沉進入氣海,而混雜於靈氣中的雜質則會上升並排出體外,與傳說中正好相反。吳巨心中如此思索。
“內景即人體五髒六腑,看似 成界,宛如仙境,實則萬物皆由身體各部分幻化而來。”
“那些上浮或下沉的河流,其實是人體經脈;頭頂的烈日,則是心髒,心屬火。”
“心為陽中之太陽,肺為陰中之少陰,肝為陰中之少陽,脾為陰中之至陰,腎為陰中之太陰。因此,月亮象征腎髒,陰陽調和,無論是在內景還是現實中,它們都發揮著各自的作用。”
“而爐鼎正是肺,屬金,以呼吸為根本,吸收靈氣,吐出濁氣,將精華轉化為真氣,內景世界的運轉蘊含無窮奧義。”吳巨暗自感歎。
“氣海 到底隱藏著什麽?”
他將目光從爐鼎移開,朝氣海更深處探索。一路上,仙山起伏,瀑布飛流,每一處景致都能與五髒六腑、奇經八脈相對應,進一步印證了他的想法。
在內景世界裏,一切隨心而動,念頭一起,飛行速度瞬間倍增,日行千裏。即便如此,穿越氣海仍耗去不少時間,這讓吳巨不禁思索:難道是我的氣海特別廣闊,還是所有人都如此?
這個問題暫且擱置,他很快抵達氣海中心。
此處金色真氣緩緩流轉,形成一個不疾不徐卻始終存在的巨大漩渦。
漩渦 是一高大的土台,表麵空無一物。
吳巨最後停留在土台上方。之所以稱它為土台,因其顏色偏黃,觸感卻異常堅硬。
氣海 的土台便是丹田所在,丹田意為金丹孕育之處。然而,此處並未見到金丹,說明我的修為尚未達到金丹境界。
吳巨心中一陣欣喜,至少明確了當前的境界範圍。修士的九重境界依次為煉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合體、渡劫、真吾、問道。由此可知,他的狀態應在築基至金丹之間。
環視一圈後,吳巨決定暫時離開,準備再次返回。他沿著氣海邊緣繼續前行,尋找新的線索。
喜歡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