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戰後修複再遇險
字數:8068 加入書籤
許墨站在殘破的了望塔上,金屬斷裂的尖銳邊緣仿佛一把把利刃,在呼嘯的風中發出嗚咽。
放眼望去,曾經賴以生存的基地,如今像是被巨人蹂躪過的泥塑,坑坑窪窪,滿目瘡痍。
空氣中彌漫著焦土和塵埃的味道,刺鼻而令人作嘔。
他緊緊地握著拳頭,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帶來一陣刺痛。
這痛感讓他清醒,也讓他更加堅定。
“總有一天,我會讓這裏恢複往日的生機!”他在心中默默發誓,聲音低沉卻充滿力量。
行動是最好的療傷藥。
許墨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複雜情緒壓下,轉身跳下了望塔。
他必須帶領大家,盡快從這場災難中恢複過來。
“鄭豪!”許墨朝著基地中央的廢墟跑去,那裏隱約能看到鄭豪忙碌的身影。
鄭豪正指揮著幾個人,試圖清理壓在地下避難所入口處的碎石。
“哎呦,許墨,你可算來了!這地下通道,也不知道怎麽樣了,我得趕緊下去看看。”他滿臉是灰,頭發淩亂,但眼神裏卻充滿了幹勁。
“小心點,安全第一。”許墨拍了拍他的肩膀,叮囑道。
“放心吧,墨哥!我老鄭別的本事沒有,這打洞的本事,那可是祖傳的!”鄭豪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煙熏黃的牙齒,隨即拿起工具,鑽進了狹小的入口。
許墨又找到蘇瑤。
她正抱著幾塊燒焦的電路板,眉頭緊鎖,一絲不苟地檢查著。
“蘇瑤,防護設備怎麽樣了?”
蘇瑤抬起頭,臉上也沾染了幾道灰痕,但那雙明亮的眼睛依舊充滿了智慧的光芒。
“情況不太樂觀,核心部件損壞嚴重,需要重新調試。不過你放心,我會盡力搶修,保證在下次風暴來臨之前,恢複基地的防護能力。”她語氣堅定,仿佛在向許墨,也是向自己立下誓言。
許墨點了點頭,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有蘇瑤在,基地的科技力量就不會倒下。
吳梅則在臨時搭建的氣象監測站裏,焦急地盯著屏幕上的數據。
各種複雜的曲線和符號,在她眼中仿佛密碼一般,被迅速地解讀。
“吳梅,情況怎麽樣?”許墨走過去問道。
吳梅轉過身,臉色有些蒼白。
“墨哥,情況不太好。雖然輻射風暴已經過去,但是……但是我在基地邊緣,檢測到了一種不穩定的輻射能量波動。”
許墨的心猛地一沉。“不穩定的輻射能量波動?什麽意思?”
“具體我也說不清楚,但那種感覺……就像是風暴的殘留能量,正在聚集,形成一個漩渦。而且,這個漩渦正在逐漸擴大!”吳梅的語氣充滿了擔憂。
“輻射漩渦?”許墨的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一個可怕的景象:一個不斷旋轉、吞噬一切的能量黑洞,將周圍的一切都撕成碎片。
他不敢想象,如果真的出現那種情況,剛剛經曆過一場浩劫的基地,還能承受得住嗎?
何軍匆匆趕來,手裏拿著一份物資清單。
“墨哥,物資已經開始調配了,食物和水還算充足,但是藥品和燃料……”
“先別管這些了!”許墨打斷了他的話,語氣急促。
“何軍,立刻通知所有人,停止手頭的工作,到中央廣場集合!有緊急情況!”
中央廣場,一片狼藉。
原本平整的地麵,被炸出一個個深坑。
殘垣斷壁之間,還冒著縷縷青煙。
幸存者們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臉上寫滿了疲憊和茫然。
許墨站在一塊高大的石塊上,環顧四周,深吸一口氣,用盡可能平靜的聲音說道:“我知道,大家現在都很累,很害怕。但是,我們沒有時間悲傷,沒有時間絕望。因為,新的危機,已經來臨!”
他將吳梅的發現,以及輻射漩渦的潛在威脅,告訴了大家。
廣場上頓時一片嘩然,人們的臉上,再次浮現出恐懼的神色。
“難道……難道我們又要經曆一次那樣的災難嗎?”一個瘦弱的女人,抱著孩子,聲音顫抖地說道。
“不會的!”許墨大聲說道,他的聲音如同雷霆一般,響徹整個廣場。
“我們不會讓那種事情再次發生!我們會團結起來,克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敵人!我們是人類,我們是不會屈服的!”
他的話,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芒,點燃了人們心中希望的火焰。
“墨哥,你說怎麽辦,我們就怎麽辦!”鄭豪第一個站了出來,大聲喊道。
“對,墨哥,我們聽你的!”其他人也紛紛響應。
許墨點了點頭,“吳梅,繼續監測輻射數據,隨時向我匯報。鄭豪,你帶人加固地下避難所,確保一旦發生意外,我們有退路。蘇瑤,盡一切可能修複防護設備。何軍,全力保障物資供應。”
他有條不紊地布置著任務,每一個指令都清晰而明確。
他知道,隻有團結一心,才能戰勝一切困難。
安排好一切之後,許墨獨自一人來到了基地的邊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裏距離輻射漩渦最近,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令人窒息的壓抑感。
他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將精神力集中到極致。
他要弄清楚,這該死的輻射漩渦,到底是怎麽形成的,又該如何破解!
下一秒,他毫不猶豫地進入了自己的神秘空間。
空間裏,依舊是那片浩瀚無垠的星空。
無數的星辰,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許墨站在星空之下,感到自己的思維變得異常清晰。
他集中精神,將外界的輻射數據,以及吳梅的描述,在腦海中一遍又一遍地回放。
同時,他不斷地調動神秘空間的力量,開始解析輻射漩渦的形成原理。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
許墨的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他的大腦,如同高速運轉的機器,不斷地分析、推演、模擬。
突然,他的腦海中閃過一道亮光!
他明白了!
輻射漩渦的形成,是因為風暴殘留的輻射能量,在某種特殊磁場的引導下,不斷聚集,形成了一個能量循環。
而要破解這個循環,就必須找到這個磁場的源頭,並用特殊的能量幹擾裝置,破壞這個循環!
有了頭緒,一切就變得簡單起來。
許墨立刻開始利用神秘空間,製造能量幹擾裝置。
在神秘空間強大的解析能力下,各種複雜的元件和材料,被迅速地分解、重組,最終形成了一個個精巧而強大的能量幹擾器。
時間不知道過去了多久,當許墨再次睜開眼睛時,他的麵前,已經擺放著十幾個能量幹擾裝置。
這些裝置,每一個都閃爍著淡淡的藍色光芒,散發著一種神秘而強大的能量波動。
“有了這些,應該就足夠了。”許墨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他離開了神秘空間,回到了現實世界。
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基地裏,依舊燈火通明,每個人都在為了生存而努力。
許墨找到了蘇瑤,將能量幹擾裝置交給了她。
“蘇瑤,這些東西,需要你的幫助,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蘇瑤接過裝置,仔細地檢查了一下,“這是……能量幹擾器?你是怎麽做到的?”
許墨神秘一笑。
“這是秘密。不過,現在不是問這些的時候。我們需要盡快將這些裝置,布置在輻射漩渦周圍。”
蘇瑤點了點頭,立刻開始調試裝置。
她不愧是科技天才,很快就掌握了這些裝置的使用方法。
在蘇瑤的帶領下,許墨和鄭豪等人,小心翼翼地來到了輻射漩渦附近。
這裏的輻射強度,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危險的水平。
即使穿著防護服,也能感受到一股灼熱的能量,在不斷地侵蝕著他們的身體。
遠處,一個巨大的能量漩渦,正在緩緩地旋轉。
漩渦的中心,呈現出一種深邃的黑色,仿佛能夠吞噬一切。
“就是這裏了。”許墨深吸一口氣,穩住心神。
他將能量幹擾裝置,按照一定的規律,布置在輻射漩渦周圍。
每布置一個裝置,他都能感受到一股強大的能量波動,在衝擊著他的身體。
突然,輻射漩渦劇烈地波動起來,似乎察覺到了威脅。
漩渦中心,一道黑色的光芒,直射向許墨。
許墨的臉色一變,他感到一股強大的力量,正在撕扯著他的靈魂。
“墨哥,小心!”鄭豪大聲喊道。
蘇瑤也緊張地握緊了拳頭,隨時準備出手支援。
但是,許墨並沒有退縮。
他咬緊牙關,調動體內的能量,與那道黑色的光芒對抗。
他的身體,開始劇烈地顫抖。
他的皮膚,開始變得赤紅。
他的血管,仿佛要爆裂開來。
就在他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他突然感受到,體內傳來一股強大的能量湧動。
那是……升級的力量!
他的係統,竟然在這個時候,升級到了中級階段7級!
升級帶來的力量,如同甘霖一般,滋潤著他的身體,修複著他的傷勢。
他感到自己的力量,在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增長。
他怒吼一聲,將體內的能量,全部釋放出來。
一道金色的光芒,從他的身體中爆發出來,瞬間將那道黑色的光芒擊潰。
輻射漩渦,也停止了波動,開始緩緩地穩定下來。
能量幹擾裝置,也開始發揮作用。
一道道藍色的光芒,從裝置中射出,與輻射漩渦的能量相互抵消。
最終,輻射漩渦徹底穩定下來,變成了一個無害的能量場。
眾人長舒一口氣,臉上露出了劫後餘生的笑容。
“我們成功了!”鄭豪興奮地跳了起來。
蘇瑤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望著許墨,
就在眾人鬆了一口氣時,許墨感受到係統傳來一股強大的能量波動……
就在大家夥兒剛想歡呼雀躍,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時,許墨隻覺得腦子裏“嗡”的一聲,一股暖流瞬間湧遍全身,舒坦得他差點沒叫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叮!恭喜宿主成功化解輻射漩渦危機,經驗值已滿,成功升級至中級階段7級!”
係統的提示音簡直就是天籟,在許墨耳邊回響。
他能感覺到,整個神秘空間都變得更加活躍了,星辰的光芒也更加璀璨奪目,甚至連空氣都清新了幾分!
他迫不及待地打開係統麵板,查看升級後的屬性和新功能。
這次升級,不僅讓他的力量、速度和反應能力都得到了顯著提升,還解鎖了神秘空間的一項新功能——能量提純!
這意味著,他可以利用空間,將各種雜亂的能量轉化為純淨的能量,用於製造更高級的武器和設備!
這簡直就是瞌睡來了送枕頭,解決了他們能源短缺的燃眉之急啊!
“太好了!墨哥,你真是我們的救星!”鄭豪激動地拍著許墨的肩膀,差點沒把他拍散架。
“這下咱們可有希望了!”
蘇瑤也走到許墨身邊,眼神裏滿是溫柔。“你總是能創造奇跡。”
然而,還沒等許墨來得及享受這份喜悅,吳梅那略帶驚恐的聲音,再次打破了這短暫的平靜。
“不好了!墨哥!雖然輻射漩渦暫時穩定了,但是……但是它的內部,還在積蓄能量!而且,這種能量的波動,比之前更加強大,更加不穩定!”
她指著屏幕上不斷閃爍的紅色警報,臉色蒼白。
“我擔心……我擔心這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更大的危機,還在後麵!”
許墨的心,瞬間沉到了穀底。
他抬頭望向遠處那看似平靜的能量場,眉頭緊鎖。
難道說,他們剛剛經曆的,僅僅隻是一個開胃菜?
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嗎?
喜歡核廢土上崛起請大家收藏:()核廢土上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