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一切都好了起來
字數:4878 加入書籤
2075年的冬至,中原大地的農村被一層厚厚的白雪覆蓋。凜冽的寒風呼嘯著,吹過空曠的田野,發出嗚嗚的聲響,像是在訴說著這片土地曾經遭受的苦難。村子裏,煙囪中升起的嫋嫋炊煙,在白茫茫的世界裏顯得格外溫暖而親切。
我一個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曾經也是鄉村振興浪潮中的一員,為了村子的發展四處奔波。如今,歲月不饒人,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上。但我那顆關注村子發展的心,從未有一刻停歇。
地震後的重建工作雖然已經完成,但村子要想恢複往日的繁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的兒子顧家啟和兒媳劉瑤,還有一群熱血的村幹部,正肩負著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努力讓村子重新煥發生機。
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走進廚房,準備為家人做一頓熱乎乎的早飯。廚房裏,爐火正旺,鍋裏的水冒著騰騰熱氣。我一邊煮著餃子,一邊想著過去的日子。地震發生時,整個村子天翻地覆,房屋倒塌,哭聲、呼喊聲交織在一起,那場景至今仍曆曆在目。好在大家沒有被災難打倒,在政府的幫助和鄉親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點點重建起了家園。
“爸,您起這麽早啊。”兒子家啟走進廚房,身上還帶著外麵的寒氣。
“嗯,今天冬至,我起來給你們包點餃子。”我笑著回答。
“爸,辛苦您了。”家啟說著,走到我身邊,幫我一起擺碗筷。
“不辛苦。你們最近為村子的事兒忙前忙後的,才是真辛苦。對了,今天有啥安排?”我關切地問道。
“我和劉瑤約了村幹部,打算再商量商量農業生產的事兒。這大雪天的,得看看麥苗的情況,還有大棚蔬菜有沒有受影響。”家啟皺著眉頭,一臉擔憂。
“是啊,農業是咱的根本,可不能出問題。一會兒你們吃了餃子,趕緊去看看。”我把煮好的餃子盛到碗裏,遞給家啟。
這時,兒媳劉瑤也走進了廚房,笑著說:“爸,家啟,你們在聊啥呢?好香啊。”
“就說去看麥苗和大棚蔬菜的事兒。”家啟回答道。
“我也正想著呢,這雪下得這麽大,不知道大棚能不能扛得住。咱們一會兒多叫幾個人,一起去檢查檢查。”劉瑤一邊說著,一邊坐到餐桌前。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雖然外麵天寒地凍,但屋子裏卻充滿了溫暖。
吃完早飯,家啟和劉瑤匆匆出門,去和村幹部會合。我站在門口,望著他們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禱他們一切順利。
村會議室裏,氣氛熱烈。村幹部們圍坐在一起,討論著當前的農業問題。
“我昨天去村裏轉了一圈,發現有些大棚的棚頂積雪太厚,可能會有坍塌的危險。”村支書李大爺說道。
“是啊,我也注意到了。咱們得趕緊組織人去清理積雪,不能等大棚塌了再補救。”家啟接著說。
“我覺得咱們可以分組行動,每個小組負責一片區域,這樣效率能高一些。”劉瑤提議道。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隨後,又討論到了灌溉問題。由於大雪的影響,村裏的一些灌溉設施被凍住了,需要盡快想辦法解決。
“我記得村西頭有個機井,不知道能不能正常使用。我一會兒去看看,要是不行,咱們得趕緊聯係維修人員。”年輕的村幹部小王主動請纓。
“行,小王,那就辛苦你跑一趟了。一定要注意安全,這雪天路滑。”李大爺叮囑道。
會議結束後,家啟、劉瑤和村幹部們分成幾個小組,奔赴田間地頭。他們拿著鐵鍬、掃帚等工具,開始清理大棚上的積雪。
“大家加把勁,動作快點,別讓大棚出問題。”家啟一邊揮舞著鐵鍬,一邊喊道。
“好嘞!”鄉親們齊聲回應,幹勁十足。
雖然天氣寒冷,但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熱情。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大棚上的積雪終於清理幹淨了。看著一座座安然無恙的大棚,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接著,家啟和劉瑤又來到了麥田。他們蹲下身,仔細查看麥苗的生長情況。
“麥苗看起來還不錯,這場雪雖然大,但對麥苗也有一定的保溫作用。”家啟說。
“嗯,不過咱們也不能掉以輕心,還得繼續關注麥苗的生長情況。”劉瑤回答道。
就在這時,小王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
“啟哥,瑤姐,機井凍住了,一時半會兒修不好。”小王焦急地說。
“別著急,咱們再想想辦法。村裏不是還有一些儲備的水管嗎?咱們先把水管接上,看看能不能應急。”家啟鎮定地說。
於是,大家又馬不停蹄地開始尋找水管,進行安裝。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成功地解決了灌溉問題。
忙完了農業生產的事兒,家啟和劉瑤又把目光投向了村裏的加工廠。這個加工廠主要生產一些農產品,地震後雖然進行了修複,但生產規模一直沒有恢複到以前的水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廠長,現在廠裏的生產情況怎麽樣?”家啟問廠長王強。
“不太樂觀啊。訂單量一直上不去,設備也老化,生產成本降不下來。”王強無奈地說。
“咱們得想辦法打開市場,提高產品的知名度。我覺得可以利用網絡平台進行宣傳,搞一些線上銷售活動。”劉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個主意不錯,不過咱們還得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包裝。現在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家啟補充道。
“行,那就按你們說的辦。我這就去安排人準備。”王強聽了,頓時來了精神。
從加工廠出來,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家啟和劉瑤走在回家的路上,雖然疲憊不堪,但他們的眼神中卻充滿了堅定。
“今天雖然忙了一天,但感覺還是有不少收獲的。”劉瑤伸了個懶腰,說道。
“是啊,隻要咱們齊心協力,村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家啟握住劉瑤的手,充滿信心地說。
回到家,我已經做好了晚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分享著一天的經曆和收獲。
“爸,今天多虧了您的餃子,讓我們有了力氣幹活。”家啟笑著說。
“你們為了村子這麽辛苦,我能做的就是給你們做頓熱乎飯。”我欣慰地說。
“爸,您放心吧。我們一定會讓村子重新繁榮起來的。”劉瑤堅定地說。
吃完飯,家啟和劉瑤又開始研究線上銷售的方案。我坐在一旁,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心中感慨萬千。這兩個孩子,自從接手鄉村振興的工作後,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汗水。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幾天後,村裏的加工廠推出了一係列線上銷售活動,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訂單量逐漸增加,工廠的生產也變得忙碌起來。
與此同時,家啟和劉瑤還組織村裏的年輕人,成立了一個電商團隊。他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鄉親們銷售農產品,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
隨著農業和工業的逐步恢複,家啟和劉瑤又開始著手發展村裏的服務業。他們發現,村裏的自然風光優美,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如果能發展鄉村旅遊,一定能帶動村裏的經濟。
“咱們可以打造一些農家樂,讓遊客來體驗農村生活,品嚐農家美食。再把村裏的傳統手工藝品整理一下,開發成旅遊紀念品。”劉瑤興奮地說。
“這個想法不錯,不過要做好宣傳工作,讓更多的人知道咱們村。我們可以和一些旅遊公司合作,推出鄉村旅遊線路。”家啟補充道。
說幹就幹,家啟和劉瑤開始四處奔波,聯係旅遊公司,洽談合作事宜。同時,他們還組織鄉親們對村裏的環境進行了整治,打造了一些旅遊景點。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村裏的鄉村旅遊項目終於正式啟動了。第一批遊客來到村裏,他們被這裏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所吸引,紛紛表示要再來。
農家樂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鄉親們的收入明顯增加。村裏的手工藝品也成了熱門的旅遊紀念品,供不應求。
又是一年冬至,中原大地再次被白雪覆蓋。但此時的村子,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建的房屋整齊排列,村裏的道路寬敞平坦,農家樂裏傳來遊客們的歡聲笑語。
我站在院子裏,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滿了喜悅和自豪。這一年來,家啟、劉瑤和鄉親們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鄉村振興的道路雖然充滿了艱辛,但他們從未放棄,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目標前進。
“爸,吃飯啦!”家啟的聲音從屋裏傳來。
“來了!”我應了一聲,轉身走進屋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著這溫馨的時刻。窗外,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像是在為這個充滿希望的村莊祝福。
喜歡因果樹請大家收藏:()因果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