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這就是曹斌的厲害之處

字數:5862   加入書籤

A+A-


    第二十一期,青州25個區,35個縣,共計60個城市,21個城市,21個城市,這個數量還算不錯,《新少年》的銷量已經有八十多萬本了,曹斌的計劃,應該能賣出100萬本。
    這本書的銷量越大,影響也就越大,再加上這本書是省級教育委員會的重點宣傳教材,對同學們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這讓很多人都意識到了機會。
    .....
    “喂,曹斌,我叫王大偉,剛才給你打電話了。”王大偉伸出手來,很是激動地握住了曹斌的手。
    “您好,王主管。”
    王大偉,就是青陽市一家叫做新苗文化用品工廠的廠長,他說自己是公司的市場部經理,在電話中說明了自己的目的,就是想讓新生牌的產品,在新苗文化用品工廠上,做一些宣傳。
    曹斌剛才接了個電話,就去打聽了一下這個公司的情況,這個公司經營了二十多年,算是老牌文化企業了,以前也算風光無限,但是隨著市麵上各種品牌的增多,新芽的競爭壓力也是逐漸減弱,所以才會做這個宣傳。
    新生代的出現,再加上省級教育委員會的大力支持,讓新生代在青州的學員中有著極高的號召力,再加上新生代的發展速度極快,很快就會遍布青州省的每一所大學,所以這些年輕一代的客戶,都是以學生為主的廠商,而隨著新生代的興起,一旦他們的產品遍布青州,肯定會有更多的人來做他們的宣傳。
    “曹斌,你在手機上說的那件事,你想好了嗎?”將近五十的王大偉,望著麵前那張還帶著幾分稚氣的臉,沒來由的歎息了一聲,感覺自己似乎蒼老了一些,回想起曹斌這麽大的時候,他還沉浸在學習中,對外界的事情一無所知,而現在,曹斌卻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簡直是天壤之別啊...
    一開始,王大偉還想著聯係一下學院,但對方卻說,新生的一切,都是會長曹斌說了算,學校不會插手,就算王大偉說了,這次的生意,估計也要接近一百萬,但對方並沒有答應,隻是讓他去曹斌那裏,而不是曹斌,那樣的話,就算賺了數十億,也不會有什麽變化。
    王大偉也是從剛才的通話中得知,曹斌才是新新的實際負責人,別看他現在隻是一個學生,可是以商人的眼光來說,曹斌就是老大...
    於是,曹斌與王大偉兩人便一拍即合,隻是在幾個細節上出現了分歧,而這些都是商人們經常會碰到的:金錢...
    王大偉給曹斌報了一個價錢,四萬五千塊一集,還要放在第三版。
    雜誌的第一版和第二版都是作者的介紹,因為不能做宣傳,也沒有空間做宣傳,第三版就是頭版,王大偉要做的,就是把新生號的宣傳放在這樣的頭版。
    這分明就是獅子大開口。
    曹斌不知道雜誌上的廣告費用,不過他很容易就在網絡上找到了,四萬五千塊一本,這已經是百萬銷量裏最便宜的一本了。
    王大偉開口道:“曹斌,你要明白,一百萬的銷售額和100萬的銷售額,都是一個巨大的分水嶺,廣告費用也是一樣的。”
    “王總監。”電話那頭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曹斌微微一笑,說道:“你說的沒錯,就是這樣,《新少年》目前的發行數量隻有八十萬,上一次就有四十萬,下一次肯定會突破百萬,一個月之內,《新少年》就會傳遍青州省,我們《新少年》是省級教育部門大力推廣的課外書,遲早會被廣大的學生所接受,王導演,如果你隻是為了這一次的銷售,開出這麽低價的廣告,那麽很遺憾,我看不出你有什麽誠意。”
    “那麽,曹斌先生,你覺得我們的宣傳費用應該是什麽?”
    曹斌沉吟了下。“一次十五萬,最低十次,第三張不行,第一張可以。”
    王大偉:“……”這可是一筆巨款啊。
    曹斌接著就說明了自己為什麽要那麽多:“王導演,在我看來,雜誌上的廣告,比起報紙上的,要好很多,而且,你是做文化用品的,我們年輕一代的受眾,大部分都是大學生。在新新公司打廣告,比在電視上打廣告更有效率,而且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畢竟學生也是學習用品的主要消費人群,王導演,你說是不是?
    有各種各樣的雜誌和廣告。要宣傳,就得找到合適的期刊,比如餐飲行業,就需要一本關於旅行的雜誌。在計算機雜誌上做宣傳,有什麽用?他正在給大家推薦一台新的筆記本,旁邊突然出現了一群大螃蟹,任誰看到都會覺得不舒服。
    「新青年」目前以學生為主,至於那家文具工廠,也是以學生為目標的。如果是一種文具,就算暫時不會購買,但多過一段時間,總會有一些記憶,而這種記憶,就是購買的開端。由於同學們在購買學習用品時,一般都會選擇自己所熟知的商品。
    王主任輕輕點頭,覺得曹斌說的很有道理,如果不是這樣,他也不會被派到青陽縣來。
    曹斌繼續說道:“王導演,你要知道,人不能光盯著眼前,《新新》的銷量雖然隻有八十萬本,但我們的業務員已經跟青州省簽訂了協議,下一期的銷量肯定會超過一百萬,按照我的估計,《青春》一期在青州省的銷量,大概能賣出500萬1000萬,不過,你既然是我們的客戶,肯定會給你一些折扣,對吧?”
    王大偉不禁白了他一眼,這曹斌果然牙尖嘴利,聽他這樣一說,倒真有幾分他們文具工廠的味道,可王大偉卻沒這麽好說話。
    “曹斌,這是你自己的想法,理想很豐滿,但事實卻是如此的殘忍。”
    “首先,你要有一個理想,你就可以一步一步地將它變成現實。”曹斌平靜地說道:“新少年雜誌的出版時間並不算久,可是在安定市的成就卻是所有人都看在眼裏,青州省,也就是安定市的一個擴大版本而已,王主任要是嫌貴,那我也不強求,反正大家都是自願的,要不等過一段時間,等咱們新少年名動青州省,王主任還能回來?但到了那時,絕對沒有這麽高的價錢,王導演,你看著辦吧。”
    “曹斌先生,這個價錢是不是可以談了?”
    “不行,我還是吃虧了,那好,下一集就要出書了,王導演,要不你先在這裏多待兩日,多看看其他的大學,說不定能幫你做個決定。”
    王大偉一聽,也就同意了,他來的時候,廠子的老板就說過,一期最多能賣到七千萬,曹斌一開口就是15萬,要是沒有其他原因,那這單買賣就泡湯了,不過廠子最近情況不好,急需轉型,王大偉可不願意被辭退。
    王大偉已經從校園裏出來了,這兩日他要留在這裏,看看那邊的動靜。
    曹斌回到社團,陳嘉樂走到他身邊,問道:“會長,你的那個代言怎麽樣了?”
    “沒有。”陳曌搖了搖頭。
    “什麽?不對啊,這家夥不是來自青陽郡嗎?人家千裏迢迢跑過來,就是為了宣傳,怎麽可能會失敗?”
    旁邊的一些副總和社團成員也都紛紛支起了耳朵,他們之前得知有廠家過來做宣傳,還挺在意的,認為這是一個很有成就感的步驟。
    “這不是工廠拒絕了嗎?”
    “會長,他們開出了什麽價格?”
    “,第三版,15萬,最下麵一版。”
    “呃...”陳曌有些尷尬。
    就算他們再怎麽不懂行,也知道這是一筆三四倍的差價,能談妥才是怪事。
    “四萬八也挺好的,而且還是第一集。”
    “你去打聽打聽,不要被金錢蒙蔽了雙眼,我跟你說,十五萬還是少說了,畢竟他們是我們的讚助商,至少要二三十萬,我們要有信心,新人不會輸於任何一本頂尖的雜誌。”曹斌一邊說著,一邊繼續說道。
    ......
    王大偉來到安定市已經三天了,這三天他不是給工廠打過電話,就是去各大學院,書店,文具店,新芽作為一家老牌的文化用品工廠,在青州省各地都有銷售,不過銷售並不好,不過王大偉並不在意這些,他更在意的是新年輕人的影響力。
    最終得出的結果是,這件事的後果非常嚴重。
    王大偉自然對新青年的產品很熟悉,對新青年的一些小說也很熟悉,他注意到很多同學都在書店和文具店裏購買《秦時明月》的相關商品,例如背包吊墜、手機吊墜、畫著秦時明月角色頭像的筆記本和鋼筆,偶爾還能聽見他們聊起《秦時明月》的故事,說自己對哪個角色很感興趣,後麵會發生什麽。
    王大偉看了一下網站,發現網站上的人氣很高,也難怪曹斌這麽囂張,新人在安定市的勢力實在是太大了,隻要是認識新人的,幾乎所有的學員都認識,就算有些人沒見過新人,也都認識。
    王大偉站在一家書店門口,看著不到一個小時,就被搶購一空,曹斌說一萬本《新少年》,肯定是有實力的,所以王大偉覺得,王大偉應該會同意。
    王大偉將這件事告訴了工廠,然後又去找了曹斌。
    “你知道麽?”
    “什麽?”雷格納一愣。
    “新青年的廣告,十集,一百五十八萬的廣告費。”
    “158萬?這怎麽可能?”
    “是啊,全簽了。”
    “這麽說,應該就是曹斌了。”
    “是啊,不是他還能有誰,真牛逼,這就是一個宣傳。”
    “其實也沒什麽區別,《新青春》是教育部的指定教材吧?曹斌早就跟我說過,要在青州省推廣新青年,賣的那麽好,被人宣傳也是應該的。”
    “這很正常,不過我還是覺得,‘新青春’隻是我們學校的刊物,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你這是要開一家公司嗎?”
    “差不多吧。”
    “這就是曹斌的厲害之處,不得不說,我很欣賞他。”
    “也是。”雷格納點點頭。
    就在幾個人議論紛紛的時候,另外一個人也插了進來:“你的新聞太落後了,你聽說了嗎?”
    “怎麽了?是不是曹斌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還是說,其他的工廠都來了?”
    “是關於新人的,不過這件事和曹斌無關,網上有消息嗎?”
    “我倒是忘了。”
    “你可以上網查一查,很多人都在論壇上說,希望《少年》能再出一到二十集,他們說下一季要出一千萬本。”
    “從一號到二十號,噢,是從外省來的,還沒有看到的?”
    “是啊,我猜他可能是被這群人給煩了,想要重新看一遍。”
    “第二個月的銷量接近一千萬本的話。我靠,文藝漫畫社團一年就能賺一千多萬?我滴個乖乖。”
    “十有八九。”